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44314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18718.5

申请日:

2011.01.21

公开号:

CN202017375U

公开日:

2011.10.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H 12/08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郭志涛 赵贞欣 李占领 王炜 张益国 宋岩 汪延寿变更后:郭志涛 赵贞欣 李占岭 王炜 张益国 宋岩 汪延寿|||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2/08; E04H12/10; E04H12/24; H02G7/05

主分类号:

E04H12/08

申请人: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郭志涛; 赵贞欣; 李占领; 王炜; 张益国; 宋岩; 汪延寿

地址: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北大街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包括塔身、直臂、地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双回路导线布置于直臂的两侧,直臂顶端的地线横担是两端带挂置地线的下翼的支架结构,直臂底端与塔身连接处的下导线横担是两端带上翼的支架结构;三相导线中的两相经下导线横担上的绝缘串I牵引连接到对应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A的水平刚性跳线A上,另一相导线经上导线横担端部绝缘串II牵引连接到地线横担下方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B的水平刚性跳线B上,三相导线成正三角形排列,在满足电气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塔头高度,能直接钻越呼高为33m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包括塔身(1)、连接于塔身的直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于直臂(2)两侧布置双回路导线的互相平行的地线横担(4)、上导线横担(5)、下导线横担(6),位于直臂(2)顶端的地线横担(4)是两端设置有挂置地线的向下凸出的下翼(41)的支架结构,上导线横担(5)是外部轮廓呈正梯形的支架结构,位于直臂(2)底端与塔身(1)连接处的下导线横担(6)是两端设置有水平上翼(61)的支架结构,下导线横担(6)的长度小于地线横担(4)的长度;下导线横担(6)在直臂(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挂置在下导线横担(6)下底面上的用于牵引导线(3)的两对绝缘串I(71),其中一对绝缘串I(71)位于下导线横担(6)的端部,另一对绝缘串I(71)位于直臂(2)与下导线横担(6)端部之间,上导线横担(5)端部的两侧也挂置有用于牵引导线的绝缘串II(72),绝缘串II(72)牵引导线的牵引点与直臂(2)同侧的绝缘串I(71)牵引导线的牵引点成正三角形;下导线横担(6)上挂置绝缘串I(71)的挂置点处还设置有由一对连接在挂置点的向下的呈八字形的绝缘串A(81)和连接于绝缘串A(81)的下端的用于连接由对应绝缘串I(71)上引出的导线的水平刚性跳线A(91)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A,地线横担(4)上对应水平上翼(61)的位置设置有由连接在地线横担(4)下底面上的一对向下的呈八字形绝缘串B(82)和连接于绝缘串B(82)的下端的用于连接从直臂(2)同侧的绝缘串II(72)上引出的导线的水平刚性跳线B(92)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B。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刚性跳线II(92)与水平上翼(61)上的对应位置连接有垂直绝缘串(1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横担从直臂(2)顶端向下依次紧密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设输电线路的铁塔,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220kV同塔双回路直接钻越500kV输电线路上的新塔型。
背景技术
目前,新建220kV线路大都以同塔双回路为主,这种铁塔包括塔身、连接于塔身的直臂、对称设置于直臂两侧的布置双回路导线的四层互相平行的支架结构的横担,从直臂顶端向下的四层横担依次为地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每层横担端部的下底面的前后两侧都挂置有牵引导线的牵引绝缘串,横担上挂置牵引绝缘串的挂置点处还对应设置两个向下的用于悬挂从牵引绝缘串引出的导线的垂直绝缘串,导线在横担下方是以导线自身的悬垂状态布置,即以软跳线的形式布置,其中直臂与横担称为铁塔的塔头,由于这种铁塔的导线是垂直排列的,铁塔的塔头高度较高,钻越500kV线路时,钻越点选择非常困难,通常采用220kV线路绕行、升高500kV线路、220kV双回局部变单回等方式,以上技术方案复杂、可能需要停电施工、施工难度大、投资高、不方便运行维护。
以下就钻越时主要方式分别说明:
(1)220kV线路绕行:是指不改变已有的500kV线路,220kV线路采用绕道或者绕到500kV线路塔较高处钻越。该方法优点是不需改造500kV线路,但是缺点也很明显,220kV线路绕行寻找钻越点本身就很困难,同时这还增加投资,经济性较差。
(2)升高500kV线路:是指不改变220kV线路路径,对500kV线路进行升高塔改造,使之满足钻越要求。该方法适用于交叉点附近没有高塔的情况,优点是节省了220kV本体投资,缺点是需要改造在运的500kV线路,此过程涉及停电、OPGW光缆通信等众多部门,施工周期较长,投资较大。
(3)220kV双回局部变单回:是指不改变已有500kV线路,把220kV同塔双回线路改成两个单回路来钻越。该方法虽不改动500kV线路,但220kV部分却需要增加2基分支塔和4基单回路转角塔,投资增加很多,同时220kV线路走廊增加,增大了外协难度。
基于以上问题,希望有一种可以实现220kV同塔双回路直接钻越500kV输电线路的新塔型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220kV同塔双回路直接钻越500kV输电线路上的塔头高度较小的钻越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包括塔身、连接于塔身的直臂,还包括对称设置于直臂两侧布置双回路导线的互相平行的地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位于直臂顶端的地线横担是两端设置有挂置地线的向下凸出的下翼的支架结构,上导线横担是外部轮廓呈正梯形的支架结构,位于直臂底端与塔身连接处的下导线横担是两端设置有水平上翼的支架结构,下导线横担的长度小于地线横担的长度;下导线横担在直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挂置在下导线横担下底面上的用于牵引导线的两对绝缘串I,其中一对绝缘串I位于下导线横担的端部,另一对绝缘串I位于直臂与下导线横担端部之间,上导线横担端部的两侧也挂置有用于牵引导线的绝缘串II,绝缘串II牵引导线的牵引点与直臂同侧的绝缘串I牵引导线的牵引点成正三角形;下导线横担上挂置绝缘串I的挂置点处还设置有由一对连接在挂置点的向下的呈八字形的绝缘串A和连接于绝缘串A的下端的用于连接由对应绝缘串I上引出的导线的水平刚性跳线A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A,地线横担上对应水平上翼的位置设置有由连接在地线横担下底面上的一对向下的呈八字形绝缘串B和连接于绝缘串B的下端的用于连接从直臂同侧的绝缘串II上引出的导线的水平刚性跳线B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B。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平刚性跳线II与水平上翼上的对应位置连接有垂直绝缘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层横担从直臂顶端向下依次紧密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在满足电气间隙、防雷保护、绝缘配合、电磁环境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塔头高度,能够直接钻越呼高为33m及以上的直线塔,80%的500kV线路的直线塔呼高在33m及以上,故选择钻越点非常容易,不需要对500kV线路进行任何改造,方便施工和运行,且本实用新型是0°-90°转角塔,可以优化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采用八字形双联刚性跳线串,既满足了电气绝缘间隙要求,还进一步降低了铁塔呼高,从而使钻越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横担间使用垂直刚性跳线拉紧,解决了跳线风偏对铁塔构件间隙不满足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对称阶梯式”地线挂法,即非钻越时,地线挂置在地线横担的上底面,挂置点高,防雷性能好,钻越时,地线挂置于地线支架的下翼,降低了钻越档塔头尺寸,综合考虑被钻越线路的屏蔽作用仍能满足防雷要求;本实用新型将钻越档导线的排列方式由垂直改为水平,节省了对地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其中:1、塔身,2、直臂,3、导线,4、地线横担,5、上导线横担,6、下导线横担,10、垂直绝缘串,41、水平上翼,61、下翼,71、绝缘串I,72、绝缘串II,81、绝缘串A,82、绝缘串B,91、水平刚性跳线A,92、水平刚性跳线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如图1-3所示,包括塔身1、连接于塔身的直臂2、和对称设置于直臂2两侧的互相平行的地线横担4、上导线横担5、下导线横担6,双回路导线布置于直臂2的两侧。位于直臂2顶端的地线横担4是两端设置有鹰嘴上喙形的向下凸出的下翼41的支架结构,作为钻越塔时,地线横担4的下翼41上挂置地线,这样可以降低钻越塔的塔头高度,不钻越时,则在地线横担4的上底面挂置地线,挂置点高,防雷性能好。上导线横担5是外轮廓呈正梯形支架结构。位于直臂2底端与塔身1连接处的下导线横担6是两端设置有鹰嘴下喙形的水平上翼61的支架结构,下导线横担6的长度小于地线横担4的长度,所述三层横担从直臂2顶端向下依次紧密连接,三层横担在直臂2的两侧均呈鹰嘴形结构。
下导线横担6在直臂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挂置在下导线横担6下底面上的用于牵引导线3的两对绝缘串I 71,其中一对绝缘串I 71位于下导线横担6的端部,另一对绝缘串I 71位于直臂2与下导线横担6端部之间,上导线横担5端部的两侧也挂置有用于牵引导线3的绝缘串II 72,绝缘串II 72牵引导线的牵引点与直臂2同侧的绝缘串I 71牵引导线的牵引点成正三角形。
下导线横担6上挂置绝缘串I 71的挂置点处还设置有由一对连接在挂置点的向下的呈八字形的绝缘串A81和连接于绝缘串A81的下端的用于牵引由对应挂置点处的绝缘串I 71上引出的导线3的水平刚性跳线A91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A,刚性跳线一般是由铝合金等材质制成的管状结构。
地线横担4上对应水平上翼61的位置设置有由连接在地线横担4下底面上的一对向下的呈八字形绝缘串B82和连接于绝缘串B82的下端的用于牵引从直臂2同侧的绝缘串II 72上引出的导线3的水平刚性跳线B92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B。所述水平刚性跳线II 92与水平上翼61上的对应位置连接有垂直绝缘串10。
本实用新型下钻500kV线路时,在新建220kV同塔双回线路与500kV线路交叉处,在500kV线路两侧各立一220kV鹰嘴蝶型钻越塔,通过调整鹰嘴蝶型钻越的呼高、转角度数、对500kV铁塔的距离等参数,即可实现钻越。

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17375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0.26CN202017375U*CN202017375U*(21)申请号 201120018718.5(22)申请日 2011.01.21E04H 12/08(2006.01)E04H 12/10(2006.01)E04H 12/24(2006.01)H02G 7/05(2006.01)(73)专利权人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地址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北大街6号(72)发明人郭志涛 赵贞欣 李占领 王炜张益国 宋岩 汪延寿(54) 实用新型名称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包括塔身、直臂、地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双回路导线布置于直臂的两侧,直臂顶端的地线横担是两端带挂置地线的下翼的支架结构,直臂底端与塔身连接处的下导线横担是两端带上翼的支架结构;三相导线中的两相经下导线横担上的绝缘串I牵引连接到对应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A的水平刚性跳线A上,另一相导线经上导线横担端部绝缘串II牵引连接到地线横担下方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B的水平刚性跳线B上,三相导线成正三角形排列,在满足电气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塔头高度,能直接钻越呼高为33m及以上的直线塔,钻越点选择容易,不需对500kV线路进行任何改造,方便施工和运行。(51)Int.Cl.(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CN 202017376 U 1/1页21.一种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包括塔身(1)、连接于塔身的直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于直臂(2)两侧布置双回路导线的互相平行的地线横担(4)、上导线横担(5)、下导线横担(6),位于直臂(2)顶端的地线横担(4)是两端设置有挂置地线的向下凸出的下翼(41)的支架结构,上导线横担(5)是外部轮廓呈正梯形的支架结构,位于直臂(2)底端与塔身(1)连接处的下导线横担(6)是两端设置有水平上翼(61)的支架结构,下导线横担(6)的长度小于地线横担(4。

4、)的长度;下导线横担(6)在直臂(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挂置在下导线横担(6)下底面上的用于牵引导线(3)的两对绝缘串I(71),其中一对绝缘串I(71)位于下导线横担(6)的端部,另一对绝缘串I(71)位于直臂(2)与下导线横担(6)端部之间,上导线横担(5)端部的两侧也挂置有用于牵引导线的绝缘串II(72),绝缘串II(72)牵引导线的牵引点与直臂(2)同侧的绝缘串I(71)牵引导线的牵引点成正三角形;下导线横担(6)上挂置绝缘串I(71)的挂置点处还设置有由一对连接在挂置点的向下的呈八字形的绝缘串A(81)和连接于绝缘串A(81)的下端的用于连接由对应绝缘串I(71)上引出的导线的水平刚性。

5、跳线A(91)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A,地线横担(4)上对应水平上翼(61)的位置设置有由连接在地线横担(4)下底面上的一对向下的呈八字形绝缘串B(82)和连接于绝缘串B(82)的下端的用于连接从直臂(2)同侧的绝缘串II(72)上引出的导线的水平刚性跳线B(92)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刚性跳线II(92)与水平上翼(61)上的对应位置连接有垂直绝缘串(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横担从直臂(2)顶端向下依次紧密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17375 UCN 2。

6、02017376 U 1/3页3220kV 鹰嘴蝶形钻越塔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设输电线路的铁塔,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220kV同塔双回路直接钻越500kV输电线路上的新塔型。背景技术0002 目前,新建220kV线路大都以同塔双回路为主,这种铁塔包括塔身、连接于塔身的直臂、对称设置于直臂两侧的布置双回路导线的四层互相平行的支架结构的横担,从直臂顶端向下的四层横担依次为地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每层横担端部的下底面的前后两侧都挂置有牵引导线的牵引绝缘串,横担上挂置牵引绝缘串的挂置点处还对应设置两个向下的用于悬挂从牵引绝缘串引出的导线的垂直绝缘串,导线在横担下方是。

7、以导线自身的悬垂状态布置,即以软跳线的形式布置,其中直臂与横担称为铁塔的塔头,由于这种铁塔的导线是垂直排列的,铁塔的塔头高度较高,钻越500kV线路时,钻越点选择非常困难,通常采用220kV线路绕行、升高500kV线路、220kV双回局部变单回等方式,以上技术方案复杂、可能需要停电施工、施工难度大、投资高、不方便运行维护。0003 以下就钻越时主要方式分别说明:0004 (1)220kV线路绕行:是指不改变已有的500kV线路,220kV线路采用绕道或者绕到500kV线路塔较高处钻越。该方法优点是不需改造500kV线路,但是缺点也很明显,220kV线路绕行寻找钻越点本身就很困难,同时这还增加投。

8、资,经济性较差。0005 (2)升高500kV线路:是指不改变220kV线路路径,对500kV线路进行升高塔改造,使之满足钻越要求。该方法适用于交叉点附近没有高塔的情况,优点是节省了220kV本体投资,缺点是需要改造在运的500kV线路,此过程涉及停电、OPGW光缆通信等众多部门,施工周期较长,投资较大。0006 (3)220kV双回局部变单回:是指不改变已有500kV线路,把220kV同塔双回线路改成两个单回路来钻越。该方法虽不改动500kV线路,但220kV部分却需要增加2基分支塔和4基单回路转角塔,投资增加很多,同时220kV线路走廊增加,增大了外协难度。0007 基于以上问题,希望有一。

9、种可以实现220kV同塔双回路直接钻越500kV输电线路的新塔型出现。实用新型内容0008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220kV同塔双回路直接钻越500kV输电线路上的塔头高度较小的钻越塔。0009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10 一种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包括塔身、连接于塔身的直臂,还包括对称设置于直臂两侧布置双回路导线的互相平行的地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位于直臂顶端的地线横担是两端设置有挂置地线的向下凸出的下翼的支架结构,上导线横担是外部轮廓呈正梯形的支架结构,位于直臂底端与塔身连接处的下导线横担是两端设置有水平上翼的支说 明 书C。

10、N 202017375 UCN 202017376 U 2/3页4架结构,下导线横担的长度小于地线横担的长度;下导线横担在直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挂置在下导线横担下底面上的用于牵引导线的两对绝缘串I,其中一对绝缘串I位于下导线横担的端部,另一对绝缘串I位于直臂与下导线横担端部之间,上导线横担端部的两侧也挂置有用于牵引导线的绝缘串II,绝缘串II牵引导线的牵引点与直臂同侧的绝缘串I牵引导线的牵引点成正三角形;下导线横担上挂置绝缘串I的挂置点处还设置有由一对连接在挂置点的向下的呈八字形的绝缘串A和连接于绝缘串A的下端的用于连接由对应绝缘串I上引出的导线的水平刚性跳线A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A,地线横担。

11、上对应水平上翼的位置设置有由连接在地线横担下底面上的一对向下的呈八字形绝缘串B和连接于绝缘串B的下端的用于连接从直臂同侧的绝缘串II上引出的导线的水平刚性跳线B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B。001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平刚性跳线II与水平上翼上的对应位置连接有垂直绝缘串。0012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层横担从直臂顶端向下依次紧密连接。0013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0014 本实用新型在满足电气间隙、防雷保护、绝缘配合、电磁环境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塔头高度,能够直接钻越呼高为33m及以上的直线塔,80的500kV线路的直线塔呼高在3。

12、3m及以上,故选择钻越点非常容易,不需要对500kV线路进行任何改造,方便施工和运行,且本实用新型是0-90转角塔,可以优化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0015 本实用新型采用八字形双联刚性跳线串,既满足了电气绝缘间隙要求,还进一步降低了铁塔呼高,从而使钻越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横担间使用垂直刚性跳线拉紧,解决了跳线风偏对铁塔构件间隙不满足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对称阶梯式”地线挂法,即非钻越时,地线挂置在地线横担的上底面,挂置点高,防雷性能好,钻越时,地线挂置于地线支架的下翼,降低了钻越档塔头尺寸,综合考虑被钻越线路的屏蔽作用仍能满足防雷要求;本实用新型将钻越档导线的排列方式由垂直改为水平。

13、,节省了对地距离。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17 图2是图1的左视图;0018 图3是图1的俯视图。0019 其中:1、塔身,2、直臂,3、导线,4、地线横担,5、上导线横担,6、下导线横担,10、垂直绝缘串,41、水平上翼,61、下翼,71、绝缘串I,72、绝缘串II,81、绝缘串A,82、绝缘串B,91、水平刚性跳线A,92、水平刚性跳线B。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21 一种220kV鹰嘴蝶形钻越塔,如图1-3所示,包括塔身1、连接于塔身的直臂2、和对称设置于直臂2两侧的互相平行的地线横担4、上导线横担5、下导线横担6,双回。

14、路导线布置于直臂2的两侧。位于直臂2顶端的地线横担4是两端设置有鹰嘴上喙形的向下凸出的下翼41的支架结构,作为钻越塔时,地线横担4的下翼41上挂置地线,这样可以降低钻说 明 书CN 202017375 UCN 202017376 U 3/3页5越塔的塔头高度,不钻越时,则在地线横担4的上底面挂置地线,挂置点高,防雷性能好。上导线横担5是外轮廓呈正梯形支架结构。位于直臂2底端与塔身1连接处的下导线横担6是两端设置有鹰嘴下喙形的水平上翼61的支架结构,下导线横担6的长度小于地线横担4的长度,所述三层横担从直臂2顶端向下依次紧密连接,三层横担在直臂2的两侧均呈鹰嘴形结构。0022 下导线横担6在直臂。

15、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挂置在下导线横担6下底面上的用于牵引导线3的两对绝缘串I 71,其中一对绝缘串I 71位于下导线横担6的端部,另一对绝缘串I 71位于直臂2与下导线横担6端部之间,上导线横担5端部的两侧也挂置有用于牵引导线3的绝缘串II 72,绝缘串II 72牵引导线的牵引点与直臂2同侧的绝缘串I 71牵引导线的牵引点成正三角形。0023 下导线横担6上挂置绝缘串I 71的挂置点处还设置有由一对连接在挂置点的向下的呈八字形的绝缘串A81和连接于绝缘串A81的下端的用于牵引由对应挂置点处的绝缘串I 71上引出的导线3的水平刚性跳线A91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A,刚性跳线一般是由铝合金等材质制成。

16、的管状结构。0024 地线横担4上对应水平上翼61的位置设置有由连接在地线横担4下底面上的一对向下的呈八字形绝缘串B82和连接于绝缘串B82的下端的用于牵引从直臂2同侧的绝缘串II 72上引出的导线3的水平刚性跳线B92组成的八字形双联跳线串B。所述水平刚性跳线II 92与水平上翼61上的对应位置连接有垂直绝缘串10。0025 本实用新型下钻500kV线路时,在新建220kV同塔双回线路与500kV线路交叉处,在500kV线路两侧各立一220kV鹰嘴蝶型钻越塔,通过调整鹰嘴蝶型钻越的呼高、转角度数、对500kV铁塔的距离等参数,即可实现钻越。说 明 书CN 202017375 UCN 202017376 U 1/2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17375 UCN 202017376 U 2/2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1737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