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具体说是用于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等疾病的中成药,属于药物领域。
乳腺病是一种发生于成年妇女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这三种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积极地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可以防治疾病的进一步演化。目前对于乳腺增生的治疗药物虽然种类较多,但是这些药物作用单一,对于一些增生较为严重的疾病,例如中度乳腺小叶和乳腺多发囊性增生,上述药物治疗均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目前对于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一般是采取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但是多数患者不乐于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有的患者手术切除后,出现复发,面临再次手术的痛苦。而对于乳腺癌的治疗,目前中成药当中尚没有见到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开发一种治疗上述乳腺疾病的有效药物,是目前临床医疗实践的迫切需要,并且是造福于人类的有益贡献。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乳腺疾病的中成药,特别是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具有较好治疗效果的中药。
本发明药物是以下述中药药物组合物为活性组份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
柴胡 20-40份
黄芩 20-40份
苏子 50-70份
党参 50-70份
甘草 8-15份
夏枯草50-70份
王不留行150-200份
牡蛎 50-70份
大枣 10-30份
瓜蒌 50-70份
石膏 50-70份
陈皮 50-70份
白芍 50-70份
川椒 8-15份
上述药物组合物地配比是重量份,其最佳配比为:
柴胡 30份
黄芩 30份
苏子 60份
党参 60份
甘草 12份
夏枯草60份
王不留行180份
牡蛎 60份
大枣 20份
瓜蒌 60份
石膏 60份
陈皮 60份
白芍 60份
川椒 10份
本发明的上述药物组合物,是根据中医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配伍而成,按照常规的制药工艺,可以将上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剂型。例如,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体制剂、散剂、外用贴剂等。
上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胶囊剂的方法是:
按照所述的用量配比选取药材,烘干,粉碎,过筛,制成细粉,装胶囊,即得。
本发明药物制剂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实践证明本发明药物制剂对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具有可靠的疗效,下述临床实践总结进一步证实了本发明药物的突出效果。
实验例 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乳腺病306例临床总结一、资料与方法
1、306例乳腺病人,包括各种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及乳腺癌患者均为北京市朝阳区水碓子医院乳腺病科门诊就诊病人。
2、诊断方法:结合触诊、问诊,采用冷强光透照仪透照方法进行检查确诊。二、306例乳腺病情况分析
1、年龄: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年龄38.5岁。
2、性别:306例均系女性,即发病以女性占绝对多数。
3、病种:乳腺增生108例,占总数的35.29%;乳腺纤维瘤185例,占总数的60.46%;乳腺癌13例,占总数的4.25%。三、治疗方法:采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成的口服汤剂或胶囊剂给药,乳腺纤维瘤和各种乳腺增生以服药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乳腺癌服药4个月为一疗程。四、疗效评定标准
用药后病灶缩小为有效;
用药后病灶明显缩小为显效;
用药后病灶消失为治愈;
用药后病灶无变化为无效。五、结果
1、108例乳腺增生患者服药1-3个疗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
2、185例乳腺纤维瘤医院1-3个疗程,162例治愈,治愈率87.5%,23例为显效;
3、13例乳腺癌用药治疗后肿块均明显缩小甚至消失,有效率为100%。
中医将乳腺疾病按病症分为乳痈、乳癖、乳岩,即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按中医理论其病机多为肝气郁结,胃热壅盛,气滞血瘀,乳瘀聚毒而成病痛。其病系乳房气血和经络不通而成。治疗采用内治法,以疏肝理气、化瘀通络为治疗原则。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以柴胡、王不留行为君药,以白芍、瓜蒌、夏枯草为臣药,以陈皮、黄芩、石膏、党参、大枣、川椒、甘草为佐药,以苏子和王不留行为使药,组成方剂,实现了本发明的治疗目的。
实施例1
柴胡 30克
黄芩 30克
苏子 60克
党参 60克
甘草 12克
夏枯草60克
王不留行180克
牡蛎 60克
大枣 20克
瓜蒌 60克
石膏 60克
陈皮 60克
白芍 60克
川椒 10克
将上述药材,烘干,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装胶囊,每粒胶囊含药粉1克。
实施例2
柴胡 40克
黄芩 20克
苏子 50克
党参 70克
甘草 8克
夏枯草50克
王不留行200克
牡蛎 70克
大枣 15克
瓜蒌 50克
石膏 60克
陈皮 50克
白芍 50克
川椒 15克
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3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2倍量,煎煮0.5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浓缩至相对于生药量的1倍时,罐装,每支10毫升,灭菌,制得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