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充气式救生圈的游泳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充气式救生圈的游泳池.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77671A43申请公布日20130116CN102877671ACN102877671A21申请号201210417217322申请日20121012E04H4/00200601E04H4/0620060171申请人曹枫地址315500浙江省奉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汇泉路299号宁波奉海轴承有限公司72发明人曹枫54发明名称一种带充气式救生圈的游泳池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充气式救生圈的游泳池,包括深水区池底上呈矩阵状设置有数个凹孔的游泳池1,数个充气式救生圈2,救生员座椅3,所述凹孔下端由池底下的管子4连通至过游泳池中心侧的所述座椅3下,所述座椅3设置有数个绳桩5,。
2、所述绳桩5离地面高度与游泳池水深相当,各所述救生圈2呈矩形网状沉铺在池底,且中心由系绳6经所述凹孔及所述管子4活动连接于所述绳桩5,各所述救生圈2间相互毗邻。具有不妨碍正常游泳,也不影响游泳池1景观,各所述救生圈2间相互毗邻,即使是只有一位救生员在场并发现险情,遇险者仍然能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有效救助之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带充气式救生圈的游泳池,包括深水区池底上呈矩阵状设置有数个凹孔的游泳池1,数个充气式救生圈2,救生员座椅3,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下端由池底下的管子4连通。
3、至过游泳池中心侧的所述座椅3下,所述座椅3设置有数个绳桩5,所述绳桩5离地面高度与游泳池水深相当,各所述救生圈2呈矩形网状沉铺在池底,且中心由系绳6经所述凹孔及所述管子4活动连接于所述绳桩5,各所述救生圈2间相互毗邻。权利要求书CN102877671A1/2页3一种带充气式救生圈的游泳池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游泳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充气式救生圈的游泳池。背景技术000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962977U,公开日2011年9月7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安全游泳池,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安全游泳池,包括游泳池,所述游泳池的池底上呈矩阵状设置有数个含螺纹的凹孔,所述凹孔各活动连接有上部带救生。
4、圈的橡胶棒。其不足之处是带救生圈的橡胶棒常置于游泳活动空间,妨碍正常游泳,也影响游泳池景观,各救生圈间隔大,以至救助不周全。因此,有改进之必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充气式救生圈的游泳池。0004本发明一种带充气式救生圈的游泳池,包括深水区池底上呈矩阵状设置有数个凹孔的游泳池,数个充气式救生圈,救生员座椅,所述凹孔下端由池底下的管子连通至过游泳池中心侧的所述座椅下,所述座椅设置有数个绳桩,所述绳桩离地面高度与游泳池水深相当,各所述救生圈呈矩形网状沉铺在池底,且中心由系绳经所述凹孔及所述管子活动连接于所述绳桩,各所述救生圈间相互毗邻。0005本发明游泳池比较。
5、现有技术具如下有益效果0006救生圈常置于游泳池的池底,不妨碍正常游泳,也不影响游泳池景观,各所述救生圈间相互毗邻,使救助周全;即使是只有一位救生员在场并发现险情,遇险者仍然能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有效救助。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游泳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08图2是本发明游泳池的侧视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游泳池作进一步的描述。0010图1或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带充气式救生圈的游泳池,包括深水区池底上呈矩阵状设置有数个凹孔的游泳池1,数个充气式救生圈2,救生员座椅3,所述凹孔下端由池底下的管子4连通至过游泳池1中心侧的所述座椅3下,所述座椅3设置有数个绳桩5,。
6、所述绳桩5离地面高度与游泳池1水深相当,各所述救生圈2呈矩形网状沉铺在池底,且中心由系绳6经所述凹孔及所述管子4活动连接于所述绳桩5,各所述救生圈2间相互毗邻。0011发现险情后,岸边两救生员先让与遇险点相关的所述系绳6脱离所述绳桩5,则相应的所述救生圈2自然浮起,遇险者即被提升至在水平面以上呼吸。即使是只有一位救生员在场并发现险情,遇险者仍然能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有效救助,如遇险者在过游泳池1中说明书CN102877671A2/2页4心的远侧,救生员让相应的所述救生圈2自然浮起,如遇险者在近侧,救生员让自控的所述系绳6脱离所述绳桩5,并下水直接托上岸,或托上已浮起的所述救生圈2。说明书CN102877671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87767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