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098704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0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41019.6

申请日:

2013.01.31

公开号:

CN103968619A

公开日:

2014.08.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41/04申请日:20130131|||公开

IPC分类号:

F25B41/04; F25B41/06; F24F3/14

主分类号:

F25B41/04

申请人: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君; 张浩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林港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贾玉姣;宋合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第一至第三电磁阀、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和热交换器,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冷凝器的入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一冷媒通路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二冷媒通路和第三冷媒通路与蒸发器的入口连通。第一至第三电磁阀分别设在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上。第一节流阀设在第一冷媒通路上。第二节流阀设在第二冷媒通路和/或第三冷媒通路上且邻近蒸发器。热交换器设在第一冷媒通路和第二冷媒通路上。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可实现快速除湿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一冷媒通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二冷媒通路和第三冷媒通路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
第一至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至第三电磁阀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上;
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一冷媒通路上;
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二冷媒通路和/或所述第三冷媒通路上且邻近所述蒸发器;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在所述第一冷媒通路和所述第二冷媒通路上,经过所述冷凝器冷却以后的冷媒,一部分冷却的冷媒通过所述第一冷媒通路上的第一节流阀节流进入到所述热交换器中且与从所述第二冷媒通路进入到所述热交换器中的另外一部分冷却的冷媒在所述热交换器中进行第二次冷却降温,再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阀进入到所述蒸发器内,使得进入所述蒸发器前的冷媒温度变低以快速除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一冷媒通路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通路的入口与所述第三冷媒通路连通,所述第二冷媒通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冷媒通路连通,所述第二节流阀为一个,且所述第二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三冷媒通路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为单独的通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阀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二节流阀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冷媒通路和所述第三冷媒通路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或毛细管组。

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或毛细管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为管翅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

说明书

说明书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通常,常规的空调器的除湿方法有两种,一种除湿的方法就是通过控制室内风机的转速,降低室内空调器的风量,使室内蒸发器的蒸发温度降低,从而达到较大的除湿的作用。另一种除湿的方法就是通过暂时的减小蒸发器的面积,使蒸发器内的冷媒流量增大以达到除湿的目的。第一种除湿方法虽然能够除湿,但是通过降低风量除湿的同时,室内的循环风量也跟着减小,这样房间内的湿度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的除掉。第二种除湿方法虽然也可以达到除湿的目的,但是暂时的减小蒸发器的面积使制冷量也大幅度的降低,房间内的温度不能快速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一冷媒通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二冷媒通路和第三冷媒通路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第一至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至第三电磁阀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上;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一冷媒通路上;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二冷媒通路和/或所述第三冷媒通路上且邻近所述蒸发器;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在所述第一冷媒通路和所述第二冷媒通路上,经过所述冷凝器冷却以后的冷媒,一部分冷却的冷媒通过所述第一冷媒通路上的第一节流阀节流进入到所述热交换器中且与从所述第二冷媒通路进入到所述热交换器中的另外一部分冷却的冷媒在所述热交换器中进行第二次冷却降温,再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阀进入到所述蒸发器内,使得进入所述蒸发器前的冷媒温度变低以快速除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有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且第一冷媒通路上设有第一节流阀,第一冷媒通路内的高压冷媒液体先经过第一节流阀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后再进入到热交换器内,第二冷媒通路内的高压的冷媒液体直接进入到热交换器内,从而第一冷媒通路内的低温低压的液体与第二冷媒通路内的高压冷媒液体在热交换器 内进行热交换,以改变第二冷媒通路内的高压液体的焓值,降低这部分暂时没经过降温降压的高压液体的温度,以提高在蒸发器换热时冷媒的潜热量,进而达到除湿的目的,且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除湿,室内的风量并没有减小,蒸发器的面积也没有发生变化,室内的空气循环量和制冷量并没有减小,从而可进一步有效的降低除湿所需要的时间,达到快速除湿的目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一冷媒通路上。从而可避免在空调处于制冷状态时冷媒回流到热交换器内,提高了空调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媒通路的入口与所述第三冷媒通路连通,所述第二冷媒通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冷媒通路连通,所述第二节流阀为一个,且所述第二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三冷媒通路上。从而可使得空调器的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为单独的通路。从而可保证空调器运行时的稳定性,便于空调器的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节流阀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二节流阀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冷媒通路和所述第三冷媒通路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或毛细管组。
可选地,所述第二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或毛细管组。
可选地,所述热交换器为管翅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
空调器100、压缩机1、蒸发器2、冷凝器3、第一冷媒通路4、
第二冷媒通路5、第三冷媒通路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
第三电磁阀9、第一节流阀10、第二节流阀11、热交换器12、
单向阀13、蒸发器风扇14、冷凝器风扇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 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100,其中,该空调器100可为中央空调器或冷暖机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如图1所示,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2、冷凝器3、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第一节流阀10、第二节流阀11和热交换器12,其中,蒸发器2的出口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通。冷凝器3的入口与压缩机1的出口连通,冷凝器3的出口通过第一冷媒通路4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通,冷凝器3的出口通过第二冷媒通路5和第三冷媒通路6与蒸发器2的入口连通。第一至第三电磁阀7-9分别设在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4-6上。第一节流阀10设在第一冷媒通路4上。第二节流阀11设在第二冷媒通路5和/或第三冷媒通路6上且邻近蒸发器2,换言之,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冷媒和第三冷媒通路6内的冷媒均需通过第二节流阀11降温降压后才能进入到蒸发器2内。热交换器12设在第一冷媒通路4和第二冷媒通路5上,以使得通过第一冷媒通路4和第一节流阀10的一部分冷媒与通过第二冷媒通路5的另一部分冷媒在热交换器12内进行热交换,即经过冷凝器3冷却以后的冷媒,一部分冷却的冷媒通过第一冷媒通路4上的第一节流阀10节流进入到热交换器12中且与从第二冷媒通路5进入到热交换器12中的另外一部分冷却的冷媒在热交换器12中进行第二次冷却降温,再通过第二节流阀11进入到蒸发器2内,使得进入蒸发器2前的冷媒温度变低以快速除湿。
其中,空调器100还包括蒸发器风扇14和冷凝器风扇15,蒸发器风扇14设在蒸发器2的一侧,冷凝器风扇15设在冷凝器3的一侧。在本发明的示例中,蒸发器2和蒸发器风扇14设在室内,冷凝器3和冷凝器风扇15设在室外。具体地,第一节流阀10可为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或毛细管组,第二节流阀11可为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或毛细管组,热交换器12可为管翅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
在本发明的示例中,第一电磁阀7邻近第一冷媒通路4的入口设在第一冷媒通路4上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冷媒通路4,第二电磁阀8邻近第二冷媒通路5的入口设在第二冷媒通路5上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冷媒通路5,第三电磁阀9设在第三冷媒通路6上以打开或关闭第三冷媒通路6,第一节流阀10设在第一电磁阀7和热交换器12之间。
当需要除湿时,第三电磁阀9关闭,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打开,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到冷凝器3中,在冷凝器风扇15的作用下,冷凝器3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媒变成高压的液体,一部分的高压的冷媒液体进入到第一冷媒通路4内,另一部分的高压的冷媒液体进入到第二冷媒通路5内,第一冷媒通路4内的冷媒通过第一节流阀10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该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到热交换器12中并与从第二冷媒通路5进入到热交换器12中的的高压的冷媒液体进行热交换。第一冷媒通路4内的冷媒在经过热交换器12换热后流回到压缩机1内。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冷媒在热交换器12中降温后,进入到第二节流阀11内进行降温降压,然后再进入到蒸发器2内,蒸发器2在蒸发器风扇14的作用下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以实现换热除湿的目的,最后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冷媒流回到压缩机1内,以完成循环。由于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冷媒在热交换器12内进行换热,从而可改变第二冷媒通路5中的高压液体的焓值,降低这部分暂时没经过降温降压的高压液体的温度,以提高在蒸发器2换热时冷媒的潜热量,最终达到快速除湿的目的。
当不需要除湿时即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关闭,第三电磁阀9打开,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到冷凝器3中,在冷凝器风扇15的作用下,冷凝器3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媒变成高压的液体,高压的液体进入到第三冷媒通路6内,然后该高压的液体经过第二节流阀11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接着该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到蒸发器2内,蒸发器2在蒸发器风扇14的作用下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以形成冷空气,实现对室内进行制冷的目的,最后冷媒流回到压缩机1内,完成循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设有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4-6,且第一冷媒通路4上设有第一节流阀10,第一冷媒通路4内的高压冷媒液体先经过第一节流阀10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后再进入到热交换器12内,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高压的冷媒液体直接进入到热交换器12内,从而第一冷媒通路4内的低温低压的液体与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高压冷媒液体在热交换器12内进行热交换,以改变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高压液体的焓值,降低这部分暂时没经过降温降压的高压液体的温度,以提高在蒸发器2换热时冷媒的潜热量,进而达到除湿的目的,且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除湿,室内的风量并没有减小,蒸发器2的面积也没有发生变化,室内的空气循环量和制冷量并没有减小,从而可有效的降低除湿所需要的时间,达到快速除湿的目的。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单向阀13,单向阀13设在第一冷媒通路4上。从而可避免在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冷媒回流到热交换 器12内,提高了空调器100的稳定性。在图1的示例中,单向阀13邻近压缩机1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冷媒通路4的入口与第三冷媒通路6连通,第二冷媒通路5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三冷媒通路6连通,第二节流阀11为一个,且第二节流阀11设在第三冷媒通路6上。具体地,第三电磁阀9位于第二冷媒通路5的入口和出口之间。换言之,第三冷媒通路6为主通路,即第三冷媒通路6的入口与冷凝器3的出口连通,第三冷媒通路6的出口与蒸发器2的入口连通,第二冷媒通路5和第三冷媒通路6均为子通路。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进行除湿时,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打开,第三电磁阀9关闭,从冷凝器3排出的高压的冷媒液体首先进入到第三冷媒通路6内,然后流过一段第三冷媒通路6后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冷媒进入到第一冷媒通路4内,第二部分冷媒通路进入到第二冷媒通路5内。从而可使得空调器100的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4-6为单独的通路。换言之,第一冷媒通路4的入口与冷凝器3的出口连通,第一冷媒通路4的出口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通。第二冷媒通路5的入口与冷凝器3的出口连通,第二冷媒通路5的出口与第二节流阀11连通。第三冷媒通路6的入口与冷凝器3的出口连通,第三冷媒通路6的出口与第二节流阀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节流阀11可为两个,两个第二节流阀11分别设在第二冷媒通路5和第三冷媒通路6上。从而可保证空调器100运行时的稳定性,便于空调器100的维修。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工作过程。
当需要进行除湿时,第三电磁阀9关闭,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打开,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到冷凝器3中,在冷凝器风扇15的作用下,冷凝器3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媒变成高压的液体,此时高压的冷媒液体先进入到第三冷媒通路6内,此时由于第三电磁阀9关闭,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打开,高压的冷媒液体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高压的冷媒液体进入到第一冷媒通路4内,接着第一部分冷媒液体依次通过第一电磁阀7和第一节流阀10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然后第一部分冷媒进入到热交换器12内,第二部分冷媒通过第二电磁阀8且在不进行降温降压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到热交换器12内,第一部分冷媒和第二部分冷媒在热交换器12内进行热交换。第一冷媒通路4内的第一部分冷媒在经过热交换器12换热后经过单向阀13流回到压缩机1内。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第二部分冷媒在热交换器12中降温后,流入到第三冷媒通路6内并进入到第二节流阀11内进行降温降压,然后再进入到蒸发器2内,蒸发器2在蒸发器风扇14的作用下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第二部分冷媒通过蒸发器2后回到压缩机1内以完成循环,从而实现了换热除湿的目的。
当不需要除湿时,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关闭,第三电磁阀9打开,压缩机 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到冷凝器3中,在冷凝器风扇15的作用下,冷凝器3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媒变成高压的液体,此时由于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关闭,第三电磁阀9打开,高压的冷媒液体只经过第三冷媒通路6,并依次通过第三电磁阀9和第二节流阀11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接着该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到蒸发器2内,蒸发器2在蒸发器风扇14的作用下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以形成冷空气,实现对室内进行制冷的目的,最后冷媒流回到压缩机1内,完成循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例如控制系统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861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06 C N 1 0 3 9 6 8 6 1 9 A (21)申请号 201310041019.6 (22)申请日 2013.01.31 F25B 41/04(2006.01) F25B 41/06(2006.01) F24F 3/14(2006.01) (71)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林 港路 申请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吴君 张浩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贾玉姣 宋合成 (54) 发。

2、明名称 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 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第一至第三电磁 阀、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和热交换器,蒸发器 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冷凝器的入口与压 缩机的出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一冷媒通 路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二 冷媒通路和第三冷媒通路与蒸发器的入口连通。 第一至第三电磁阀分别设在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 上。第一节流阀设在第一冷媒通路上。第二节流 阀设在第二冷媒通路和/或第三冷媒通路上且邻 近蒸发器。热交换器设在第一冷媒通路和第二冷 媒通路上。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可实现快速除湿 的目的。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8619 A CN 103968619 A 1/1页 2 1.一种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一冷 媒通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二冷媒通路和第三冷媒通路与 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 第一至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至第三电磁阀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上。

4、; 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一冷媒通路上; 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二冷媒通路和/或所述第三冷媒通路上且邻 近所述蒸发器;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在所述第一冷媒通路和所述第二冷媒通路上,经过所述冷 凝器冷却以后的冷媒,一部分冷却的冷媒通过所述第一冷媒通路上的第一节流阀节流进入 到所述热交换器中且与从所述第二冷媒通路进入到所述热交换器中的另外一部分冷却的 冷媒在所述热交换器中进行第二次冷却降温,再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阀进入到所述蒸发器 内,使得进入所述蒸发器前的冷媒温度变低以快速除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 向阀设在。

5、所述第一冷媒通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通路的 入口与所述第三冷媒通路连通,所述第二冷媒通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冷媒通路 连通,所述第二节流阀为一个,且所述第二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三冷媒通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冷媒 通路为单独的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阀为两 个,所述两个第二节流阀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冷媒通路和所述第三冷媒通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电磁。

6、阀或毛细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或毛细管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为管翅 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68619 A 1/5页 3 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常规的空调器的除湿方法有两种,一种除湿的方法就是通过控制室内风机 的转速,降低室内空调器的风量,使室内蒸发器的蒸发温度降低,从而达到较大的除湿的作 用。另一。

7、种除湿的方法就是通过暂时的减小蒸发器的面积,使蒸发器内的冷媒流量增大以 达到除湿的目的。第一种除湿方法虽然能够除湿,但是通过降低风量除湿的同时,室内的循 环风量也跟着减小,这样房间内的湿度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的除掉。第二种除湿方法虽然 也可以达到除湿的目的,但是暂时的减小蒸发器的面积使制冷量也大幅度的降低,房间内 的温度不能快速的降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 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 000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所述蒸发器 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

8、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 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一冷媒通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二 冷媒通路和第三冷媒通路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第一至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至第三 电磁阀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上;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一 冷媒通路上;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二冷媒通路和/或所述第三冷媒通 路上且邻近所述蒸发器;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在所述第一冷媒通路和所述第二冷媒 通路上,经过所述冷凝器冷却以后的冷媒,一部分冷却的冷媒通过所述第一冷媒通路上的 第一节流阀节流进入到所述热交换器中且与从所述第二冷媒通路进入到所述热交换器中 的另外一部。

9、分冷却的冷媒在所述热交换器中进行第二次冷却降温,再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阀 进入到所述蒸发器内,使得进入所述蒸发器前的冷媒温度变低以快速除湿。 000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有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且第一冷媒通路上 设有第一节流阀,第一冷媒通路内的高压冷媒液体先经过第一节流阀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 后再进入到热交换器内,第二冷媒通路内的高压的冷媒液体直接进入到热交换器内,从而 第一冷媒通路内的低温低压的液体与第二冷媒通路内的高压冷媒液体在热交换器内进行 热交换,以改变第二冷媒通路内的高压液体的焓值,降低这部分暂时没经过降温降压的高 压液体的温度,以提高在蒸发器换热时冷媒的潜热量,进而达到除湿的。

10、目的,且采用这种方 式进行除湿,室内的风量并没有减小,蒸发器的面积也没有发生变化,室内的空气循环量和 制冷量并没有减小,从而可进一步有效的降低除湿所需要的时间,达到快速除湿的目的。 0006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一冷媒通路上。从而 说 明 书CN 103968619 A 2/5页 4 可避免在空调处于制冷状态时冷媒回流到热交换器内,提高了空调的稳定性。 000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媒通路的入口与所述第三冷媒通路连通, 所述第二冷媒通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冷媒通路连通。

11、,所述第二节流阀为一个, 且所述第二节流阀设在所述第三冷媒通路上。从而可使得空调器的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 小。 0009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为单独的通路。从而可保 证空调器运行时的稳定性,便于空调器的维修。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节流阀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二节流阀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冷媒 通路和所述第三冷媒通路上。 0011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或毛细管组。 0012 可选地,所述第二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或毛细管组。 0013 可选地,所述热交换器为管翅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 0014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

12、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0017 附图说明: 0018 空调器100、压缩机1、蒸发器2、冷凝器3、第一冷媒通路4、 0019 第二冷媒通路5、第三冷媒通路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 0020 第三电磁阀9、第一节流阀10、第二节流阀11、热交换器12、 0021 单向阀13、蒸发器风扇14、冷凝器风扇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

13、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 “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 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

14、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 性。 002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 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说 明 书CN 103968619 A 3/5页 5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5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快速除湿的空调器100,其中,该 空调器100可为中央空调器或冷暖机等。 0026 根据本发明实施。

15、例的空调器100,如图1所示,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2、冷凝器3、 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第一节流阀10、第二节流阀11和热交换器12, 其中,蒸发器2的出口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通。冷凝器3的入口与压缩机1的出口连通,冷 凝器3的出口通过第一冷媒通路4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通,冷凝器3的出口通过第二冷媒 通路5和第三冷媒通路6与蒸发器2的入口连通。第一至第三电磁阀7-9分别设在第一至 第三冷媒通路4-6上。第一节流阀10设在第一冷媒通路4上。第二节流阀11设在第二冷 媒通路5和/或第三冷媒通路6上且邻近蒸发器2,换言之,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冷媒和第 三冷媒通路6内的冷媒均需通过第二。

16、节流阀11降温降压后才能进入到蒸发器2内。热交 换器12设在第一冷媒通路4和第二冷媒通路5上,以使得通过第一冷媒通路4和第一节流 阀10的一部分冷媒与通过第二冷媒通路5的另一部分冷媒在热交换器12内进行热交换, 即经过冷凝器3冷却以后的冷媒,一部分冷却的冷媒通过第一冷媒通路4上的第一节流阀 10节流进入到热交换器12中且与从第二冷媒通路5进入到热交换器12中的另外一部分冷 却的冷媒在热交换器12中进行第二次冷却降温,再通过第二节流阀11进入到蒸发器2内, 使得进入蒸发器2前的冷媒温度变低以快速除湿。 0027 其中,空调器100还包括蒸发器风扇14和冷凝器风扇15,蒸发器风扇14设在蒸发 器2。

17、的一侧,冷凝器风扇15设在冷凝器3的一侧。在本发明的示例中,蒸发器2和蒸发器 风扇14设在室内,冷凝器3和冷凝器风扇15设在室外。具体地,第一节流阀10可为电子 膨胀阀、电磁阀或毛细管组,第二节流阀11可为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或毛细管组,热交换器 12可为管翅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 0028 在本发明的示例中,第一电磁阀7邻近第一冷媒通路4的入口设在第一冷媒通路 4上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冷媒通路4,第二电磁阀8邻近第二冷媒通路5的入口设在第二冷媒 通路5上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冷媒通路5,第三电磁阀9设在第三冷媒通路6上以打开或关闭 第三冷媒通路6,第一节流阀10设在第一电磁阀7和热交换器1。

18、2之间。 0029 当需要除湿时,第三电磁阀9关闭,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打开,压缩机1 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到冷凝器3中,在冷凝器风扇15的作用下,冷凝器3与室外空气 进行热交换,冷媒变成高压的液体,一部分的高压的冷媒液体进入到第一冷媒通路4内,另 一部分的高压的冷媒液体进入到第二冷媒通路5内,第一冷媒通路4内的冷媒通过第一节 流阀10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该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到热交换器12中并与从第二冷媒通 路5进入到热交换器12中的的高压的冷媒液体进行热交换。第一冷媒通路4内的冷媒在 经过热交换器12换热后流回到压缩机1内。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冷媒在热交换器12中降 温后,进入到第二节。

19、流阀11内进行降温降压,然后再进入到蒸发器2内,蒸发器2在蒸发器 风扇14的作用下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以实现换热除湿的目的,最后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 冷媒流回到压缩机1内,以完成循环。由于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冷媒在热交换器12内进行 换热,从而可改变第二冷媒通路5中的高压液体的焓值,降低这部分暂时没经过降温降压 的高压液体的温度,以提高在蒸发器2换热时冷媒的潜热量,最终达到快速除湿的目的。 0030 当不需要除湿时即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关 说 明 书CN 103968619 A 4/5页 6 闭,第三电磁阀9打开,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到冷凝器3中,在冷凝。

20、器风扇15 的作用下,冷凝器3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媒变成高压的液体,高压的液体进入到第三 冷媒通路6内,然后该高压的液体经过第二节流阀11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接着该低温低 压的液体进入到蒸发器2内,蒸发器2在蒸发器风扇14的作用下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以形 成冷空气,实现对室内进行制冷的目的,最后冷媒流回到压缩机1内,完成循环。 003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设有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4-6,且第一冷媒 通路4上设有第一节流阀10,第一冷媒通路4内的高压冷媒液体先经过第一节流阀10变成 低温低压的液体后再进入到热交换器12内,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高压的冷媒液体直接进入 到热交换器12。

21、内,从而第一冷媒通路4内的低温低压的液体与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高压冷 媒液体在热交换器12内进行热交换,以改变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高压液体的焓值,降低这 部分暂时没经过降温降压的高压液体的温度,以提高在蒸发器2换热时冷媒的潜热量,进 而达到除湿的目的,且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除湿,室内的风量并没有减小,蒸发器2的面积也 没有发生变化,室内的空气循环量和制冷量并没有减小,从而可有效的降低除湿所需要的 时间,达到快速除湿的目的。 0032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单向阀13,单向阀13设 在第一冷媒通路4上。从而可避免在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冷媒回流到热交换器12 内,提高。

22、了空调器100的稳定性。在图1的示例中,单向阀13邻近压缩机1设置。 003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冷媒通路4的入口与第三冷媒通路 6连通,第二冷媒通路5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三冷媒通路6连通,第二节流阀11为一个, 且第二节流阀11设在第三冷媒通路6上。具体地,第三电磁阀9位于第二冷媒通路5的入 口和出口之间。换言之,第三冷媒通路6为主通路,即第三冷媒通路6的入口与冷凝器3的 出口连通,第三冷媒通路6的出口与蒸发器2的入口连通,第二冷媒通路5和第三冷媒通路 6均为子通路。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进行除湿时,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打开,第三 电磁阀9关闭,从冷凝器3排出的高。

23、压的冷媒液体首先进入到第三冷媒通路6内,然后流过 一段第三冷媒通路6后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冷媒进入到第一冷媒通路4内,第二部分冷媒 通路进入到第二冷媒通路5内。从而可使得空调器100的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 0034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三冷媒通路4-6为单独的通路。换言之,第 一冷媒通路4的入口与冷凝器3的出口连通,第一冷媒通路4的出口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 通。第二冷媒通路5的入口与冷凝器3的出口连通,第二冷媒通路5的出口与第二节流阀 11连通。第三冷媒通路6的入口与冷凝器3的出口连通,第三冷媒通路6的出口与第二节 流阀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节流阀11可为两个,两个第二节。

24、流阀11分别设在第二 冷媒通路5和第三冷媒通路6上。从而可保证空调器100运行时的稳定性,便于空调器100 的维修。 0035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工作过程。 0036 当需要进行除湿时,第三电磁阀9关闭,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打开,压缩 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到冷凝器3中,在冷凝器风扇15的作用下,冷凝器3与室外 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媒变成高压的液体,此时高压的冷媒液体先进入到第三冷媒通路6内, 此时由于第三电磁阀9关闭,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打开,高压的冷媒液体分成两部 分,第一部分高压的冷媒液体进入到第一冷媒通路4内,接着第一部分冷媒液体依次通过。

25、 说 明 书CN 103968619 A 5/5页 7 第一电磁阀7和第一节流阀10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然后第一部分冷媒进入到热交换器 12内,第二部分冷媒通过第二电磁阀8且在不进行降温降压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到热交换器 12内,第一部分冷媒和第二部分冷媒在热交换器12内进行热交换。第一冷媒通路4内的第 一部分冷媒在经过热交换器12换热后经过单向阀13流回到压缩机1内。第二冷媒通路5 内的第二部分冷媒在热交换器12中降温后,流入到第三冷媒通路6内并进入到第二节流阀 11内进行降温降压,然后再进入到蒸发器2内,蒸发器2在蒸发器风扇14的作用下与室内 空气进行换热,第二冷媒通路5内的第二部分冷媒通过。

26、蒸发器2后回到压缩机1内以完成 循环,从而实现了换热除湿的目的。 0037 当不需要除湿时,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关闭,第三电磁阀9打开,压缩机 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到冷凝器3中,在冷凝器风扇15的作用下,冷凝器3与室外空 气进行热交换,冷媒变成高压的液体,此时由于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关闭,第三电 磁阀9打开,高压的冷媒液体只经过第三冷媒通路6,并依次通过第三电磁阀9和第二节流 阀11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接着该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到蒸发器2内,蒸发器2在蒸发 器风扇14的作用下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以形成冷空气,实现对室内进行制冷的目的,最后 冷媒流回到压缩机1内,完成循环。 003。

27、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例如控制系统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3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 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 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 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 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CN 103968619 A 1/1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68619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