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袋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纺布袋及其制造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1263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1263ACN101991263A21申请号200910041912222申请日20090817A45C7/00200601A45C3/04200601B65D30/20200601B31B1/26200601B31B1/6420060171申请人黄兆坚地址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立田路东乐花园12巷1号72发明人黄兆坚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代理人刘孟斌54发明名称一种无纺布袋及其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纺布袋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袋体,袋体分为前壁、后壁和底壁,。
2、袋体由一块无纺布通过折叠形成前壁、底壁和后壁,前壁与后壁的两侧边缘分别通过热压合在一起形成袋体的两侧封边,底壁上分别形成有前折痕、中折痕和后折痕,前、后壁之间分别通过前、后折痕形成所述底壁,底壁的中折痕与前折痕之间构成底壁的前半壁,其后折痕与中折痕之间构成底壁的后半壁,且袋体打开时底壁形成近似长方形;此款无纺布袋,具有结构和款式新颖,袋体承重力大、牢固,打开时其底壁形成近似宽阔的长方形,适合各种不同形状物品的装载,而且有利于加快袋体生产效率的无纺布袋;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艺简易,生产效率高的无纺布袋制造方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
3、页附图5页CN101991263A1/1页21一种无纺布袋,包括袋体1,袋体1分为前壁11、后壁12和底壁13,其特征是,所述袋体1由一块无纺布通过折叠形成前壁11、底壁13和后壁12,前壁11与后壁12的两侧边缘分别通过热压合在一起形成袋体1的两侧封边A、B,底壁13上分别形成有前折痕131、中折痕132和后折痕133,前、后壁11、12之间分别通过前、后折痕131、133形成所述底壁13,底壁13的中折痕132与前折痕131之间构成底壁13的前半壁131,其后折痕133与中折痕132之间构成底壁的后半壁132,且袋体1打开时底壁13形成近似长方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袋,其特征是,。
4、所述底壁13的纵向剖截面近似倒V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纺布袋,其特征是,所述前半壁131两侧的边缘与前壁11底部的两侧边缘、以及后半壁132两侧的边缘与后壁底部的两侧边缘,分别通过热压合在一起,形成袋体1底部的前侧两条封边C、D和后侧两条封边E、F,且前侧两条封边C、D之间,以及后侧两条封边E、F之间为形状对称、大小相同的斜边。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纺布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一先取一块无纺布,将其折叠形成前壁11、底壁13和后壁12,其中,底壁13上分别形成有前折痕131、中折痕132和后折痕133,底壁13的中折痕132与前折痕131之间构成底壁13的前半壁131,。
5、其后折痕133与中折痕132之间构成底壁的后半壁132,再将上述折叠好的无纺布安装在超声波热压合设备2的送料机构21上;二上述折叠好的无纺布在进行热压合加工前,需要在底壁13的前半壁131与后半壁132之间加设隔离膜31,以避免将底壁13的前、后半壁131、132的两侧边缘热压合在一起;三超声波热压合设备2按照预设的规格对无纺布进行热压合处理后,形成具有前、后壁11、12的两侧封边A、B的袋体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纺布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超声波热压合设备2对无纺布进行热压合处理时,还要对底壁前半壁131两侧的边缘与前壁11底部的两侧边缘、以及后半壁132两侧的边缘与后壁12底部的两。
6、侧边缘,进行热压合处理,使袋体1底部形成有前侧两条封边C、D和后侧两条封边E、F,且前侧两条封边C、D之间,以及后侧两条封边E、F之间为形状对称、大小相同的斜边。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纺布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隔离膜31是PET薄膜。权利要求书CN101991263A1/4页3一种无纺布袋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无纺布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纺布袋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购物袋等;而传统的购物袋,一般采用塑料薄膜制成,但是,塑料薄膜的购物袋,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塑料薄膜制成的袋子只能使用一次;2塑料薄膜制造的袋子遗弃后,形成白色垃圾,不容易分解。
7、,造成环境污染。0003为解决传统塑料薄膜胶袋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申请人较早前,提出了一份名称为“一种结构牢固的便携式无纺布袋体”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8200487760,申请日2008年6月5日;此款无纺布袋体,袋体由至少一块无纺布构成,袋体上设置有上边沿、左边沿、右边沿和底边沿,关键是,在所述袋体的底边沿向外折叠构成底边沿折叠部,底边沿折叠部通过胶粘层与对应的袋体外表面压合固接。该无纺布袋体,通过将袋体的底边沿向外折叠并设置胶粘层压合固定;即改变了底边沿连接处的位置,使其底边沿连接处被移至一侧,避免因底边沿连接处设置在袋体最受力的最底端,容易造成无纺布袋体的底边连接处容易出现撕边。
8、现象,甚至不能装载物品等缺陷,因此,该袋体被大大地提高了牢固度;再者,无纺布本身具备环保的特性;另,该折叠粘固的方式,可适合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以利于该无纺布袋体的推广使用。0004然而,上述结构的无纺布袋,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底边沿连接处虽然被移至一侧,但底边沿连接处仍具有相当于袋体的宽度,即具有一定长度,当袋体在装载物品后,其底边沿连接处会承受较大的载重拉力,因此,该底边沿连接处容易受拉力过大,而造成撕边现象;2此款结构的无纺布袋,其加工相对复杂,生产效率相对较低;3受袋体底部结构影响,袋体在打开时,其袋腔底部不能形成宽阔的长方形,对底部较宽的物品,被装载在袋体内,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发明内容。
9、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和款式新颖,袋体承重力大、牢固,打开时其底壁形成近似宽阔的长方形,适合各种不同形状物品的装载,而且有利于加快袋体生产效率的无纺布袋。000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易,生产效率高的无纺布袋制造方法。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0008一种无纺布袋,包括袋体,袋体分为前壁、后壁和底壁,其特征是,所述袋体由一块无纺布通过折叠形成前壁、底壁和后壁,前壁与后壁的两侧边缘分别通过热压合在一起形成袋体的两侧封边,底壁上分别形成有前折痕、中折痕和后折痕,前、后壁之间分别通过前、后折痕形成所述底壁,底壁的中折痕与前折痕之间构成。
10、底壁的前半壁,其后折痕与中折痕之间构成底壁的后半壁,且袋体打开时底壁形成近似长方形;此款无纺布袋,通过将一块无纺布折叠成具有前壁、底壁和后壁,且底壁利用中折痕将其划分为前半壁和后半壁,加工说明书CN101991263A2/4页4时,配合隔离膜设置在前、后半壁之间,以避免热压合时,将前、后半壁两侧边缘都热压合在一起,因此,袋体可以一次热压合成形,并且,在袋体的最底端不会留有封边,也就避免了最底端因受力过大,封边容易撕开的缺陷;再有,底壁的折叠式,具有结构和款式新颖的特点,袋体承重力大、牢固,打开时其底壁形成近似宽阔的长方形,适合各种不同形状物品的装载,而且有利于加快袋体生产效率的无纺布袋。000。
11、9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壁的纵向剖截面近似倒V形。0010所述前半壁两侧的边缘与前壁底部的两侧边缘、以及后半壁两侧的边缘与后壁底部的两侧边缘,分别通过热压合在一起,形成袋体底部的前侧两条封边和后侧两条封边,且前侧两条封边之间,以及后侧两条封边之间为形状对称、大小相同的斜边;在底壁的前侧和后侧的两条封条,其长度较短,而且不设在受力最大的最底端处,因此,可保证袋体具有很好的载重力。0011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0012一种无纺布袋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3一先取一块无纺布,将其折叠形成前壁、底壁和后壁,其中,底壁上分别形成有前折痕、中折痕和后折痕,底壁的中折痕与前折痕之间构成底壁的。
12、前半壁,其后折痕与中折痕之间构成底壁的后半壁,再将上述折叠好的无纺布安装在超声波热压合设备的送料机构上;0014二上述折叠好的无纺布在进行热压合加工前,需要在底壁的前半壁与后半壁之间加设隔离膜,以避免将底壁的前、后半壁的两侧边缘热压合在一起;0015三超声波热压合设备按照预设的规格对无纺布进行热压合处理后,形成具有前、后壁的两侧封边的袋体。0016上述无纺布袋的制造方法,在热压合时,通过在底壁的前、后半壁之间设置隔离膜,以避免热压合时,将前、后半壁两侧边缘都热压合在一起,因此,袋体可以一次热压合成形,有利于提高无纺布袋的生产效率。0017所述超声波热压合设备对无纺布进行热压合处理时,还要对底壁。
13、前半壁两侧的边缘与前壁底部的两侧边缘、以及后半壁两侧的边缘与后壁底部的两侧边缘,进行热压合处理,使袋体底部形成有前侧两条封边和后侧两条封边,且前侧两条封边之间,以及后侧两条封边之间为形状对称、大小相同的斜边。0018所述隔离膜是PET薄膜;PET具有耐高温、硬度强、不易断,而且不会与无纺布粘合等特点,适合对前半壁和后半壁进行隔离热合处理。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201本发明的无纺布袋,通过将一块无纺布折叠成具有前壁、底壁和后壁,且底壁利用中折痕将其划分为前半壁和后半壁,加工时,配合隔离膜设置在前、后半壁之间,以避免热压合时,将前、后半壁两侧边缘都热压合在一起,因此,袋体可以一次热压合成形。
14、,并且,在袋体的最底端不会留有封边,也就避免了最底端因受力过大,封边容易撕开的缺陷;再有,底壁的折叠式,具有结构和款式新颖的特点,袋体承重力大、牢固,打开时其底壁形成近似宽阔的长方形,适合各种不同形状物品的装载,而且有利于加快袋体生产效率的无纺布袋。00212此款无纺布袋的制造方法,具有工艺简易,生产效率高的优点。说明书CN101991263A3/4页5附图说明0022图1是本发明的无纺布袋示意图;0023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0024图3是图2的B处放大图;0025图4是本发明的无纺布袋打开状态示意图;0026图5是图4的无纺布袋另一方向示意图;0027图6是图4的无纺布袋再一方向示意图。
15、;0028图7是本发明无纺布袋利用超声波热压合设备进行热压合处理示意图;0029图8是图7的超声波热压合设备的热压合机构及其隔离膜机构关系图;0030图9是图8在隔离膜机构展开隔离膜后的状态示意图;0031图10是图9的俯视方向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32如图1和图6所示,一种无纺布袋,包括袋体1,袋体1分为前壁11、后壁12和底壁13,所述袋体1由一块无纺布通过折叠形成前壁11、底壁13和后壁12,前壁11与后壁12的两侧边缘分别通过热压合在一起形成袋体1的两侧封边A、B,底壁13上分别形成有前折痕131、中折痕132和后折痕133,前、后壁11、12之间分别通过前、后折痕131、133形成。
16、所述底壁13,底壁13的中折痕132与前折痕131之间构成底壁13的前半壁131,其后折痕133与中折痕132之间构成底壁的后半壁132,且袋体1打开时底壁13形成近似长方形。0033所述底壁13的纵向剖截面近似倒V形;所述前半壁131两侧的边缘与前壁11底部的两侧边缘、以及后半壁132两侧的边缘与后壁底部的两侧边缘,分别通过热压合在一起,形成袋体1底部的前侧两条封边C、D和后侧两条封边E、F,且前侧两条封边C、D之间,以及后侧两条封边E、F之间为形状对称、大小相同的斜边。0034一种无纺布袋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35一先取一块无纺布,将其折叠形成前壁11、底壁13和后壁12,其中,底壁。
17、13上分别形成有前折痕131、中折痕132和后折痕133,底壁13的中折痕132与前折痕131之间构成底壁13的前半壁131,其后折痕133与中折痕132之间构成底壁的后半壁132,再将上述折叠好的无纺布安装在超声波热压合设备2的送料机构21上;0036二上述折叠好的无纺布在进行热压合加工前,需要在底壁13的前半壁131与后半壁132之间加设隔离膜31,以避免将底壁13的前、后半壁131、132的两侧边缘热压合在一起;0037三超声波热压合设备2按照预设的规格对无纺布进行热压合处理后,形成具有前、后壁11、12的两侧封边A、B的袋体1。0038所述超声波热压合设备2对无纺布进行热压合处理时,还。
18、要对底壁前半壁131两侧的边缘与前壁11底部的两侧边缘、以及后半壁132两侧的边缘与后壁12底部的两侧边缘,进行热压合处理,使袋体1底部形成有前侧两条封边C、D和后侧两条封边E、F,且前侧两条封边C、D之间,以及后侧两条封边E、F之间为形状对称、大小相同的斜边。所述隔离膜说明书CN101991263A4/4页631是PET薄膜。0039如图7至图10所示,是实施上述超声波热压合方法的专用设备,包括机架23,以及设置在机架23上的送料机构21和热压合机构22,还包括有隔离膜机构3,隔离膜机构3上设置有左、右两侧导向片32、33、隔离膜输出装置34和隔离膜回收装置35,左、右两侧导向片32、33安。
19、装在靠近热压合机构22的位置旁、其外端延伸至送料机构21的轨道上方,导向片32、33的外端近似直三角形,其斜边321、331设置在导向片32、33的外侧,隔离膜31由隔离膜输出装置34引出后,沿一侧的导向片33表面延伸至外端,隔离膜31沿其外侧斜边331翻转至导向片33底面,并改变方向延伸至另一侧导向片32的底面后,经该导向片32外侧斜边321翻转至其表面,再被收卷入隔离膜回收装置35。0040所述隔离膜输出装置34上安装在输出压辊组341,隔离膜回收装置35上设置有回收压辊组351,隔离膜输出装置34上安放有卷绕式隔离膜31,隔离膜31通过输出压辊组341引出,并延伸至一侧的导向片33表面,。
20、而隔离膜回收装置35通过回收压辊组351将另一侧导向片32表面的隔离膜31卷绕起来回收;所述隔离膜31是PET薄膜。0041每一个袋体1在热压合加工时,对应的隔离膜机构3上、以左、右两侧导向片32、33之间的隔离膜段31A,作为这一袋体底壁的前、后半壁131、132之间在热合时作隔离使用,当这一袋体1被热压合后,该段隔离膜段31A随即被收卷入隔离膜回收装置35内;待另一袋体需要热压合时,隔离膜输出装置34再时放出另一隔离膜段,并被送至左、右两侧导向片32、33之间,以作该袋体热压合时,作隔离使用。说明书CN101991263A1/5页7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91263A2/5页8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91263A3/5页9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91263A4/5页10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91263A5/5页11图8图9图10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