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纱线用导纱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9434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1756.5

申请日:

2009.07.13

公开号:

CN101643952A

公开日:

2010.0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H 13/04申请日:20090713|||公开

IPC分类号:

D01H13/04; D02J1/08; D02H13/00

主分类号:

D01H13/04

申请人: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发明人:

笹川修文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8.8.6 JP 203106/2008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庞乃媛;黄剑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零部件数量少、组装容易,并且不容易折损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其中,导纱器(9)具有并列设置的多个导纱零件(15)。由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构成收容行走的长丝(Y)的纱线收容空间(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纱线用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引导部件; 在上述各引导部件上形成有收容行走的纱线的纱线收容空间,或者由相邻 的一对上述引导部件形成有上述纱线收容空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使上述 多个引导部件的数量可以增减的结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长条部件; 上述各引导部件通过与上述长条部件相卡合而被上述长条部件支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收容 空间由相邻的一对上述引导部件形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一对上 述引导部件的配合面的面方向倾斜于被收容到上述纱线收容空间内的上述 纱线的行走方向。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 引导部件上形成有第一凸起部和限制上述纱线沿与上述并列设置方向垂直 的方向的移动的第二凸起部; 上述纱线收容空间由缝隙和上述第二凸起部形成,所述缝隙由相邻的 一对上述第一凸起部形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配合 面的面方向与上述纱线的行走方向之间的倾斜角可以改变的结构。
8: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其特征在于:防止上述 纱线从上述纱线收容空间脱出的爪部被形成在相邻的一对上述引导部件中 的至少任一个上。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收容 空间被形成在上述各引导部件上。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引 导部件上形成有缝隙和防止上述纱线从上述纱线收容空间脱出的爪部,所 述缝隙使上述纱线收容空间与外部连通。

说明书


多纱线用导纱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纱线用导纱器。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79807号公报)公开了具有限制和保持行走纱线的路径的导纱器的络交处理装置。即,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在进行纱线络交处理的流体处理单元前后并列设置多个限制纱线路径的圆柱形状的限制导纱器G1,并且横跨上述多个限制导纱器G1地设置有圆棒形状的横杆导纱器G2。于是,由相邻的限制导纱器G1和圆棒形状的横杆导纱器G2形成纱线路径。

    并且,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504462号公报)公开了配置在用来处理长丝的喷嘴块前后的导纱梁。该导纱梁如专利文献2的图2所示与一定数量的纱线流相对应构成梳齿形。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由于为了实现纱线的路径需要圆棒形状的横杆导纱器G2,因此零部件的数量多,组装不容易。并且,上述专利文献2所采用的梳齿形状一般具有容易折损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些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零部件的数量少、组装容易,并且不容易折损的多纱线用导纱器。

    本申请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及其效果。

    按照本申请发明的观点,提供采用如下结构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即,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引导部件;在上述各引导部件上形成有收容行走的纱线的纱线收容空间,或者由相邻的一对上述引导部件形成有上述纱线收容空间。如果采用以上结构,与专利文献1的图3所公开的技术相比,由于能够不需要圆棒形状的横杆导纱器G2,因此相应地零部件数量少,组装容易。并且,与专利文献2的图2所公开的梳齿形状的导纱梁相比不容易折损。而且,在上述引导部件损坏的情况下,只要更换受损了的引导部件就可以,因此能够降低维护费用。

    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还采用以下结构。即采用了使上述多个引导部件的数量可以增减的结构。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改变上述纱线收容空间的数量。

    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还采用以下结构。即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具有长条部件;上述各引导部件通过与上述长条部件相卡合而被上述长条部件支持。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上述多个引导部件的并列设置和上述多个引导部件的数量的增减。

    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还采用以下结构。即上述纱线收容空间由相邻的一对上述引导部件形成。如果采用上述结构,与在上述各引导部件上形成上述纱线收容空间时相比,能够使上述引导部件的形状简单。并且,由于上述引导部件的形状简单,因此能够使上述纱线收容空间的间距变窄,由此有助于具备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的设备的结构紧凑化。

    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还采用以下结构。即相邻的一对上述引导部件的配合面的面方向倾斜于被收容到上述纱线收容空间内的上述纱线的行走方向。如果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上述纱线不会落入上述配合面的间隙中,因此从上述配合面的加工精度的角度来看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还采用以下结构。即在上述各引导部件上形成有第一凸起部和限制上述纱线沿与上述并列设置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的第二凸起部;上述纱线收容空间由缝隙和上述第二凸起部形成,所述缝隙由相邻的一对上述第一凸起部形成。如果采用以上结构,能简单地实现从三个方向支持上述纱线的结构。

    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还采用以下结构。即采用上述配合面的面方向与上述纱线的行走方向之间的倾斜角可以改变的结构。通过上述结构,当改变上述倾斜角时,则增减相邻的一对上述第一凸起部之间的距离。因此,如果采用以上结构,上述缝隙的缝隙宽度能够改变。

    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还采用以下结构。即防止上述纱线从上述纱线收容空间脱出的爪部被形成在相邻的一对上述引导部件中的至少任一个上。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用简单的结构防止上述纱线从上述纱线收容空间脱出。

    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还采用以下结构。即上述纱线收容空间被形成在上述各引导部件上。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离开相邻的一对上述引导部件的配合面而形成上述纱线收容空间的结构。

    上述多纱线用导纱器还采用以下结构。即在上述各引导部件上形成有缝隙和防止上述纱线从上述纱线收容空间脱出的爪部,所述缝隙使上述纱线收容空间与外部连通。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实现能够将上述纱线插入上述纱线收容空间的结构和防止上述纱线从上述纱线收容空间脱出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纺纱牵伸装置(合成纤维纱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导纱器的透视图。

    图3为与图2类似的图,是为了便于说明省略描绘了导轨的图。

    图4为导纱零件的放大图。

    图5为导纱器的俯视图。

    图6为导纱器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导纱器的透视图。

    图8为本变形例的导纱零件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变形例的导纱器的俯视图。

    图10为与图2类似的图,为本申请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导纱器的透视图。

    图11为导纱零件的放大图。

    图12为导纱零件的放大图。

    图13为导纱器的俯视图。

    图14为与图2类似的图,为本申请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导纱器的透视图。

    图15为导纱零件的放大图。

    图16为导纱零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形态>

    下面参照图1‑图6说明将本申请发明的多纱线用导纱器用于纺纱牵伸装置的第一实施形态。图1为表示纺纱牵伸装置(合成纤维纱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本图所示的纺纱牵伸装置100用来自冷却装置2的送风冷却固化从喷丝头1喷出的处于熔融聚合物状态的多组长丝Y(纱线),经由上油装置3送往纱线加热装置4。该纱线加热装置4采用具有上下配置的一对辊5、6,将长丝Y包绕在该辊5、6上并加热的结构。

    在纱线加热装置4的下游一侧设置有牵引辊7,该牵引辊7由主辊7a和辅助辊7b构成。主辊7a用图示省略的电动机驱动。并且,在该牵引辊7的主辊7a的圆周速度与上述纱线加热装置4的辊5、6的圆周速度之间设置预定的速度差,由此,长丝Y在纱线加热装置4与牵引辊7之间被牵伸。

    在牵引辊7的下游一侧,设置有同时对多组长丝Y实施络交的络交装置8。并且,在该络交装置8的上下设置一对用来引导多组长丝Y的导纱器9(多纱线用导纱器)。

    在络交装置8的再下游一侧,配置有卷绕装置11。该卷绕装置11具有锭子12,该锭子12上能够安装多个构成为圆筒形状的纱线卷绕用卷取管13,能够同时卷绕多根纱线。并且,卷绕装置11具有接触辊10,边使接触辊10以适当的压力与卷取管13的外周面、将长丝Y卷绕到卷取管13上形成的纱层的外周面接触,边将长丝Y卷绕到卷取管13上。此时的卷绕速度采用例如6000米/分钟。

    接着具体说明上述导纱器9的结构。图2为本申请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导纱器的透视图。图3为类似于图2的图,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了导轨的描绘的图。图3(b)为图3(a)的b向视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导纱零件15(引导部件)和支持该导纱零件15的导轨16(长条型部件)作为主要结构。

    在上述导轨16上形成有截面为C字形状的燕尾槽17,如图3所示,在每个导纱零件15上设置有与该燕尾槽17卡合的卡合突起18。这种结构通过使各导纱零件15的卡合突起18与上述导轨16的燕尾槽17卡合,用导轨16支持多个导纱零件15,并且沿导轨16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并且,如图2所示,一对挡块19从两端夹着并列设置的多个导纱零件15地嵌入导轨16中。并且,在将这对挡块19向互相靠近的方向推挤的状态下用图示省略的螺钉(固定机构)将这对导纱器9固定在导轨16上,通过这样使沿导轨16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导纱零件15互相紧贴。另外,并列设置在导轨16上的导纱零件15的数量是任意的。

    并且,图2及图3用双点划线表示长丝Y,如从这些图能够判明的那样,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在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之间形成收容行走的长丝Y的纱线收容空间S。

    图4为导纱零件的放大图。即,图4(a)为导纱零件15的透视图,图4(b)为图4(a)的b向视图,图4(c)为导纱零件15的俯视图。

    如图4(a)及(b)所示,导纱零件15由包含一对与上述导轨16卡合的卡合突起18的底部20和从该底部20突起设置、用于形成纱线收容空间S的引导部21构成。上述底部20在本图(c)所示的俯视图中为平行四边形,本实施形态中与相邻的其他导纱零件15的配合面F的面方向Fd与长丝Y的行走方向Yd之间的倾斜角θ大约为25°。

    而且,上述引导部21垂直地突设在底部20上,具有第一凸起部22和第二凸起部23作为主要结构。比后者第二凸起部23高的第一凸起部22形成为截面在本图(c)的俯视图中沿与长丝Y的行走方向Yd相同的方向扩开的近似正三角形的形状,在水平方向(即图2所示的导轨16的长度方向,以下相同)上与长丝Y接触。并且,在与长丝Y接触的一对拐角部22a上实施充分的倒圆和研磨。并且,如本图(a)及(b)所示,在第一凸起部22的上端形成引导长丝Y插入后述的缝隙24的引导面22b。另一方面,第二凸起部23位于比第一凸起部22靠长丝Y行走方向Yd的上游一侧。在本图(c)的俯视图上,该第二凸起部23随着底部20相对于行走方向Yd的倾斜,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凸起部22错开地形成。换言之,当从长丝Y行走方向Yd的下游一侧看导纱零件15时,第二凸起部23具有并不完全隐藏在第一凸起部22的背面、而是跨过上述拐角部22a露出的位置关系。并且,该第二凸起部23沿垂直方向(即突设第一凸起部22的方向,以下相同)与长丝Y接触。

    图5为导纱器的俯视图。即,图5(a)为导纱器9的俯视图,图5(b)为导纱器9的主视图。如图5(a)及(b)所示,当在导轨16上铺设靠紧上述导纱零件15时,在相邻的第一凸起部22之间形成具有缝隙宽度为w的缝隙24,并且从长丝Y行走方向Yd的下游一侧看该缝隙24时,从缝隙24内能窥视到第二凸起部23。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的纱线收容空间S如图2所示形成在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之间。详细为,上述纱线收容空间S如图5(b)所示由缝隙24和从该缝隙24内能够窥视到的第二凸起部23形成,所述缝隙24由相邻的一对第一凸起部22形成。于是,要将长丝Y插入该纱线收容空间S内只要沿该图(b)的标记N所示的箭头方向将长丝Y插入缝隙24内就可以。在该纱线收容空间S内伴随所希望的张力行走的长丝Y的抖动在水平方向上被第一凸起部22限制,在垂直方向上被第二凸起部23限制。

    图6为导纱器的俯视图。如该图所示,上述倾斜角θ由挡块19相对于上述配合面F的配合面G的面方向Gd与长丝Y的行走方向Yd之间的倾斜决定,缝隙24的缝隙宽度w由上述倾斜角θ支配。因此,如通过比较该图(a)和(b)能判明的那样,如果选择配合面G的面方向Gd不同的多个挡块19,则能够自由改变上述缝隙宽度w。

    (总结)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采用以下结构。即,导纱器9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导纱零件15。由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形成收容行走中的长丝Y的纱线收容空间S。如果采用上述结构,与专利文献1的图3中公开的技术相比,由于可以不要圆棒形状的横杆导纱器G2,因此零部件的数量相应减少,组装容易。并且,与专利文献2的图2所公开的梳齿形状的导纱梁相比不容易折损。而且,在上述导纱零件15损坏的情况下,只要更换受损的导纱零件15就可以,因此能够降低维护费用。

    另外,上述“并列设置”包括图2所示的以完全并排的形态设置的情况和不是完全并排的形态、而是稍微错开的形态设置的情况。

    上述导纱器9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采用多个导纱零件15的数量能够增减的结构。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改变上述纱线收容空间S的数量。另外,为了增减导纱零件15的数量,还可以暂时从导轨16上拆下挡块19。

    上述导纱器9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即,导纱器9具备导轨16。各导纱零件15通过与上述导轨16卡合由上述导轨16支持。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多个导纱零件15的并列设置和多个导纱零件15的数量的增减。

    上述导纱器9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即,纱线收容空间S由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形成。如果采用上述结构,与在各导纱零件15上形成上述纱线收容空间S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导纱零件15的形状简单。并且,由于导纱零件15的形状简单,因此能够使上述纱线收容空间S的间距变窄,由此有助于使具备上述导纱器9的纺纱牵伸装置100的结构紧凑化。

    上述导纱器9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的配合面F的面方向Fd相对于收容在纱线收容空间S内的上述长丝Y的行走方向Yd倾斜。如果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上述长丝Y不会落入配合面F的间隙中,因此从配合面F的加工精度的角度出发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上述导纱器9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各导纱零件15上形成第一凸起部22和限制长丝Y在与上述并列设置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第二凸起部23。上述纱线收容空间S由缝隙24和上述第二凸起部23形成,所述缝隙24由相邻的一对上述第一凸起部22形成。如果采用以上结构,能简单地实现从三个方向支持长丝Y的结构。

    上述导纱器9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使配合面F的面方向Fd与上述长丝Y的行走方向Yd之间的倾斜角θ能够改变的结构。通过上述结构,当改变上述倾斜角θ时,则增减相邻的一对上述第一凸起部22之间的距离。因此,如果采用以上结构,缝隙24的缝隙宽度w能够改变。

    <第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

    下面参照图7‑9说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图7为本申请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导纱器的透视图。图8为本变形例的导纱零件的放大图。即,图8(a)为导纱零件15的俯视图,图8(b)为导纱零件15的主视图,图8(c)为导纱零件15的透视图。以下本变形例以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重复的说明适当割舍。

    如从比较图4和图8能够判明的那样,上述第一实施形态沿长丝Y的行走方向Yd依次形成第二凸起部23和第一凸起部22。与之不同,本变形例沿长丝Y的行走方向Yd依次形成第一凸起部22和第二凸起部23。

    在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中,底部20俯视为平行四边形。与之不同,本实施例中底部20俯视为长方形。

    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不同,本变形例中第一凸起部22沿水平方向从底部20上超出地形成。

    图9为本变形例的导纱器的俯视图。图9(a)为导纱器9的俯视图,图9(b)为导纱器9的主视图。即,本变形例的导纱零件15如图8(a)所示,使底部20俯视为长方形取代平行四边形,并且沿水平方向从底部20上超出地形成第一凸起部22,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一样,如图9(a)所示,当从长丝Y行走方向Yd的上游一侧看导纱器9时,在缝隙24内能窥视到第二凸起部23。

    <第二实施形态>

    下面参照图10‑图13说明本申请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图10为类似于图2的图,为本申请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导纱器的透视图。即,图10(a)为导纱器9的透视图,图10(b)为图10(a)的b向视图。图11和图12为导纱零件的放大图。即,图11(a)和(b)为导纱零件15的透视图,图11(b)为图11(a)的b向视图。并且,图12(a)为导纱零件15的主视图,图12(b)为导纱零件15的左视图,图12(c)为导纱零件15的右视图,图12(d)为导纱零件15的俯视图,图12(d′)为图12(d)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以下本实施形态以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重复的说明适当割舍。

    如图10(a)及(b)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一样,在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之间形成收容行走中的长丝Y的纱线收容空间S。

    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相比,上述导纱零件15的结构不同。以下根据图11‑13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的导纱零件15的结构。

    如图12(a)‑(e)所示,上述引导部21具有垂直突设在底部20上的第三凸起部30为主要结构。第三凸起部30如该图(d)所示,与底部20一样形成为俯视为平行四边形并且点对称。并且,在该平行四边形的四个拐角中呈锐角的一对拐角部上,如该图(a)所示凹设有向水平方向开口的缺口31。本实施形态中,该缺口31为构成上述纱线收容空间S的主要部分。并且,在上述第三凸起部30上凹设有围绕缺口31的圆锥形状的锥面32,由此实现缩短缺口31的内壁面与长丝Y接触的距离。在隔着缺口31与底部20相反的一侧,随着上述缺口31的形成出现爪部33。该爪部33相对于缺口31从与突设第三凸起部3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被覆盖地出现。并且,从该爪部33向第三凸起部30的上端形成圆滑地弯曲的引导面30a。并且,在第三凸起部30上形成与配合面F平行、与缺口31相连的缝隙面f。该缝隙面f粗看与配合面F在同一个平面内,细看如图12(d′)所示与配合面F并不在同一个面,而是位于底部20的俯视轮廓的内侧。

    图13为导纱器的俯视图。即,图13(a)为导纱器9的俯视图,图13(b)为导纱器9的主视图。并且,图13(c)为图13(b)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3(d)为图13(a)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3(a)及(b)所示,当在导轨16上铺设靠紧上述导纱零件15时,在相邻的第三凸起部30之间形成缝隙24。详细为,如图13(d)所示,由在夹着相邻的第三凸起部30的配合面F的位置相对的一对缝隙面f形成缝隙24。

    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的纱线收容空间S形成在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之间。详细为,如该图(c)所示,上述纱线收容空间S由相邻的一对第三凸起部30的缺口31形成。上述爪部33起到防止收容在由一对缺口31形成的纱线收容空间S内的长丝Y从纱线收容空间S脱出的作用。于是,要将长丝Y插入该纱线收容空间S内只要沿该图(b)的标记N所示的箭头方向将长丝Y插入缝隙24内就可以。另外,由于如该图(a)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缝隙24相对于长丝Y的行走方向Yd倾斜地形成,因此在上述插入时长丝Y在到达纱线收容空间S之前一度沿缝隙24的倾斜方向弯曲。在该纱线收容空间S内伴随所希望的张力行走的长丝Y的抖动由缺口31的内壁面限制。尤其是长丝Y在垂直方向上的抖动由上述爪部33有效地限制。

    (总结)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采用以下结构。即,防止上述长丝Y从纱线收容空间S中脱出的爪部33形成在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的双方上。如果采用以上的结构,能够用简单的结构防止上述长丝Y从纱线收容空间S中脱出。

    另外,虽然上述实施形态如图13(c)所示在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的双方上形成上述爪部33,但也可以取而代之,考虑仅在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中的某一个上形成爪部33的结构。此时,也发挥上述防脱出的作用。

    <第三实施形态>

    下面参照图14‑16说明本申请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图14为类似于图2的图,为本申请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导纱器的透视图。图15为导纱零件的放大图。即,图15(a)为导纱零件15的透视图,图15(b)为导纱零件15的俯视图。图16为导纱零件的主视图。即,图16(a)为导纱零件15的主视图,图16(b)为导纱零件15的后视图。以下本实施形态以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重复的说明适当割舍。

    如图14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和第二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不同,在每个导纱零件15上形成收容行走的长丝Y的纱线收容空间S。

    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相比,上述导纱零件15的结构不同。以下根据图15、图16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的导纱零件15的结构。

    如图16(a)及(b)所示,在垂直突设在底部20上的引导部21的主视图的中央,穿设有沿长丝Y行走方向Yd的通孔41,如图15(a)及(b)所示,从引导部21的上端向底部20刻设有到达通孔41的缝隙24。该缝隙24在图15(b)的俯视图中相对于长丝Y的行走方向Yd倾斜大约45度地形成。由于该缝隙24的存在,引导部21的主要结构可以说是在该图(b)的俯视图中为近似梯形或近似三角形的一对第四凸起部40。如图16(a)及(b)所示,在各第四凸起部40上凹设有围绕通孔41的圆锥形状的锥面42,由此实现缩短通孔41的内壁面与长丝Y接触的距离。在夹着通孔41与底部20相反的一侧,随着上述通孔41和缝隙24的形成出现爪部43。该爪部43相对于通孔41从与突设第四凸起部4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被覆盖地出现。并且,从该爪部43向第四凸起部40的上端形成圆滑地弯曲的引导面40a。如图15(b)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导纱零件15与上述第二实施形态的导纱零件15一样,在俯视图中为点对称。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的纱线收容空间S如图14所示形成在各导纱零件15上。详细为,如图16(a)及(b)所示,上述纱线收容空间S由通孔41形成。上述爪部43起到防止被收容在由通孔41形成的纱线收容空间S内的长丝Y从纱线收容空间S脱出的作用。于是,要将长丝Y插入该纱线收容空间S内只要沿图15(a)的标记N所示的箭头方向将长丝Y插入缝隙24内就可以。另外,与上述第二实施形态一样,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如图15(b)所示那样缝隙24相对于长丝Y的行走方向Yd倾斜地形成,因此在上述插入时长丝Y在到达纱线收容空间S之前一度沿缝隙24的倾斜方向弯曲。在该纱线收容空间S内伴随所希望的张力行走的长丝Y的抖动由通孔41的内壁面限制。尤其是长丝Y在垂直方向上的抖动由上述爪部43有效地限制。

    (总结)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本实施形态的导纱器9采用以下结构。即,纱线收容空间S形成在各导纱零件15上。如果采用以上的结构,能够实现离开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的配合面F形成上述纱线收容空间S的结构。

    上述导纱器9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各导纱零件15上形成将纱线收容空间S与外部连通的缝隙24和防止上述长丝Y从纱线收容空间S脱出的爪部33。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实现能够将上述长丝Y插入纱线收容空间S的结构和防止上述长丝Y从纱线收容空间S脱出的结构。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但上述实施形态能够如下改变地进行实施。

    即,在以上的说明中以将导纱器9用于纺纱牵伸装置100中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导纱器9的用途并不局限于纺纱牵伸装置100,也能够用于在狭窄的空间内处理多纱线的纤维机械中。作为纺纱牵伸装置100以外的纤维机械可以列举出例如整经机等。

    并且,上述各实施形态中以长丝Y作为纱线的例子,但导纱器9也可以用于长丝Y以外的纱线。棉纱和羊毛等短纤维纱(细纱)相当于长丝Y以外的纱线。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导纱器9如图1所示设置在络交装置8附近,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考虑配置在远离络交装置8的位置上的结构。

    最后,例如在图2中长丝Y的根数与导纱零件15的配设数量相比颇为少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

    

多纱线用导纱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多纱线用导纱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多纱线用导纱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纱线用导纱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纱线用导纱器.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零部件数量少、组装容易,并且不容易折损的多纱线用导纱器。其中,导纱器(9)具有并列设置的多个导纱零件(15)。由相邻的一对导纱零件(15)构成收容行走的长丝(Y)的纱线收容空间(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