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咀、扩散型割咀成型方法 本发明属于氧一乙炔(液化气)割咀新的制造方法。
目前、割咀、扩散型割咀制造方法较多,据197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梁桂芳著“高速氧气切割法”一书,介绍了国内外扩散型割咀的制造方法,概括为:
一、机械加工法:用近似拉伐尔曲线的钻头、绞刀、研磨棒加工或微型车刀,借助靠模加工拉伐尔型腔的方法,不足之处是加工出的拉伐尔型腔不一定符合设计要求。
二、电解铸造法:用车制的拉伐尔曲线的铝芯棒,经过浸锌、电镀镍、电铸铜、蚀掉铝芯后机加成喷咀,与外套、接头组成扩散型割咀。不足之处是工艺复杂,制造周期长,制造成本高。
三、模锻法:该方法在模锻机上完成,也是生产割咀的方法。其上下模为锥度半圆孔,合在一起为圆锥孔,上模不断锻打转动送进的插有收缩段、扩散段对接的芯棒和钢丝的毛坯,使其外径缩成圆锥形,从而收缩内孔,形成予热孔、予热氧孔和拉伐尔型腔,拔出芯棒、钢丝,并机加出成品。这种方法对压模孔锥度角、铜材的处理状态、铜毛坯与压模阀摩擦力的大小、芯棒的喉部插入深度与锻打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详见“高速氧气切割法”70页-72页。不足之处是:1.锻打后,芯棒对接处产生圆痕;2.芯棒喉部插入深度与锻打长度参数使扩散型割咀拉伐尔型腔结构受到限制;3.毛坯上下受压力,两侧受拉力,受力变形不均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简便、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割咀、扩散形割咀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地:通过把预先插有钢丝和芯棒的毛坯放入一组缩径模具中,缩径模具在外力作用下,使毛坯外径缩小,形状改变,实现内孔缩小,内孔成形,然后由机加完成。
本发明生产割咀、扩散型割咀具有以下优点:
一、能实施本发明的设备面广;
二、毛坯在变形过程中受对称均匀压挤力,变形均匀,轴线直线度不变;
三、生产用时短;
四.有很高的尺寸精度,型面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五、消耗材料少;
六、芯棒可多次重复使用;
七、便于实现批生产和产品系列化。
以下将结合附图分别对发明的部分作详细描述。
附图:割咀、扩散型割咀成型工作图
附图由动力源(1)缩径模具(2)外斜面(3)毛坯(4)芯棒(5)钢丝(6)内型面(7)组成
实施本发明,首先要根据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结构形式设计加工:毛坯(4)、芯棒(5)、缩径模具(2)及内型面(7)。
1.毛坯(4)可为整体式或分解式,其氧气孔道为直孔或曲线孔或阶梯孔。分解式毛坯(4)为内外两部分,均为园台式;内部有切割氧孔道,装在外部里,内外结合处有直斜等分槽。
2.芯棒(5)分为收缩段芯棒、喉部芯棒和扩散段芯棒。收缩段芯棒的喉部直径按出口直径计算加工收缩段曲线面;喉部芯棒按收缩段型面加工曲线面;扩散段芯棒按扩散段型面加工曲线面。
3.缩经模具(2)及内型面(7)是根据工作对象进行设计的,压挤变形部分;拉伐尔型腔部分和芯棒曲线面相对应。
实施本发明生产过程(以整体式扩散型割咀为例)如下:
将予热孔钢丝(6),收缩段芯棒(5)插入毛坯(4)(分解式毛坯先组装一起)相应的孔中,再放入予热孔缩径模具(2)的内型面(7)中,缩径模具至少由3块组成,令动力源下降,首先和缩径模具(2)的上面接触,对缩径模具施加外力,它们同时下降,此时,每块缩径模具(2)沿外斜面(3)滑行,产生向下向内两个方向的运动,缩径模具(2)及内型面(7)压挤毛坯(4)的外径,使其外径缩小,形状改变并形成予热孔,缩径后动力源提起,然后使缩径模具(2)恢复原始状态。取出毛坯(4),拔出钢丝(6),更换上予热氧孔钢丝(6),放入予热氧孔的缩径模具(2)的内型面(7)中,缩径过程同上,形成予热氧孔。取出毛坯(4)拔出钢丝(6),更换上予热孔出口钢丝(6)放入收缩段缩径模具(2)的内型面(7)中,缩径过程同上,形成收缩段初次曲线面。取出毛坯(4),拔出收缩段芯棒(5),更换上喉部芯棒(5),放入喉部缩径模具(2)的内型面(7)中,缩径过程同上,形成收缩段曲线面和扩散段喉部附近曲线面。取出毛坯(4)拔出喉部芯棒(5),更换上扩散段芯棒(5),放入扩散段缩径模具(2)的内型面(7)中,缩径过程同上,形成扩散段。拔出芯棒(5)和予热孔出口钢丝(6),机加成型,钻燃气孔,至此制造过程全部完成。制造割咀、分解式扩散型割咀制造过程与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