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型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无糖型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凉茶所用地原料主要为中草药,其口味都带有不同程度的药味,令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市场所售的凉茶为了改善口味都加入一定量的糖分,这不符合现代人追求天然健康的理念。
在天然植物中,以下植物均有清热祛火的性能:
菊花:为菊科Compositae Asteraceae菊属Dendranthema chrysanthemum菊Dendranthema morifolum的花。中医认为其味辛、甘、苦,性微寒。入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本草纲目》中记载:“性微寒,味甘,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胀死肌,恶风湿痹,久服补气,轻身耐劳延年。”
芦根:为禾本科Gramineae Poaceae芦苇属Phragmites Trin芦苇Phragmites Commanis Trin的根茎。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病。《药性论》中记载:“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良药弥良。”《玉楸药解》中记载:“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
罗汉果:为葫芦科Cucurbieaceae罗汉果属Siraitia罗汉果MomordicaGrosvenori Swingle的干燥果实。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凉。入肺,脾经。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利咽,滑肠通便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岭南采药录》中记载:“理痰火咳嗽。”《广西中药志》中记载:“止咳清热,凉血润肠。治咳嗽血燥胃热便秘。”《中药大辞典》中记载:“清肺润肠,治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
淡竹叶:为禾本科Gramineae Poaceae淡竹属Lophatherum淡竹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茎叶。中医认为其味甘淡、性寒,入心,肺,胆,胃经。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小儿惊风,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药性论》中记载:“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重庆堂随笔》中记载:“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暑之热。”《本草再新》中记载:“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金银花: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confusa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疠,痔漏。《滇南本草》中记载:“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疠。”《重庆堂随笔》中记载:“清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治痉厥癫痫诸症。”《常用中草药手册》中记载:“清热解毒,治外感发热咳嗽,肠炎,菌痢,麻疹,腮腺炎,败血症,疮疖肿毒,阑尾炎,外伤感染,小儿痱毒。制成凉茶,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然清香甘甜,清热祛火作用显著,不加入任何糖分的无糖型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采用的配方以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表示是:
菊花1%~99%。芦根1%~99%。
罗汉果1%~99%。淡竹叶1%~99%。
金银花1%~99%。
制备方法:对各原料进行精选,按配方量配好后用水浸泡,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滤过,分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无糖型保健凉茶,清香甘甜,具有清热祛火的保健功效,可作为清凉饮品,防治人体各种实热上火证:如心烦失眠、眩晕目赤、暑热烦渴、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无糖型保健凉茶,以菊花、芦根、罗汉果、淡竹叶和金银花作为原料,其比例可在大范围内调整,但对清热祛火效果影响却不很大。原料的配比可根据不同需要变动。
菊花1%~99%。芦根1%~99%。
罗汉果1%~99%。淡竹叶1%~99%。
金银花1%~99%。
原料中菊花、芦根、罗汉果、淡竹叶和金银花的选择应符合国家药典之相关标准。
先将精选的菊花、芦根、罗汉果、淡竹叶和金银花用水浸泡,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滤过,分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一
配方(以各原料重量份的百分比计):
菊花 芦根 罗汉果 淡竹叶 金银花
精选各原料,按菊花25%、芦根25%、罗汉果25%、淡竹叶15%、金银花10%的配比分别称量,混匀,用水浸泡30分钟,再加原料量6倍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分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二
配方同实施例一。
精选各原料,按菊花30%、芦根20%、罗汉果20%、淡竹叶20%、金银花10%的配比分别称量,混匀,浸泡,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滤过,分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三
配方同实施例一。
精选各原料,按菊花30%、芦根25%、罗汉果25%、淡竹叶10%、金银花10%的配比分别称量,混匀,浸泡,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滤过,分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四
配方同实施例一。
精选各原料,按菊花35%、芦根25%、罗汉果20%、淡竹叶15%、金银花5%的配比分别称量,混匀;浸泡,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滤过,分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五
配方同实施例一。
精选各原料,按菊花30%、芦根30%、罗汉果25%、淡竹叶10%、金银花5%的配比分别称量,混匀,浸泡,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滤过,分装,即得成品。
以下为功效试验情况
一、功效标准
显效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体征时显好转。
好转:自觉症状减轻,体征好转。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二、验证效果
共观察25例,其中显效20例,好转5例。
三、验证举例
例1:廖某,女,27岁。2009年6月2日中午因连续工作加班,出现面红目赤,头痛头胀,烦热,失眠等症状。经饮用本无糖型保健凉茶,至晚上,自觉症状减轻,继续服用后,到第二天晚上,症状基本消失。
例2:陆某,男,31岁。2009年7月15日晚和朋友一起吃烧烤,至第二天早上出现胃热呕吐,咽喉肿痛等症状。经饮用本无糖型保健凉茶,15分钟呕吐缓解,至晚间咽喉肿痛减轻,第二天早上症状基本消失。
例3:郑某,男,18岁。2009年7月28日和同学一起效游,到中午12点左右出现发热胸闷,恶心,眩晕,面红,烦渴等症状。到晚问服用本无糖型保健凉茶,半小时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到次日下午各种症状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