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338721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26799.6

申请日:

2015.01.20

公开号:

CN104787108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1/187申请日:20150120|||公开

IPC分类号:

B62D1/187; B62D1/184

主分类号:

B62D1/187

申请人: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发明人:

杉浦友纪; 武井清登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4-009731 2014.01.22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代理人:

李洋; 苏琳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含通过紧固部件(26)将第一侧板(22)紧固于第二侧板的齿轮锁定机构(28)。在锁定动作时,紧固机构的紧固部件(26)的主体向第一侧板(22)侧按压第二齿列形成体(30),并且紧固部件(26)的被引导凸部(46)在游隙范围内向锁定方向(Z1)旋转微小量。紧固部件(26)经由限制部(49b)使第二齿列形成体(30)向锁定方向(Z1)旋转微小量。在微小旋转的中途,第二齿列形成体(30)的第二齿列(72)与第一侧板(22)的第一齿列(71)对齐而啮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转向装置,其包括:
转向轴,其连结有转向操纵部件;
转向柱,其将所述转向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能够绕倾斜中心摆动;
第一托架,其包含形成有作为第一插通槽的倾斜用长槽的第一侧板,并且固定于车体;
第二托架,其包含形成有第二插通槽的第二侧板,并且固定于所述转向柱;以及
锁定机构,其包含:紧固轴,其插通所述倾斜用长槽以及所述第二插通槽;操作控制杆,其与所述紧固轴一体旋转;紧固机构,其包含支承于所述紧固轴的紧固部件,将所述操作控制杆的向锁定方向的旋转运动变换为所述紧固部件的向所述紧固轴的轴向的直线运动,通过所述紧固部件将所述第一侧板紧固于所述第二侧板;以及齿轮锁定机构,其在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紧固时实现齿轮锁定,
所述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部件包含:
主体,其与所述第一侧板对置;以及
被引导凸部,其从所述主体向所述倾斜用长槽内延伸,具有规定的游隙地通过所述倾斜用长槽被限制旋转,并且在倾斜调节时由所述倾斜用长槽引导,
所述齿轮锁定机构包含:
第一齿列形成体,其形成有第一齿列,该第一齿列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并且由沿着倾斜方向排列的平行齿构成;以及
第二齿列形成体,其形成有由平行齿构成的在锁定时与所述第一齿列啮合的第二齿列,并且所述第二齿列形成体被设置在所述紧固部件的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且能够旋转地被所述紧固轴支承,
所述紧固部件包含限制部,该限制部在规定范围内限制所述第二齿列形成体绕所述紧固轴的中心轴线的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齿列形成体包含供所述紧固轴以具有游隙的方式插通的紧固轴插通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列的齿排列的方向是所述倾斜用长槽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二齿列形成体的所述紧固轴插通孔是相对于所述第一齿列的齿排列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长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控制杆的锁定方向是绕所述紧固轴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中的推举所述操作控制杆的方向。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锁定机构包含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齿列形成体之间,在解除锁定时使所述第二齿列相对于所述第一齿列的啮合解除。

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锁定机构包含第一弹性部件,该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第二齿列形成体之间,并且绕所述紧固轴的所述中心轴线弹性支承所述第二齿列形成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锁定机构包含:保持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并且将所述第一齿列形成体保持为能够沿着所述第一齿列的齿排列方向移动规定量;以及第二弹性部件,其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与所述第一齿列形成体之间,并且沿着所述第一齿列的齿排列方向弹性支承所述第一齿列形成体。

说明书

说明书转向装置
本申请主张于2014年1月2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09731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其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倾斜机构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倾斜机构的转向装置中提出了如下技术:通过在调节倾斜时,使与转向柱一体移动的可动侧齿列与固定于车体的固定侧齿列啮合,从而实现稳固的锁定。例如参照日本特表2005-534574号公报。
然而,若以固定侧齿列的齿顶部与可动侧齿列的齿顶部抵接的状态将倾斜机构锁定,则由于固定侧齿列未与可动侧齿列啮合,所以锁定状态不稳定。将该锁定状态称作半锁定。在现有技术中,有产生该半锁定之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防止产生半锁定的转向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轴,其连结有转向操纵部件;转向柱,其将上述转向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能够绕倾斜中心摆动;第一托架,其包含形成有作为第一插通槽的倾斜用长槽的第一侧板,并且固定于车体;第二托架,其包含形成有第二插通槽的第二侧板,并且固定于上述转向柱;以及锁定机构,其包含:紧固轴,其插通上述倾斜用长槽以及上述第二插通槽;操作控制杆,其与上述紧固轴一体旋转;紧固机构,其包含支承于上述紧固轴的紧固部件,并且将上述操作控制杆的向锁定方向的旋转运动变换为上述紧固部件的向上述紧固轴的轴向的直线运动,通过上述紧固部件将第一侧板紧固于第二侧板;以及齿轮锁定机构,其在通过上述紧固机构紧固时执行齿轮锁定。
上述紧固部件包含:主体,其与上述第一侧板对置;以及被引导凸部,其从上述主体向上述倾斜用长槽内延伸,具有规定的游隙地通过上述倾斜用长槽被限制旋转,并且在倾斜调节时由上述倾斜用长槽引导。
上述齿轮锁定机构包含:第一齿列形成体,其形成有第一齿列,该第一齿列设置于上述第一侧板并且由沿着倾斜方向排列的平行齿构成;以及第二齿列形成体,其形成由平行齿构成的在锁定时与上述第一齿列啮合的第二齿列,并且上述第二齿列形成体被设置在上述紧固部件的上述主体与上述第一侧板之间,且能够旋转地被上述紧固轴支承。
上述紧固部件包含限制部,该限制部在规定范围内限制上述第二齿列形成体绕上述紧固轴的中心轴线的旋转。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在使操作控制杆向锁定方向旋转的锁定动作时,紧固部件一边向第一侧板侧按压第二齿列形成体,一边在游隙范围内向锁定方向旋转微小量。伴随着紧固部件的微小旋转,在第二齿列形成体经由限制部也旋转微小量的中途,第二齿列与第一齿列对齐而啮合。因此,能够避免产生半锁定。
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齿列形成体包含供上述紧固轴以具有游隙的方式插通的紧固轴插通孔。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由于在第二齿列形成体与紧固轴之间具有游隙,所以通过使第二齿列形成体相对于紧固轴位移,从而容易地使第二齿列与第一齿列啮合。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产生半锁定。
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齿列的齿排列的方向是上述倾斜用长槽的长度方向,上述第二齿列形成体的上述紧固轴插通孔是相对于上述第一齿列的齿排列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长孔。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由于第二齿列形成体能够相对于紧固轴与第一齿列的齿排列方向平行地位移,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产生半锁定。
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操作控制杆的锁定方向是绕上述紧固轴的上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中的推举上述操作控制杆的 方向。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即便在锁定解除时,第二齿列形成体位移至绕紧固轴的中心轴线的基于自重的稳定的位置,从而第二齿列相对于第一齿列处于未对齐的状态,在将操作控制杆推上去并锁定的动作时,也能够克服自重将第二齿列形成体抬起,并且使第二齿列与第一齿列对齐。
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齿轮锁定机构包含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设置在上述第一侧板与上述第二齿列形成体之间,并且在锁定解除时使上述第二齿列相对于上述第一齿列的啮合解除。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能够在锁定解除时可靠地解除第二齿列相对于第一齿列的啮合。
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齿轮锁定机构包含第一弹性部件,该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上述限制部与上述第二齿列形成体之间,并且绕上述紧固轴的上述中心轴线弹性支承上述第二齿列形成体。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能够防止第二齿列形成体相对于紧固部件晃动从而产生敲打的声音。
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齿轮锁定机构包含:保持部,其设置于上述第一侧板,并且将上述第一齿列形成体保持为能够沿着上述第一齿列的齿排列方向移动规定量;以及第二弹性部件,其设置在上述保持部与上述第一齿列形成体之间,并且沿着上述第一齿列的齿排列方向弹性支承上述第一齿列形成体。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能够防止第一齿列形成体相对于第一侧板的保持部晃动从而产生敲打的声音。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特征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其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局部剖开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简要剖视图,并且相当于沿着图1的II-II线切断的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紧固机构的紧固部件、齿轮锁定机构的第二齿列形成体与施力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组合状态的紧固部件与第二齿列形成体的简要主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紧固机构以及齿轮锁定机构的周边构造的放大剖视图。
图6A是齿轮锁定机构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锁定解除状态。
图6B是齿轮锁定机构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锁定状态。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组合状态的紧固部件与第二齿列形成体的简要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有第一齿列形成体的第一侧板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转向装置1具备方向盘等转向操纵部件2、在轴向X的一端连结有转向操纵部件2的转向轴3、以及经由中间轴4等与转向轴3连结的转向机构5。
转向机构5是以与转向操纵部件2的操舵连动的方式对转舵轮(未图示)进行转舵的齿轮齿条机构(rack and pinion)。转向操纵部件2的旋转经由转向轴3以及中间轴4等传递至转向机构5。传递至转向机构5的旋转变换为未图示的齿条轴的轴向移动。由此,对转舵轮进行转向操纵。
转向轴3具有例如通过花键嵌合、细齿花键嵌合以相互能够相对滑动的方式嵌合的筒状的上轴6与下轴7。转向操纵部件2与上轴6的一端连结。转向轴3能够通过上轴6与下轴7的相对滑动沿着轴向X伸缩。
转向装置1具备将转向轴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的中空的转向柱8。转向轴3插通转向柱8内,并且经由多个轴承9、10通过转向柱8支承为能够旋转。
转向柱8具有以相互能够相对滑动的方式嵌合的外套亦即上套管11与内套亦即下套管12。转向柱8能够通过上套管11与下套管12的相对滑动而沿轴向X伸缩。上套管11经由轴承9将上轴6支承为能够旋转。另外,上套管11以经由轴承9能够沿着转向轴3的轴向X同步移动的方式与上轴6连结。
转向装置1具备:固定托架14,其固定于车体13;倾斜中心轴15,其通过固定托架14支承;以及柱托架16,其固定于下套管12的外周,并且通过倾斜中心轴15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向柱8以及转向轴3以倾斜中心轴15的中心轴线亦即倾斜中心CC为支点在倾斜方向Y(倾斜方向上方Y1或者倾斜方向下方Y2)能够转动(能够倾斜)。
通过使转向轴3以及转向柱8绕倾斜中心CC转动(倾斜),能够调整转向操纵部件2的位置。将该调整称作倾斜调整。能够通过使转向轴3以及转向柱8沿着轴向X伸缩调整转向操纵部件2的位置。将该调整称作伸缩式调整。
转向装置1具备固定于车体13的第一托架17、固定于转向柱8的上套管11的第二托架18、以及锁定机构19。通过锁定机构19锁定第一托架17与第二托架18,从而转向柱8的位置相对于车体13被固定,转向操纵部件2相对于车体13的位置被固定。
锁定机构19具备:操作控制杆20,其供驾驶员进行旋转操作;以及紧固轴21,其能够与操作控制杆20一体旋转且插通第一托架17与第二托架18。紧固轴21的中心轴线C1相当于操作控制杆20的旋转中心。
紧固轴21插通作为第一插通槽的倾斜用长槽23与作为第二插通槽的伸缩用长槽25,其中,上述倾斜用长槽23分别设置于第一托架17 的一对第一侧板22(在图1中仅示出一方的第一侧板22),并且沿着倾斜方向Y延伸;上述伸缩用长槽25分别设置于第二托架18的一对第二侧板24(在图1中仅示出一方的第二侧板24),并且沿着伸缩方向(相当于轴向X)延伸。
锁定机构19的锁定方向Z1是绕紧固轴21的中心轴线C1的方向中的推举操作控制杆20的方向。锁定解除方向Z2是锁定方向Z1相反的方向。
锁定机构19具备:紧固机构27,其包含支承于紧固轴21的紧固部件26,并且伴随着操作控制杆20向锁定方向Z1的旋转操作,通过紧固部件26将第一侧板22紧固于第二侧板24;以及齿轮锁定机构28,其在通过紧固机构27紧固时执行齿轮锁定。
紧固机构27包含运动变换机构(未图示),该运动变换机构形成于与操作控制杆20一体旋转的旋转凸轮36和紧固部件26的对置面。运动变换机构包含设置于旋转凸轮36与紧固部件26的对置面的至少一方并且在另一方与凸轮卡合的凸轮突起。紧固机构27的运动变换机构将旋转凸轮36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紧固部件26向紧固轴21的轴向的直线运动,并且通过紧固部件26将第一侧板22紧固于第二侧板24。
齿轮锁定机构28包括:第一齿列形成体29,其形成有第一齿列71,该第一齿列71设置于一方的第一侧板22的外侧面,并且由沿着倾斜方向Y排列的平行齿构成;以及第二齿列形成体30,其如图2所示那样被紧固轴21支承,并通过紧固部件26在绕紧固轴21的中心轴线C1的规定范围内旋转被限制,且形成有在齿轮锁定时与第一齿列71啮合的第二齿列72(参照图3)。
如图2所示,第一托架17具备:安装板31,其经由未图示的荚(capsale)机构以能够脱离的方式支承于车体13;顶板32,其沿着安装板31固定;以及一对第一侧板22,它们从顶板32的两端向倾斜方向Y的下方延伸。
第二托架18呈槽形,具备与第一托架17的一对第一侧板22分别对置的一对第二侧板24以及连结一对第二侧板24的倾斜方向Y的下端 间的连结板33。
紧固轴21由贯通第一托架17的两第一侧板22的倾斜用长槽23以及第二托架18的两第二侧板24的伸缩用长槽25的螺栓构成。紧固轴21的一端的头部34与操作控制杆20固定为能够一体旋转。在紧固轴21的另一端螺纹卡合有螺母35。
紧固机构27包括:旋转凸轮36,其与操作控制杆20一体旋转;一方的紧固部件26,其构成相对于旋转凸轮36凸轮卡合的非旋转凸轮,并且紧固一方的第一侧板22;另一方的紧固部件37,其紧固另一方的第一侧板22;螺母35;以及夹设部件38,其设置在另一方的紧固部件37与螺母35之间。
在紧固轴21的头部34与一方的第一侧板22之间夹设有操作控制杆20、旋转凸轮36、非旋转凸轮亦即一方的紧固部件26以及齿轮锁定机构28的第二齿列形成体30。在螺母35与第一托架17的另一方的第一侧板22之间夹设有另一方的紧固部件37与夹设部件38。旋转凸轮36、一方的紧固部件26(非旋转凸轮)、第二齿列形成体30、另一方的紧固部件37以及夹设部件38通过紧固轴21的外周支承。各紧固部件26、37以及第二齿列形成体30以能够沿着紧固轴21的轴向J移动的方式支承。
旋转凸轮36与操作控制杆20连结为能够一体旋转,并且相对于紧固轴21的轴向J的移动被限制。即,操作控制杆20相对于紧固轴21的头部34的旋转被限制。旋转凸轮36具备环状板39、以及设置于环状板39的中心孔的周围且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插通于操作控制杆20的插通孔的凸台40。
齿轮锁定机构28包括:第一齿列形成体29,其形成有第一齿列71;第二齿列形成体30(参照图3),其形成有第二齿列72;以及施力部件41,其如图2所示那样设置在第二齿列形成体30与一方的第二侧板24之间,并且向齿轮锁定解除方向(图2中的紧固轴21的头部34侧)对第二齿列形成体30施力。
第一齿列形成体29是固定于第一侧板22的外侧面的块状部件。第 一齿列形成体29也可以以单一的部件与第一侧板22形成为一体。
如图1所示,第一齿列形成体29配置于倾斜用长槽23的单侧。倾斜用长槽23包含沿着倾斜方向Y延伸的一对边缘部23a、23b。第一齿列形成体29以与一方的边缘部23b接近的方式配置。
如图3所示,作为非旋转凸轮的一方的紧固部件26具备主体45,该主体45包括:第一面42,其与一方的第一侧板22对置;第二面43,其位于与第一面42相反一侧;以及紧固轴插通孔44,其贯通第一面42以及第二面43。另外,紧固部件26具备:被引导凸部46,其从主体45的第一面42突出,并且插入一方的第一侧板22的倾斜用长槽23;以及凸部47,其从主体45的第一面42突出,并且与一方的第一侧板22对置。如图3以及图4所示,被引导凸部46的剖面呈槽形形状。被引导凸部46构成为包括在倾斜方向Y对置的第一部分48以及第二部分49、连结第一部分48的一端与第二部分49的一端的连结部50。
如图5所示,被引导凸部46向一方的第一侧板22的倾斜用长槽23内延伸,通过倾斜用长槽23以具有规定的游隙的方式被限制旋转,并且在倾斜调节时通过倾斜用长槽23引导。
如图6A所示,倾斜用长槽23包括沿着倾斜方向Y延伸的一对边缘部23a、23b。在倾斜调节时,设置于第一部分48的另一端的被引导部48a与设置于第二部分49的另一端的被引导部49a通过倾斜用长槽23的一方的边缘部23a引导,设置于连结部50的被引导部50a通过倾斜用长槽23的另一方的边缘部23b引导。
如图3所示,第二齿列形成体30包括:第一面52,其与一方的第一侧板22对置;以及第二面53,其设置于与第一面52相反一侧,并且被紧固部件26的主体45的第一面42接收。另外,第二齿列形成体30包括:紧固轴插通孔54,其贯通第一面52以及第二面53,并且供紧固轴21以具有游隙的方式插入;以及第二齿列72,其以在第一面52突出的方式形成。
第一齿列71的齿排列的方向是倾斜用长槽23的长度方向(相当于倾斜方向Y)。第二齿列形成体30的紧固轴插通孔54是相对于第一齿 列71的齿排列方向(相当于倾斜方向Y)平行地延伸的长孔。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通过被引导凸部46与凸部47划分有以具有游隙的方式保持第二齿列形成体30的保持空间51。即,保持空间51由被引导凸部46的第一部分48的内表面亦即限制部48b、第二部分49的内表面亦即限制部49b以及连结部50的内表面亦即限制部50b、凸部47的内表面亦即限制部47a形成。
如图4所示,限制部47a、限制部48b、限制部49b与限制部50b分别与相当于大致呈矩形的第二齿列形成体30的四边部的4个边缘部301、302、303、304接近并对置。限制部47a、48b、49b、50b发挥在规定范围内限制第二齿列形成体30绕紧固轴21的中心轴线C1旋转的功能。
如图3~图5所示,在紧固轴插通孔54的内周例如设置有由环状台阶部构成的弹簧座55。施力部件41的一端41a通过弹簧座55接收,施力部件41的另一端41b通过一方的第一侧板22接收。施力部件41可以是图示那样的压缩螺旋弹簧,也可以是盘簧等板簧。
如图2所示,另一方的紧固部件37具备:板状的主体56,其与第一托架17的另一方的第一侧板22对置;以及被引导凸部57,其从主体56突出,并且插入另一方的第一侧板22的倾斜用长槽23内。
被引导凸部57向另一方的第一侧板22的倾斜用长槽23内延伸,通过倾斜用长槽23以具有规定的游隙的方式被限制旋转,并且在倾斜调节时通过倾斜用长槽23引导。
夹设部件38包括:垫圈58,其设置在螺母35与另一方的紧固部件37的主体56之间;以及针状滚子轴承59,其设置在垫圈58与另一方的紧固部件37的主体56之间。
在紧固轴21的轴部的外周嵌合有例如通过细齿花键嵌合与紧固轴21一体旋转的套筒60。在套筒60的外周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有上推凸轮61。
通过伴随着操作控制杆20的旋转,旋转凸轮36相对于一方的紧固 部件26(非旋转凸轮)旋转,从而使一方的紧固部件26沿着紧固轴21的轴向J移动,并且在一方的紧固部件26的主体45以及另一方的紧固部件37的主体56间夹持并紧固第一托架17的两第一侧板22。
由此,第一托架17的各第一侧板22被与第二托架18的对应的第二侧板24压接,从而执行了倾斜调整后的锁定以及伸缩式调整后的锁定。由于与两紧固部件26、37的紧固同时,一方的紧固部件26的第二齿列72与对应的第一齿列71啮合从而将齿轮锁定,所以能够实施稳固的倾斜调整后的锁定。另外,通过上推凸轮61将下套管12推上去,从而限制两套管11、12间的相对移动并实施伸缩式调整后的锁定。
根据本实施方式,为了从图6A所示的锁定解除状态向图6B所示的锁定状态转移,在使操作控制杆20向锁定方向Z1旋转的锁定动作时,紧固部件26一边向第一侧板22侧按压第二齿列形成体30,一边在游隙范围内向锁定方向Z1微小量地旋转。伴随着紧固部件26的微小旋转,第二齿列形成体30经由限制部49b也向锁定方向Z1微小量地旋转。在该第二齿列形成体30的微小旋转的中途,第二齿列形成体30的第二齿列72与第一齿列71对齐而啮合。因此,能够防止半锁定的产生。
由于在第二齿列形成体30的紧固轴插通孔54与紧固轴21之间具有游隙,所以通过使第二齿列形成体30相对于紧固轴21位移,容易使第二齿列72与第一齿列71啮合。因此,能够防止半锁定的产生。
第一齿列71的齿排列的方向是倾斜用长槽23的长度方向(倾斜方向Y),第二齿列形成体30的紧固轴插通孔54是相对于第一齿列71的齿排列方向(倾斜方向Y)平行地延伸的长孔。因此,由于第二齿列形成体30能够相对于紧固轴21与第一齿列71的齿排列方向平行地位移,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半锁定的产生。
操作控制杆20的锁定方向Z1是绕紧固轴21的中心轴线C1将操作控制杆20推上去的方向。因此,即便在锁定解除时,如图6A所示那样,第二齿列形成体30位移至绕紧固轴21的中心轴线C1的基于自重的稳定的位置,第二齿列72相对于第一齿列71处于未对齐的状态,在将操作控制杆20推上去并锁定的动作时,也能够如图6B所示那样,以克服自重的方式将第二齿列形成体30抬起并且使第二齿列72与第一齿列71 对齐。
齿轮锁定机构28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22与第二齿列形成体30之间的施力部件41。因此,在锁定解除时,能够通过施力部件41的作用,可靠地解除第二齿列72相对于第一齿列71的啮合。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组合状态的紧固部件26P与第二齿列形成体30P的简要主视图。
该第二实施方式与图4的第一实施方式主要不同的地方是齿轮锁定机构28P包含第一弹性部件62,该第一弹性部件62设置在紧固部件26P的被引导凸部46P的限制部48bP、49bP与第二齿列形成体30P之间,并且绕紧固轴21的中心轴线C1(即向倾斜方向Y)弹性支承第二齿列形成体30P。
第一弹性部件62在沿着倾斜方向Y夹持有第二齿列形成体30的两侧设置一对。一对第一弹性部件62相互反向地对第二齿列形成体30弹性施力。一方的第一弹性部件62设置在被引导凸部46P的第一部分48P的限制部48bP与第二齿列形成体30的对应的边缘部302之间。另一方的第一弹性部件62设置在被引导凸部46P的第二部分49P的限制部49bP与第二齿列形成体30的对应的边缘部303之间。
对于图7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与图4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有与图4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参照附图标记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因车辆振动等而使第二齿列形成体30P相对于紧固部件26P晃动从而产生敲打的声音。另外,能够避免在锁定动作时两齿列71、72所负荷的轴向的负载急剧上升从而达到产生异响的负载。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有第一齿列形成体29Q的第一侧板22Q的简图。
图8的第三实施方式与图1的第一实施方式主要不同的地方是齿轮锁定机构28Q具备通过第一侧板22Q而被弹性支承的第一齿列形成体 29Q。即,齿轮锁定机构28Q具备保持部63,该保持部63设置于第一侧板22Q,并且将第一齿列形成体29Q保持为能够沿着第一齿列71的齿排列方向移动规定量。另外,齿轮锁定机构28Q具备第二弹性部件64,该第二弹性部件64设置在保持部63与第一齿列形成体29Q之间,并且沿着第一齿列71的齿排列方向(倾斜方向Y)弹性支承第一齿列形成体29Q。
第二弹性部件64在沿着倾斜方向Y夹持有第一齿列形成体29Q的两侧设置一对。一对第二弹性部件64相互反向地对第一齿列形成体29Q弹性施力。保持部63也可以是在沿着倾斜方向Y夹持有第一齿列形成体29Q的两侧配置一对并且分别保持第一齿列形态体29Q的一对端部的槽形部件。
一方的第二弹性部件64设置在第一齿列形成体29Q的一方的端部与一方的保持部63之间,另一方的第二弹性部件64设置在第一齿列形成体29Q的另一方的端部与另一方的保持部63之间。第二弹性部件64可以是图示那样的压缩螺旋弹簧,也可以是板簧(未图示)。
对于图8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与图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有与图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参照附图标记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第一齿列形成体29Q相对于第一侧板22Q的保持部63晃动从而产生敲打的声音。另外,能够避免在锁定动作时,两齿列71、72所负荷的轴向的负载急剧上升从而到达产生异响的负载。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各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将齿轮锁定机构也设置于另一方的侧板与紧固部件之间。另外,只要第一齿列形成体29、29Q以与倾斜用长槽23的一对边缘部23a、23b的至少一方接近的方式配置即可。

转向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转向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转向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向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向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含通过紧固部件(26)将第一侧板(22)紧固于第二侧板的齿轮锁定机构(28)。在锁定动作时,紧固机构的紧固部件(26)的主体向第一侧板(22)侧按压第二齿列形成体(30),并且紧固部件(26)的被引导凸部(46)在游隙范围内向锁定方向(Z1)旋转微小量。紧固部件(26)经由限制部(49b)使第二齿列形成体(30)向锁定方向(Z1)旋转微小量。在微小旋转的中途,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