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及其在害虫害螨防治上的应用.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220612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8526.8

申请日:

2009.04.09

公开号:

CN101624373A

公开日:

2010.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D 231/44公开日:201001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31/44申请日:20090409|||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31/44; A01N43/56; A01P7/00; A01P7/02

主分类号:

C07D231/44

申请人:

广州植物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端阳; 支胡钰; 符建立; 杨春燕

地址:

510730广东省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二栋3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结构式可用式(I)表示,其中:X代表SO、SO2或S;R1代表CH2CH3或CF3;R2代表H或CH3;R3代表C1~C3烷基,R4代表H或C1~C3烷基。式(I)化合物,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可用(I)表 示 其中: X代表SO、SO 2 或S;R 1 代表CH 2 CH 3 或CF 3 ;R 2 代表H或CH 3 ;R 3 代 表C 1 ~C 3 烷基,R 4 代表H或C 1 ~C 3 烷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式(I) 化合物包括几何异构体E式,Z式,以及E式和Z式的混合物。也包括手性异 构体R式,S式,以及R式和S式的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一种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其特征在于 式(I)化合物与酸反应后形成的盐,包括但不限于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 乙酸盐,苯甲酸盐,苯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
4: 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其特征在于 其化合物对害虫和害螨有杀灭效果,单一或与其它生物活性化合物组合加工成 适宜的制剂,可用于危害农业、林业和园艺作物及储藏期的农副产品的害虫和 害螨防治。

说明书


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及其在害虫害螨防治上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及其在害虫害螨防治上的应用。

    技术背景

    农业害虫、害螨的危害几乎遍及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农业、林业和园艺作物,也危害储藏期的农副产品,有时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损害。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杀虫杀螨剂,但杀虫杀螨剂长期使用后虫螨会对其产生抗性,使防治效果降低,同时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迫切需要农药创制工作者开发出更多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螨剂,或者说在强调高活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安全性,确保人类、环境及非靶标生物的安全。

    多元取代吡唑衍生物是一类高效的杀虫杀螨剂,对环戊二烯类、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有抗性的或敏感的害虫均有效,与传统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上世纪80年代未,当时的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在我国推出了氟虫腈,2007年辽宁省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丁烯氟虫腈,2008年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在我国推出了乙虫腈。该类化合物对很多害虫和害螨具有较高的杀灭活性,尤其对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害虫的活性更突出。

    脒类农药如单甲脒、双甲脒、腚虫脒、伐虫脒同样是一类高效的杀虫杀螨剂,与吡唑类相比对天敌、家蚕、蜜蜂、牲畜和环境较安全,并且害虫产生抗药性较慢。

    本发明的设计目的是利用类同合成和生物合理设计,设计和寻找高活性的新吡唑脒类化合物。将吡唑环的5位的氨基改变为脒类结构,使新化合物同时具有二个活性基团,采用二元毒理的方法,试图拓宽这类化合物在农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在专利CN 86108643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下述式(I)化合物,创造性地对吡唑5位上的氨基进行改性,将氨基进一步反应改为脒类,因而使新列化合物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发生了重大变化,脂溶性得到极大改善,对靶标生物和非靶标生物的选择性更强,即对害虫和害螨的活性更高,而对人类、环境及非靶标生物更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其结构式可用式(I)表不

    其中:

    X代表SO、SO2或S;R1代表CH2CH3或CF3;R2代表H或CH3;R3代表C1~C3烷基,R4代表H或C1~C3烷基。

    下面采用列表的方式对式(I)的部分代表品种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化合物的限定。

    式(I)化合物的部分代表品种如下表所示:

      编号  X  R1  R2  R3  R4  01  SO  CF3  H  CH3  H  02  SO  CF3  H  CH3  CH3  03  SO  CF3  H  CH2CH3  H  04  SO  CF3  H  CH2CH3  CH2CH3  05  SO  CF3  CH3  CH3  H  06  S  CF3  H  CH3  H  07  S  CF3  H  CH3  CH3  08  S  CF3  H  CH2CH3  H  09  S  CF3  H  CH2CH3  CH2CH3  10  S  CF3  CH3  CH3  H  11  SO2  CF3  H  CH3  H  12  SO2  CF3  H  CH3  CH3  13  SO2  CF3  H  CH2CH3  H  14  SO2  CF3  H  CH2CH3  CH2CH3

    本发明式(I)化合物包括几何异构体E式,Z式,以及E式和Z式的混合物。也包括手性异构体R式,S式,以及R式和S式的混合物

    本发明包括式(I)化合物与酸形成的盐,包括但不限于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乙酸盐,苯甲酸盐,苯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

    本发明式(I)化合物或其盐对害虫和害螨有杀灭效果,单一或与其它生物活性化合物组合加工成适宜的制剂,可用于危害农业、林业和园艺作物及储藏期的农副产品的害虫和害螨防治。

    本发明式(I)化合物或其盐加入适当的填充剂和表面活性剂,可配制成农药常用的制剂,如乳油、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片)剂、悬浮剂、粉剂、粒(片)剂、烟雾剂等等。加工成上述制剂后能充分发挥其对害虫和害螨的防治效果。

    多元取代的5-氨基吡唑可由市场购得。或参照专利CN 86108643合成。

    本发明式(I)化合物由多元取代的5-氨基吡唑开始,有多种方法合成,先简述首先合成中间体亚胺酸酯,再与伯胺或仲胺反应生成脒,反应式如下:

    其中:

    X代表SO、SO2或S;R1代表CH2CH3或CF3;R2代表H或CH3;R3代表C1~C3烷基,R4代表H或C1~C3烷基,R5代表C1~C4烷基。

    中间体多元取代5-亚胺酸酯基吡唑的合成:在催化剂以及溶剂(也可以不加溶剂)的存在下,多元取代的5-氨基吡唑与原酸三烷基酯反应生成多元取代的5-亚胺酸酯基吡唑,反应温度为60~180℃,优选的反应温度为100~160℃。反应时间0.5~24小时。可选的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卤代苯、硝基苯、取代硝基苯、乙腈、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石油醚、C6~C18单一或混合烷烃、C1~C6单一单元或多元卤代烷烃、C1~C6混合单元或多元卤代烷烃等等。可选的催化剂有多元取代的5-氨基吡唑盐酸盐、硫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等等。

    式(I)化合物的合成:由多元取代5-亚胺酸酯基吡唑与HNR3R4在溶剂中反应制得。反应温度为40~160℃,反应时间0.5~24小时。可选的溶剂如前所述。

    式(I)化合物的第二种合成方法:由多元取代的5-氨基吡唑与R2C(OR)2NR3R4在适当的溶剂(也可以没有)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得,反应温度为40~160℃,反应时间1~30小时。其中R代表烷基。溶剂和催化剂同第一种方法。

    式(I)化合物的第三种合成方法:由多元取代的5-氨基吡唑与R2CONR3R4在溶剂中在缩合剂的催化下反应制得,反应温度为40~160℃,反应时间0.5~10小时。可选的缩合剂有光气、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三氯氧磷、硫酰氯、亚硫酰氯、烷基或芳基磺酰氯等等。可选的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卤代苯、硝基苯、取代硝基苯、石油醚、C6~C18单一或混合烷烃、C1~C6单一单元或多元卤代烷烃、C1~C6混合单元或多元卤代烷烃等等。

    下文采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这些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1-(4-三氟甲基-2,6-二氯苯基)-3-氰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5-亚甲胺酸乙酯-吡唑的制备

    将21.85g(0.05mol)的1-(4-三氟甲基-2,6-二氯苯基)-3-氰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5-氨基吡唑加入到装有14.82g(0.1mol)的原甲酸三乙酯和20ml硝基苯的100ml反应瓶中,再加入一水对甲苯磺酸0.2g,油浴加热到160℃左右,冷凝导出产生的乙醇,待没有乙醇流出时停止反应,减压蒸出没有反应的原甲酸三乙酯和溶剂,残液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17.5g,收率71%。

    实施例二:1-(4-三氟甲基-2,6-二氯苯基)-3-氰基-4-三氟甲硫基-5-亚甲胺酸乙酯-吡唑的制备

    将21.1g(0.05mol)的1-(4-三氟甲基-2,6-二氯苯基)-3-氰基-4-三氟甲硫基-5-氨基吡唑加入到装有14.82g(0.1mol)的原甲酸三乙酯和20ml硝基苯的100ml反应瓶中,再加入一水对甲苯磺酸0.2g,油浴加热到160℃左右,冷凝导出产生的乙醇,待没有乙醇流出时停止反应,减压蒸出没有反应的原甲酸三乙酯和溶剂,残液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16.5g,收率69%。

    实施例三:1-(4-三氟甲基-2,6-二氯苯基)-3-氰基-4-三氟甲基磺酰基-5-亚甲胺酸乙酯-吡唑的制备

    在上例条件下,由1-(4-三氟甲基-2,6-二氯苯基)-3-氰基-4-三氟甲基磺酰基-5-氨基-吡唑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制得。

    实施例四:1-(4-三氟甲基-2,6-二氯苯基)-3-氰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5-亚乙胺酸乙酯-吡唑的制备

    在上例条件下,由1-(4-三氟甲基-2,6-二氯苯基)-3-氰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5-氨基-吡唑与原乙酸三乙酯反应制得。

    实施例五:01化合物的制备

    将24.7g(0.05mol)实施例一产物和15ml二甲苯加入反应瓶中,恒温60℃,冲入1.6g(0.05mol)的甲胺,液相色谱跟踪至原料全部消失。减压脱溶,柱层析分离得01化合物。收率68%

    在相似条件下,将实施例一产物改为实施例二产物,得到06化合物。收率70%

    在相似条件下,由相应的吡唑基亚胺酸乙酯,与对应的甲胺或二甲胺或乙胺或二乙胺反应,得到02~05,07~14化合物,收率65~72%。

    实施例六:防治水稻褐飞虱试验

    试验水稻幼苗选用水培法培育至2叶1心的水稻幼苗(高约3~4cm),用清水洗净备用。将01~14化合物分别配成浓度为20mg/L的水溶液备用。将5根水稻幼苗用白石英沙固定于φ7cm的培养皿内,接CO2麻醉的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egen)3龄若虫30头,置于Potter喷雾塔下定量(2.5ml)喷雾处理(沉降量为4.35mg/cm2),喷雾后用透明塑料杯罩住,放于27℃,14h光照的观察室内,24小时检查结果,01~14化合物死亡率为80~100%。

    实施例七:防治小菜蛾试验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采用浸渍法,将甘蓝叶用打孔器打成圆片(φ2cm)浸入含有01~14化合物之一浓度为20mg/L的药液中15s,取出轻甩,去掉多余药液,晾干,放于φ12cm的培养皿中,每皿6片,接小菜蛾2龄幼虫15头/皿,放于观察室内,48小时检查结果,01~14化合物死亡率为73~100%。

    实施例八: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采用浸渍法,将6根玉米苗浸于含有01~14化合物之一浓度为20mg/L的药液中15s,取出轻甩,去掉多余药液,于通风处自然阴干。将阴干的玉米苗放于φ12cm的培养皿中,接水稻纵卷叶螟幼虫15头/皿,上盖一滤纸,加盖,标记。喷雾后用透明塑料杯罩住,放于27℃,14h光照的观察室内,48小时检查结果,01~14化合物死亡率为73~100%。

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及其在害虫害螨防治上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及其在害虫害螨防治上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及其在害虫害螨防治上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及其在害虫害螨防治上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及其在害虫害螨防治上的应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多元取代吡唑脒衍生物,结构式可用式(I)表示,其中:X代表SO、SO2或S;R1代表CH2CH3或CF3;R2代表H或CH3;R3代表C1C3烷基,R4代表H或C1C3烷基。式(I)化合物,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