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0656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29202.5

申请日:

2014.10.09

公开号:

CN104286400A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K 1/14申请日:20141009|||公开

IPC分类号:

A23K1/14; C12N1/20; C12N1/14; C12R1/685(2006.01)N; C12R1/645(2006.01)N

主分类号:

A23K1/14

申请人:

甘肃长业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荣高; 代积文; 代凤雷; 曾学平; 高小青

地址: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西路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代理人:

张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主要涉及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一种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秸秆、尾菜、菜粕、糠麸,均匀搅拌,使其含水量达到50—60%;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2—6%的硫酸铵,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4%的尿素;用1%石灰水调pH至5.5—6.5;接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8—12%由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混合菌液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50—70%,乳酸菌20—25%,黑曲霉菌5—10%;在温度为28-32℃,通风条件下发酵24-36小时,制成发酵蛋白饲料。本发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优选最佳的组合菌,生产工艺简便,节省设备和能源,所需投资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将秸秆、尾菜、菜粕、糠麸,均匀搅拌,使其含水量达到50—60%;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2—6%的硫酸铵,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4%的尿素;用1%石灰水调pH至5.5—6.5;接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8—12%由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混合菌液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50—70%,乳酸菌20—25%,黑曲霉菌5—10%;在温度为28-32℃,通风条件下发酵24-36小时,制成发酵蛋白饲料。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白地霉菌或乳酸菌或黑曲霉菌的菌液培养方法包括有:
A.斜面菌种的制备:
a.白地霉菌斜面菌种的制备:葡萄糖1%、酵母膏1%、蛋白胨0.5%、琼脂粉2%、加水加热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
b.乳酸菌斜面菌种的制备:
番茄汁琼脂培养基的制备:酵母膏1%、蛋白胨1%、番茄汁20%、CaCO31.5%、琼脂粉2%、加热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
c.黑曲霉菌斜面菌种的制备:
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马铃薯20%,蔗糖2%,琼脂1.8%,加水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
d.分别取上述三种母种斜面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种于上述制备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经28-32℃,24-48小时培养,即得斜面菌种,为一级菌种;
B.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及液体菌种的培养:
a.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在1升新鲜豆腐浆水或啤酒糟水,或粉丝浆水或尾菜汁中,加入麸皮1—3g、玉米粉5—7.5g,(NH4)2SO41—2g,磷酸0.5—1毫升,用1%石灰水调pH至5.5-6.5,115℃20分钟蒸汽灭菌;
b.将一级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液,经28-32℃,24-48小时培养,其培养菌液为二级菌种;
c.将二级菌种再扩大培养,上摇床振荡培养经28-32℃,振幅100—150r/分钟,18-24小时培养,其菌液为三级菌种;
d.将三级菌种再扩大培养,上发酵罐或发酵槽,经28-32℃通气搅拌发酵培养18-24小时,其菌液为四级菌种。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菌液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50—70%,乳酸菌20—25%,黑曲霉菌5—10%。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发酵后的蛋白饲料经低温干燥或风干或晾干或晒干后包装储存。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秸秆为玉米秆、玉米芯、麦草杆、豆秸秧、花生秧、红薯秧、马铃薯秧、杂草。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尾菜包括有白菜、小白菜、莲花菜、菠菜、芹菜、花菜、白萝卜、红萝卜、花心菜、油菜、韭菜、葱、蒜苗、娃娃菜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的菜叶和菜帮。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尾菜的含水量为70—90%;粉碎小于10mm。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秸秆粉碎后,经0.5—1.5%的硫酸进行酸化和蒸煮处理。

9.
  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秸秆、尾菜、菜粕、糠麸的重量比为1—3:2—6:1—3:0.2—1。

说明书

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而蛋白质严重缺乏,增产或进口鱼粉又有一定的困难,这就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营养价值高,生产成本低的蛋白饲料,是饲料工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农产品下脚料如秸秆、尾菜等原料资源相当丰富,利用这些原料生产畜禽饲料,是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但目前所报道的不够完善,难以形成工业化生产,主要问题是:
传统的厌氧发酵秸秆的处理方法是将玉米杆、麦草、豆秸、花生秧、红薯秧、马铃薯秧、稻草经粉碎混和麸皮、豆粕、菜粕、花生粕、无机盐,加入多种酶制剂和厌氧微生物发酵剂,经厌氧发酵生产饲料。这种技术的缺点是:(1).在制备厌氧微生物发酵剂时,所需的菌种种类多,添加的辅料多,特别是要添加价格昂贵的多种酶制剂,操作复杂,能耗和投资都比较大。(2).厌氧发酵饲料生产周期长,一般需要7—30天,菌细胞生长繁殖缓慢,产品细胞数少,蛋白含量低。(3).饲料生产占用的厂房面积大,生产周期长,能源耗费大,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尾菜是指在制备精菜时被切掉的废菜叶和废菜帮,约占精菜的1/3-1/2,这些废弃物若不经合理处理,随意堆积,可造成腐烂变质,每到夏秋季蔬菜收获季节,这些大量的腐烂尾菜都会有蚊蝇滋生,臭气不可闻,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现在处理尾菜的方法是将尾菜送到价格昂贵的菜饼制作机上,通过清洗打碎压滤工序,再将滤渣干燥制成菜饼或饲料,这种处理方法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流失尾菜的营养元素。因尾菜含水量为70-90%,其中许多营养元素如维生素、糖分和矿物质都在菜叶中,通过压滤就将营养成分流失。所制备的菜饼粉也只剩下纤维素和少量非水溶性矿物质,同时在清洗尾菜时又需大量的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秸秆、尾菜、菜粕、糠麸,均匀搅拌,使其含水量达到50—60%;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2—6%的硫酸铵,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4%的尿素;用1%石灰水调pH至5.5—6.5;接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8—12%由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混合菌液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50—70%,乳酸菌20—25%,黑曲霉菌5—10%;在温度为28-32℃,通风条件下发酵24-36小时,制成发酵蛋白饲料。制成的发酵产品可按比例拌入畜禽混合饲料中直接饲喂,以保持其细胞活性。
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白地霉菌或乳酸菌或黑曲霉菌的菌液培养方法包括有:
A.斜面菌种的制备:
a.白地霉菌斜面菌种的制备:葡萄糖1%、酵母膏1%、蛋白胨0.5%、琼脂粉2%、加水加热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
b.乳酸菌斜面菌种的制备:
番茄汁琼脂培养基的制备:酵母膏1%、蛋白胨1%、番茄汁20%、CaCO31.5%、琼脂粉2%、加热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
c.黑曲霉菌斜面菌种的制备:
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马铃薯20%,蔗糖2%,琼脂1.8%,加水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
d.分别取上述三种母种斜面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种于上述制备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经28-32℃,24-48小时培养,即得斜面菌种,为一级菌种;
B.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及液体菌种的培养:
e.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在1升新鲜豆腐浆水或啤酒糟水,或粉丝浆水或尾菜汁中,加入麸皮1—3g、玉米粉5—7.5g,(NH4)2SO41—2g,磷酸0.5—1毫升,用1%石灰水调pH至5.5-6.5,115℃20分钟蒸汽灭菌;
f.将一级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液,经28-32℃,24-48小时培养,其培养菌液为二级菌种;
g.将二级菌种再扩大培养,上摇床振荡培养经28-32℃,振幅100—150r/分钟,18-24小时培养,其菌液为三级菌种;
h.将三级菌种再扩大培养,上发酵罐或发酵槽,经28-32℃通气搅拌发酵培养18-24小时,其菌液为四级菌种。
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混合菌液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50—70%,乳酸菌20—25%,黑曲霉菌5—10%。
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还包括有发酵后的蛋白饲料经低温干燥或风干或晾干或晒干后包装储存。
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秸秆为玉米秆、玉米芯、麦草杆、豆秸秧、花生秧、红薯秧、马铃薯秧、杂草。
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尾菜包括有白菜、小白菜、莲花菜、菠菜、芹菜、花菜、白萝卜、红萝卜、花心菜、油菜、韭菜、葱、蒜苗、娃娃菜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的菜叶和菜帮。
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尾菜的含水量为70—90%;粉碎小于10mm。
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秸秆粉碎后,经0.5—1.5%的硫酸进行酸化和蒸煮处理。
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秸秆、尾菜、菜粕、糠麸的重量比为1—3:2—6:1—3:0.2—1。
本发明采用的白地霉菌是一种很粗生的营养价值类似产肮假丝酵母的微生物,能在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秸秆上迅速生长,细胞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核酸。可同化利用硫酸铵、尿素等非蛋白氮;而配伍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黑曲霉菌具有很强的淀粉糖化能力,能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淀粉物质转化为被白地霉菌和乳酸菌吸收利用的单糖或双糖,这样就能将有机物中的非氮物质转化为蛋白质。乳酸菌是一类微需氧菌或厌氧菌,在秸秆发酵开始初期就繁殖,到发酵结束后,因密封缺氧仍能繁殖,能分解秸秆原料中的糖等碳水化合物形成乳酸,引起乳酸发酵。能产生一系列酶系,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抗营养因子进行生物分解。乳酸本身既是营养物质,又抑制秸秆中有害微生物生长的作用,而且在秸秆微生物发酵中,可提高秸秆的适口性,营养性和耐储性。三菌在同一条件下、同一发酵时间,完成各自的发酵功能,起到菌种间的互补作用,有效地利用秸秆尾菜原料,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本发明是采用液固态发酵技术,它的可行性在于液态培养菌种,优点是:一是液体培养液是利用食品、饮料行业产生的废液和尾菜汁液如豆腐浆水,粉丝浆水,啤(白)酒糟液,尾菜汁液加无机盐,调整pH值,因为这些废液营养丰富,适于混菌种的快速生长繁殖。二是新鲜浆水或废水或尾菜汁液可以不灭菌,添加无机盐调整pH值后,可直接接入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这样节省了设备和能源,三是液体培养菌种,菌细胞繁殖快,菌液细胞浓度高,加入固体原料的菌量大可抵抗杂菌污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优选最佳的组合菌,利用混菌好氧菌液固态发酵技术,对秸秆原料不经氨化处理,将粉碎的尾菜直接拌入秸秆粉,接入菌剂,周期仅需18—24小时。发酵料可风干、晒干或直接拌入混合饲料,饲喂畜禽。本发明产品活性细胞数多达100—200亿/克,粗蛋白含量高达20—26.3%。
本发明成本低,可做蛋白源配置奶牛、羊、猪、鸡、鸭、鱼饲料,用量可达饲料总量的5-30%,可代替部分玉米、豆粕和鱼粉,经饲喂试验证明,奶牛每头每天可多增产牛奶1.73Kg,奶脂提高0.14%,饲喂育肥猪每头每天可多增重100克,而瘦肉率高,味香;饲喂肉鸭除每只每天多增重10克外,鸭表现活泼有神,羽毛滑润。
本发明的饲料饲喂畜禽,一方面改善畜禽胃肠道环境和菌群结构,以调节胃肠发酵,减少乳酸的产生,提高pH值的稳定性,促进乳酸菌,纤维素菌为主体的有益菌群繁殖及活力提高,增加整个肠道酵母菌、乳酸菌、纤维素菌等有益菌的有效浓度,促进畜禽胃肠对饲料的分解、合成,消化吸收利用,从而增加采食量,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
本发明的发酵饲料作为活性的细胞前体进入畜禽胃肠道后,繁殖和生长活力增强,能有效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参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竞争,排斥病原菌在胃肠粘膜表面的附着。协助机体消除毒素及其代谢产物,防止毒素和废物的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对防止畜禽消化系统疾病起到保健作用,同时对幼年畜禽可刺激胃肠发育。
本发明的发酵饲料含有未知生长因子促进剂,能增强畜禽的生长,特别是对增加幼年畜禽的生长发育有明显效果。
本发明适用饲料工业,畜牧业和禽类、鱼类养殖业;食品、饮料、淀粉发酵工业的废水废渣处理。最适合大型养殖场自产自用,获利更多;也适用于有出口任务的猪场应用(肉质滑嫩无腥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经0.5%H2SO4处理的玉米芯粉,白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玉米芯粉:白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1:3:2:0.5,并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硫酸铵为4%,尿素3%,充分混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0%,用1%的石灰水调pH值到5.5,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2%的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5%,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至32℃时,铺于地面上,厚度10cm,经室温32℃发酵培养24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99%,氨基酸占粗蛋白81.52%。
实施例2:经1%H2SO4处理的麦秸粉,莲花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麦秸粉:莲花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1:3:3:1,并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硫酸铵为2%,尿素1%,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5%,充分混匀后,用1%的石灰水调pH值到6.5,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8%的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70%,乳酸菌25%,黑曲霉菌5%。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至30℃时,铺于地面上,厚度10cm,经室温30℃发酵培养24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0.5%,氨基酸占粗蛋白80.25%。
实施例3:经1.5%H2SO4处理的玉米杆粉,并蒸煮处理,加入芹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玉米秆粉:芹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2:4:3:1,并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硫酸铵为4%、尿素3%,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5%,用1%的石灰水调pH至5.5,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9%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0%,黑曲霉菌15%,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上升至35℃时,铺于地面上,厚度10cm,经室温32℃发酵培养20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58%,氨基酸占粗蛋白79.82%。
实施例4:经1.5%H2SO4处理的玉米杆粉,并蒸煮处理,加入菠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玉米秆粉:菠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2:4:2:1,并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硫酸铵为4%、尿素2%,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0%,用1%的石灰水调pH至5.5,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0%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5%,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至28℃时,铺于地面上,厚度10cm,经室温28℃发酵培养24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0.48%,氨基酸占粗蛋白78.25%。
实施例5:经1%H2SO4处理的豆秸秧粉,并蒸煮处理,加入花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豆秸秧粉:花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2:4:3:0.5,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 为4%的硫酸铵,尿素3%,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5%,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0%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5%,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发酵架上,发酵培养,厚度8cm,经室温28℃发酵培养18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4.52%,氨基酸占粗蛋白80.66%。
实施例6:经1%H2SO4处理的豆秸秧粉,并蒸煮处理,加入小白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豆秸秧粉:小白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2:5:3:2,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为4%的硫酸铵,尿素3%,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0%,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1%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70%,乳酸菌20%,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发酵架上,发酵培养,厚度8cm,经室温32℃发酵培养24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4.72%,氨基酸占粗蛋白78.66%。
实施例7:经1%H2SO4处理的花生秧粉,并蒸煮处理,加入娃娃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花生秧粉:娃娃菜尾菜:菜粕:米糠的重量比为2:5:2:3,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为2%的硫酸铵,尿素1%,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0%,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1%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5%,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发酵架上,发酵培养,厚度8cm,经室温32℃发酵培养24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03%,氨基酸占粗蛋白86.62%。
实施例8:经1%H2SO4处理的花生秧粉,并蒸煮处理,加入白萝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花生秧粉:白萝卜尾菜:菜粕:米糠的重量比为2:5:2:2,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为3%的硫酸铵,尿素2%,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5%,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5,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0%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70%,乳酸菌25%,黑曲霉菌5%,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发酵架上,发酵培养,厚度10cm,经室温30℃发酵培养18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13%,氨基酸占粗蛋白85.86%。
实施例9:红薯秧粉、红萝卜尾菜、菜粕、米糠,其中红薯秧粉:红萝卜尾菜:菜粕:米糠的重量比为1:4:2:1,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为4%的硫酸铵,尿素3%,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0%,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0%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5%,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充 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上升至32℃时,铺于地面发酵,厚度10cm,经室温28℃发酵培养24小时,发酵结束后,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3%,氨基酸占粗蛋白81.0%。
实施例10:取马铃薯秧粉、油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马铃薯秧粉:油菜尾菜:菜粕:米糠的重量比为1:2:2:0.5,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为3%的硫酸铵,尿素2%,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5%,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2%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70%,乳酸菌20%,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上升至35℃时,铺于地面发酵,厚度10cm,经室温32℃发酵培养18小时,发酵结束后,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0%,氨基酸占粗蛋白81.02%。
实施例11:培养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菌液100kg。
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分别按下述方法培养。
白地霉菌菌液培养70公斤:
A.斜面菌种的制备:
a.葡萄糖1g、酵母膏1g、蛋白胨0.5g、琼脂粉2g、加水100ml后,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每管分装3ml,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
b.取母种斜面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种于上述制备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经28℃,24小时培养,即得菌种斜面菌,一级菌种。
B.液体种子培养液的制备及液体菌种的培养:
a.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在1升新鲜豆腐浆水或啤酒糟水,或粉丝浆水中或尾菜汁中,加入麸皮1g,玉米粉5g,(NH4)2SO41g,磷酸0.5毫升,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
b.挑取两接种环一级菌种接种于100ml液体培养液中,经32℃,24小时培养,其培养菌液为二级菌种。
c.将二级菌种100ml接种于1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摇床振荡培养32℃,振幅100r/分钟,18小时,其培养菌液为三级菌种。
d.将三级菌种1000ml接种于10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发酵罐或发酵槽,在32℃通气搅拌情况下发酵培养24小时,其菌液为四级菌种。
e.将四级菌种7000ml接种于70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发酵罐或发酵槽,在32℃通气搅拌情况下发酵培养24小时,其白地霉菌液为70公斤。
乳酸菌液培养20公斤:
A.斜面菌种的制备:
a.酵母膏1%、蛋白胨1%、番茄汁20%、CaCO31.5%、琼脂粉2%、加热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
b.取母种斜面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种于上述制备的番茄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经32℃,24小时培养,即得菌种斜面菌,为一级菌种。
B.液体种子培养液的制备及液体菌种的培养:
a.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在1升新鲜豆腐浆水或啤酒糟水,或粉丝浆水或尾菜汁中,加入麸皮1g,玉米粉5g,(NH4)2SO41g,磷酸0.5毫升,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
b.挑取两接种环一级菌种接种于100ml液体培养液中,经32℃,24小时培养,其培养液为二级菌种。
c.将二级菌种100ml接种于1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摇床振荡培养,经28℃,24小时,其培养液为三级菌种。
d.将三级菌种1000ml接种于10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发酵罐或发酵槽,在28℃通气搅拌情况下发酵培养24小时,其菌液为四级菌种。
e.将四级菌种2000ml接种于20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发酵罐或发酵槽,在28℃通气搅拌情况下发酵培养24小时,其乳酸菌液为20公斤。
黑曲霉菌菌液培养10公斤:
A.斜面菌种的制备:
a.葡萄糖1g、酵母膏1g、蛋白胨0.5g、麦芽汁1ml、琼脂粉2g、加水100ml后,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每管分装3ml,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
b.取母种斜面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种于上述制备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经32℃,24小时培养,即得菌种斜面菌,一级菌种。
B.液体种子培养液的制备及液体菌种的培养:
a.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在0.5升新鲜豆腐浆水或啤酒糟水,或粉丝浆水中,加入玉米粉3.5g,(NH4)2SO40.5g,磷酸0.25毫升,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
b.挑取两接种环一级菌种接种于100ml液体培养液中,经28℃,48小时培养,其培养菌液为二级菌种。
c.将二级菌种100ml接种于1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摇床振荡培养28℃,振幅100r/分钟,18小时,其培养菌液为三级菌种。
d.将三级菌种1000ml接种于10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发酵罐或发酵槽,在28℃通气搅拌情况下发酵培养24小时,即为10公斤黑曲霉菌菌液。
用同样的方法培养白地霉菌液65公斤,乳酸菌菌液25公斤和黑曲霉菌10公斤,然后将菌液混合,即为固体发酵原料的混合菌液。
本发明营养成份分析及有关实验:
1.分析样品:本发明发酵产品。
2.分析方法;见表1。
表1  菌体蛋白饲料主要成分分析方法

试验结果
a)外观:色泽:深褐色;气味:具有酵母的酸香气味,无异臭;粒度:粉末;杂质:无异物。
b)普通成份:以麦草粉、尾菜及菜粕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的饲料简称为“A饲料”,以玉米芯粉和尾菜及菜粕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饲料简称为“B饲料”。
表2  普通成分(%)


3.发酵蛋白饲料氨基酸含量见表3
表3  发酵蛋白饲料氨基酸含量

4.微量元素:见表4
表4  微量元素分析表


5.本发明贮藏实验:
将经80℃蒸汽干燥的发酵蛋白饲料,用塑料袋密封置室温,贮存半年。见表5。
表5  发酵蛋白饲料贮藏试验

序号1为生产日期测定,序号2为6个月后的测定。
6.本发明安全试验:
本发明发酵蛋白饲料经甘肃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对其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了监测,其结果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B1、B2、G1、G2
经兰州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对产品进行了沙门氏致病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厌气杆菌及金色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监测。
采用PBP和R10两步增菌法未检出沙门氏致病菌,用焦性没食子酸氢氧化钠和泡肉培养法均未培养出厌气杆菌,同时也未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7.本发明发酵蛋白饲料经对奶牛做饲喂安全实验;用发酵蛋白饲料用占总饲量5%—10%喂奶牛。经36-40天的饲喂实验,分别测量奶牛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指标均无异常,说明该饲料是安全的。
使用本发明做育肥猪和奶牛饲喂实验,在兰州市七里河区综合畜牧场和榆中万泉养殖场,分别作了育肥猪饲喂效果试验。
选择同品种,同日龄即60日龄20头育肥猪,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头。90日龄育肥猪84头,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头,每组为三群。试前20-30天驱虫、防疫。空腹称重。
在原日量中,分别减少0.5或1公斤混合料,加入0.5或1公斤发酵蛋白饲料,其饲料配比如下表6:
表6  饲料配比

饲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日增重T测量P>0.05。差异均不显著。
在兰州花庄奶牛繁殖场做奶牛饲喂效果试验:
选择1-5胎,年龄3-6岁,体重相近,产奶量中等。健康状态正常的奶牛一群,依原生产群随机组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奶牛各7头,日量组成除在实验组添加2.5公斤反刍动物饲料外,其余日量两组均相同。
并作饲草及产奶量记载。其饲养管理执行全场《产奶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试前,试中,试末各测乳脂一次。试验36天。
表7  奶牛饲料日量组成及营养价值表

试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产奶量提高,每头每日产奶量增加1.73公斤。
T测验P<0.05,差异显著,乳脂率提高0.14%,体重差异均不显著。
本发明产品在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萨合牧民新村产业基地做欧拉羊育肥饲喂试验,选择健康无病的2-5岁成年欧拉竭羊20只,分成4-5岁和2-3岁两龄段,用两种精料育 肥,其中一种精料加发酵蛋白饲料5%,其活性细胞为4×1011个/kg,另一种精料不加发酵蛋白饲料,不含有活性细胞。经55天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欧拉成羊饲喂含发酵蛋白饲料的羊群中日增重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9.09g/只(4-5岁)和32.73g/只(2-3岁),同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86400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1CN104286400A21申请号201410529202522申请日20141009A23K1/14200601C12N1/20200601C12N1/14200601C12R1/685200601C12R1/64520060171申请人甘肃长业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730030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西路4号72发明人孙荣高代积文代凤雷曾学平高小青74专利代理机构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2102代理人张真54发明名称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57摘要本发明主要涉及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一种混。

2、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秸秆、尾菜、菜粕、糠麸,均匀搅拌,使其含水量达到5060;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26的硫酸铵,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4的尿素;用1石灰水调PH至5565;接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812由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混合菌液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5070,乳酸菌2025,黑曲霉菌510;在温度为2832,通风条件下发酵2436小时,制成发酵蛋白饲料。本发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优选最佳的组合菌,生产工艺简便,节省设备和能源,所需投资少。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1页10申。

3、请公布号CN104286400ACN104286400A1/2页21一种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将秸秆、尾菜、菜粕、糠麸,均匀搅拌,使其含水量达到5060;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26的硫酸铵,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4的尿素;用1石灰水调PH至5565;接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812由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混合菌液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5070,乳酸菌2025,黑曲霉菌510;在温度为2832,通风条件下发酵2436小时,制成发酵蛋白饲料。2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白地霉菌或乳酸菌或黑曲霉菌的菌液培养方法包括有A斜面菌种的制备A。

4、白地霉菌斜面菌种的制备葡萄糖1、酵母膏1、蛋白胨05、琼脂粉2、加水加热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B乳酸菌斜面菌种的制备番茄汁琼脂培养基的制备酵母膏1、蛋白胨1、番茄汁20、CACO315、琼脂粉2、加热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C黑曲霉菌斜面菌种的制备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的制备马铃薯20,蔗糖2,琼脂18,加水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

5、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D分别取上述三种母种斜面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种于上述制备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经2832,2448小时培养,即得斜面菌种,为一级菌种;B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及液体菌种的培养A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在1升新鲜豆腐浆水或啤酒糟水,或粉丝浆水或尾菜汁中,加入麸皮13G、玉米粉575G,NH42SO412G,磷酸051毫升,用1石灰水调PH至5565,11520分钟蒸汽灭菌;B将一级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液,经2832,2448小时培养,其培养菌液为二级菌种;C将二级菌种再扩大培养,上摇床振荡培养经2832,振幅100150R/分钟,1824小时培养,其菌液为三级菌种;D将三级菌种再扩大培养。

6、,上发酵罐或发酵槽,经2832通气搅拌发酵培养1824小时,其菌液为四级菌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菌液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5070,乳酸菌2025,黑曲霉菌510。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发酵后的蛋白饲料经低温干燥或风干或晾干或晒干后包装储存。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秸秆为玉米秆、玉米芯、麦草杆、豆秸秧、花生秧、红薯秧、马铃薯秧、杂草。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尾权利要求书CN1042864。

7、00A2/2页3菜包括有白菜、小白菜、莲花菜、菠菜、芹菜、花菜、白萝卜、红萝卜、花心菜、油菜、韭菜、葱、蒜苗、娃娃菜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的菜叶和菜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尾菜的含水量为7090;粉碎小于10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秸秆粉碎后,经0515的硫酸进行酸化和蒸煮处理。9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秸秆、尾菜、菜粕、糠麸的重量比为132613021。权利要求书CN104286400A1/11页4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技术领。

8、域0001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背景技术0002我国人口众多,而蛋白质严重缺乏,增产或进口鱼粉又有一定的困难,这就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营养价值高,生产成本低的蛋白饲料,是饲料工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农产品下脚料如秸秆、尾菜等原料资源相当丰富,利用这些原料生产畜禽饲料,是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但目前所报道的不够完善,难以形成工业化生产,主要问题是0003传统的厌氧发酵秸秆的处理方法是将玉米杆、麦草、豆秸、花生秧、红薯秧、马铃薯秧、稻草经粉碎混和麸皮、豆粕、菜粕、花生粕、无机盐,加入多种酶制剂和厌氧微生物发酵剂,经厌氧发酵生产饲料。这种技术。

9、的缺点是1在制备厌氧微生物发酵剂时,所需的菌种种类多,添加的辅料多,特别是要添加价格昂贵的多种酶制剂,操作复杂,能耗和投资都比较大。2厌氧发酵饲料生产周期长,一般需要730天,菌细胞生长繁殖缓慢,产品细胞数少,蛋白含量低。3饲料生产占用的厂房面积大,生产周期长,能源耗费大,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0004尾菜是指在制备精菜时被切掉的废菜叶和废菜帮,约占精菜的1/31/2,这些废弃物若不经合理处理,随意堆积,可造成腐烂变质,每到夏秋季蔬菜收获季节,这些大量的腐烂尾菜都会有蚊蝇滋生,臭气不可闻,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现在处理尾菜的方法是将尾菜送到价格昂贵的菜饼制作机上,通过清洗打碎压滤工序,再将滤渣干燥。

10、制成菜饼或饲料,这种处理方法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流失尾菜的营养元素。因尾菜含水量为7090,其中许多营养元素如维生素、糖分和矿物质都在菜叶中,通过压滤就将营养成分流失。所制备的菜饼粉也只剩下纤维素和少量非水溶性矿物质,同时在清洗尾菜时又需大量的水。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000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秸秆、尾菜、菜粕、糠麸,均匀搅拌,使其含水量达到5060;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26的硫酸铵,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4的尿素;用1石灰水调PH至5565。

11、;接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812由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混合菌液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5070,乳酸菌2025,黑曲霉菌510;在温度为2832,通风条件下发酵2436小时,制成发酵蛋白饲料。制成的发酵产品可按比例拌入畜禽混合饲料中直接饲喂,以保持其细胞活性。0007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白地霉菌或乳酸菌或黑曲霉菌的菌液培养方法包括有说明书CN104286400A2/11页50008A斜面菌种的制备0009A白地霉菌斜面菌种的制备葡萄糖1、酵母膏1、蛋白胨05、琼脂粉2、加水加热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

12、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0010B乳酸菌斜面菌种的制备0011番茄汁琼脂培养基的制备酵母膏1、蛋白胨1、番茄汁20、CACO315、琼脂粉2、加热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0012C黑曲霉菌斜面菌种的制备0013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的制备0014马铃薯20,蔗糖2,琼脂18,加水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0015D分别取上述三种母种斜面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种于上述制备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经。

13、2832,2448小时培养,即得斜面菌种,为一级菌种;0016B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及液体菌种的培养0017E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在1升新鲜豆腐浆水或啤酒糟水,或粉丝浆水或尾菜汁中,加入麸皮13G、玉米粉575G,NH42SO412G,磷酸051毫升,用1石灰水调PH至5565,11520分钟蒸汽灭菌;0018F将一级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液,经2832,2448小时培养,其培养菌液为二级菌种;0019G将二级菌种再扩大培养,上摇床振荡培养经2832,振幅100150R/分钟,1824小时培养,其菌液为三级菌种;0020H将三级菌种再扩大培养,上发酵罐或发酵槽,经2832通气搅拌发酵培养1824小时,其菌。

14、液为四级菌种。0021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混合菌液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5070,乳酸菌2025,黑曲霉菌510。0022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还包括有发酵后的蛋白饲料经低温干燥或风干或晾干或晒干后包装储存。0023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秸秆为玉米秆、玉米芯、麦草杆、豆秸秧、花生秧、红薯秧、马铃薯秧、杂草。0024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尾菜包括有白菜、小白菜、莲花菜、菠菜、芹菜、花菜、白萝卜、红萝卜、花心菜、油菜、韭菜、葱、蒜苗、娃娃菜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的菜叶和菜帮。0025所述的混菌好氧。

15、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尾菜的含水量为7090;粉碎小于10MM。0026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所述的秸秆粉碎后,经0515的硫酸进行酸化和蒸煮处理。0027所述的混菌好氧发酵秸秆尾菜制备蛋白饲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秸秆、尾菜、菜粕、糠麸的重量比为132613021。说明书CN104286400A3/11页60028本发明采用的白地霉菌是一种很粗生的营养价值类似产肮假丝酵母的微生物,能在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秸秆上迅速生长,细胞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核酸。可同化利用硫酸铵、尿素等非蛋白氮;而配伍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黑曲霉菌具有很强的淀粉糖化能力,能将秸秆中的纤维。

16、素和淀粉物质转化为被白地霉菌和乳酸菌吸收利用的单糖或双糖,这样就能将有机物中的非氮物质转化为蛋白质。乳酸菌是一类微需氧菌或厌氧菌,在秸秆发酵开始初期就繁殖,到发酵结束后,因密封缺氧仍能繁殖,能分解秸秆原料中的糖等碳水化合物形成乳酸,引起乳酸发酵。能产生一系列酶系,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抗营养因子进行生物分解。乳酸本身既是营养物质,又抑制秸秆中有害微生物生长的作用,而且在秸秆微生物发酵中,可提高秸秆的适口性,营养性和耐储性。三菌在同一条件下、同一发酵时间,完成各自的发酵功能,起到菌种间的互补作用,有效地利用秸秆尾菜原料,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0029本发明是采用液固态发酵技术,它的可行性在于。

17、液态培养菌种,优点是一是液体培养液是利用食品、饮料行业产生的废液和尾菜汁液如豆腐浆水,粉丝浆水,啤白酒糟液,尾菜汁液加无机盐,调整PH值,因为这些废液营养丰富,适于混菌种的快速生长繁殖。二是新鲜浆水或废水或尾菜汁液可以不灭菌,添加无机盐调整PH值后,可直接接入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这样节省了设备和能源,三是液体培养菌种,菌细胞繁殖快,菌液细胞浓度高,加入固体原料的菌量大可抵抗杂菌污染。0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优选最佳的组合菌,利用混菌好氧菌液固态发酵技术,对秸秆原料不经氨化处理,将粉碎的尾菜直接拌入秸秆粉,接入菌剂,周期仅需1824小时。发酵料可。

18、风干、晒干或直接拌入混合饲料,饲喂畜禽。本发明产品活性细胞数多达100200亿/克,粗蛋白含量高达20263。0031本发明成本低,可做蛋白源配置奶牛、羊、猪、鸡、鸭、鱼饲料,用量可达饲料总量的530,可代替部分玉米、豆粕和鱼粉,经饲喂试验证明,奶牛每头每天可多增产牛奶173KG,奶脂提高014,饲喂育肥猪每头每天可多增重100克,而瘦肉率高,味香;饲喂肉鸭除每只每天多增重10克外,鸭表现活泼有神,羽毛滑润。0032本发明的饲料饲喂畜禽,一方面改善畜禽胃肠道环境和菌群结构,以调节胃肠发酵,减少乳酸的产生,提高PH值的稳定性,促进乳酸菌,纤维素菌为主体的有益菌群繁殖及活力提高,增加整个肠道酵母菌。

19、、乳酸菌、纤维素菌等有益菌的有效浓度,促进畜禽胃肠对饲料的分解、合成,消化吸收利用,从而增加采食量,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0033本发明的发酵饲料作为活性的细胞前体进入畜禽胃肠道后,繁殖和生长活力增强,能有效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参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竞争,排斥病原菌在胃肠粘膜表面的附着。协助机体消除毒素及其代谢产物,防止毒素和废物的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对防止畜禽消化系统疾病起到保健作用,同时对幼年畜禽可刺激胃肠发育。0034本发明的发酵饲料含有未知生长因子促进剂,能增强畜禽的生长,特别是对增加幼年畜禽的生长发育有明显效果。0035本发明适用饲料工业,畜牧业和禽。

20、类、鱼类养殖业;食品、饮料、淀粉发酵工业的废水废渣处理。最适合大型养殖场自产自用,获利更多;也适用于有出口任务的猪场应用肉质滑嫩无腥味。说明书CN104286400A4/11页7具体实施方式0036以下通过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0037实施例1经05H2SO4处理的玉米芯粉,白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玉米芯粉白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13205,并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硫酸铵为4,尿素3,充分混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0,用1的石灰水调PH值到55,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2的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5,黑曲霉菌10。

21、。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至32时,铺于地面上,厚度10CM,经室温32发酵培养24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99,氨基酸占粗蛋白8152。0038实施例2经1H2SO4处理的麦秸粉,莲花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麦秸粉莲花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1331,并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硫酸铵为2,尿素1,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5,充分混匀后,用1的石灰水调PH值到65,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8的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70,乳酸菌25,黑曲霉菌5。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至30时,铺于地面上,厚度10CM,经室温30发酵培养24小时,。

22、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05,氨基酸占粗蛋白8025。0039实施例3经15H2SO4处理的玉米杆粉,并蒸煮处理,加入芹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玉米秆粉芹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2431,并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硫酸铵为4、尿素3,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5,用1的石灰水调PH至55,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9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0,黑曲霉菌15,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上升至35时,铺于地面上,厚度10CM,经室温32发酵培养20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58,氨基酸占粗蛋白7982。0040实施例4经15H2SO4处理的。

23、玉米杆粉,并蒸煮处理,加入菠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玉米秆粉菠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2421,并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硫酸铵为4、尿素2,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0,用1的石灰水调PH至55,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0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5,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至28时,铺于地面上,厚度10CM,经室温28发酵培养24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048,氨基酸占粗蛋白7825。0041实施例5经1H2SO4处理的豆秸秧粉,并蒸煮处理,加入花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豆秸秧粉花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24。

24、305,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为4的硫酸铵,尿素3,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5,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0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5,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发酵架上,发酵培养,厚度8CM,经室温28发酵培养18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452,氨基酸占粗蛋白8066。0042实施例6经1H2SO4处理的豆秸秧粉,并蒸煮处理,加入小白菜尾菜、菜粕、麸皮,说明书CN104286400A5/11页8其中豆秸秧粉小白菜尾菜菜粕麸皮的重量比为2532,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为4的硫酸铵,。

25、尿素3,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0,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1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70,乳酸菌20,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发酵架上,发酵培养,厚度8CM,经室温32发酵培养24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472,氨基酸占粗蛋白7866。0043实施例7经1H2SO4处理的花生秧粉,并蒸煮处理,加入娃娃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花生秧粉娃娃菜尾菜菜粕米糠的重量比为2523,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为2的硫酸铵,尿素1,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0,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然后加入。

26、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1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5,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发酵架上,发酵培养,厚度8CM,经室温32发酵培养24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03,氨基酸占粗蛋白8662。0044实施例8经1H2SO4处理的花生秧粉,并蒸煮处理,加入白萝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花生秧粉白萝卜尾菜菜粕米糠的重量比为2522,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为3的硫酸铵,尿素2,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5,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5,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0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

27、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70,乳酸菌25,黑曲霉菌5,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发酵架上,发酵培养,厚度10CM,经室温30发酵培养18小时,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13,氨基酸占粗蛋白8586。0045实施例9红薯秧粉、红萝卜尾菜、菜粕、米糠,其中红薯秧粉红萝卜尾菜菜粕米糠的重量比为1421,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为4的硫酸铵,尿素3,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0,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0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65,乳酸菌25,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上升至32时,。

28、铺于地面发酵,厚度10CM,经室温28发酵培养24小时,发酵结束后,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3,氨基酸占粗蛋白810。0046实施例10取马铃薯秧粉、油菜尾菜,菜粕、麸皮,其中马铃薯秧粉油菜尾菜菜粕米糠的重量比为12205,并加入相对于干物质为3的硫酸铵,尿素2,充分搅拌均匀后,调固体发酵料含水分55,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然后加入相对于干料总量为12的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的菌液,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的重量比为白地霉菌70,乳酸菌20,黑曲霉菌1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放待温度上升至35时,铺于地面发酵,厚度10CM,经室温32发酵培养18小时,发酵结束后。

29、,其产品粗蛋白可达210,氨基酸占粗蛋白8102。0047实施例11培养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混合菌液100KG。0048白地霉菌、乳酸菌和黑曲霉菌分别按下述方法培养。0049白地霉菌菌液培养70公斤0050A斜面菌种的制备0051A葡萄糖1G、酵母膏1G、蛋白胨05G、琼脂粉2G、加水100ML后,经11520分钟说明书CN104286400A6/11页9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每管分装3ML,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0052B取母种斜面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种于上述制备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经28,24小时培养,即得菌种斜面菌,一级菌种。0053B液体种子培养液的制备及。

30、液体菌种的培养0054A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在1升新鲜豆腐浆水或啤酒糟水,或粉丝浆水中或尾菜汁中,加入麸皮1G,玉米粉5G,NH42SO41G,磷酸05毫升,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0055B挑取两接种环一级菌种接种于100ML液体培养液中,经32,24小时培养,其培养菌液为二级菌种。0056C将二级菌种100ML接种于1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摇床振荡培养32,振幅100R/分钟,18小时,其培养菌液为三级菌种。0057D将三级菌种1000ML接种于10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发酵罐或发酵槽,在32通气搅拌情况下发酵培养24小时,其菌液为四级菌种。0058E将四。

31、级菌种7000ML接种于70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发酵罐或发酵槽,在32通气搅拌情况下发酵培养24小时,其白地霉菌液为70公斤。0059乳酸菌液培养20公斤0060A斜面菌种的制备0061A酵母膏1、蛋白胨1、番茄汁20、CACO315、琼脂粉2、加热溶解后,用1NAOH调PH至5565,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0062B取母种斜面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种于上述制备的番茄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经32,24小时培养,即得菌种斜面菌,为一级菌种。0063B液体种子培养液的制备及液体菌种的培养0064A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在1升新鲜豆腐浆水或。

32、啤酒糟水,或粉丝浆水或尾菜汁中,加入麸皮1G,玉米粉5G,NH42SO41G,磷酸05毫升,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0065B挑取两接种环一级菌种接种于100ML液体培养液中,经32,24小时培养,其培养液为二级菌种。0066C将二级菌种100ML接种于1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摇床振荡培养,经28,24小时,其培养液为三级菌种。0067D将三级菌种1000ML接种于10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发酵罐或发酵槽,在28通气搅拌情况下发酵培养24小时,其菌液为四级菌种。0068E将四级菌种2000ML接种于20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发酵罐或发酵槽,在28通气搅拌。

33、情况下发酵培养24小时,其乳酸菌液为20公斤。0069黑曲霉菌菌液培养10公斤0070A斜面菌种的制备0071A葡萄糖1G、酵母膏1G、蛋白胨05G、麦芽汁1ML、琼脂粉2G、加水100ML后,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然后分装于152CM灭菌的试管,每管分装3ML,摆成斜面待凝固后备用。说明书CN104286400A7/11页100072B取母种斜面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种于上述制备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经32,24小时培养,即得菌种斜面菌,一级菌种。0073B液体种子培养液的制备及液体菌种的培养0074A液体培养液的制备;在05升新鲜豆腐浆水或啤酒糟水,或粉丝浆水中,加入玉米粉35G,NH。

34、42SO405G,磷酸025毫升,用1的石灰水调PH至60,经11520分钟蒸汽灭菌。0075B挑取两接种环一级菌种接种于100ML液体培养液中,经28,48小时培养,其培养菌液为二级菌种。0076C将二级菌种100ML接种于1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摇床振荡培养28,振幅100R/分钟,18小时,其培养菌液为三级菌种。0077D将三级菌种1000ML接种于10000ML液体培养液中,上发酵罐或发酵槽,在28通气搅拌情况下发酵培养24小时,即为10公斤黑曲霉菌菌液。0078用同样的方法培养白地霉菌液65公斤,乳酸菌菌液25公斤和黑曲霉菌10公斤,然后将菌液混合,即为固体发酵原料的混合菌液。0。

35、079本发明营养成份分析及有关实验00801分析样品本发明发酵产品。00812分析方法;见表1。0082表1菌体蛋白饲料主要成分分析方法00830084试验结果0085A外观色泽深褐色;气味具有酵母的酸香气味,无异臭;粒度粉末;杂质无异物。0086B普通成份以麦草粉、尾菜及菜粕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的饲料简称为“A饲料”,以玉米芯粉和尾菜及菜粕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饲料简称为“B饲料”。0087表2普通成分0088说明书CN104286400A108/11页11008900903发酵蛋白饲料氨基酸含量见表30091表3发酵蛋白饲料氨基酸含量0092说明书CN104286400A119/11页120093。

36、4微量元素见表40094表4微量元素分析表0095009600975本发明贮藏实验0098将经80蒸汽干燥的发酵蛋白饲料,用塑料袋密封置室温,贮存半年。见表5。0099表5发酵蛋白饲料贮藏试验0100说明书CN104286400A1210/11页130101序号1为生产日期测定,序号2为6个月后的测定。01026本发明安全试验0103本发明发酵蛋白饲料经甘肃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对其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了监测,其结果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B1、B2、G1、G2。0104经兰州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对产品进行了沙门氏致病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厌气杆菌及金色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监测。0105采用。

37、PBP和R10两步增菌法未检出沙门氏致病菌,用焦性没食子酸氢氧化钠和泡肉培养法均未培养出厌气杆菌,同时也未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1067本发明发酵蛋白饲料经对奶牛做饲喂安全实验;用发酵蛋白饲料用占总饲量510喂奶牛。经3640天的饲喂实验,分别测量奶牛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指标均无异常,说明该饲料是安全的。0107使用本发明做育肥猪和奶牛饲喂实验,在兰州市七里河区综合畜牧场和榆中万泉养殖场,分别作了育肥猪饲喂效果试验。0108选择同品种,同日龄即60日龄20头育肥猪,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头。90日龄育肥猪84头,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头,每组为三群。试前2030天驱虫、防疫。空。

38、腹称重。0109在原日量中,分别减少05或1公斤混合料,加入05或1公斤发酵蛋白饲料,其饲料配比如下表60110表6饲料配比01110112饲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日增重T测量P005。差异均不显著。0113在兰州花庄奶牛繁殖场做奶牛饲喂效果试验0114选择15胎,年龄36岁,体重相近,产奶量中等。健康状态正常的奶牛一群,依原生产群随机组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奶牛各7头,日量组成除在实验组添加25公斤反刍动物饲料外,其余日量两组均相同。0115并作饲草及产奶量记载。其饲养管理执行全场产奶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试前,试中,试末各测乳脂一次。试验36天。说明书CN104286400A1311/11。

39、页140116表7奶牛饲料日量组成及营养价值表01170118试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产奶量提高,每头每日产奶量增加173公斤。0119T测验P005,差异显著,乳脂率提高014,体重差异均不显著。0120本发明产品在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萨合牧民新村产业基地做欧拉羊育肥饲喂试验,选择健康无病的25岁成年欧拉竭羊20只,分成45岁和23岁两龄段,用两种精料育肥,其中一种精料加发酵蛋白饲料5,其活性细胞为41011个/KG,另一种精料不加发酵蛋白饲料,不含有活性细胞。经55天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欧拉成羊饲喂含发酵蛋白饲料的羊群中日增重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909G/只45岁和3273G/只23岁,同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012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286400A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