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48524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7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50542.X

申请日:

2007.11.19

公开号:

CN101158169A

公开日:

2008.04.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C 1/12申请日:20071119授权公告日:20110202终止日期:201111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3C1/12; E03B3/02; C02F9/02; E03D11/11

主分类号:

E03C1/12

申请人:

张昌华

发明人:

张昌华

地址:

611230四川省崇州市辰居路26号(原县车架厂宿舍)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的装置。本装置由蓄水桶(1)、蓄水桶(2)、蓄水桶(3),以及安装在蓄水桶(1)、(2)、(3)之间的虹吸管(10),装填在虹吸管(10)中的过滤性、吸附性材料,以及杠杆(13)、包装箱(23)组成。在整个生活污水的回收、处理、利用系统的运行中,利用虹吸管(10)的虹吸作用,以及由杠杆(13)的升降而形成的水位落差产生的水压力作用,再加上过滤性、吸附性材料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作用,完成了对生活污水的回收、处理和利用的过程。整个运行自然进行,不耗费动力、人力,因此使用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由多个蓄水桶,承载蓄水桶的杠杆,包装蓄水桶及杠杆的包装箱组成,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桶(1)、蓄水桶(2)、蓄水桶(3)由虹吸管(10)连接;所述蓄水桶(1)、蓄水桶(2)、蓄水桶(3)被依次安放在杠杆架上;所述杠杆架由基座(15),连接基座(15)两壁的杠杆轴(14),固定连接在杠杆轴(14)上的杠杆(13)组成;所述由蓄水桶(1)、(2)、(3)及杠杆架所组成的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系统被安装在包装箱(23)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桶(1)的上端设置有接水管(4),溢流管(11),溢流管(11)的出水口与蓄水桶(1)的排水阀门(12)的出水管口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桶(1)的顶端还设置有一根有两个接口的排气管(5),其中一个接口用管接头(6)与雨水管接头(7)连接,另一个接口与蓄水桶(2)伸出的通气管(9)连接;所述蓄水桶(3)的上端同样设置有溢流管(11),溢流管(11)的出水口同样与蓄水桶(3)下端的排水阀门(12)的出水管口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桶(3)的顶端也设置有一根一个接口的排气管(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其特征是,所述杠杆(13)两端安放蓄水桶(1)、蓄水桶(3)的杠杆架上成十字固定连接有扶手(19),扶手(19)再由扶手圈(20)圈定;所述扶手(19)内面的中心位置连接有橡胶垫(22),在扶手(19)的中心底背面还设置有承重弹簧(18);所述杠杆轴(14)的两端各固定安装有三角刀(17),三角刀(17)被活动安装在基座(15)两边座壁上部的三角孔(16)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其特征是,所述包装箱(23)的箱盖(28)为三块可拆卸的活动盖板,每个活动盖板的中心均设置有一个连接孔(24),其中第一块箱盖(28)的中心连接孔(24)的两边相对设置有磁卡(25),磁卡(25)由弹簧(26)连接;所述磁卡(25)与伸出连接孔(24)外的雨水管接头(7)上的两个相对而制的碰卡(8)形成连接;所述包装箱(23)左边上端与蓄水桶(1)上端的接水管(4)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升降槽(27);所述包装箱(23)正面下边与蓄水桶(1)、蓄水桶(3)的排水阀门(12)相对应的地方同样设置有升降槽(27),在与蓄水桶(2)的排水阀门(12)相对应的地方同样设置有连接孔(24);所述包装箱(23)在与基座(15)、蓄水桶(1)、蓄水桶(3)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有承重箱足(29)。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其特征是,所述虹吸管(10)的进水管口与出水管口均安装有过滤罩(21);所述虹吸管(10)在蓄水桶(1)与蓄水桶(2)、蓄水桶(2)与蓄水桶(3)之间的连接管部份为可伸缩性的波纹软管;所述蓄水桶(1)与蓄水桶(2)之间连接的虹吸管(10)管内装填的是过滤性材料;所述蓄水桶(2)与蓄水桶(3)之间连接的虹吸管(10)管内装填的是吸附性材料。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性材料为石英砂;所述吸附性材料为颗粒活性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桶(1)、蓄水桶(3)的下部均为漏斗形,其漏斗形部份为双层加厚;所述蓄水桶(2)作为主蓄水桶其容积比大蓄水桶(1)、蓄水桶(3)各1/3。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其特征是,所述通气管(9)为可伸缩性的波纹软管。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其特征是,所述磁卡(25)的卡头下部中心镶嵌焊接有磁铁条;所述碰卡(8)的卡头上部中心镶嵌焊接有铁条。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其特征是,所述承重弹簧(18)的承重量为蓄水桶(1)蓄满水后的重量。

说明书

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回收处理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人类生活和生产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它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全世界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具体表现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而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水资源约为世界平均的1/4,属严重缺水国家。并且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又加快了水污染的速度,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水资源的贫乏已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由于大量的废水排入天然水体,已使我国约80%的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开展污水的深度处理,使污水成为稳定的再生水源,实现污水资源化。不但解决了水源的污染问题,而且可以缓解水资源危机。据调查,在人们的家庭生活用水中,其中以饮用等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水量还不到用水总量的30%,大部份水都用在与健康关系不大的冲洗厕所等方面,而这些水可以用水质相对较差的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来代替,以达到节约新鲜水资源的目的。而污水经过处理后再生利用,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因此,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污水的回收利用对提高城市水资源的综合经济效益,缓解水资源的紧缺状况,进一步减少水环境污染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供普通家庭使用的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的装置。
本发明的这种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的装置由三个蓄水桶组成一组系统,并被安放在一个杠杆架上,在三个蓄水桶的中部偏下部位,均设置有虹吸管固定连接,整个系统被安装在一个包装箱内。
在一号蓄水桶的上端,安装有两根接水管,以吸收来自厨房、洗脸间的生活污水,另外还安装有溢流管,当蓄水桶蓄满生活污水时,多余的生活污水连同污水面上的飘浮物即随溢流管流出。溢流管的出水口与蓄水桶下边的排水阀门的前端出水口固定连接,在蓄水桶顶端,还设置有一根有两个接口的排气管,其中一个排气管口与二号蓄水桶顶端延伸过来的通气管相连接,另一个排气管口用管接头与一个雨水管接头连接。雨水管接头再被一根延伸上屋顶的软管连接后,这个排气管口除了可排除污水中产生的臭气外,在雨天时还可接收来自屋顶的雨水以稀释污水,并增加水量。在一号蓄水桶中蓄积的生活污水,蓄积时经静止沉淀,飘浮物飘浮在污水面,经溢流管排出,大颗粒的不溶解物沉淀在桶底,经排水阀门排出,中间的澄清水还存在一些不溶性的悬浮物质,经虹吸管流向二号蓄水桶。而在一号蓄水桶与二号蓄水桶之间安装连接的虹吸管,因在管口安装有过滤罩,可阻止大颗粒的悬浮飘移物进入虹吸管内。而在虹吸管内,装填有过滤性材料石英砂,可阻止微细的悬浮飘移物进入。当蓄水桶中蓄积的生活污水水平线超过虹吸管的上部连接管线时,由于空气、水所产生的压力,再加上蓄水桶与蓄水桶之间内部蓄水多少产生的水位落差,使蓄水多的一号蓄水桶内的生活污水经过滤罩,通过虹吸管内的过滤性材料石英砂而渗透进二号蓄水桶,由此产生第一次处理作用。同样,在二号蓄水桶蓄积的处理水的水平线超过连接二号蓄水桶与三号蓄水桶之间的虹吸管的上部连接线时,同样的作用再次产生。另外,由于取得的生活污水经过一号蓄水桶的澄清、过滤后,其中的悬浮飘移物已极少,所以连接二号蓄水桶与三号蓄水桶的虹吸管内装填的是吸附性材料颗粒活性炭,它主要吸附处理水中的不良异味,达到使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无气味的目的。而在三号蓄水桶的上端和顶端,同样设置有溢流管和排气管。多余的水从溢流管排出。而排气管除了起到排除不良气味的作用外,主要还是在需要时将一号蓄水桶上的连接在雨水管接头上的延伸上屋顶的软管取来安装上,以接收雨水,以增加三号蓄水桶的蓄水量,还可达到迴流清洗虹吸管内的吸附性材料与过滤性材料的目的。
然后,将这组由三个蓄水桶所组成的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系统安放在杠杆架上。其中二号蓄水桶因其属于主蓄水桶,容积大一号、三号蓄水桶1/3,因此被安放在杠杆的基座上,其余一号、三号蓄水桶分别被置于左右。杠杆的基座呈凹字形,在基座两边的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三角形的孔,由一根杠杆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上三角刀后安放在三角孔内。三角刀在三角孔中予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以方便杠杆的升降活动。在杠杆轴上固定架设三根钢条作为活动杠杆。在活动杠杆的两端安放一号、三号蓄水桶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扶手,扶手由扶手圈固定圈定。由于一号、三号蓄水桶的桶下部呈漏斗形,所以扶手的形状依桶下部的漏斗形而斜张,以此活动式地稳定住蓄水桶,使蓄水桶不致在杠杆升降运动中歪斜。为防止蓄水桶在杠杆升降活动中因磨擦而产生磨损,另在扶手的中心位置上再固定连接一橡胶垫,并将一号、三号蓄水桶的漏斗状的下部桶壁技术上作双层加厚处理。另外,在安放一号蓄水桶的扶手中心位置的底部,还设置有一承重弹簧,此承重弹簧的承重力应承载蓄水桶蓄满水后的重量,使一号蓄水桶不致因蓄满水后重量增加而下降,并且,它还可在桶内蓄水减少时因重量减轻而在杠杆的作用下上升,以抬升水位差,促进水的渗透运动。
最后,将杠杆与蓄水桶分别安装进包装箱内。为方便蓄水桶的一些部件及过滤、吸附性材料的维护或更换,包装箱的箱盖除了设置成可拆卸的三个活动盖板外,在每个盖板的中心还设置有连接孔,每个连接孔都可供连接软管进出。在左边安放一号蓄水桶的盖板的连接孔两边还相对设置有磁卡,磁卡的活动由弹簧连接,它与延伸出包装箱外的雨水管接头上的碰卡形成锁卡的关系。在磁卡的卡头下部中心镶嵌有磁铁条,在碰卡的卡头上部中心镶嵌有铁条,当需要对虹吸管内的吸附材料和过滤材料进行迴流清洗时,压下雨水管的碰卡卡头,使磁卡卡头下的磁铁条吸附住碰卡卡头上的铁条,利用杠杆的作用,迫使一号蓄水桶位置下降,从而形成一号蓄水桶与二号、三号蓄水桶的水位落差,从而达到自然清洗吸附、过滤材料的目的。为了方便蓄水桶在包装箱内的杠杆运动,在包装箱左边,与一号蓄水桶接水管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升降槽,而在正面的下部,则在一号蓄水桶和三号蓄水桶的与排水阀门相对应的地方设置升降槽。二号蓄水桶的排水阀门则从包装箱下部中间设置的连接孔伸出。另外,为承载杠杆和蓄水桶蓄水的重量,则在与基座,一号、三号蓄水桶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承重箱足。
为了方便杠杆的升降运动,将一号、二号、三号蓄水桶桶壁之间的连接管部份,以及连接一号、二号蓄水桶顶端的通气管均设置为可伸缩性的波纹软管。
由于单个家庭每天从厨房、洗脸间中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并不大,并且每次产生污水时均相隔一段时间,所以给生活污水的澄清自净保留有一定的时间,另外,从洗脸间和厨房间产生的生活污水水质也不很差,当通过澄清、溢流排除了大颗粒的污物后,剩下的澄清液通过虹吸管内的过滤性材料的过滤作用后用于家庭冲洗厕所完全没有问题,因此将二号蓄水桶的过滤水设定为冲洗厕所用水,由于冲洗厕所的用水量相应较大,所以将二号蓄水桶的容积增大1/3。三号蓄水桶的蓄水因经过二号蓄水桶的过滤和吸附性材料的吸附、处理后的水质更好,用于家庭中阳台或庭院的花草的浇灌养护,地面、地板的清洗完全没有问题。不足的水源,再增添一部份屋外的雨水。因此,利用这套家庭生活污水的回收、处理、利用装置,能为每个家庭节约大量的清洁自来水。另外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这套装置在进行生活污水的回收、处理、利用时均不需要任何动力或人力,一切依自然进行,所以不会产生任何运行费用,也不需要人去特别维护,非常方便省力。而本发明公开的这套装置,除了杠杆轴、杠杆用钢铁和磁卡卡头,碰卡卡头少量用铁外,绝大部份均可采用塑料来制作,许多部件都可一次性成型制作后安装拼接,并且,塑料因其重量轻、耐腐蚀、价格低,也是生产本装置的首选。因为原材料成本不高,产品价格也不应高,普通家庭都能接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该系统的剖视图。
图3是该系统的杠杆俯视图。
图4是安装完毕后的产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系统的主视图。在图中,蓄水桶1、蓄水桶2、蓄水桶3用虹吸管10固定连接,连接后的蓄水桶1、蓄水桶2、蓄水桶3被依次安放在杠杆架上,杠杆架由基座15,连接基座15两壁的杠杆轴14,固定连接在杠杆轴14上的杠杆13组成。
在整个由蓄水桶1、2、3所组成的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系统中,蓄水桶1作为回收生活污水的主要部件,在其桶的上端设置有两根接水管4,这两根接水管4主要接收来自厨房、洗脸间的生活污水,安装时将接水管4与厨房、洗脸间的排水管用塑胶软管连接。另外在蓄水桶1的桶上端还设置有一根溢流管11,其作用是将超出蓄水桶1容量的生活污水从溢流管11中排出,同时,还可将生活污水中的悬浮飘浮物排出。溢流管11下端出水管口与蓄水桶1下端排水阀门12的出水管口固定连接。在蓄水桶1的顶端还设置有一根有两个接口的排气管5,其中一个接口用管接头6与雨水管接头7连接,另一个接口与蓄水桶2伸出的通气管9连接。在蓄水桶3上端同样设置有溢流管11,其连接方式与蓄水桶1相同。在蓄水桶3顶端设置的排气管5,除了具有排除生活污水中不良气味的作用外,还可在连接上通往屋外的雨水管后,接收来自屋外的雨水,以增加蓄水桶中的蓄水量。在安放蓄水桶1、蓄水桶3的杠杆1 3的两端横条上,如图3所示,成十字固定连接有扶手19,扶手19再由扶手圈20圈定。在扶手19的内面中心点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橡胶垫22,橡胶垫22可减少蓄水桶1、蓄水桶3在杠杆13作升降运动时,其桶壁与扶手19产生摩擦磨损。在蓄水桶1与扶手19中心位置的底背面,如图1所示,还设置有承重弹簧18,承重弹簧18的承重量为蓄水满水后的重量。在安放蓄水桶2的基座15的两边座壁上部,如图1、图2、图3所示,开有三角孔16。三角孔1 6内活动安装有三角刀17。两边座壁内的三角刀17由一根杠杆轴14固定连接在两端。两边座壁上的三角孔16,与三角刀17之间予留的活动空间,应保证杠杆13的自由升降活动。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蓄水桶1、蓄水桶2、蓄水桶3之间的虹吸管10,在蓄水桶1与2、2与3的桶与桶之间的连接管部份,应设置为可伸缩性的波纹软管,其主要作用是要保证蓄水桶1、蓄水桶3在与杠杆13作升降运动时,有可以延伸的余地。同样,设置在蓄水桶1与蓄水桶2顶端的通气管9,也为可伸缩性的波纹软管。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虹吸管10在蓄水桶1、2、3的进水管口与出水管口均安装有过滤罩21,过滤罩21可采用螺丝式活动安装,以方便虹吸管10内装填的过滤或吸附性材料的更换、清洗。如图2所示,在蓄水桶1与蓄水桶2之间的虹吸管10内,装填的是过滤性材料,如石英砂之类;在蓄水桶2与蓄水桶3之间的虹吸管10内,装填的是吸附性材料,如颗粒活性炭之类。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蓄水桶2因其作为主蓄水桶,其中经初次过滤的生活污水,主要用于冲洗厕所之用,故将其容积设置为比蓄水桶1、蓄水桶3大1/3。而蓄水桶1、蓄水桶3的桶下部均设置为漏斗形,除了有可以方便地排除污水中沉淀的大颗粒物质的作用外,还可以依扶手19的形状进行稳妥地安放。为保证蓄水桶1、蓄水桶3在与杠杆13作升降运动时,其桶下部因与扶手19有活动而产生摩擦,有可能便桶壁磨损,故将蓄水桶1、蓄水桶3的漏斗形桶壁设置为双层加厚。
图4所示的是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系统被安装在包装箱内的整个产品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包装箱23的箱盖28为三块可以拆卸的活动盖板。三块箱盖28的中心均设置有连接孔24。连接孔24除了可以方便地揭开箱盖28外,第一块箱盖28和第三块箱盖28的连接孔24还有可以连接屋外雨水管的作用。在第一块箱盖28的连接孔24的两边,设置有两个相对而立的磁卡25,磁卡25的活动由弹簧26控制。磁卡25与连接在箱盖28外的雨水管接头7上的两个相对而制的碰卡8形成连接关系,因为在磁卡25的两个卡头的下部中心镶嵌焊接有磁铁条,而在碰卡8的卡头上部的中心镶嵌焊接有铁条。如果需要对包状箱23内蓄水处理系统中的虹吸管10里面装填的过滤性材料与吸附性材料进行迴流冲洗,只要将碰卡8的卡头压下,由磁卡25的卡头将其卡住,在磁卡25的卡头下镶嵌焊接的磁铁条吸附住碰卡8卡头上镶嵌焊接的铁条,迫使蓄水桶1位置下降,蓄水桶3位置上升,造成蓄水桶3与蓄水桶2、蓄水桶2与蓄水桶1的水位落差,则迴流清洗作用产生。同时,为了方便蓄水桶1、蓄水桶3在包装箱23内的升降活动,在包装箱23与蓄水桶1上端的接水管4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升降槽27,在包装箱23正面下边与蓄水桶1、蓄水桶3的排水阀门12相对应的地方同样设置有升降槽27。而蓄水桶2桶下部的排水阀门12则从与其相对应的包装箱23下部设置的连接孔24中伸出。同时,包装箱23与杠杆13的基座15,以及与蓄水桶1、蓄水桶3相对应的地方均设置有承重箱足29。
当然,此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的系统并不只局限于此一种,比如还可以在蓄水桶3的后面再增加蓄水桶4,蓄水桶4可以安装膜渗透处理装置;或者蓄水桶与蓄水桶之间不采用虹吸管而采用直管式,但这样的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箱.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利用的装置。本装置由蓄水桶(1)、蓄水桶(2)、蓄水桶(3),以及安装在蓄水桶(1)、(2)、(3)之间的虹吸管(10),装填在虹吸管(10)中的过滤性、吸附性材料,以及杠杆(13)、包装箱(23)组成。在整个生活污水的回收、处理、利用系统的运行中,利用虹吸管(10)的虹吸作用,以及由杠杆(13)的升降而形成的水位落差产生的水压力作用,再加上过滤性、吸附性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