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门窗套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装饰用的组合门窗套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设高潮持续不断,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可见建筑规模极其巨大。遗憾的是,不仅既有的400多亿平方米建筑中的99%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问题相当严重,情况十分紧迫,建筑节能已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很抓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建筑节能工作,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率为65%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并实施节能率为50%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标准》及《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要求到2010年完成应改造建筑面积的25%,任务重大,时间紧迫。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其中包括墙体和门窗套及门窗的改造,墙体的改造一般包括在外墙外表面设置保温隔热层,门窗套及门窗的改造一般包括更换节能型门窗套及门窗。
现有技术中,门窗套的安装要在墙体上打眼,在打的眼内塞入木塞,再用垫块找平,然后用钉子将立挺等固定,之后覆盖钉眼,抹泥子上漆,其缺点是:1、在墙体上打眼其噪音大、粉尘多,而且木塞未经干燥常常脱落。2、其它部件所用的细木工板、木方等也不经干燥,含水量高,极易变形。3、细木工板、木方等均是由较软的木材加工的,其握钉力差、厚度不均匀,容易造成骨架变形,使表面凹凸不平。4、由于墙面不平、木龙骨厚度不均,需要垫很多东西方能找平,费时费力,造成门窗的大小无法统一。5、饰面板用钉子和胶固定在底层细木工板或多层板上,涂胶不均、粘接不平、并由大量钉眼要处理,油漆后产生明显麻点,日后钉子锈蚀而影响美观效果。6、由于全部为手工操作,工序烦琐,工期长。7、用户计算不准往往会浪费很多材料。8、其装饰结构以及现场油漆均会导致工地存有大量有害气体,难以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原材料便于工厂化生产、施工简单、无噪音、环境无污染的组合门窗套。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组合门窗套的安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门窗套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门窗套,包括门窗框,其特征在于:组合门窗套的左门窗套和右门窗套主要由门窗框、封修板、卡座、卡槽、固定卡、螺钉、密封条构成,在门窗框的一个面上设有卡座和卡槽,卡座和卡槽由螺钉与门窗框连接在一起,在卡槽的凹槽内连接封修板的其中的一端,封修板其中的另一端由固定卡和螺钉将封修板与墙体连接,组合门窗套的上门窗套主要由门窗框、封修板、卡座、卡槽、固定卡、螺钉、密封条构成,在门窗框的一个面上设有卡座和卡槽,卡座和卡槽由螺钉与门窗框连接在一起,在卡槽的凹槽内连接封修板的其中的一端,封修板其中的另一端由固定卡和螺钉将封修板与墙体连接,组合门窗套的下窗套主要由门窗框、封修板、卡座、卡槽、流水板、固定卡、螺钉、连接角型材、密封条构成,在门窗框的一个面上设有卡座和卡槽,卡座和卡槽由螺钉与门窗框联接在一起,在卡槽的凹槽内连接封修板和流水板的其中的一端,封修板其中的另一端由固定卡和螺钉将封修板与墙体连接,流水板的其中另一端与连接角型材连接,连接角型材再与由封修板和墙体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封修板为折弯的角形型材,其中门窗框左、右侧与门窗框联接的封修板为三折弯的角形型材,封修板其中的一端向内折弯为内角部,封修板其中的另一端向外折弯为外角部,在外角部的端部设有向内折弯为α°角的内角卡槽构造,α°角的角度为20°-45°,内角卡槽构造与固定卡配合,其中门窗框上侧与门窗框联接的封修板为四折弯的角形型材,封修板其中的一端向内折弯为内角部,封修板其中的另一端向内β°折弯再向外折弯为外角部,β°角的角度为45°-75°,在外角部的端部设有向内折弯为α°角的内角卡槽构造,α°角的角度为20°-45°,内角卡槽构造与固定卡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卡座为条形型材,卡座两端的上面和下面设有凸台,卡座的两侧面为弧形面,卡座的两侧弧形面与卡槽上端口内侧的卡角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卡槽为U形型材,卡槽的一侧设有凹槽,卡槽的上端口内侧设有卡角,卡槽上端口内侧的卡角与卡座的两侧弧形面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流水板为折弯的角形型材,流水板其中的一端向内折弯为内角部,流水板其中的另一端向外γ°折弯为外角部,γ°角的角度为100°-135°,在外角部的端部设有平行板,平行板部分设有通孔,平行板部分和通孔与连接角型材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定卡为条形折弯板,在固定卡设有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连接角型材为直角形铝角材,在连接角型材的两个面设有通孔。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门窗套的安装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门窗套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歩骤:
A、加工或备置附框、龙骨、保温板等材料;
B、在门洞口上、左、右面的中部的位置或窗洞口上、下、左、右面的中部的位置组装并固定附框,在门洞口上、左、右面的或窗洞口上、下、左、右面的外墙角组装并固定龙骨,在门洞口上、左、右面的或窗洞口上、下、左、右面的外墙角固定龙骨的外侧面组装并固定保温板;
C、在门洞口上、左、右面的附框或窗洞口上、下、左、右面的附框的外侧面与龙骨的外侧面保温板的端面组装并固定型材保温板;
D、在门洞口上、左、右面的附框或窗洞口上、下、左、右面的附框的内侧面组装并连接固定门窗框型材;
E、在门窗框型材的外侧面组装并固定卡座、卡槽,卡座和卡槽由螺钉与门窗框型材连接在一起;
F、在门洞口或窗洞口的上、左、右侧型材保温板及外墙角的保温板的部位装配并连接固定封修板,封修板其中的一端与门窗框型材的外侧面的卡槽上的凹槽连接在一起并在卡槽部位填充密封胶,封修板其中的另一端由固定卡和螺钉与外侧面保温板连接在一起并在封修板的端部与保温板联接的部位填充密封胶;
G、在窗洞口的下侧装配型材保温板及外墙角的保温板的部位装配并连接固定封修板,封修板其中的一端与门窗框型材的外侧面的卡槽上的凹槽连接在一起,封修板其中的另一端由固定卡和螺钉与外侧面保温板连接在一起并在封修板的端部与保温板联接的部位填充密封胶,在封修板的外侧面上复合保温材料,在再保温材料上覆盖流水板,流水板其中的一端与门窗框型材的外侧面的卡槽上的凹槽连接在一起并在卡槽部位填充密封胶,流水板其中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封修板和外墙角保温板上的连接角型材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连接角型材由螺钉与封修板和外墙角保温板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的组合门窗套及其安装方法,为贯彻执行国家的建筑节能工作,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其中的门窗套及门窗的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本发明的组合门窗套及其安装方法便于工厂化生产,节省材料,且能保证质量,现场只需装配、固定,施工简单、无噪音、环保;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其中的门窗套及门窗的改造,也适用于新建建筑的组合门窗套及其安装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组合窗套与墙体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组合窗套与墙体的外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B向(左窗套与墙体、右窗套与墙体)放大的截面构造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向(上窗套与墙体、下窗套与墙体)放大的截面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左窗套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右窗套(右窗套与左窗套对称)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下窗套的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上窗套(除上窗套的封修板与右窗套和左窗套的封修板区别之外,上窗套与右窗套和左窗套的构造相同)的构造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下窗套的流水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上窗套的封修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左窗套和右窗套的封修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卡座的构造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卡槽的构造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固定卡的构造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连接角型材的构造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是本发明实施的优选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
图1-图2是本发明的组合窗套与墙体的外形示意图(本发明的组合门套与本发明的组合窗套的构造区别在于在门洞口的下方一般是地面,无需下方门套,本说明书附图没有给出组合门套的附图)。
图1一图2是本发明的组合窗套与墙体的外形示意图;本发明的组合门套的上门套、右门套和左门套与本发明的组合窗套的上窗套、右窗套和左窗套的构造对应相同,由于门洞口的下方是地面,无需下方门套,本说明书附图没有给出组合门套的附图,本发明的组合门套的上门套、右门套和左门套的构造参照本发明的组合窗套的上窗套、右窗套和左窗套的构造。
如图3、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组合门窗套的左门窗套和右门窗套由门窗框11、封修板16a、卡座12、卡槽13、固定卡17、螺钉14、密封条15构成,在门窗框11的一个面上设有卡座12和卡槽13,卡座12和卡槽13由螺钉14与门窗框11连接在一起,在卡槽13的凹槽13a内连接封修板16a的其中的一端,封修板16a其中的另一端由固定卡17和螺钉14将封修板16a与墙体连接。
如图4、图7、图8所示:本发明的组合门窗套的上门窗套由门窗框11、封修板16b、卡座12、卡槽13、固定卡17、螺钉14、密封条15构成,在门窗框11的一个面上设有卡座12和卡槽13,卡座12和卡槽13由螺钉14与门窗框11连接在一起,在卡槽13的凹槽13a内连接封修板16b的其中的一端,封修板16b其中的另一端由固定卡17和螺钉14将封修板16b与墙体连接,本发明的组合门窗套下窗套由门窗框11、封修板16a、卡座12、卡槽13、流水板18、固定卡17、螺钉14、连接角型材19、密封条15构成,在门窗框11的一个面上设有卡座12和卡槽13,卡座12和卡槽13由螺钉14与门窗框11联接在一起,在卡槽13的凹槽13a内连接封修板16a和流水板18的其中的一端,封修板16a其中的另一端由固定卡17和螺钉14将封修板16a与墙体连接,流水板18的其中另一端与连接角型材19连接,连接角型材19再与由封修板16a和墙体连接。
如图9所示:所述的流水板18为折弯的角形型材,流水板18其中的一端向内折弯为内角部,流水板18其中的另一端向外γ°折弯为外角部,γ°角的角度为115°,在外角部的端部设有平行板,平行板部分设有通孔,平行板部分和通孔与连接角型材配合。
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的封修板16a、16b为折弯的角形型材,其中门窗框左、右侧与门窗框11联接的封修板16a为三折弯的角形型材,封修板16a其中的一端向内折弯为内角部,封修板16a的内角部与卡槽13的凹槽13a配合,封修板16a其中的另一端向外折弯为外角部,在外角部的端部设有向内折弯为α°角的内角卡构造,α°角的角度为45°,内角卡构造与固定卡17配合,其中门窗框11上侧与门窗框连接的封修板16b为四折弯的角形型材,封修板16b其中的一端向内折弯为内角部,封修板16b的内角部与卡槽13的凹槽13a配合,封修板16b其中的另一端向内β°折弯再向外折弯为外角部,β°角的角度为60°,在外角部的端部设有向内折弯为α°角的内角卡构造,内角卡构造与固定卡17配合。
如图12-图13所示:所述的卡座12为条形型材,卡座12的两端上面和下面设有凸台12b,卡座12的两侧面为弧形面12c,弧形面12c与卡槽13上端口内侧的卡角13b配合。
如图14-图15所示:所述的卡槽13为U形型材,卡槽13的一侧设有凹槽13a,卡槽13的上端口内侧设有卡角13b,卡槽13上端口内侧的卡角13b与卡座12的两侧弧形面12c配合,卡槽13上设有限位卡13c。
如图16-图17所示:所述的固定卡17为条形折弯板,在固定卡17设有通孔17a。
如图18-图19所示:所述的连接角型材19为直角形铝角材,在连接角型材19的两个面设有通孔19a。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门窗套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歩骤:
A、加工或备置附框22、龙骨23、保温板24、25、26、27等材料;
B、在门洞口上、左、右面的中部的墙体21上或窗洞口上、下、左、右面的中部的墙体21上组装并固定附框22,在门洞口上、左、右面的外墙角或窗洞口上、下、左、右面的外墙角组装并固定龙骨23,在门洞口上、左、右面的或窗洞口上、下、左、右面的外墙角固定龙骨23的外侧面组装并固定保温板25;
C、在门洞口上、左、右面的附框22的或窗洞口上、下、左、右面的附框22的外侧面与龙骨23的外侧面保温板25的端面组装并固定型材保温板24;
D、在门洞口上、左、右面的中部的或窗洞口上、下、左、右面的附框22的内侧面组装并连接固定门窗框11;
E、在门窗框11的外侧面组装并固定卡座12、卡槽13,卡座12和卡槽13由螺钉14与门窗框11连接在一起;
F、在门洞口或窗洞口的上、左、右侧型材保温板24及外墙角的保温板25的部位装配并连接固定封修板16a或16b,封修板16a或16b其中的一端与门窗框型材11的外侧面的卡槽13上的凹槽13a连接在一起并在凹槽13a部位填充密封胶15,封修板16a或16b其中的另一端由固定卡17和螺钉14与外侧面保温板25连接在一起并在封修板16a或16b的端部与保温板25联接的部位填充密封胶15;
G、在窗洞口的下侧装配型材保温板26及外墙角的保温板25的部位装配并连接固定封修板16a,封修板16a其中的一端与门窗框型材11的外侧面的卡槽13上的凹槽13a连接在一起,封修板16a其中的另一端由固定卡17和螺钉14与外侧面保温板25连接在一起并在封修板16a的端部与保温板25联接的部位填充密封胶15,在封修板16a的外侧面上复合保温材料27,在再保温材料27上覆盖流水板18,流水板18其中的一端与门窗框型材11的外侧面的卡槽13上的凹槽13a连接在一起并在凹槽13a部位填充密封胶15,流水板18其中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封修板16a和外墙角保温板25上的连接角型材19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连接角型材19由螺钉14与封修板16a和外墙角保温板25连接在一起。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