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337730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40591.7

申请日:

2015.03.28

公开号:

CN104737713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D 46/26申请日:20150328|||公开

IPC分类号:

A01D46/26; A01D51/00

主分类号:

A01D46/26

申请人:

武汉威明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冯冰; 陈霁; 柯望来; 陈治杰; 吴学雄; 冯晓; 汪杨威; 陈雄超

地址:

430071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武昌东湖开发区庙山小区武大科技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公开了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中,发动机、驾驶室和转向装置设于机身上,机身安装于行走部件上,扫盘和吸果器设于机身的前端下部,扫盘位于吸果器的前端,水平输送装置安装于机身的下端,垂直输送装置安装于机身的尾部,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安装于机身的下端,且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与水平输送装置相对应,振打装置安装于机身的中部,且振打装置与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相对应,主集果箱安装于机身的后部,且主集果箱与垂直输送装置的输出端相对应。本发明的收获机在枣林中前行时,可将枣树上的红枣以及自然掉落在地的红枣一并收集入收获机的随机的集果箱中,极大的提高了采摘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扫盘、吸果器、振打装置、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水平输送装置、垂直输送装置、主集果箱、机身、发动机、行走部件、驾驶室和转向装置,所述发动机、驾驶室和转向装置设于机身上,所述机身安装于行走部件上,所述扫盘和吸果器设于机身的前端下部,所述扫盘位于吸果器的前端,所述水平输送装置安装于机身的下端,所述垂直输送装置安装于机身的尾部,所述水平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吸果器相对应,所述水平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垂直输送装置的输入端相对应,所述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安装于机身的下端,且该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与水平输送装置相对应,所述振打装置安装于机身的中部,且该振打装置与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相对应,所述主集果箱安装于机身的后部,且该主集果箱与垂直输送装置的输出端相对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果器,所述净果器安装于垂直输送装置输出端一侧的机身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果器包括液压马达、风机、导向板和风嘴,所述液压马达设于风机内,所述风嘴设于风机的出风端,所述导向板活动安装于风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包括:
多组设于一机架上的接果单元,每个接果单元包括叉状果盘、机座和旋转机构,所述机座安装于机架上,所述叉状果盘通过旋转机构可旋转的安装于机座上;
所述机座包括连接架和立杆,所述连接架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立杆安装于连接架上,所述叉状果盘通过旋转机构可旋转的安装于立杆上;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果盘支撑杆和果盘连接套,所述果盘支撑杆安装于立杆上,所述果盘连接套套设于果盘支撑杆上,并且果盘连接套还与叉状果盘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叉状果盘与链式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并且相邻的叉状果盘之间相互重叠;
所述叉状果盘包括果盘本体,均匀的设于果盘本体圆周方向的多个叉支,并且相邻的两个叉支之间还设有间隙。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果器包括吸嘴、集果仓、离心风机、第一液压马达和支撑轮,所述吸嘴支撑在支撑轮上,其顶端连接至集果仓,所述扫盘位于吸嘴的前方;
所述离心风机安装于集果仓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压马达连接并驱动离心风机;
所述水平输送装置设置在集果仓的下方。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装置包括驱动马达、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输出轴的可调动力杆、套设于所述可调动力杆一端的传动杆及弹击主杆,所述弹击主杆转动啮合于所述传动杆,所述弹击主杆上设有多个弹击支杆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盘和吸果器通过一第一升降装置安装于机身的前端下部;
所述水平输送装置通过一第二升降装置安装于机身的下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为升降油缸。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输送装置包括支架输送链,沿支架输送链的两边设有挡板,两侧的挡板之间形成输送槽;所述支架输送链由钢条和链条组成,在所述钢条上等距离固定若干个托板,所述托板与两侧的挡板形成多个可移动的料斗。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获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
背景技术
红枣这一红色产品,已越来越受世人的青睐,目前仅我国新疆地区种植面积已达600万亩,全国约2000万亩,且种植面积今后将有增无减。然而,目前红枣的采收仍停留在人工采收阶段,由于人工成本逐年增加,且人工采收效率极低。虽然目前市场已出现个别红枣收获机样机,但无法实现机采功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该收获机在枣林中前行时,可将枣树上的红枣以及自然掉落在地的红枣一并收集入收获机的随机集果箱中,极大的提高了采摘的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包括扫盘、吸果器、振打装置、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水平输送装置、垂直输送装置、主集果箱、机身、发动机、行走部件、驾驶室和转向装置,所述发动机、驾驶室和转向装置设于机身上,所述机身安装于行走部件上,所述扫盘和吸果器设于机身的前端下部,所述扫盘位于吸果器的前端,所述水平输送装置安装于机身的下端,所述垂直输送装置安装于机身的尾部,所述水平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吸果器相对应,所述水平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垂直输送装置的输入端相对应,所述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安装于机身的下端,且该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与水平输送装置相对应,所述振打装置安装于机身的中部,且该振打装置与叉状圆盘随动接 果机构相对应,所述主集果箱安装于机身的后部,且该主集果箱与垂直输送装置的输出端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还包括净果器,所述净果器安装于垂直输送装置输出端一侧的机身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净果器包括液压马达、风机、导向板和风嘴,所述液压马达设于风机内,所述风嘴设于风机的出风端,所述导向板活动安装于风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包括
包括多组设于一机架上的接果单元,每个接果单元包括叉状果盘、机座和旋转机构,所述机座安装于机架上,所述叉状果盘通过旋转机构可旋转的安装于机座上;
所述机座包括连接架和立杆,所述连接架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立杆安装于连接架上,所述叉状果盘通过旋转机构可旋转的安装于立杆上;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果盘支撑杆和果盘连接套,所述果盘支撑杆安装于立杆上,所述果盘连接套套设于果盘支撑杆上,并且果盘连接套还与叉状果盘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叉状果盘与链式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并且相邻的叉状果盘之间相互重叠;
所述叉状果盘包括果盘本体,均匀的设于果盘本体圆周方向的多个叉支,并且相邻的两个叉支之间还设有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吸果器包括吸嘴、集果仓、离心风机、第一液压马达和支撑轮,所述吸嘴支撑在支撑轮上,其顶端连接至集果仓,所述扫盘位于吸嘴的前方;
所述离心风机安装于集果仓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压马达连接并驱动离心风机;
所述水平输送装置设置在集果仓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振打装置包括驱动马达、连接于所述 驱动马达输出轴的可调动力杆、套设于所述可调动力杆一端的传动杆及弹击主杆,所述弹击主杆转动啮合于所述传动杆,所述弹击主杆上设有多个弹击支杆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扫盘和吸果器通过一第一升降装置安装于机身的前端下部;
所述水平输送装置通过一第二升降装置安装于机身的下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为升降油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垂直输送装置包括支架输送链,沿支架输送链的两边设有挡板,两侧的挡板之间形成输送槽;所述支架输送链由钢条和链条组成,在所述钢条上等距离固定若干个托板,所述托板与两侧的挡板形成多个可移动的料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收获机在枣林中前行时,可将枣树上的红枣以及自然掉落在地的红枣一并收集入收获机的随机的集果箱中,极大的提高了采摘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中净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中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中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中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在接果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中吸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的振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的振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中垂直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扫盘,2、吸果器,3、振打装置,4、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5、水平输送装置,6、垂直送料装置,7、净果器,8、主集果箱,9、机身,10、发动机,11、行走部件,12、驾驶室,13、转向装置;21、吸嘴,22、集果仓,23、离心风机,24、第一液压马达,25、减速齿轮,26、第二液压马达,27、支撑轮,28、吸风口,29、隔板,30、卸料口,31、通风口;40、机架,41、塑料托板,42、叉状果盘,43、连接架,44、立杆,45、果盘支撑杆;60、支架输送链,61、料斗;70、液压马达,71、风机,72、导向板,73、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包括扫盘1、吸果器2、振打装置3、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4、水平输送装置5、垂直输送装置6、主集果箱8、机身9、发动机10、行走部件11、驾驶室12和转向装置13,所述发动机10、驾驶室12和转向装置13设于机身9上,所述机身9安装于行走部件11上,所述扫盘1和吸果器2设于机身9的前端下部,所 述扫盘1位于吸果器2的前端,所述水平输送装置5安装于机身9的下端,所述垂直输送装置6安装于机身9的尾部,所述水平输送装置5的输入端与吸果器2相对应,所述水平输送装置5的输出端与垂直输送装置6的输入端相对应,所述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4安装于机身9的下端,且该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4与水平输送装置5相对应,所述振打装置3安装于机身9的中部,且该振打装置3与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4相对应,所述主集果箱8安装于机身9的后部,且该主集果箱8与垂直输送装置6的输出端相对应。
本实施例的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工作原理为:
收获机在前行时,置于收获机前端的两对扫盘1将自然掉落至地面的红枣扫至随后的吸果器2前,吸果器2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将地面的红枣吸入至水平输送装置5(水平输送带)上。当收获机继续前行时,振打装置3开始接触枣树,振打装置3可实现间断式水平旋转、随动避让等功能,工作时既能将树上的红枣振落至水平输送装置5和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4上,又能作避让旋转随动,避免伤树。由于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4与水平输送装置5之间存在一个斜角,使落入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4上的红枣滚入和旋转送入水平输送装置5上;由水平输送装置5将树上振落的红枣连同地面吸入的红枣一并送至垂直输送装置6上,由垂直输送装置6将红枣最终送至主集果箱8内。垂直输送装置6与收获机两内侧面贴合设置,使内侧空档最大,以提高整机的通过性。本发明将垂直输送带设计为敞开式,以避免在传输过程中罩壳与输送带挡板摩擦,容易伤枣及被树叶卡住。而水平输送带为格状,可将吸果器2从地面吸入红枣夹带的灰尘等杂物在输送过程中滤掉。
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红枣收获机还包括净果器7,所述净果器7安装于垂直输送装置6输出端一侧的机身9上。
所述净果器7包括液压马达70、风机71、导向板72和风嘴73,所述液压马达70设于风机7内,所述风嘴73设于风机71的出风端,所述导向板72活动安装于风嘴73内。
当红枣连同剩余树叶等杂物从垂直输送装置6的顶端落入主集果箱8的 入口前,经过风口排出的风,将树叶等杂物吹掉。该净果器7的风量可通过电液自控系统带动液压马达实现可调,而风口的大小、角度都能实现调节。具体为:液压马达70通过主机电液自控系统实现风机压力,转速可调,从而控制净果器7风力的大小:由于在风机前端设一个风嘴73,风嘴73内设有一对可调角度的导向板72,以改变风向;最终净果器7可根据不同枣林的不同产量,红枣大小不同的净重,随时可调风力和出风角度,实现最佳净果(除树叶和杂物)效果。
参阅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4包括:
多组设于一机架40上的接果单元,每个接果单元包括叉状果盘42、机座和旋转机构,所述机座安装于机架40上,所述叉状果盘42通过旋转机构可旋转的安装于机座上。
所述机座包括连接架43和立杆44,所述连接架43安装于机架40上,所述立杆44安装于连接架43上,所述叉状果盘42通过旋转机构可旋转的安装于立杆44上。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果盘支撑杆45和果盘连接套,所述果盘支撑杆45安装于立杆44上,所述果盘连接套套设于果盘支撑杆45上,并且果盘连接套还与叉状果盘42连接;而叉状果盘42是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安装在果盘支撑杆45的顶部,这样通过果盘支撑杆45和果盘连接套的共同作用即可使叉状果盘42发生转动。
所述叉状果盘42与链式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并且相邻的叉状果盘42之间相互重叠;用以保持多个接果单元的叉状果盘42相互重叠后仍在一个平面上,具体表现在结构上,是将立杆44的上端面设置成倾斜面;并且夹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定。
为了避免在收获机行走时,叉状果盘42与树丫产生相对运动,造成伤枣树的现象,同时为了避免发生漏枣现象,本实施例的叉状果盘42包括果盘本体,和均匀的设于果盘本体圆周方向的多个叉支,并且相邻的两个叉支之间还设有间隙(间隙的距离小于红枣的最小直径);
由于叉状果盘42设计成叉状,即多个叉支,便于树丫在接触叉状果盘42时能顺势地深入至间隙内。又由于叉状果盘42连接在果盘连接套上,可自由旋转,因而在收获机前行时,树丫对叉状果盘42产生一阻力,在该阻力的作用下,树丫一方面能自然的深入至叉状果盘42的间隙内,一方面带动叉状果盘42作随动旋转。这个过程即可将原有的叉状果盘42对树丫的相对运动化解为无相对运动或基本无相对运动,从而解决了叉状果盘42对树丫的损伤,或者相互的损伤(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所造成的损伤甚微,可忽略不计)。
同时,由于叉状果盘42为重叠状,并且相邻的两个叉支之间还设有间隙,其最大值不超过22mm(小于红枣最小直径),即避免发生漏枣的现象。
参阅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果器2包括吸嘴21、集果仓22、离心风机23、第一液压马达24和支撑轮27,所述吸嘴21支撑在支撑轮27上,其顶端连接至集果仓22,所述扫盘1位于吸嘴21的前方。
所述离心风机23安装于集果仓22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压马达24连接并驱动离心风机23。
所述水平输送装置5设置在集果仓22的下方。
于所述集果仓22的上部设有一吸风口28,所述离心风机23连接至该吸风口28上。所述集果仓22的下部设有若干通风口31,底部设有卸料口30。
进一步的,于所述集果仓22内枢接有隔板29,所述隔板29连接至一减速齿轮25上,该减速齿轮25上连接有一第二液压马达26。所述隔板29还将所述吸风口28和通风口31隔开。
该吸果器2的工作原理如下:置于吸果器2前的两对扫盘1将收获前已洒落在地面的红枣集中扫至收获机左右两旁的吸拾器吸嘴21前,通过第一液压马达24带动离心风机23旋转,产生负压,将集于吸拾器吸嘴21前的红枣吸入集果仓22内,集果仓22通过隔板29将集果仓22的吸风口28和通风口31隔开,从而使集果仓22分为负压仓和正压仓。由第二液压马达26通过减速齿轮25,带动隔板29旋转,将吸入集果负压仓内的红枣推至正压仓,其中通风口31的作用是补充正压仓内的空气,以确保红枣自由落入卸料口30,从 而通过卸料口30落入收获机的水平输送装置5上,最终连同枣树上振落至主输送带的红枣一并送至主集果箱。由于水平输送装置5的表面为隔栅状,而从卸料口落入的红枣一并夹带有部分需清除的灰尘及颗粒物,这部分需清除物可通过输送带隔栅空格中落掉,实现在输送过程中清除吸拾杂物。
参阅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振打装置3包括驱动马达、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输出轴的可调动力杆32、套设于所述可调动力杆32一端的传动杆33及弹击主杆34,所述弹击主杆34转动啮合于所述传动杆33,所述弹击主杆34上设有多个弹击支杆组35。
这样,通过所述驱动马达驱动可调动力杆32及传动杆33转动,并带动弹击主杆34及多个弹击支杆组35绕自身轴线做圆周运动,从而相对枣树及红枣产生撞击力,最终将红枣从枣树枝上弹击分离,即实现红枣的采收。
所述多个弹击支杆组35依次平行固定于所述弹击主杆34上,每一弹击支杆组3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杆351及第二支杆352,所述第一支杆351及第二支杆352的长度活动可调。
由于弹击支杆组35离弹击主杆34越远,其弹击越大。为了使枣树树冠中各部位的分枝及红枣获得的弹击杆振幅基本相同,根据树冠立截面形状每一弹击支杆组35的第一支杆351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杆352的长度,即弹击支杆组35采用长短间隔分布,较长的第一支杆351深入树冠内部,接近树主杆,较短的第二支杆352靠近树冠外部,以便长短振动支杆尖部基本均部于树冠各部位,实现枣树各部位获得的振动力基本相等。
参阅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垂直输送装置6包括支架输送链60,沿支架输送链的两边设有挡板,两侧的挡板之间形成输送槽;所述支架输送链60由钢条和链条组成,在所述钢条上等距离固定若干个托板,所述托板与两侧的挡板形成多个可移动的料斗61。
支架输送链60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作连续上下循环移动,且移动速度可调,以将水平输送装置内的红枣送至主集果箱。上述挡板也可以设计为料斗,此时,可将两侧挡板省去。
上述两种垂直输送装置均为敞开式输送(其它输送方式为封闭式,即输送槽上设有一封闭板,以防掉枣)。即可保证不掉枣,也可避免红枣或树枝等其他杂物在上移过程中受托板(或料斗)上沿与封闭板之间的挤压,出现伤枣或卡链等现象,大大提高通过性。
由于收获机在采收时,根据枣树不同的生长状态及地面状态,吸果器2和水平输送装置5相对于地面的高度需随时可调,所述扫盘1和吸果器2通过一第一升降装置安装于机身9的前端下部。而所述水平输送装置5通过一第二升降装置安装于机身9的下端。
且需考虑收获机在转场(非收获时的行走)时的行进要求,设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为升降油缸。
本实施例的机身9采用后轮液压转向,使两前轮保持直行状态,便于前轮两内侧的水平输送装置5和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4伸至机身前端,从而使收获机开始接触枣树时,将碰掉的红枣提前接住,同时便于扫盘及吸果器置于前轮前端,使扫盘扫果范围更宽。
本实施例的红枣收获机采用电液传动及控制方式,包括行走、制动、转向、换挡、输送、净果(风机)、升降等功能,均由发动机分动箱的机械传动转化为泵、电液控制阀及液压马达油缸的电液传动及控制。
本收获机采用电液传动及控制方式,包括行走、制动、转向、换挡、输送、净果(风机)、升降等功能,均由发动机分动箱的机械传动转化为泵、电液控制阀及液压马达油缸的电液传动及控制。
电液传动及控制流程如下:
机械传动部分包括:发动机的动力一部分通过分动箱分动,一股动力通过负载敏感泵(传动马达)和齿轮泵,由齿轮泵驱动震打,另一股传递至闭式循环泵驱动车辆行走,而发动机的另一部分动力传递至发动机自带的高压齿轮泵,由高压齿轮泵驱动车辆转向和水平输送装置的升降运动。负载敏感泵和齿轮泵可以是双联泵。
液压传动部分包括:由分动箱驱动的负载敏感泵通过马达调速开关阀组 来控制横向输送马达、提升马达、输送马达、捡受马达、清扫马达和风机马达;齿轮泵通过麻袋调速开关阀组控制震动马达输出震动动作;而闭式循环泵通过液压管路驱动行走马达,并且通过电控手柄直接控制闭式循环泵的正向或反向旋转,从而控制收获机前进或后退,通过驾驶室中的电控按钮来控制收获机的换挡或制动停车等;发动机自带高压齿轮泵通过液压管路驱动水平输送装置升降和驱动车辆转向,水平输送装置升降可以通过驾驶室中的电控按钮控制,车辆转向通过驾驶室中的方向盘调整转向。
为使收获机更准确的沿枣林直线对中行驶,本发明可采取多种适时检测控制技术,具体方案如下:
1、激光位移传感技术,以枣林主杆下段(无分枝部位,离地面高度约30公分)为检测目标,在其对应的收获机部位,即左右两侧水平输送装置5内侧,对应装一对激光探头,当收获机前行,激光探头经过树杆时,通过激光反馈,测出其与树杆的距离,并通过位移传感,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经处理后转为电信号传至方向机电液控制系统,从而自动操控方向盘。方向盘可设置人工和智能两种操作模式,收获机在采收状态之外行走时,可切入人工操作模式;
2、激光位移传感指导人工操作(半自动),即上述1项技术,用激光探头所测一对探头与树杆的距离数据,直接通过驾驶台上的显示屏显示数据,指导驾驶员根据左右数据变化随时调整方向盘。
3、视频监控技术,在收获机某部位安装摄像头,该摄像头能跟踪反映收获机在行驶时,水平输送装置上的两组随动转盘与树杆的相对位置,并将视频传至驾驶室操作台,以指导驾驶员驾驶。
4、GPS定位导航技术,在收获机采收前,先将所采枣林地块进行现场测绘,并将数据编入专门软件,使枣林排列位置形成图像,传至驾驶台显示屏,驾驶员根据图像进行操作(进入导航模式)。
实施例二
参阅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振打装置3包括:驱动马达、连接于所述 驱动马达输出轴的可调偏心轮320、一端固定于所述可调偏心轮320上的连接杆330及振动主杆340,所述振动主杆34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330的另一端,所述振动主杆340上设有多个振动支杆组350。这样,通过所述驱动马达驱动可调偏心轮320及连接杆330相对转动,并带动振动主杆340及多个振动支杆组350做上下往复运动(振打),从而相对枣树及红枣产生撞击力,最终将红枣从枣树枝上振动分离,即实现红枣的采收。
所述多个振动支杆组350依次平行固定于所述振动主杆340上,所述多个振动支杆组35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杆3510及第二支杆3520,所述第一支杆3510及第二支杆3520的长度活动可调。
由于振动支杆组350离振动主杆340越远,其振幅越大。为了使枣树树冠中各部位的分枝及红枣获得的振动杆振幅基本相同,根据树冠立截面形状每一振动支杆组350的第一支杆3510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杆3520的长度,即振动支杆组350采用长短间隔分布,较长的第一支杆3510深入树冠内部,接近树主杆,较短的第二支杆3520靠近树冠外部,以便长短振动支杆尖部基本均部于树冠各部位,实现枣树各部位获得的振动力基本相等。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公开了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其中,发动机、驾驶室和转向装置设于机身上,机身安装于行走部件上,扫盘和吸果器设于机身的前端下部,扫盘位于吸果器的前端,水平输送装置安装于机身的下端,垂直输送装置安装于机身的尾部,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安装于机身的下端,且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与水平输送装置相对应,振打装置安装于机身的中部,且振打装置与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相对应,主集果箱安装于机身的后部,且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