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3266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 C N 1 0 2 8 3 2 6 6 9 A *CN102832669A* (21)申请号 201210327275.7 (22)申请日 2012.09.06 H02J 7/00(2006.01) (71)申请人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 塘尾高新科技园区C栋第一、二、三层 (72)发明人李永海 徐中立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11012 代理人王茅 (54) 发明名称 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
2、电路,公开了一种电池 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充电输入电压检测 电路,用于检测对电池充电时所输入的充电电压; 充电电流控制电路,根据上一步检测到的充电电 压,控制对电池充电的电流;电池电压检测电路, 用于监控充电状态下,电池两端的电压;大电流 放电控制电路,用于电池工作中的放电。其有益效 果是,有效避免用户用不匹配的电压给电池设备 充电时产生的过充问题,安全可靠,杜绝了电池在 充电时爆炸的隐患。消费者充电时不需要去辨别 充电设备的电压,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对于电子烟 行业来说,充电时可不用考虑转接头的类型,用任 何转接头都可对采用此电路的电子烟进行充电。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对电池充电时所输入的充电电压; 充电电流控制电路,根据上一步检测到的充电电压,控制对电池充电的电流;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监控充电状态下,电池两端的电压; 大电流放电控制电路,用于电池工作中的放电; 所述充电输入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与 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输入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大电流放电控制电路为同 一条路径。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输入电压 检测电路包括电感和MOS管,所述电感与所述MOS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流控制 电路包括电感和晶体管,所述电感与所述晶体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压检测 电路包括电阻和集成电路,所述电阻与所述集成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放电控 制电路包括电容、电阻、晶体管、电感、电池和单片机,所述电容、电阻、晶体管、电感和电池 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
5、述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输入电压 检测电路还包括电容、电阻、电池、单片机和集成电路,所述电容、电阻、和电池分别与所述 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集成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流控制 电路还包括电阻、电容、电池和单片机,所述电阻、电容和电池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压检测 电路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所述集成电路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32669 A 1/3页 3 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电路。
6、,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在对可充电电池充电时,必须使用匹配的充电器(又称“转接头”)对 电池进行充电。例如:在电子烟行业,机械式电子烟用输出4.2V的转接头充电器,集成式电 子烟用输出为5.0V的转接头充电器。若机械式电子烟误使用5.0V的充电器(转接头)对其 充电,轻则破坏电池的内部结构,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严重则导致电池漏液、冒烟、起火、 甚至爆炸,造成消费者的财产损失的同时,带来人身安全的隐患。而且现实中由于电子烟连 接充电器的螺纹的通配性,在实际应用中,此错误往往时有发生。同理,在手机、MP3等移动 设备中,由于充电接口的通配性,可充电电。
7、池在充电时也存在上述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调节内部输出电压,对可充电电池进行正常充电的 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 000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充电输入电压检 测电路,用于检测对电池充电时所输入的充电电压; 0005 充电电流控制电路,根据上一步检测到的充电电压,控制对电池充电的电流; 0006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监控充电状态下,电池两端的电压; 0007 大电流放电控制电路,用于电池工作中的放电; 0008 充电输入电压检测电路与充电电流控制电路连接,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与充电电流 控制电路连接,充电输入电压检测电。
8、路与大电流放电控制电路使用同一条路径。 000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感和MOS管,电感与MOS管连 接。 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电感和晶体管,电感与晶体管连接。 0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和集成电路,电阻与集成电路连 接。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大电流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电容、电阻、晶体管、电感、电池和单 片机,电容、电阻、晶体管、电感和电池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00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输入电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电容、电阻、电池、单片机和集 成电路,电容、电阻、和电池分别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集成电路连接。 00。
9、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电容、电池和单片机,电阻、电 容和电池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00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还包括单片机,单片机与集成电路连接。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避免用户用输出高于安全充电电压的转接头(充电 器)对可充电电池(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机械式电子烟)进行充电时产生的过充问题,安全 说 明 书CN 102832669 A 2/3页 4 可靠,杜绝了电池在充电时的安全隐患。消费者在对电池充电时不需要去辨别转接头的类 型,就可直接拿来使用(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5.0V的转接头充电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简。
10、单可靠,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 图1示意的显示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 0020 充电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2、电阻R3、电阻R6、电感L1、MOS管 Q3、电池BAT、单片机U1和集成电路U2。电阻R2、电感L1、电池BAT和MOS管Q3依次串联, 电阻R3与电阻R6串联,以上两个串联电路进行并联后再与电容C1并联,MOS管Q3的两端 并联有单片机U1。单片机U1与集成电路U2并联。该电路。
11、用于检测对电池充电时所输入的 充电电压。 0021 充电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PMOS管Q1、MOS管Q2、电感L1、电容C3、电池BAT、 MOS管Q3和单片机U1。电感L1、电池BAT和MOS管Q3依次串联。电容C3与电池BAT并 联。电阻R1与PMOS管Q1并联后PMOS管Q1与Q2串联。MOS管Q2、MOS管Q3、单片机U1 分别并联。该电路根据上一步检测到的充电电压,控制对电池充电的电流; 0022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其包括电阻R8、集成电路U2、电阻R4、电阻R5和单片机U1。电 阻R4、电阻R5、电阻R8、集成电路U2依次串联。单片机U1的脚PIN10并联在电阻R4和电 阻。
12、R5之间,脚PIN8并联在电阻R5和电阻R8之间,脚PIN6并联在电阻R8和集成电路U2 之间。该电路用于监控充电状态下,电池两端的电压。 0023 大电流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3、电阻R6、 PMOS管Q1、MOS管Q2、MOS管Q3、电感L1、电池BAT和单片机U1。电感L1、电池BAT、MOS管 Q3依次串联。电容C3与电池BAT并联。电阻R1与PMOS管Q1并联且电阻R1与PMOS管 Q1、MOS管Q2串联。MOS管Q2、MOS管Q3与单片机U1并联。该电路用于电池工作中的放 电。 0024 充电输入电压检测电路与充电电流控制电路连接,电池电压。
13、检测电路与充电电流 控制电路连接,充电输入电压检测电路与大电流放电控制电路使用同一条路径。 0025 电子烟外部接入充电器后,单片机U1控制MOS管Q3导通,但MOS管Q1不导通。此 时电阻R2接入充电回路中,电阻R3和电阻R6两端的电压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而不会跟 随电子烟电池电压而变化。通过检测电阻R3和电阻R6连接出的电压值,可以判断出充电 器的类型。当电阻R3和电阻R6两端的电压为4.2V时,充电器即为机械充电器;当电阻R3 和电阻R6两端的电压为5.0V时,充电器即为集成充电器。根据充电器的类型,单片机U1 控制电子烟进行不同模式的充电。若充电器为机械充电器,则单片机U1控制其第三脚。
14、和第 八脚输出低频率大占空比的PWM波,控制MOS管Q1和MOS管Q3的通断。若充电器为集成 充电器,则单片机U1控制其第三脚和第八脚输出高频率小占空比的PWM波,控制MOS管Q1 和MOS管Q3的通断,并通过磁珠或电感L1的储能作用,平滑、稳定充电电流。充电开始后, 说 明 书CN 102832669 A 3/3页 5 单片机U1一直通过其第十脚检测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的电压,从而监控电子烟的电池电 压。当电池电压足够大时,单片机U1控制MOS管Q1和MOS管Q3的关断,结束充电。 0026 在充电没有开始前,单片机U1控制其脚PIN3和脚PIN8为低电平,脚PIN9进行内 部上拉设置,且。
15、由于电阻R3和电阻R4形成的上拉作用,做输入脚的PIN9为高电平;以上设 置使MOS管Q2关断,所以PMOS管Q1的栅极因上拉电阻为高电平,PMOS管Q1关断不打开, MOS管Q3关断不打开。接入充电器,即在CH+CH-端连接充电器输出端,充电器输出端的正 极连接CH+,充电器输出端的负极连接CH-。充电器接入后,电阻R2、电感L1、电池BAT和电 容Q3形成一条充电通路,这要求电阻R2的阻值不能太大。由于充电通路的产生,将会使单 片机U1的输入脚PIN9由高电平跃变为低电平。单片机U1检测到这种变化后,判断为充电 开始,置输出脚PIN8为高电平,此时MOS管Q3打开,使其后进行的电子烟充电器。
16、的类型判 断更可靠精准。MOS管Q3导通后,单片机U1就对电阻R3和电阻R6之间的电压进行采样, 电阻R3和电阻R6不能太小,否则将导致充电器接入后经过电阻R3、电阻R6形成回路电流 太大,而且电阻R3和电阻R6的阻值比例要恰当,方便采样电压值的获取、计算。由于接入 的电子烟充电器可能有5.0V、4.2V输出,故电阻R3和电阻R6两端的电压也有5.0V、4.2V 两种。单片机U1通过对电阻R3和电阻R6之间采样电压进行分析计算后,根据采样电压值 的差异,就可以判断出电子烟充电器是属于机械类型(4.2V电压输出)还是属于集成类型 (5.0V电压输出)。当电子烟充电器是机械充电器时,控制PMOS管。
17、Q1和MOS管Q3通断的输 出脚PIN3、PIN8将输出稳定的占空比较大的PWM脉冲,使通电通路完全接收充电器的输出 功率,又可以在短时间的低电平的关断脉冲里检测充电器的移除有否。当电子烟充电器是 集成充电器时,单片机U1要根据不同的电子烟电池电压来控制其输出引脚P I N3和PIN8 输出不同的PWM脉冲达到模拟锂电池的涓流-恒流恒压充电模式。此时元件L1可为电 感或磁珠,本实施例中元件L1为电感。电感L1有恰当的存储-释放能量的能力、完成平滑 充电电流的功能而又不影响电路在输出使用时的安全与性能。电子烟电池电压的检测通过 对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的电压采样实现,电压采样时必须要求单片机U1。
18、的引脚PIN8稳 定输出高电平,且时间足够长,以确保电压采样结果的准确可靠。以上两种方式的充电中, 都保持对电池电压的检测,当电池电压达到有效充满电压值时,单片机U1关断PMOS管Q1 和MOS管Q 3,不再接受充电。此时要求电阻R2不能太小,且MOS管Q3的二极管正向导通 电压足够大,以实现PMOS管Q1和MOS管Q3关闭后电池的充电回路只有极其微弱的电流, 不影响电池电压又可以维持通路检测。无论什么时候,当电子烟充电器移除后,单片机U1 都能通过在正确的时间对其脚P IN9的状态进行检测,快速的确定充电器已经移除,从而退 出充电状态。 0027 当充电回路在不进行充电时,还可作为大电流放电。
19、控制电路,驱动雾化器工作。大 电流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3、电阻R6、PMOS管Q1、MOS 管Q2、MOS管Q3,电感L1,电池BAT和单片机U1。当作电源输出使用时,电路负载(雾化器) 连接在CH+、CH-两端,单片机U1控制MOS管Q1、Q3导通,构成由电池BAT、电感L1、PMOS管 Q1、MOS管Q3和雾化器的输出电路形成的工作回路。 00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2832669 A 1/1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669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