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13869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0833.0

申请日:

2010.11.03

公开号:

CN101974874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B 37/00公开日:201102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B 37/00申请日:20101103|||公开

IPC分类号:

E01B37/00; E01C3/00; E02D3/02

主分类号:

E01B37/00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建湖; 李小和; 姜鹰; 赵勇; 管海涛; 邬强; 姚建伟; 韦随庆; 杨常所

地址: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杨园和平大道745号铁四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黄行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其包括:(1)铺设待碾压层;(2)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采用小型机具进行碾压,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大型机具进行碾压;以及(3)将所述待碾压层压实后,重复步骤(1)~(2)以进行下一层碾压。其中,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0.5m以内的待碾压层采用5t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压,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18t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该方法可以在保证碾压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 包括 : (1) 铺设待碾压层 ; (2) 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采用小型机具进行碾压, 剩余的待 碾压层采用大型机具进行碾压 ; 以及 (3) 将所述待碾压层压实后, 重复步骤 (1) ~ (2) 以进行下一层碾压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2) 具体包括 : 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 0.5m 以内的待碾压层采 用 5t 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压, 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 18t 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 (2) 还包括 : 当所述待碾压层距所述结构物的顶面的距离大于 0.8m 时, 整个所述待碾压 层均采用 18t 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 述步骤 (2) 中, 所述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 15 ~ 20cm, 剩 余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 20 ~ 30c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 (2) 中, 对剩余的待碾压层进行碾压的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小于 2.5km/h。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层 所述待碾压层的碾压遍数为 4 ~ 8 遍。

说明书


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 段碾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速铁路的施工主要是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TB10621-2009J971-2009] 中的规定来实施。该规范中规定了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同时施工, 并按大致相同 的高度分层填筑。在距离结构物, 桥、 涵洞等的侧壁 2 米范围应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并适当 减小分层填筑厚度, 以避免对结构物的损坏, 而 2 米范围以外则使用大型机具碾压。此外, 对于涵洞等横向结构物, 其顶部的填料均采用小型机具碾压。
     众所周知, 小型机具碾压部分的碾压密实程度有限, 小型机具碾压部分和大型机 具碾压部分的密实程度差别很大, 当列车通过时密实程度不同的部分会产生动响应叠加, 这样影响列车特别是高速列车的平稳通过, 减少了路基的使用寿命。 并且, 较大范围内采用 小型机具碾压会降低施工效率, 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 亟待提供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 渡段碾压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 其 可以在保证碾压质量的同时, 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 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1) 铺设待碾压层 ; (2) 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 层采用小型机具进行碾压, 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大型机具进行碾压 ; 以及 (3) 将所述待碾 压层压实后, 重复步骤 (1) ~ (2) 以进行下一层碾压。其中, 所述步骤 (2) 具体包括 : 距离 所述结构物的侧壁 0.5m 以内的待碾压层采用 5t 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压, 剩余的 待碾压层采用 18t 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增大了大型压路 机振动碾压的范围, 在保证碾压质量的同时, 提高了施工效率。
     优选地, 所述步骤 (2) 还包括 : 当所述待碾压层距所述结构物的顶面的距离大于 0.8m 时, 整个所述待碾压层均采用 18t 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这样, 进一步减小了使用 小型机具进行碾压的范围, 提高了施工效率。
     优选地, 在所述步骤 (2) 中, 所述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 的厚度为 15 ~ 20cm, 剩余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 20 ~ 30cm。
     优选地, 所述振动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小于 2.5km/h。
     较佳地, 对每层所述待碾压层的碾压遍数为 4 ~ 8 遍。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 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 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 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 2 为采用图 1 所示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进行碾压的一个实施例 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本发明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 4 为采用图 3 所示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进行碾压的一个实施例 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 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 该方法可以在保证碾压 质量的同时, 提高施工效率。所述刚性结构物是指桥、 涵洞、 隧道等结构物, 其刚度大, 故被 称为刚性结构物。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 1 和图 2 以所述结构物为 桥台为例, 说明本发明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实施 例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S101 : 铺设待碾压层。
     步骤 S102 : 距桥台背 0.5m 以内的待碾压层采用 5t 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 压, 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 18t 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也就是说, 在图 2 中虚线所示范围内, 采用 5t 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压, 其余部分采用 18t 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文 中所说静压、 弱振碾压和强振碾压分别对应普通压路机的三个工作状态。 优选地, 所述距离 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 15 ~ 20cm, 剩余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 20 ~ 30cm。对剩余的待碾压层进行碾压的压路机的优选行驶速度小于 2.5km/h。
     步骤 S103 : 将所述待碾压层压实后, 重复步骤 S101 ~ S102 以进行下一层碾压, 直 至所有碾压层都完成碾压。在本实施例中, 对每层所述待碾压层的碾压遍数为 4 ~ 8 遍。
     本实施例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增大了大型压路机振动碾压的 范围, 在保证碾压质量的同时, 提高了施工效率。
     图 3 和图 4 以所述结构物为涵洞为例, 说明本发明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 碾压方法。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本实施例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
     步骤 S301 : 铺设待碾压层。
     步骤 S302 : 在到所述涵洞的顶面的垂直距离为 0.8m 以内的范围内, 距离所述涵洞 的侧壁 0.5m 以内的待碾压层采用 5t 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压, 剩余的待碾压层采 用 18t 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 ; 而当所述待碾压层距所述涵洞的顶面的距离大于 0.8m 时, 整 个所述待碾压层均采用 18t 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也就是说, 在图 4 中虚线所示范围内, 采 用 5t 以下静压压路机进行
     碾压, 其余部分采用 18t 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优选地, 所述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 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 15 ~ 20cm, 剩余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 20 ~ 30cm。对剩余的待碾压层进行碾压的压路机的优选行驶速度小于 2.5km/h。
     步骤 S303 : 将所述待碾压层压实后, 重复步骤 S301 ~ S302 以进行下一层碾压, 直 至所有碾压层都完成碾压。在本实施例中, 对每层所述待碾压层的碾压遍数为 4 ~ 8 遍。
     试验段施工时, 22t 压路机 ( 型号可以为 BW225D-3) 在涵洞顶面和侧壁碾压, 在涵 洞的侧壁和顶面分别埋设土压力盒, 分别测试涵洞所受的碾压压力。附表 1 显示了压路机 距涵洞侧壁不同距离时的动应力, 由附表 1 可知, 距离涵洞侧壁大于 1m 之外, 压路机振动碾 压施工对涵洞侧壁影响可忽略不急。压路机压轮至结构侧壁距离为 0.5m 强振时, 涵洞最大 侧压力约 250kpa, 对涵洞结构有一定影响。
     附表 2 为距涵洞顶面不同距离时, 涵洞洞顶所受动压力数据。如附表 2 所示, 涵洞 顶填料厚度为 0.4m 时, 涵洞顶所受动压力比较大, 最大大于 420kpa。而涵洞顶填料厚度为 0.8m 时, 动应力剧减, 对涵洞影响很小。
     附表 1 压路机在距涵洞侧面不同距离时, 涵洞侧面所受压力
     距离涵洞侧面距离 (m) 0.5 1.0 2.0
     静压 19.23 17.34 15.46弱振 132.86 29.86 18.62强振 241.63 53.61 21.33附表 2 压路机在涵洞顶不同填土高度碾压时, 涵洞顶所受压力
     综上所述, 在图 4 所示虚线范围外, 振动压路机对涵洞结构的影响很小。而在图 4 所示虚线范围内, 采用压路机静压或弱振。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施例的方法增大了大型压 路机振动碾压的范围, 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了碾压质量。

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4874A43申请公布日20110216CN101974874ACN101974874A21申请号201010530833022申请日20101103E01B37/00200601E01C3/00200601E02D3/0220060171申请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430080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杨园和平大道745号铁四院72发明人郭建湖李小和姜鹰赵勇管海涛邬强姚建伟韦随庆杨常所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黄行军54发明名称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其包括1铺设待碾压。

2、层;2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采用小型机具进行碾压,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大型机具进行碾压;以及3将所述待碾压层压实后,重复步骤12以进行下一层碾压。其中,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05M以内的待碾压层采用5T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压,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18T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该方法可以在保证碾压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1974879A1/1页21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包括1铺设待碾压层;2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采用小型机具进行。

3、碾压,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大型机具进行碾压;以及3将所述待碾压层压实后,重复步骤12以进行下一层碾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05M以内的待碾压层采用5T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压,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18T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当所述待碾压层距所述结构物的顶面的距离大于08M时,整个所述待碾压层均采用18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1520CM,剩余的。

4、待碾压层的厚度为2030C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剩余的待碾压层进行碾压的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小于25KM/H。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待碾压层的碾压遍数为48遍。权利要求书CN101974874ACN101974879A1/3页3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高速铁路的施工主要是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09J9712009中的规定来实施。该。

5、规范中规定了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同时施工,并按大致相同的高度分层填筑。在距离结构物,桥、涵洞等的侧壁2米范围应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并适当减小分层填筑厚度,以避免对结构物的损坏,而2米范围以外则使用大型机具碾压。此外,对于涵洞等横向结构物,其顶部的填料均采用小型机具碾压。0003众所周知,小型机具碾压部分的碾压密实程度有限,小型机具碾压部分和大型机具碾压部分的密实程度差别很大,当列车通过时密实程度不同的部分会产生动响应叠加,这样影响列车特别是高速列车的平稳通过,减少了路基的使用寿命。并且,较大范围内采用小型机具碾压会降低施工效率,影响施工进度。因此,亟待提供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

6、法以克服上述缺陷。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其可以在保证碾压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铺设待碾压层;2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采用小型机具进行碾压,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大型机具进行碾压;以及3将所述待碾压层压实后,重复步骤12以进行下一层碾压。其中,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05M以内的待碾压层采用5T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压,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18T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高速铁路刚。

7、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增大了大型压路机振动碾压的范围,在保证碾压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0007优选地,所述步骤2还包括当所述待碾压层距所述结构物的顶面的距离大于08M时,整个所述待碾压层均采用18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这样,进一步减小了使用小型机具进行碾压的范围,提高了施工效率。0008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1520CM,剩余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2030CM。0009优选地,所述振动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小于25KM/H。0010较佳地,对每层所述待碾压层的碾压遍数为48遍。0011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

8、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书CN101974874ACN101974879A2/3页4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0013图2为采用图1所示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进行碾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本发明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0015图4为采用图3所示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进行碾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保证。

9、碾压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所述刚性结构物是指桥、涵洞、隧道等结构物,其刚度大,故被称为刚性结构物。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和图2以所述结构物为桥台为例,说明本发明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8步骤S101铺设待碾压层。0019步骤S102距桥台背05M以内的待碾压层采用5T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压,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18T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也就是说,在图2中虚线所示范围内,采用5T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压,其余部分采用18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文中所说静压、。

10、弱振碾压和强振碾压分别对应普通压路机的三个工作状态。优选地,所述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1520CM,剩余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2030CM。对剩余的待碾压层进行碾压的压路机的优选行驶速度小于25KM/H。0020步骤S103将所述待碾压层压实后,重复步骤S101S102以进行下一层碾压,直至所有碾压层都完成碾压。在本实施例中,对每层所述待碾压层的碾压遍数为48遍。0021本实施例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增大了大型压路机振动碾压的范围,在保证碾压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0022图3和图4以所述结构物为涵洞为例,说明本发明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如图。

11、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高速铁路刚性结构物过渡段碾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3步骤S301铺设待碾压层。0024步骤S302在到所述涵洞的顶面的垂直距离为08M以内的范围内,距离所述涵洞的侧壁05M以内的待碾压层采用5T以下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碾压,剩余的待碾压层采用18T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而当所述待碾压层距所述涵洞的顶面的距离大于08M时,整个所述待碾压层均采用18T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也就是说,在图4中虚线所示范围内,采用5T以下静压压路机进行0025碾压,其余部分采用18T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优选地,所述距离所述结构物的侧壁预定距离内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1520CM,剩余的待碾压层的厚度为。

12、2030CM。对剩说明书CN101974874ACN101974879A3/3页5余的待碾压层进行碾压的压路机的优选行驶速度小于25KM/H。0026步骤S303将所述待碾压层压实后,重复步骤S301S302以进行下一层碾压,直至所有碾压层都完成碾压。在本实施例中,对每层所述待碾压层的碾压遍数为48遍。0027试验段施工时,22T压路机型号可以为BW225D3在涵洞顶面和侧壁碾压,在涵洞的侧壁和顶面分别埋设土压力盒,分别测试涵洞所受的碾压压力。附表1显示了压路机距涵洞侧壁不同距离时的动应力,由附表1可知,距离涵洞侧壁大于1M之外,压路机振动碾压施工对涵洞侧壁影响可忽略不急。压路机压轮至结构侧壁。

13、距离为05M强振时,涵洞最大侧压力约250KPA,对涵洞结构有一定影响。0028附表2为距涵洞顶面不同距离时,涵洞洞顶所受动压力数据。如附表2所示,涵洞顶填料厚度为04M时,涵洞顶所受动压力比较大,最大大于420KPA。而涵洞顶填料厚度为08M时,动应力剧减,对涵洞影响很小。0029附表1压路机在距涵洞侧面不同距离时,涵洞侧面所受压力0030距离涵洞侧面距离M静压弱振强振051923132862416310173429865361201546186221330031附表2压路机在涵洞顶不同填土高度碾压时,涵洞顶所受压力00320033综上所述,在图4所示虚线范围外,振动压路机对涵洞结构的影响很小。而在图4所示虚线范围内,采用压路机静压或弱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方法增大了大型压路机振动碾压的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了碾压质量。说明书CN101974874ACN101974879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74874ACN101974879A2/2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7487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