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39335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22934.0

申请日:

2015.10.29

公开号:

CN105239679A

公开日:

2016.01.1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B 1/76申请公布日:201601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76申请日:20151029|||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76; F24F7/06

主分类号:

E04B1/76

申请人:

黄霞

发明人:

黄霞

地址:

610225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西航港学府西路南一街7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代理人:

晏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基墙,基墙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基墙内侧设置有通风层,通风层外设置内装饰层,所述通风层具有从基墙底部到基墙顶部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风道顶部设置进风口,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进风口水平设置,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与风道的交汇处,进风口上设置有上风板和下风板,上风板与下风板形成60-120°的夹角,上风板和下风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与蓄电池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墙体内设置通风层,既能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又能在需要时使通风层内空气流动,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权利要求书

1.  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墙,基墙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基墙内侧设置有通风层,通风层外设置内装饰层,所述通风层具有从基墙底部到基墙顶部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风道顶部设置进风口,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进风口水平设置,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与风道的交汇处,进风口上设置有上风板和下风板,上风板与下风板形成60-120°的夹角,上风板和下风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与蓄电池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出风口上设置有圆弧形引风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装饰层上开有连通通风层的换气口,换气口上设置有换气口盖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温层为三层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砂浆层、钢丝网层和聚苯颗粒保温层。

说明书

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为了开展节能建设,要求建筑工程必须采取节能设计标准,新建及改建建筑物一般采用外墙外保温设计方案,在外墙面粘贴或喷涂保温材料,要求保温材料必须全部覆盖外墙除孔洞的所有部位。
设置保温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但在炎热夏天就会出现以下问题:热天当傍晚来临时,室外温度已经很凉爽时,室内还是像烤炉一样闷热,即使有空调,只要一关闭空调,就又开始热。究其原因,主要是墙体白天在太阳作用下,内部已经很热,即使到晚上,墙体温度还是无法下降,特别是有外保温层的墙体,更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解决现有的墙体在夏天无法降温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基墙,基墙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基墙内侧设置有通风层,通风层外设置内装饰层,所述通风层具有从基墙底部到基墙顶部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风道顶部设置进风口,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进风口水平设置,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与风道的交汇处,进风口上设置有上风板和下风板,上风板与下风板形成60-120°的夹角,上风板和下风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与蓄电池连接。
进一步地,出风口上设置有圆弧形引风板。
进一步地,内装饰层上开有连通通风层的换气口,换气口上设置有换气口盖板。
进一步地,保温层为三层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砂浆层、钢丝网层和聚苯颗粒保温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墙体内设置通风层,既能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又能在需要时使通风层内空气流动,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2、进风口上设置有上风板和下风板,上风板与下风板形成60-120°的夹角,可以增大迎风面积,从而增大通风量。
3.上风板和下风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与蓄电池连接。可以在白天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在晚上为风机供电,加强通风层内的空气流通降温。
4、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有圆弧形引风板,既能使风形成流动,又能防止风从风道底部反灌。
5、进风口水平设置,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与风道的交汇处。可以在需要增强空气流动时打开风机强制引风,而且设置在交汇处,可以降低风流的阻力。
6、内装饰层上开有连通通风层的换气口,换气口上设置有换气口盖板。可以根据需要打开换气口盖板,使风灌入房间内部,增强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基墙,2-保温层,3-内装饰层,4-通风层,5-进风口,6-上风板,7-下风板,8-风机,9-出风口,10-圆弧形引风板,11-换气口,12-换气口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基墙1,基墙1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基墙1内侧设置有通风层4,通风层4外设置内装饰层3。所述通风层4具有从基墙1底部到基墙1顶部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8,风道顶部设置进风口5,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9,进风口5水平设置,风机8设置在进风口5与风道的交汇处,进风口5上设置有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风板6与下风板7形成60°的夹角,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8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上风板6的上表面和下风板7的上表面,这样就能实现两个方向都最大限度的被太阳光照射。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基墙1,基墙1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基墙1内侧设置有通风层4,通风层4外设置内装饰层3。所述通风层4具有从基墙1底部到基墙1顶部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8,风道顶部设置进风口5,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9,进风口5水平设置,风机8设置在进风口5与风道的交汇处,进风口5上设置有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风板6与下风板7形成120°的夹角,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8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上风板6的上表面和下风板7的上表面,这样就能实现两个方向都最大限度的被太阳光照射。出风口5上设置有圆弧形引风板10。圆弧形引风板10固定在出风口5上沿,并逐渐弧形过度到地面。形成一种既能出风,又能防止风反灌的结构。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基墙1,基墙1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基墙1内侧设置有通风层4,通风层4外设置内装饰层3。所述通风层4具有从基墙1底部到基墙1顶部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8,风道顶部设置进风口5,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9,进风口5水平设置,风机8设置在进风口5与风道的交汇处,进风口5上设置有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风板6与下风板7形成120°的夹角,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8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上风板6的上表面和下风板7的上表面,这样就能实现两个方向都最大限度的被太阳光照射。出风口5上设置有圆弧形引风板10。圆弧形引风板10固定在出风口5上沿,并逐渐弧形过度到地面。形成一种既能出风,又能防止风反灌的结构。内装饰层3上开有连通通风层4的换气口11,换气口11上设置有换气口盖板12。可以根据需要打开换气口盖板12,使风灌入房间内部,增强降温效果。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基墙1,基墙1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基墙1内侧设置有通风层4,通风层4外设置内装饰层3。所述通风层4具有从基墙1底部到基墙1顶部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8,风道顶部设置进风口5,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9,进风口5水平设置,风机8设置在进风口5与风道的交汇处,进风口5上设置有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风板6与下风板7形成120°的夹角,上风板6和下风板7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8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上风板6的上表面和下风板7的上表面,这样就能实现两个方向都最大限度的被太阳光照射。出风口5上设置有圆弧形引风板10。圆弧形引风板10固定在出风口5上沿,并逐渐弧形过度到地面。形成一种既能出风,又能防止风反灌的结构。内装饰层3上开有连通通风层4的换气口11,换气口11上设置有换气口盖板12。可以根据需要打开换气口盖板12,使风灌入房间内部,增强降温效果。保温层2为三层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砂浆层、钢丝网层和聚苯颗粒保温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能自调式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基墙,基墙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基墙内侧设置有通风层,通风层外设置内装饰层,所述通风层具有从基墙底部到基墙顶部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风道顶部设置进风口,风道底部设置出风口,进风口水平设置,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与风道的交汇处,进风口上设置有上风板和下风板,上风板与下风板形成60-120的夹角,上风板和下风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风机与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