装置组装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44990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8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80004135.9

申请日:

2006.02.28

公开号:

CN101115896A

公开日:

2008.01.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G 21/32申请日:20060228授权公告日:20090902终止日期:201502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32; E04G15/04

主分类号:

E04G21/32

申请人:

康贝森夫国际公司

发明人:

约阿基姆·斯韦德贝格

地址:

瑞典厄斯特松德

优先权:

2005.3.3 SE 0500489-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艳江;段 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支架安装到楼板(2)以及安装到悬臂梁(4)的方法,一旦该楼板被提升到壳体结构内的位置,便用混凝土将该悬臂梁浇铸到该楼板。在制造楼板(2)时,将固定元件(34)置入楼板(2)的边缘部分,所述固定元件(34)具有锚定构件(8、27)。该固定元件(34)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托架固定点(12、28),以使用于支架的固定托架(16)朝向该楼板的边缘(7)安装。借助于第一锚定构件(8),该固定元件(34)和该固定托架(16)之间的接合面(14)设置为与该楼板的边缘(7)齐平。该固定托架具有第一和第二悬挂零件(18、20),用于在该第一和第二托架固定点(12、28)处将该固定托架(16)安装到该固定元件(34)。与该接合面(14)相隔距离(A)的另一个锚定构件(22)通过撑杆(24)连接到该第二悬挂点(28)。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将支架安装到楼板(2)以及安装到悬臂梁(4)的方 法,一旦所述楼板被提升到壳体结构内的位置,便用混凝土将所述悬臂 梁浇铸到所述楼板上,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a)在制造所述楼板(2)时,将至少一个第一锚定构件(8)置入 所述楼板(2)的边缘部分, b)在置入所述锚定构件(8)时,在所述锚定构件(8)上设置至 少一个第一托架固定点(12),用于朝向所述楼板的边缘(7)安装用于 支架的固定托架(16),所述设置以这种方式进行:所述紧固构件(8) 与所述固定托架(16)之间的接合面(14)设置为与所述楼板的边缘(7) 齐平,所述固定托架具有悬挂零件(17),所述悬挂零件(17)具有至 少一个第一悬挂点(18、20), c)通过将所述固定托架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悬挂点(18、20)连 接到所述锚定构件(8)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托架固定点(12),来安 装所述固定托架(16), d)在第二锚定构件(22)上设置位于所述楼板内的、与所述第一 锚定构件(8)相隔特定距离(A)的撑杆固定点(23), e)在所述固定托架(16)的悬挂零件(17)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 悬挂点(18、20),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悬挂点(18、20)与所述第一悬 挂点(18、20)之间相隔特定距离(B), f)借助于撑杆(24)将所述第二悬挂点(18、20)连接到所述撑 杆固定点(2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g)设置与所述第一锚定构件(8)协调工作并具有接合部分(36) 的固定元件(34),所述接合部分(36)具有设置为相隔距离(B)的所 述第一托架固定点(12)和第二托架固定点(28)。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h)设置所述固定元件(34)与插入部分(40)一体化地形成为包 括所述第一锚定构件(8)的零件(38),所述插入部分(40)从所述第 一锚定构件(8)延伸出特定距离(B),并且所述接合部分(36)具有 设置为相隔距离(A)的所述第一托架固定点(12)和所述第二托架固 定点(28)。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i)设置加强零件(42),所述加强零件(42)在所述插入部分(40) 的自由端和所述接合部分(36)上靠近所述第二托架固定点(28)的位 置之间延伸。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j)所述固定托架(16)连接到所述固定元件(34),其中每个悬挂 点(18、20)在适当的位置借助于紧固件(44)连接到相应的托架固定 点(12、28)。
6: 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k)采用与所述固定元件(34)的接合部分(36)协调工作的模板 (37),用于每个托架固定点(12、28)的所述紧固件(44)直接安装 到所述模板(37)。
7: 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l)采用所述固定元件的接合部分(36),以便安装用于每个托架固 定点(12、28)的紧固件(44)和与所述固定元件(34)的接合部分协 调工作的模板(37)。
8: 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m)采用位于所述楼板(2)上的模板(37),所述固定元件(34) 的接合部分(36)通过用于每个托架固定点(12、28)的紧固件(44) 直接安装到所述模板(37)。
9: 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n)所述紧固件(44)包括阳零件和能够插入前者中的阴零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o)所述紧固件(44)是螺栓连接件的形式。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p)所述阳零件和所述阴零件借助于开口销牢固地锁定在一起。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q)所述紧固件形成为钩锁,每个所述钩锁具有设置在所述接合部 分(36)的托架固定点(12、28)上的阴零件和在所述固定托架(16) 的每个悬挂点(18、20)上设置为钩的阳零件。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r)每个紧固件(44)设置成其轴线平行于所述楼板(2)的长度。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s)每个紧固件(44)设置成其轴线在穿过所述固定托架(16)和 所述固定元件的接合部分(36)、朝向所述楼板(2)长度的方向上向下 倾斜。
15: 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 骤: t)借助于钢筋设置所述撑杆固定点(23),所述钢筋形成所述楼板(2) 的普通加强件(9’)的一部分。

说明书


装置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支架安装到楼板(filigree)以及安装到悬臂梁的方法,这种方法描述在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在施工现场按顺序安装防护栏杆、工作台等以防止在对建筑物外壳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人员、建筑材料或工具掉落的做法是已知的。不同的建筑方法需要不同类型的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轭架的结构中的常见方法是:使这些轭架突出到楼板外,从而可以将工作支架及防护支架锚接到所述轭架。在许多情况下,墙壁朝向悬臂梁边缘安装或者将要朝向悬臂梁边缘安装,从而不能使所述轭架突出。

    当墙壁安装在楼板下方时,支架显然能够安装到墙壁上。

    根据另一种方法,例如采取横梁形状的承载装置可以通过使横梁突出到楼板的边缘外并用作锚接件的方式安装到楼板下方。如果有一道墙壁挡道,这样做也是行不通的。再者,必须在楼板下侧钻出用于安装横梁的孔,而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下侧已经在工厂里设计成“精加工表面”。

    重要的是,防护栏杆在整个建造期间环绕每块地板的边缘安装,也就是说,当楼板安装到位并且诸如加固工作之类的工作正在进行和在随后的浇铸过程中以及当悬臂梁完成并且墙壁将要安装时,防护栏杆都环绕每块地板的边缘安装。因而在楼板被提升到壳体结构内的位置之前,期望具有用于将必需的防护栏杆安装在地平面上的设备。

    用于安装防护栏杆的已知附连件描述在瑞典专利第9604450-8(508 956)号中,该专利的发明人和申请人与本发明相同。该附连件用于在工厂中置入楼板内,并且该附连件具有牢固地焊接到板上且通过撑杆相对于该板被支持的管子。该管子设置有延伸衬套,该附连件具有位于该板和该管子之间的开口从而在制造楼板时使混凝土能够渗入。

    该附连件设置在楼板边缘向内一段短的距离处,并且位于楼板的顶部,从而具有延伸衬套的管子在楼板边缘及精加工悬臂梁的悬臂梁边缘向内竖起一定距离。因而借助于该附连件安装的防护栏杆也会进入悬臂梁一段短的距离,这意味着防护栏杆会妨碍将要在悬臂梁边缘进行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栏杆必须去除或者工作必须穿过所述栏杆进行,这本质上来说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该栏杆也可构成实际铺设混凝土的的障碍,特别是构成去除和平整工作的障碍。当要进行铺设工作时,在安装脚踏板或安装向下延伸到相对悬臂梁的连续栏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问题。

    设置完毕之后,具有管子和延伸衬套的附连件牢固地置入精加工的悬臂梁内,在这种情况下,其将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并可能构成例如安装墙壁等的障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方法和装置,其用于将工作支架及防护支架安装到楼板或悬臂梁,从而可大幅度减少或消除现有技术的固有缺点。

    这点可以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所述特征的方法实现。本发明有利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描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所附示意图更详细地解说本发明。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相同零件优选具有相同标号。图1示出用于将支架安装到楼板边缘部分的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2示出根据图1所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固定元件;图3示出根据图2的、安装有模板的固定元件的第三及第四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预制楼板2通常用于浇固的悬臂梁4,一旦该楼板被提升到壳体结构的位置,便用混凝土把悬臂梁4浇铸到楼板上。在制造楼板2时,用于将支架安装到楼板2的边缘7或楼板2的边缘7外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锚定构件8能够有利地置入该处的边缘部分内。

    为此目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锚定构件8通过已知方式锚接到例如拟在铸台上浇铸而成的该楼板内的普通加强件9。第一锚定构件8可设计成具有弯角凸起10,从而改善与加强件9特别是与浇铸之后的混凝土之间的锚接。第一锚定构件8还具有第一托架固定点12,该第一托架固定点位于第一锚定构件8和用于支架的固定托架16之间的接合面14处,接合面14借助于第一锚定构件8设置为与该楼板的边缘7齐平。固定托架16可设计成支撑各种类型的支架并具有悬挂零件17,该悬挂零件具有彼此相隔特定距离(A)的第一悬挂点18和第二悬挂点20。

    第二锚定构件22可设置成与第一锚定构件8(接合面14)相隔特定距离(B),该第二锚定构件同样通过已知方式锚接到待浇铸的楼板内的普通加强件上。第二锚定构件22可与例如采取第一固定环23形状的撑杆固定点23一起协调工作,并且可通过已知方式夹紧到加强件9’或者例如钩接在后者下方,从而改善与加强件9’以及与浇铸之后的混凝土之间的锚接。

    撑杆2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接到第一固定环23的钩26,并且撑杆24设计成通过其另一端直接连接到固定托架16的第二悬挂点20或通过第三锚定构件27连接到固定托架16的第二悬挂点20,第三锚定构件27设置有第二托架固定点28。为此目的,撑杆24的第二端可设置钩30,用于钩接到第三锚定构件27上的第二固定环32或者在第二悬挂点20处直接钩接到固定托架16。可替代地,如图2中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的,第二锚定构件22可仅包括撑钩26,该撑钩可以例如通过已知方式钩接在加强件9’下方和/或牢固地夹紧到其上。在浇悬臂梁4时,第三锚定构件27同样可通过已知方式锚接到待浇铸悬臂梁内的普通加强件。

    楼板2在工厂中预制,楼板2中用于安装支架的零件已在上文进行描述,这些零件要设置在楼板2中,而其他零件则能够在设置悬臂梁4之前任何时间安装。

    根据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第一锚定构件8和第三锚定构件27安装到长形固定元件34上,第一托架固定点12和第二托架固定点28之间的相应距离等于该固定托架的悬挂点18、20之间的距离(A)。固定元件34的接合部分36临近托架固定点12、28形成。

    固定元件34设置有与该楼板的边缘7齐平的接合部分36,第一锚定构件8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锚接到普通加强件9。然后固定元件34以这种方式设置:其从第一锚定构件8向上延伸穿过该楼板的边缘7,其中第三锚定构件27位于楼板2边缘部分的顶部。然后,具有托架固定点12、28的接合部分36位于其与固定托架16的悬挂零件17的接合面14处。

    固定元件34可以如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样被支持,或者借助于撑杆24’将包括撑杆24’的钩26’的第二锚定构件连接到第三锚定构件27而被支持。从图2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固定元件34和撑杆24’。根据该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一托架固定点12和第二托架固定点28牢固地锚接在用于安装固定托架16的悬挂零件17的情况下预制楼板2。

    为了在浇铸时确定该楼板的边缘7的位置,模板37可设置为铸台或铸模的终端,从而形成该楼板的、抵靠模板37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模板37固定到第一锚定构件8和第三锚定构件27或者借助于第一托架固定点12和第二托架固定点28固定到固定元件34,这样第一托架固定点12和第二托架固定点28彼此间隔的距离与固定托架16的第一悬挂点18和第二悬挂点20之间的距离(A)相同,或者该模板可替代地设置有对应于每个悬挂点的凹部。于是在用混凝土浇铸该悬臂梁时模板37能够牢固地设置在楼板2的边缘部分或者能够利用各凹部安装到第一托架固定点12和第二托架固定点28。

    根据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带有插入部分40的图2所示固定元件34,角度可变的附连件38可以优选地形成为一件。该插入部分从第一锚定构件8固定到固定元件34的位置附近延伸出并且基本上与固定元件34成直角地延伸一段距离,该距离至少等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距离(B)。在通过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浇铸楼板2之前,角度可变的附连件38也可借助于插入部分40锚接到加强件。为了获得必要的刚性,角度可变的附连件38应当由例如强度相对较大的扁钢制成,所述扁钢可具有至少10毫米的厚度和/或可以是U、T或L形型材。

    根据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角度可变的附连件38可通过加强零件42进一步加强,该加强零件优选地与该角度可变的附连件一体形成并由与其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制成。加强零件42从插入部分40的自由端延伸到固定元件34上的第三锚定构件27。加强零件42大大减少了该角度可变的附连件所需的材料。图3所示的角度可变的附连件38借助于形状为常规螺栓连接件的紧固件44连接到上述模板37。从而该模板能够在工厂安装或现场安装。该紧固件还能够被释放以借助于该固定托架的悬挂零件17安装支架,然后通过第一悬挂点18和第二悬挂点20重新安装。

    除了螺栓连接件,紧固件44还可以包括诸如阳零件之类的其他常规紧固件,所述阳零件安装到相应的阴零件内并能够借助于例如开口销彼此锁定。紧固件44还可以采取钩锁形状,所述钩锁具有作为与阴零件接合的阳零件的钩。最后,根据一种变型,每个紧固件44可设置为其轴线平行于楼板2的长度。根据进一步的优选变型,每个紧固件44可设置为其轴线在穿过固定托架16和该固定元件的接合部分36的方向上朝楼板2的长度向下倾斜。在后一种情况下,固定托架16的悬挂零件17能够在相互作用的阳零件与阴零件之间的重力作用下锚接到固定元件34。

    所述所有实施方式中的零件可以采取诸如扁钢、U形、T形或L形型材或者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管形状,这些型材和管由诸如钢、铝、塑料等适当材料制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能够理解,这些零件以及所用型材的尺寸取决于待安装到该楼板边缘的支架,换句话说,取决于拟通过托架固定点吸收的载荷和力。因此,下列值仅作为例子给出:距离(A),也就是说固定托架的第一悬挂点18与第二悬挂点20之间的距离,其对应于第一托架固定点12与第二托架固定点28之间的距离,根据已进行的实验,距离(A)通常可优选地在100mm到150mm之间;距离(B),也就是说具有第一托架固定点12的第一锚定构件8与具有撑杆固定点23的第二锚定构件22、26’之间的距离,同样地,距离(B)通常可优选地在150mm到300mm之间。

装置组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装置组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装置组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置组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置组装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支架安装到楼板(2)以及安装到悬臂梁(4)的方法,一旦该楼板被提升到壳体结构内的位置,便用混凝土将该悬臂梁浇铸到该楼板。在制造楼板(2)时,将固定元件(34)置入楼板(2)的边缘部分,所述固定元件(34)具有锚定构件(8、27)。该固定元件(34)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托架固定点(12、28),以使用于支架的固定托架(16)朝向该楼板的边缘(7)安装。借助于第一锚定构件(8),该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