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4540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36868.3

申请日:

2014.10.13

公开号:

CN104293684A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1/14申请日:20141013|||公开

IPC分类号:

C12N1/14; C12R1/645(2006.01)N

主分类号:

C12N1/14

申请人:

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巴宁; 郑安乔

地址: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会展东路16号数码大厦1403号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侯来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沉水樟木屑25%-50%,碳源0.5%-5%,氮源0.05%-0.5%,酵母0.1%-5%,PH调节剂0.5%-2%,琼脂8%-15%,小米35%-50%,二次蒸馏水20%-40%。采用所述的固态培养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具体为:先将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活化,再将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得到樟芝菌发酵液;最后将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采用本发明进行樟芝菌培养,不仅利于樟芝菌丝体的发酵及生长,还可明显提高发酵产物或代谢产物中总三萜类含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沉水樟木屑              25%-50%,
碳源                    0.5%-5%,
氮源                    0.05%-0.5%,
酵母                    0.1%-5%,
PH调节剂               0.5%-2%,
琼脂                    8%-15%,
小米                    35%-50%,
二次蒸馏水              20%-4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50-6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选自玉米粉、葡萄糖或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氮源选自柠檬酸铵、氯化铵、硫酸铵、麸皮中的一种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的重量份之比为2%;所述的氮源为重量比为(1-3):(0.5-2)的硫酸铵及麸皮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中的装量为1L的三角瓶中装有95-115g基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剂选自盐酸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6-7。

8.
  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固态培养基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在4℃保存的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活化的樟芝菌株;
(2)将步骤(1)中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得到樟芝菌发酵液;
(3)将步骤(2)中培养后的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培养时间为5-8d,培养温度为25-28℃。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时间为3-5d,培养温度为25-28℃;步骤(3)中所述的培养时间为20-25d,培养温度为25-28℃。

说明书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培养基,具体涉及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
背景技术
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 又称牛樟芝或牛樟菇,研究发现樟芝成分复杂,含有很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保肝、抗癌、解毒、消炎等生理活性,对食物中毒等危急病症具有神奇的疗效。三萜类化合物是樟芝子实体中含有的成分,也是樟芝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之一,可抑制癌细胞生成,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多糖也具有抗肿瘤活性,还具有抗菌、抗病毒、保肝、降血糖、平喘、提高动物对缺氧的耐受性及降低血粘度等作用。
牛樟芝只生长在台湾的保育树种牛樟木上,为台湾特有菇类,野生樟芝的培养方式是一种固态培养,生长周期长,因此,樟芝的人工培养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目前,人工樟芝的培养方法包括许多,主要的几种为椴木培养、固态培养及液态培养法。其中液态培养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一种培养方法,其培养周期短,但是其培养产物活性成分与野生樟芝存在明显的差异。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樟芝固态培养方法,可模拟野生樟芝的培养条件,代谢产物或培养产物的种类及含量等均与野生樟芝相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沉水樟木屑              25%-50%,
碳源                    0.5%-5%,
氮源                    0.05%-0.5%,
酵母                    0.1%-5%,
PH调节剂               0.5%-2%,
琼脂                    8%-15%,
小米                    35%-50%,
二次蒸馏水              20%-40%。
优选的,所述的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50-60%。
优选的,所述的碳源选自玉米粉、葡萄糖或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氮源选自柠檬酸铵、氯化铵、硫酸铵、麸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的葡萄的重量份之比为2%;所述的氮源为重量比为(1-3):(0.5-2)的硫酸铵及麸皮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固态培养基中的装量为1L的三角瓶中装有95-115g基质。
优选的,所述的PH调节剂选自盐酸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6-7。
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固态培养基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在4℃保存的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活化的樟芝菌株;
(2)将步骤(1)中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得到樟芝菌发酵液;
(3)将步骤(2)中培养后的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
优选的,步骤(1)中的培养时间为5-8d,培养温度为25-28℃。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时间为3-5d,培养温度为25-28℃;步骤(3)中所述的培养时间为20-25d,培养温度为25-2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显示,樟芝菌丝体培养的最适条件为:PH为6-7,最适碳源为2%的葡萄糖,最适氮源为0.2%的柠檬酸铵或硫酸铵、麸皮的混合物,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59%左右,在对樟芝菌进行固态发酵培养时,装料量的大小对其发酵培养影响较大,而在1L的三角瓶中装量为105g左右时,三萜类化合物产量最高,因此,本发明按照上述研究结果要将各组分按一定重量比组成樟芝菌的培养基,利于樟芝菌丝体的发酵及生长。
2.研究显示,培养基初始含水量对樟芝菌固态发酵也会有明显的影响,当含水量过低时,物料干燥,不利于樟芝菌的生长,而含水量过高时,培养基通透性降低,也会影响樟芝菌的生长,为此,本发明中将固态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在20%-40%,利于樟芝菌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沉水樟木屑              25%,
碳源                    0.5%,
氮源                    0.05%,
酵母                    0.1%,
PH调节剂               0.5%,
琼脂                    8%,
小米                    35%,
二次蒸馏水              20%。
所述的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50%。
所述的碳源为玉米粉;所述的氮源为柠檬酸铵。
所述的固态培养基中的装量为1L的三角瓶中装有95g基质。
所述的PH调节剂为盐酸;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6。
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固态培养基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在4℃保存的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时间为5d,培养温度为25℃,得到活化的樟芝菌株;
(2)将步骤(1)中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培养时间为3d,培养温度为25℃,得到樟芝菌发酵液;
(3)将步骤(2)中培养后的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20d,培养温度为25℃,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
 实施例2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沉水樟木屑             50%,
碳源                    5%,
氮源                    0.5%,
酵母                    5%,
PH调节剂               2%,
琼脂                    15%,
小米                    50%,
二次蒸馏水              40%。
所述的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60%。
所述的碳源为2%的葡萄糖;所述的氮源为氯化铵。
所述的固态培养基中的装量为1L的三角瓶中装有115g基质。
所述的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7。
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固态培养基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在4℃保存的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时间为8d,培养温度为28℃,得到活化的樟芝菌株;
(2)将步骤(1)中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培养时间为5d,培养温度为28℃,得到樟芝菌发酵液;
(3)将步骤(2)中培养后的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25d,培养温度为28℃,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
 
实施例3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沉水樟木屑              35%,
碳源                    2%,
氮源                    0.25%,
酵母                    2.5%,
PH调节剂               1%,
琼脂                    10%,
小米                    40%,
二次蒸馏水              30%。
所述的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55%。
所述的碳源为蛋白胨;所述的氮源为重量比为1:2的硫酸铵及麸皮的混合物。
所述的固态培养基中的装量为1L的三角瓶中装有105g基质。
所述的PH调节剂为盐酸;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6.5。
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固态培养基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在4℃保存的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时间为6d,培养温度为26℃,得到活化的樟芝菌株;
(2)将步骤(1)中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培养时间为4d,培养温度为26℃,得到樟芝菌发酵液;
(3)将步骤(2)中培养后的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22d,培养温度为26℃,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93684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1CN104293684A21申请号201410536868322申请日20141013C12N1/14200601C12R1/64520060171申请人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28437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会展东路16号数码大厦1403号房72发明人刘巴宁郑安乔74专利代理机构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44231代理人侯来旺54发明名称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沉水樟木屑2550,碳源055,氮源00505,酵母015,PH调节剂052,琼脂815,。

2、小米3550,二次蒸馏水2040。采用所述的固态培养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具体为先将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活化,再将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得到樟芝菌发酵液;最后将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采用本发明进行樟芝菌培养,不仅利于樟芝菌丝体的发酵及生长,还可明显提高发酵产物或代谢产物中总三萜类含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93684ACN104293684A1/1页21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3、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沉水樟木屑2550,碳源055,氮源00505,酵母015,PH调节剂052,琼脂815,小米3550,二次蒸馏水20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5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选自玉米粉、葡萄糖或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氮源选自柠檬酸铵、氯化铵、硫酸铵、麸皮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的重量份之比为2;所述的氮源为重量比为(13)(052)的硫酸铵及麸皮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

4、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中的装量为1L的三角瓶中装有95115G基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剂选自盐酸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67。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固态培养基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活化将在4保存的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活化的樟芝菌株;(2)将步骤(1)中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得到樟芝菌发酵液;(3)将步骤(2)中培养后的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

5、培养,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培养时间为58D,培养温度为2528。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时间为35D,培养温度为2528步骤(3)中所述的培养时间为2025D,培养温度为2528。权利要求书CN104293684A1/4页3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培养基,具体涉及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背景技术0002樟芝ANTRODIACAMPHORATA又称牛樟芝或牛樟菇,研究发现樟芝成分复杂,含有很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保肝、抗癌、解毒、消炎等生。

6、理活性,对食物中毒等危急病症具有神奇的疗效。三萜类化合物是樟芝子实体中含有的成分,也是樟芝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之一,可抑制癌细胞生成,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多糖也具有抗肿瘤活性,还具有抗菌、抗病毒、保肝、降血糖、平喘、提高动物对缺氧的耐受性及降低血粘度等作用。0003牛樟芝只生长在台湾的保育树种牛樟木上,为台湾特有菇类,野生樟芝的培养方式是一种固态培养,生长周期长,因此,樟芝的人工培养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目前,人工樟芝的培养方法包括许多,主要的几种为椴木培养、固态培养及液态培养法。其中液态培养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一种培养方法,其培养周期短,但是其培养产物活性成分与野生樟芝存在明显的差异。为此,。

7、本发明提供一种樟芝固态培养方法,可模拟野生樟芝的培养条件,代谢产物或培养产物的种类及含量等均与野生樟芝相近。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沉水樟木屑2550,碳源055,氮源00505,酵母015,PH调节剂052,琼脂815,小米3550,二次蒸馏水2040。0006优选的,所述的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5060。0007优选的,所述的碳源选自玉米粉、葡萄糖或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氮源选自柠檬酸铵、氯化铵、硫酸铵、麸皮中的一种或多种。0008优选的,所。

8、述的葡萄的重量份之比为2;所述的氮源为重量比为(13)(052)的硫酸铵及麸皮的混合物。0009优选的,所述的固态培养基中的装量为1L的三角瓶中装有95115G基质。0010优选的,所述的PH调节剂选自盐酸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0011优选的,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67。说明书CN104293684A2/4页40012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固态培养基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活化将在4保存的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活化的樟芝菌株;(2)将步骤(1)中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得到樟芝菌发酵液;(3)将步骤(2)中培养后的樟芝。

9、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0013优选的,步骤(1)中的培养时间为58D,培养温度为2528。0014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时间为35D,培养温度为2528步骤(3)中所述的培养时间为2025D,培养温度为2528。00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点1研究显示,樟芝菌丝体培养的最适条件为PH为67,最适碳源为2的葡萄糖,最适氮源为02的柠檬酸铵或硫酸铵、麸皮的混合物,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59左右,在对樟芝菌进行固态发酵培养时,装料量的大小对其发酵培养影响较大,而在1L的三角瓶中装量为105G左右时,三萜类化合物产量最高,因此。

10、,本发明按照上述研究结果要将各组分按一定重量比组成樟芝菌的培养基,利于樟芝菌丝体的发酵及生长。00162研究显示,培养基初始含水量对樟芝菌固态发酵也会有明显的影响,当含水量过低时,物料干燥,不利于樟芝菌的生长,而含水量过高时,培养基通透性降低,也会影响樟芝菌的生长,为此,本发明中将固态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在2040,利于樟芝菌的生长。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0018实施例1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沉水樟木屑25,碳源05,氮源005,酵母01,PH调节剂05,琼脂8,小米35,二次蒸馏水20。0019所述的沉水樟木屑。

11、的含水量为50。0020所述的碳源为玉米粉;所述的氮源为柠檬酸铵。0021所述的固态培养基中的装量为1L的三角瓶中装有95G基质。0022所述的PH调节剂为盐酸;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6。0023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固态培养基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说明书CN104293684A3/4页5(1)菌种活化将在4保存的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时间为5D,培养温度为25,得到活化的樟芝菌株;(2)将步骤(1)中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培养时间为3D,培养温度为25,得到樟芝菌发酵液;(3)将步骤(2)中培养后的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

12、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20D,培养温度为25,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0024实施例2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沉水樟木屑50,碳源5,氮源05,酵母5,PH调节剂2,琼脂15,小米50,二次蒸馏水40。0025所述的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60。0026所述的碳源为2的葡萄糖;所述的氮源为氯化铵。0027所述的固态培养基中的装量为1L的三角瓶中装有115G基质。0028所述的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7。0029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固态培养基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活化将在4保存的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

13、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时间为8D,培养温度为28,得到活化的樟芝菌株;(2)将步骤(1)中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培养时间为5D,培养温度为28,得到樟芝菌发酵液;(3)将步骤(2)中培养后的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25D,培养温度为28,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0030实施例3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沉水樟木屑35,碳源2,氮源025,酵母25,PH调节剂1,琼脂10,小米40,二次蒸馏水30。0031所述的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55。说明书CN104293684A4/4页60032所述的碳。

14、源为蛋白胨;所述的氮源为重量比为12的硫酸铵及麸皮的混合物。0033所述的固态培养基中的装量为1L的三角瓶中装有105G基质。0034所述的PH调节剂为盐酸;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65。0035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固态培养基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活化将在4保存的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时间为6D,培养温度为26,得到活化的樟芝菌株;(2)将步骤(1)中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培养时间为4D,培养温度为26,得到樟芝菌发酵液;(3)将步骤(2)中培养后的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22D,培养温度为26,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0036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29368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