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和预防保健的伤寒口罩 本发明属于利用祖国中医药制成的治疗和预防保健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和预防保健的伤寒口罩。
在已知的技术产品中,有各种药物保健口罩,都有较好的治疗或保健效果,如:防感冒型的、专治气管炎型的、专治鼻炎型或消毒灭菌型的等等。其不足是每种口罩治疗保健作用范围较窄,功能较为单一。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知技术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口、鼻、呼吸系统疾病及并发症等具有综合治本、标本兼治,治疗和预防保健并行作用的伤寒口罩,应同时具有,平衡阴阳、扶正祛邪、增强免疫、滋阴润肺、芳香避秽、宣肺平喘、通鼻利窍、镇咳祛痰、清喉利咽、防治温瘟、消炎灭菌、活血化淤、解毒止痛、除湿止痒、开窍醒脑、增强记忆、祛病强身等功效,且应作用迅速、药效持久、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在口罩上装有药芯,其特殊之处在于药芯包括如下中药组分制成的;
麝香0.1-2.5% 西瓜霜1.5-20% 辛夷 1.5-15% 白芷3-15%
细辛1.5-10% 川芎 1.5-15% 苍耳子1.5-15% 防风1.5-15%
硼砂1.5-20% 黄连 1.5-17% 牛黄 0.1-2.5% 柴胡1.5-17%
葛根1.5-17% 紫苏叶1.5-15% 木香 1.5-15% 冰片1.5-10%
沉香1.5-15% 安息香1.5-15% 甘草 1.5-17% 雄黄1.5-15%
檀香1.5-15% 胆南星1.5-15%上述各中药组分总重量为百分之百。另一特殊之处是所说药芯4的层间结构为三层药粉层,其间夹着有缓释孔的塑料薄膜,以均衡药物释放量,增加药物持久时间。
本发明的中医药理分析;针对本发明的目地,在药芯的中药组分筛选上,依据和挖掘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
其一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因此应选用增强人体抗病或免疫能力的药物,促进增强体质或恢复正气,抵御病菌病毒的入侵。
其二是,“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又有“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之说,因此本发明虽为外治之药,但运用的是内治之理,施药于外,起效于内,有针对性的通过口、鼻、呼吸系统的吸闻,传导至大脑中枢神经和经络,而调治全身和增强体质。
其三是,根据祖国医学阴阳气血、表里、寒热虚实、脏腑辩证、异病同治、有病治病、无病先防的治疗保健原则,因此药物组分筛选不仅立足于治,也立足于保健预防。
其四是,筛选药物依据还在于“皮肤透入、经络传导、粘膜吸收”,“切于皮肤、切于肉理、摄于透气、融于渗液、外治之学与内治之学并行,并能补内治之不及”。药物气味也称气体中的药物有效成份经口、鼻、呼吸道直达病变部位,或经粘膜吸收、或皮肤透入经孔窍、腧穴、经络刺激传导神经中枢及全身,扩大了本发明的综合治疗和保健范围,且作用迅速、效果显著。
其五是,运用中医药四气五味、归经等药性药理筛选每味中药,还运用“君、臣、佐、使”四个药群组进行配伍,使药群组内各味药及药群组之间,互为提升与强化,互为补充与协调,使本发明所筛选的中药组分构成了治疗和保健预防功能完整的有机整体。其中;君药群组包括:麝香、牛黄、西瓜霜、辛夷、白芷、细辛、川芎、硼砂、防风、黄连。臣药群组包括:苍耳子、柴胡、葛根、紫苏叶。佐药群组包括:胆南星、雄黄、木香、沉香。使药群组包括:安息香、檀香、甘草、冰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和临床实验表明本发明可以治疗伤风感冒、急馒性咽炎、急馒性鼻炎、鼻窒肉、酒糟鼻、扁桃腺炎、急馒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咳嗽、肺气肿、矽肺病、肺心病、冠心病、口腔炎、牙龈炎、等多种口、鼻、呼吸系统疾病及并发症。具有平衡阴阳、扶正祛邪、增强免疫、滋阴润肺、芳香避秽、宣肺平喘、通鼻利窍、镇咳祛痰、清喉利咽、活血化淤、解毒止痛、防治瘟疫、除湿止痒、开窍醒脑、增强记忆、祛病强身等功能。对口、鼻、呼吸系统疾病综合治本、标本兼治,治疗和预防保健并行,且作用迅速、药效持久、疗效明显、无过敏、无毒副作用。
附图及附图说明:
图1是伤寒口罩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药芯层间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中,在口罩1上利用夹层缝制出装药袋2,上端不缝留作装药袋口3,其间装有药芯4。
图2是图1中沿A-A药芯层间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药芯4的层间结构为在塑料薄膜5无孔的一端上铺有纱布6,紧接着是药粉层I,其上加盖一层有缓释孔7的塑料薄膜8,再依次是药粉层II、药粉层III,再将塑料薄膜5有缓释孔9的一端折回盖上,最外层是药芯内袋10并缝纫扎制成片状,所用药粉的重量为0.5-3克。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措施:
在工业化成批生产中,首先对所选的中药材进行清理、清洗、除杂和炮制,每批产品按照药芯4各中药组分含量的重量百分比配料为:
麝香0.4% 西瓜霜8.2% 辛夷4.3% 白芷4.7%
细辛3.1% 川芎 4.7% 苍耳子4.7% 防风4.3%
硼砂7.0% 黄连 7.0% 牛黄 0.4% 柴胡7.0%
葛根6.7% 紫苏叶4.3% 木香 4.3% 冰片3.1%
沉香4.7% 安息香4.7% 甘草 6.7% 雄黄3.1%
檀香3.9% 胆南星2.7%
上述各中药组分总重量为百分之百。各层药粉分别混合、粉碎、过筛,其中药粉层I包括;辛夷、白芷、细辛、防风、川芎、木香、紫苏叶、甘草,粉碎过筛细度为30-60目。药粉层II包括;黄连、雄黄、柴胡、葛根、胆南星、苍耳子、硼砂,粉碎过筛细度为60-100目。药粉层III包括;麝香、牛黄、西瓜霜、冰片、安息香、檀香、沉香,粉碎过筛细度为100-120目。制作药芯4时在塑料薄膜5无孔的一端上铺有纱布6,紧接着是药粉层I,其上加盖一层有缓释孔7的塑料薄膜8,再依次是药粉层II、药粉层III,再将塑料薄膜5有缓释孔9的一端折回盖上,最外层是药芯内袋10并缝纫扎制成片状,装入口罩上的装药袋2内再密封包装即成。药芯4也可单独密封包装出厂供选用。每个药芯所用药粉的重量儿童型为0.5-1.5克,成人型为1.5-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