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线冲渣沟基坑无内支撑支护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轧线冲渣沟基坑无内支撑支护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64681A43申请公布日20150107CN104264681A21申请号201410422513122申请日20140826E02D17/02200601E02D17/0620060171申请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01900上海市宝山区盘古路777号72发明人杨勇秦磊朋高冰松沈继国王前郑鑫成方圆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16代理人张恒康54发明名称轧线冲渣沟基坑无内支撑支护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轧线冲渣沟基坑无内支撑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灌注桩施工;将单排灌注桩桩中的部分灌注桩向后移,并在灌注顶用刚性冠梁、连梁或中间板把前。
2、后排桩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超静定支护结构体系;排距为3D至5D之间,D为灌注桩直径,前排桩间距不大于2D,后排桩间距不大于3D;B、基底加固;软土土层中施工采用双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满堂基底加固;C、轧线基坑开挖;D、桩顶冠梁、连梁或中间板施工;E、冲渣沟基坑开挖;F、结构施工;本发明简化了施工工序,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有利于主轧线基坑的整体安全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64681ACN104264681A1/1页21一种轧线冲渣沟基坑无内支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3、步骤A、灌注桩施工将单排灌注桩桩中的部分灌注桩向后移,并在灌注顶用刚性冠梁、连梁或中间板把前后排桩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超静定支护结构体系;根据冲渣沟的深度、宽度及地质情况制定基坑两侧灌注桩的深度、排距及桩间距;排距为3D至5D之间,D为灌注桩直径,前排桩间距不大于2D,后排桩间距不大于3D;根据土体物理力学性能、地下水位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进行桩间土体、基地加固;在软土土层中施工时,先进行桩间土体加固,采用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然后在桩内套打灌注桩;灌注桩施工采用回转钻机、冲击钻、旋挖钻机;B、基底加固软土土层中施工时,采用双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满堂基底加固;其他土层中施工时不需要此步骤;C、轧线基坑。
4、开挖轧线主基坑分区段开挖,并将冲渣沟支护冠梁、中间板沟槽一同挖出;D、桩顶冠梁、连梁或中间板施工根据主基坑土方开挖顺序,分段施工冠梁、中间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5强度后,允许开挖冲渣沟内土方;E、冲渣沟基坑开挖冲渣沟内土方根据冠梁、中间板施工顺序分段开挖,开挖时挖机站在冠梁、中间板上倒运土方;F、结构施工冲渣沟结构根据轧线底板分段情况组织施工;竖向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底板,第二次施工侧墙至轧线基础底板底标高。权利要求书CN104264681A1/3页3轧线冲渣沟基坑无内支撑支护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内支撑支护方法,具体的说是轧线冲渣沟基坑无内支撑支护方法。背景技术0002冲渣沟基。
5、坑位于主轧线基坑中部,为一条狭长的坑中坑,长约160M,宽约4M,相对主轧线基坑深3M7M,其支护方式关系到整体基坑的安全,也关系到热轧设备基础的施工进度。通常采用单排灌注桩冠梁一二道钢内撑、钢板桩一二道钢内撑、水泥土重力式挡墙等支护方法。0003冲渣沟基坑开挖时主基坑已开挖完毕,若采用有内支撑的支护方法,则需要采用大型吊车站在主轧线基坑外进行钢支撑的安拆作业,并且冲渣沟结构需要依据支撑位置竖向分层施工,施工缝需要采取止水措施,工序繁琐,施工工期较长;若采用钢板桩支护则更为繁琐,需要在主轧线基坑内铺设临时道路进行钢板桩的打、拔作业,主轧线基坑底板需要在钢板桩拔出后才能施工,主轧线结构不能与冲渣。
6、沟结构同时施工,施工工期很长;若采用水泥土重力式挡墙支护,由于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相比其他基坑围护墙体来说,位移控制能力较弱,在流塑性淤泥土层中采用此种支护方法工程风险太大。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轧线冲渣沟基坑无内支撑支护方法,简化了施工工序,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有利于主轧线基坑的整体安全性。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轧线冲渣沟基坑无内支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灌注桩施工将单排灌注桩桩中的部分灌注桩向后移,并在灌注顶用刚性冠梁、连梁或中间板把前后排桩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超静定支护结构体系;根据冲渣沟的深度、宽度及地质情况制定基坑。
7、两侧灌注桩的深度、排距及桩间距;排距为3D至5D之间,D为灌注桩直径,前排桩间距不大于2D,后排桩间距不大于3D;根据土体物理力学性能、地下水位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进行桩间土体、基地加固;在软土土层中施工时,先进行桩间土体加固,采用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然后在桩内套打灌注桩;灌注桩施工采用回转钻机、冲击钻、旋挖钻机;B、基底加固软土土层中施工时,采用双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满堂基底加固;其他土层中施工时不需要此步骤;C、轧线基坑开挖轧线主基坑分区段开挖,并将冲渣沟支护冠梁、中间板沟槽一同挖出;D、桩顶冠梁、连梁或中间板施工说明书CN104264681A2/3页4根据主基坑土方开挖顺序,分段施工冠梁、。
8、中间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5强度后,允许开挖冲渣沟内土方;E、冲渣沟基坑开挖冲渣沟内土方根据冠梁、中间板施工顺序分段开挖,开挖时挖机站在冠梁、中间板上倒运土方;F、结构施工冲渣沟结构根据轧线底板分段情况组织施工;竖向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底板,第二次施工侧墙至轧线基础底板底标高。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种支护结构侧向刚度大,整体稳定性好,在承受水平荷载时,位移小、弯矩也小,不需要安装内支撑,简化了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大型吊车费用。附图说明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图。0009图3为灌注桩和水泥搅拌桩。
9、间距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4为冠梁和中间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如图14所示一种轧线冲渣沟基坑无内支撑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灌注桩施工将单排灌注桩桩中的部分灌注桩向后移,并在灌注顶用刚性冠梁1、连梁或中间板2把前后排桩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超静定支护结构体系;根据冲渣沟的深度、宽度及地质情况制定基坑两侧灌注桩的深度、排距及桩间距;排距为3D至5D之间,D为灌注桩直径,前排桩41间距不大于2D,后排桩42间距不大于3D;根据土体物理力学性能、地下水位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进行桩间土体、基地加固;在软土土层中施工时,先进行桩间土体加固,采用水泥搅拌桩3或高压旋喷桩,然后在桩内套打灌注桩4;灌。
10、注桩施工采用回转钻机、冲击钻、旋挖钻机;B、基底加固软土土层中施工时,采用双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满堂基底加固;其他土层中施工时不需要此步骤;C、轧线基坑开挖轧线主基坑分区段开挖,并将冲渣沟支护冠梁、中间板沟槽一同挖出;D、桩顶冠梁、连梁或中间板施工根据主基坑土方开挖顺序,分段施工冠梁、中间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5强度后,允许开挖冲渣沟内土方;E、冲渣沟基坑开挖说明书CN104264681A3/3页5冲渣沟内土方根据冠梁、中间板施工顺序分段开挖,开挖时挖机站在冠梁、中间板上倒运土方;F、结构施工冲渣沟结构根据轧线底板分段情况组织施工;竖向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底板,第二次施工侧墙至轧线基础底板底标高。说明书CN104264681A1/2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264681A2/2页7图4说明书附图CN10426468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