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以及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以及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46332A43申请公布日20141224CN104246332A21申请号201380020675622申请日20130418201209550720120419JPF16K31/06200601H01M8/04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大泽一彦大河原一郎石黑元康佐藤佑一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代理人丁文蕴杜嘉璐54发明名称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以及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57摘要在使用膜片3来使因差压而作用于阀芯21的力抵消的电磁式控制阀10中,提高膜片3的耐压性、耐久性。在作为驱动轴的阀杆。
2、2的活塞部23的下端形成针状突起231。在膜片导向件17C的中心形成插通孔17C1。使针状突起231扎穿并贯通膜片3的中心。将针状突起231插通膜片导向件17C的插通孔17C1。对针状突起231的端部进行点焊。通过由针状突起231扎穿膜片3,从而无需切开膜片3的底布3A地固定于阀杆2。也可以在膜片导向件17C形成针状突起17C2,在阀杆2形成插通孔232,并将针状突起17C2压入插通孔232。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1017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6147920130418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57601JA201。
3、31024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8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46332ACN104246332A1/1页21一种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其将埋设有底布的挠性膜片固定于驱动轴,其特征在于,具备与上述驱动轴一起夹持上述膜片的膜片导向件,在上述驱动轴与上述膜片导向件中的一方形成有针状突起,在另一方形成有供该针状突起插通的插通孔,使上述针状突起扎穿上述膜片的中心而使该针状突起贯通该膜片,并且对该针状突起和上述插通孔进行紧固而将上述膜片固定于上述驱动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
4、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针状突起形成于上述驱动轴,上述插通孔形成于上述膜片导向件,将上述针状突起插通上述插通孔并对该针状突起的前端进行焊接,从而对该针状突起和上述插通孔进行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针状突起形成于上述膜片导向件,上述插通孔形成于上述驱动轴,通过将上述针状突起压入上述插通孔,从而对该针状突起和上述插通孔进行紧固。4一种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其将埋设有底布的挠性膜片固定于驱动轴,其特征在于,使用与上述驱动轴一起夹持上述膜片的膜片导向件,在上述驱动轴与上述膜片导向件中的一方形成针状突起,并且在另一方形成供该针状突起插通的插通孔,使上述针。
5、状突起扎穿上述膜片的中心而使该针状突起贯通该膜片,对该针状突起和上述插通孔进行紧固而将上述膜片固定于上述驱动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驱动轴上形成上述针状突起,并且该针状突起的前端部分的针状帽能够拆下,在上述膜片导向件上形成上述插通孔,使上述针状突起的上述针状帽扎穿上述膜片的中心而使该针状突起贯通该膜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针状突起贯通上述膜片之后,将上述针状突起的上述针状帽插通上述膜片导向件的插通孔,拆下该针状帽,对拆下了该针状帽后的上述针状突起的前端进行铆接或焊接,从而对该针状突起和上述插通孔进行。
6、紧固。权利要求书CN104246332A1/7页3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以及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将埋设有底布的挠性膜片固定于驱动轴的端部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以及固定方法。背景技术0002以往,作为电磁式控制阀,有如下结构,即、通过使与高压侧的一次室连通的均压室和与低压的二次室连通的低压室的差压经由膜片作用于阀杆来使一次室与二次室的差压作用于阀杆的阀芯的力相抵消抵消。例如公开于日本特开2011169415号公报专利文献1。该电磁式控制阀在阀壳内配设具有阀芯的阀杆,通过由向电磁线圈的通电产生的电磁力使阀杆在轴向上位移,利用上述阀芯进行阀口的开度调节。00。
7、03另外,该电磁式控制阀在阀口的一方侧设有与入口端口连通并容纳阀芯的一次室,在阀口的另一方侧设有与出口端口连通的二次室。并且,构成为在二次室侧设置通过均压通道而与一次室连通的均压室,使均压室的压力经由膜片作用于阀杆,利用一次室侧压力与二次室侧压力的差压来抵消作用于阀芯的力。0004由此,在该压力平衡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中,不受一次室侧压力与二次室侧压力的差压的影响,能够进行在恒定电流时维持了一定阀开度的稳定的流量控制。0005现有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9415号公报发明内容0008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0009然而,在上述的电磁式控制阀中,为了将膜片固定于阀杆。
8、驱动轴的端部而在膜片的中心形成贯通孔。图10是上述现有的电磁式控制阀的主要部分及其组装工序以及膜片的中心部概略放大图。如图10A所示,在阀壳A内的活塞部B的端部形成有前端为筒状的连结棒C。膜片D是将底布D1埋设于橡胶层D2而得到的构件,在中心形成有贯通孔D3。以往,使活塞部B的连结棒C穿过膜片D的中央部的贯通孔D3,如图10B所示,将膜片导向件E插入连结棒C,对连结棒C的下端进行铆接而将膜片D固定于活塞部B。并且,在阀壳A的下端部嵌合膜片按压件F,如图10C所示,铆接阀壳A的下端。0010在这种现有的组装方法中,存在以下那样的问题。为了固定至活塞部B,在膜片D的中央开有贯通孔D3,其结果,如图。
9、10D所示,膜片D中的底布D1上也空出有贯通孔D3,成为底布D1其纤维被切开的状态。一般地,橡胶制膜片等由橡胶层D2来保持气密性,由底布D1来保持耐压性。即、膜片D的耐压强度依赖于底布D1的强度,在底布D1被切开的状态下,若在高压下使用,则由于加压而使橡胶层D2伸展,底布D1也被拉伸,若底布D1从在贯通孔D3切开的部位的橡胶层D2脱落,则膜片D的耐压性显著下降,若膜片D破说明书CN104246332A2/7页4损,则不能抵消作用于阀芯的一次室侧压力与二次室侧压力的差压产生的力。0011本发明是为了消除如上所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方案,目的是改良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例如,在使用膜片来抵消因差。
10、压而作用于阀芯的力的电磁式控制阀中,提高膜片的耐压性、耐久性。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0013方案1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是将埋设有底布的挠性膜片固定于驱动轴,其特征在于,具备与上述驱动轴一起夹持上述膜片的膜片导向件,在上述驱动轴与上述膜片导向件中的一方形成有针状突起,在另一方形成有供该针状突起插通的插通孔,使上述针状突起扎穿上述膜片的中心而使该针状突起贯通该膜片,并且对该针状突起和上述插通孔进行紧固而将上述膜片固定于上述驱动轴。0014方案2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根据方案1所述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针状突起形成于上述驱动轴,上述插通孔形成于上述膜片导向件。
11、,将上述针状突起插通上述插通孔并对该针状突起的前端进行焊接,从而对该针状突起和上述插通孔进行紧固。0015方案3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根据方案1所述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针状突起形成于上述膜片导向件,上述插通孔形成于上述驱动轴,通过将上述针状突起压入上述插通孔,从而对该针状突起和上述插通孔进行紧固。0016方案4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是将埋设有底布的挠性膜片固定于驱动轴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与上述驱动轴一起夹持上述膜片的膜片导向件,在上述驱动轴与上述膜片导向件中的一方形成针状突起,并且在另一方形成供该针状突起插通的插通孔,使上述针状突。
12、起扎穿上述膜片的中心而使该针状突起贯通该膜片,对该针状突起和上述插通孔进行紧固而将上述膜片固定于上述驱动轴。0017方案5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根据方案4所示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驱动轴上形成上述针状突起,并且该针状突起的前端部分的针状帽能够拆下,在上述膜片导向件上形成上述插通孔,使上述针状突起的上述针状帽扎穿上述膜片的中心而使该针状突起贯通该膜片。0018方案6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根据方案5所示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针状突起贯通上述膜片之后,将上述针状突起的上述针状帽插通上述膜片导向件的插通孔,拆下该针状帽,对拆下了该针状帽后。
13、的上述针状突起的前端进行铆接或焊接,从而对该针状突起和上述插通孔进行紧固。0019发明的效果如下。0020根据方案1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即使针状突起扎穿膜片,针状突起也仅通过底布的纤维的间隙,不会在底布上形成如贯通孔那样的孔,底布其纤维也不会被切开。因此,能够提高膜片的耐压性、耐久性。0021根据方案2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除了方案1的效果以外,能够通过焊接对针状突起和膜片导向件进行牢固地紧固。0022根据方案3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结构,除了方案1的效果以外,由于仅将膜片导向件压入驱动轴侧即可,因此组装作业变得容易。另外,能够使膜片导向件的针状突起变粗而使膜片的固定结构变。
14、得牢固。说明书CN104246332A3/7页50023根据方案4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可得到与方案1相同的效果。0024根据方案5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可得到与方案2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使针状突起变粗而使膜片的固定结构变得牢固。0025根据方案6的向驱动轴固定膜片的固定方法,除了方案5的效果以外,由于在使针状突起插通膜片导向件时、具有针状帽,因此可得到容易插通膜片导向件的效果。另外,由于拆下针状帽来进行铆接或焊接,因此能够使针状突起变粗而使膜片的固定结构变得牢固,并且容易地进行铆接或焊接。附图说明0026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向剖视图。0。
15、027图2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膜片的固定前的剖视图以及概略俯视图。0028图3是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针状突起相对于膜片的贯通状态的图。0029图4是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的主要部分的组装工序的图。0030图5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向剖视图。0031图6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向剖视图。0032图7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膜片的固定前的剖视图以及概略俯视图。0033图8是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的主要部分的组装工序的图。0034图9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
16、磁式控制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向剖视图。0035图10是现有的电磁式控制阀的主要部分的及其组装工序以及膜片的中心部的概略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36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向剖视图。该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10设置在燃料电池系统的配管中,但在该燃料电池系统的配管中流动的流体为高压,且压力变化剧烈。该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10具有阀壳1。阀壳1具有供流体流入的高压侧的入口端口1A;供流体流出的低压侧的出口端口1B;与入口端口1A连通的一次室11;与出口端口1B连通的二次室12;以及将一次室11和二次室12连通的阀口13。阀口13的水。
17、平剖面形状为圆形,在其一次室11侧开口配设有环状的阀座部件14。0037作为在沿着轴线L的方向上能够位移的“驱动轴”的阀杆2在一次室11、二次室12以及阀口13内延伸存在。阀杆2具有位于一次室11内且能够离开或接近阀座部件14的圆柱状的阀芯21;向阀芯21的下方延伸设置的连结杆22;由连结杆22连结于阀芯21的活塞部23;以及向阀芯21的上方延伸设置的连结杆24。此外,也可以省略阀座部件14而仅有阀口13的一次室侧开口,并在阀芯21的下端周围设置与阀座部件14同等的密封部件。0038阀芯21根据由阀杆2在沿着轴线L的方向的位移决定的与阀座部件14的位置关系,来设定阀口13的开度。一次室11的压。
18、力比二次室12的压力高,在阀芯21作用该一次说明书CN104246332A4/7页6室11的压力和二次室12的压力的差压,阀芯21在闭阀方向上受到力。该差压作用于阀芯21的力由阀口13的内径阀芯21的有效受压直径决定。0039在阀壳1的下端形成有均压室15,该均压室15通过形成于未图示的壳体的均压导入通道16,经由入口端口1A而与一次室11连通。在均压室15内构成有压力平衡部17。该压力平衡部17具有形成于阀壳1的连通孔17A;通过连通孔17A而与二次室12连通的低压室17B;以及将以嵌合于低压室17B与均压室15侧的空间内的方式配设的底布3A埋设于橡胶层3B的橡胶制的膜片3。此外,膜片3具有。
19、旋转部31,该旋转部31是绕轴线L的旋转体,在活塞部23的外周向低压室17B内鼓出。另外,膜片3具有圆柱状的凸台部32,在该凸台部32的中央形成有填埋后述的针状突起231的凹部32A。0040在连通孔17A内,不与连通孔17A接触地插通有阀杆2的活塞部23。在活塞部23的下端形成有针状突起231。另外,在与活塞部23一起夹持膜片3的膜片导向件17C,形成有供针状突起231插通的插通孔17C1。并且,活塞部23的针状突起231贯通膜片3的凹部32A的中心,将该针状突起231嵌入膜片导向件17C的插通孔17C1。并且,通过用膜片导向件17C和活塞部23夹住膜片3的凸台部32,对针状突起231的前端。
20、进行点焊,从而将膜片3紧固于活塞部23。另外,在阀壳1的下端部嵌合有膜片按压件17D,通过对阀壳1的下端进行铆接,从而对膜片按压件17D以及膜片3进行紧固。膜片3具有挠性,将作用于均压室15的由一次室侧压力和二次室侧压力的差压产生的力传递至阀杆2。0041在阀壳1的上部一次室11侧设有电磁驱动部4。电磁驱动部4具备圆筒状的柱塞管40;由固定于柱塞管40的上端的磁性体构成的吸引件42;配置于柱塞管40的外周且在线轴43A上卷绕绕线而成的电磁线圈43。此外,柱塞管40和吸引件42通过焊接等而固定。在柱塞管40的内部配设有柱塞5,在柱塞5与阀芯21之间配设有柱塞弹簧5B。此外,柱塞5由磁性体构成,除。
21、了柱塞5的通气孔53以外,成为分别以轴线L为轴而旋转对称的形状。在吸引件42以及柱塞5分别形成有与轴线L同轴的插通孔41、51。并且,阀杆2的连结杆24插通柱塞5的插通孔51,在吸引件42的插通孔41内且在连结杆24的端部嵌入有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筒状的防脱部件7。该防脱部件7与连结杆24的端部通过焊接而紧固。防脱部件7在柱塞5侧的端部具有凸边状部71,该凸边状部71在与柱塞5的吸引件42侧的对置面5A接触的状态下,位于该对置面5A与吸引件42的柱塞5侧的对置面4A之间。0042柱塞弹簧5B使一端与柱塞5的内侧底面52抵接,使另一端与阀芯21的作为柱塞5侧的端面的弹簧支架部21A抵接,并以压缩的状。
22、态配设。由此,柱塞5成为使对置面5A总是与防脱部件7其凸边状部71抵接的状态,若该柱塞5向吸引件42方向被吸引,则阀杆2与该柱塞5一起向开阀方向位移。柱塞5的插通孔51与阀杆2的连结杆24之间的间隙设定为比柱塞5与柱塞管40之间的间隙大,即使柱塞5向与轴线L正交的方向位移,阀杆2与柱塞5也不接触。0043在吸引件42形成有直径比插通孔41大的调整部用孔42A,在该调整部用孔42A内配设有设定调整部8。该设定调整部8具有调整螺钉81、弹簧支架82、调整弹簧83、以及球体84。调整弹簧83以压缩状态配设于调整螺钉81与弹簧支架82之间,球体84以与弹簧支架82抵接的状态配设于吸引件42的插通孔41。
23、内。并且,调整弹簧83以经由弹簧支架82使球体84与防脱部件7的上端抵接的方式加力。另外,调整螺钉81通过使其外周的外说明书CN104246332A5/7页7螺纹部811与形成于吸引件42的上部内周面的内螺纹部42B螺纹结合而安装于吸引件42。0044在球体84与吸引件42的插通孔41之间设有极小的间隙,球体84沿着轴线L能够在插通孔41内位移。另外,在防脱部件7的球体84侧端部形成有厚度较薄的成为圆筒形状的圆筒部72,该圆筒部72以球面接触球体84。由此,防脱部件7以及阀杆2的上端总是定位于轴线L。0045通过对电磁驱动部4的电磁线圈43的通电,形成磁回路而在吸引件42与柱塞5之间产生磁性引。
24、起的吸引力。该吸引力与对电磁线圈43通电的电流相对应。0046根据以上的结构,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发挥以下作用。设定调整部8通过调整弹簧83经由弹簧支架82、球体84以及防脱部件7对阀杆2向阀座部件14侧加力。通过对电磁线圈43励磁,柱塞5被吸引件42吸引,阀杆2克服调整弹簧83的作用力而向离开阀座部件14的方向位移,从而从闭阀成为开阀,并且根据阀芯21和阀座部件14的沿轴线L的方向的位置关系,控制阀口13的开度。此外,柱塞5在最上端位置时阀开度为全开,是防脱部件7的凸边状部71与吸引件42的对置面4A抵接的位置。这样,凸边状部71起到限位器的作用,由此,防止柱塞5吸附贴紧于吸引件42。00。
25、47另外,通过使电磁线圈43的励磁消失从而阀芯21落座于阀座部件14,成为闭阀。此外,调整弹簧83根据调整螺钉81的进入量来调整施加于阀杆2的作用力,从而能够调节开阀所需要的电磁力吸引力。这样,由于电磁线圈43产生的电磁力与调整弹簧83的弹力的平衡关系,阀杆2在沿着轴线L的方向上位移,用阀芯21使阀口13的开度变化。0048另外,如上所述,在阀芯21上作用一次室11的压力和二次室12的压力的差压而向闭阀方向施加力。另一方面,均压室15通过均压导入通道16而与一次室11连通,因此作用于均压室15的一次室侧压力和作用于低压室17B的二次室侧压力的差压作用于膜片3,在阀杆2的活塞部23施加开阀方向的。
26、力。并且,由于阀口13的内径阀芯21的有效受压直径与阀芯21落座于阀座部件14后的闭阀时的膜片3的有效受压直径相等,因此对于阀杆2而言,差压引起的力相互抵消,在阀芯21离开阀座部件14时,不会受到差压的影响。0049图2是膜片3的向阀杆2固定前的剖视图以及概略俯视图。该膜片3是在橡胶层3B内埋设底布3A而成的构件,在中心未形成以往那样的贯通孔。此外,图2B是用线示意性地图示底布3的纱,但如图3所示,底布3以平织细密地织入纤维纱。0050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的主要部分的组装工序的图,膜片3和阀杆2的固定如下进行。如图4A所示,使形成于活塞部23的下端的针状突起231扎穿膜片3的中。
27、心而使针状突起231贯通膜片3。另外,将针状突起231插通膜片导向件17C的插通孔17C1。然后,通过对针状突起231的前端进行点焊,对针状突起231和膜片导向件17C进行紧固,并与活塞部23阀杆2一起夹持膜片3。另外,在阀壳1的下端部嵌合膜片按压件17D,如图4C所示,通过对阀壳1的下端进行铆接,从而对膜片按压件17D以及膜片3进行固定。0051这样,由于相对于针状突起231扎穿膜片3来保持膜片3,因此无需切开膜片3的底布3A。例如,无论如图3A所示在针状突起231扎穿底布3A的纱彼此之间的情况下,还是如图3B所示在针状突起231扎穿底布3A的纱的情况下,任一的情况下都没有切开底布3A。因此。
28、,提高了膜片3的耐压性、耐久性。说明书CN104246332A6/7页80052图5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与图1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膜片导向件17C形成针状突起17C2,在活塞部23形成供针状突起17C2插通的插通孔232。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使针状突起17C2扎穿膜片3的中心而使膜片3贯通针状突起17C2。然后,通过将膜片导向件17C针状突起17C2压入活塞部23的插通孔232来夹住膜片3,由此,用膜片导向件17C与活塞部23阀杆2一起夹持膜片3。组装前的针状突起。
29、17C2的外径比插通孔232的内径稍大,通过压入而对膜片导向件17C和活塞部23进行紧固。即使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提高了膜片3的耐压性、耐久性。0053图6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膜片的固定前的剖视图以及概略俯视图。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膜片3,在凸台部32形成有直径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凹部32A大的凹部32B。另外,在活塞部23的下端形成有直径比第一实施方式的针状突起231大的粗的针状突起233。并且,在膜片导向件17C形成有直径比第一实施方式的插通孔17C1大的插通孔17C3。并且,针状突起其一部分233贯通膜片3。
30、的凹部32B的中心,使该针状突起233嵌入膜片导向件17C的插通孔17C3。并且,通过由膜片导向件17C和活塞部23夹住膜片3的凸台部32对针状突起233的前端进行铆接,从而膜片3紧固于活塞部23。0054图8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的主要部分的组装工序的图,膜片3与作为“驱动轴”的阀杆2的固定如下进行。如图8A所示,在活塞部23的针状突起233的端部的铆接孔233A内嵌入针状帽233B作为组装前的针状突起的一部分。使该针状帽233B以及针状突起233扎穿膜片3的中心,而使针状帽233B以及针状突起233贯通膜片3。如图8B所示,使针状帽233B以及针状突起233插通膜片导向件17C的。
31、插通孔17C3。然后,如图8C所示,通过拆下针状帽233B,在外侧焊接针状突起233的铆接孔233A的部分,从而对针状突起233和膜片导向件17C进行紧固,与活塞部23阀杆2一起夹持膜片3。另外,通过在阀壳1的下端部嵌合膜片按压件17D,并对阀壳1的下端进行铆接,从而固定膜片按压件17D以及膜片3。此外,也可以焊接固定针状突起233的铆接孔233A的部分。0055这样,通过相对于针状帽233B以及针状突起233扎穿膜片3来保持膜片3,从而即使是直径粗的针状突起233也无需切开膜片3的底布3A。这与上述图3中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提高了膜片3的耐压性、耐久性。0056另外,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
32、由于针状突起233比第一实施方式的针状突起231粗,因此膜片3的固定结构变得牢固,例如,即使在高压下使用的情况下也可得到高的耐久性。此外,在应用了针状帽233A以及针状突起233那样粗的针状突起的情况下,从膜片导向件17C的插通孔17C3的突出量也变大,在该状态下,难以进行铆接、焊接,但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可拆下针状帽233B,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铆接、焊接。并且,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将针状突起233的铆接孔233A用于针状帽233B的安装,因此针状帽233B的安装以及拆卸变得容易。0057图9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式控制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在膜片导。
33、向件17C形成直径比第二实施方式的针状突起17C2大的粗的针状突起17C4,在活塞部23形成供针状突起17C4插通的、直径比第二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4246332A7/7页9的插通孔232大的插通孔234。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也使针状突起17C4扎穿膜片3的中心,使针状突起17C4贯通膜片3。然后,通过将膜片导向件17C针状突起17C4压入活塞部23的插通孔234来夹住膜片3,由此,用膜片导向件17C与活塞部23阀杆2一起夹持膜片3。组装前的针状突起17C4的外径比插通孔234的内径稍大,通过压入而对膜片导向件17C和活塞部23进行紧固。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提高了膜片3。
34、的耐压性、耐久性。0058并且,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由于针状突起17C4比第二实施方式的针状突起17C2粗,因此膜片3的固定结构变得牢固,例如,即使在高压下使用的情况下也可得到高的耐久性。0059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的变更等也包含于本发明。驱动轴不限于阀杆,只要是将膜片固定于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驱动轴的构件即可,也能够应用于其他装置、其他构造物,可得到膜片的高耐压性、耐久性。0060符号的说明00611阀壳,11一次室,12二次室,13阀口,15均压室,16均压导入通道,17压力平衡部,17A连通孔,17。
35、B低压室,17C膜片导向件,17C1插通孔,17D膜片按压件,2阀杆驱动轴,21阀芯,22连结杆,23活塞部,231针状突起,3膜片,3A底布,3B橡胶层,17C2针状突起,232插通孔,17C3插通孔,233针状突起,233B针状帽,17C4针状突起,234插通孔,4电磁驱动部。说明书CN104246332A1/8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46332A102/8页1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246332A113/8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4246332A124/8页13图5说明书附图CN104246332A135/8页14图6说明书附图CN104246332A146/8页15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246332A157/8页16图9说明书附图CN104246332A168/8页17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246332A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