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及其织物.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212879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4113.3

申请日:

1993.11.03

公开号:

CN1102224A

公开日:

1995.05.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D03C3/00; D03D13/00

主分类号:

D03C3/00; D03D13/00

申请人:

张志翰;

发明人:

张志翰

地址:

731600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镇川南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李新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色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及其织物,该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采用的是纬二重缎纹组织与平纹组织相结合构成的新组织,即在纬二重缎纹组织的基础上,增加了用以解决显色组织点多余色纬隐蔽问题的隐蔽组织,从而使该提花毛毯由三个系统的纬纱即表纬、里纬和隐蔽纬,与同一系统的经纱交织而成,表面图案可通过A、B、C三种纯色和AB、BC、AC、ABC四种交织色来表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色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其特征在于它采用的是纬二重缎纹组织与平纹组织相结合构成的新组织,即在纬二重缎纹组织的基础上,增加了用以解决显色组织点多余色纬隐蔽问题的隐蔽组织,该隐蔽组织是由纬纱与经纱以平纹组织形式交织而成。
2: 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组织制织的多色提花毛毯,其特征在于它由三个系统的纬纱,即表纬、隐蔽纬和里纬,与同一系统的经纱交织而成,提花毛毯的表面和反面花型相同、色彩相异,花形图案可通过A、B、C三种纯色和AB、BC、AC、ABC四种交织色来表现。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及其织物。

    目前,市售的提花毛毯一般有双色和三色两种,它们在织物组织上均采用八枚五飞纬二重缎纹组织,双色提花毛毯是通过两种颜色的纬纱与棉经交织而成,毯面的花形图案可由两种纯色和一种交织色来表现,此种毛毯光泽较纯正,但是色彩单调,无法表现图案的层次感;三色提花毛毯是通过三种颜色的纬纱与棉经交织而成,毯面图案可由一种纯色和三种交织色来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毛毯的花色,但因其沿用传统的提花毛毯织物组织,显色组织点多余色纬的隐蔽问题无法解决,只得与另一种色纬交织出现,所以毛毯表面难以克服光泽不纯,图案轮廓不清晰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提花毛毯中有效解决显色组织点多余色纬隐蔽问题的织物组织及其织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多色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采用地是纬二重缎纹组织与平纹组织相结合构成的新组织,即在纬二重缎纹组织的基础上,增加了隐蔽组织,该隐蔽组织是由纬纱与经纱以平纹组织形式交织而成的,它的作用是解决显色组织点多余色纬的隐蔽问题。

    由上述织物组织织制的多色提花毛毯,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由三个系统的纬纱,即表纬、隐蔽纬和里纬,与同一个系统的经纱交织而成,提花毛毯的正反两面花型相同、色彩相异,花形图案可通过A、B、C三种纯色和AB、BC、AC、ABC四种交织色来表现。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丰富了提花毛毯的花色品种,使其色彩鲜艳、光泽纯正、图案轮廓清晰,赋有较强的立体感;

    2.易于生产,无需更换或改造现有设备,仅需重新轧制纹板、调整梭箱升降及投梭顺序,即可投入生产。

    下面结合图面说明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多色纯毛提花毛毯的基本组织(即地组织):

    图1是传统的八枚五飞纬二重缎纹组织与平纹组织相结合构成的多色纯毛提花毛毯的基本组织,也就是提花毛毯的地组织。图中1、2……8表示一个组织循环中经纱(棉经)的排列顺序,一、二……八表示一个组织循环中纬纱色循环的排列顺序,A、B、C表示一个色循环中三种不同颜色纬纱的排列顺序,同时也表示三个系统的纬纱即表纬、隐蔽纬和里纬,其中B色纬为隐蔽纬,它与棉经以平纹组织形式交织构成隐蔽组织(即B组织);A色纬为表纬、C色纬为里纬,它们与同一棉经以八枚五飞纬二重缎纹组织形式交织构成表组织(即A组织)与里组织(即C组织)。

    图2是与图1相对应的三个系统中第一根纬纱与棉经的经向截面交织示意图。图中A、B、C表示三个系统中的第一根纬纱,·表示棉经。

    (二)多色纯毛提花毛毯配色花纹的组织变换:

    该提花毛毯可利用A、B、C三种色纱与织物组织相配合,在织物表面形成由A、B、C三种纯色和AB、BC、AC、ABC四种交织色表现的各种不同的花形图案。

    该提花毛毯配色花纹中具体的组织变换是:

    表面颜色   反面颜色          相应的组织变化说明

      A          B         组织图中,A组织不变,调换B、C组织点的

                           位置。

      A          C         与基本组织相同,A、B、C三组织均不变。

      B          C         组织图中,C组织不变,调换A、B组织点的

                           位置。

      C          A         组织图中,B组织变为C组织的反组织,C组

                           织变为B组织,A组织变为反组织。

      C          A         组织图中,C、A组织同时变为反组织,B组

                           织不变。

      C          B         组织图中,C组织变为反组织,A组织变为B

                           组织,B组织变为A组织的反组织。

      AB        AB         组织图中,第一个色循环中的A组织不变,

                           B组织变为C组织的反组织,C组织变为B组

                           织,第二个色循环中的A组织变为反组织,

                           调换B、C组织点的位置,以此类推。

      AC        AC         组织图中,第一个色循环的A、B组织不变,

                           C组织变为反组织,第二个色循环的A组织

                           变为反组织,B、C组织不变。以此类推。

                                                      续表

    表面颜色    反面颜色      相应的组织变化说明

      BC          BC        组织图中,第一个色循环的C组织变为反

                            组织,调换A、B组织点的位置,第二个色

                            循环的A组织变为B组织,B组织变为A组织

                            的反组织,C组织不变。以此类推。

      A           BC        组织图中,第一个色循环的A、B、C三组

                            织均不变,第二个色循环的A组织不变,调

                            换B、C组织点的位置。以此类推。

      B           AC        组织图中,第一个色循环的C组织不变,调

                            换A、B组织点的位置,第二个色循环的B

                            组织变为C组织的反组织,C组织变为B组

                            组,A组织变为反组织。以此类推。

      C           AB        组织图中,第一个色循环的A、C组织均变

                            为反组织,B组织不变,第二个色循环的C组

                            织变为反组织,B组织变为A组织的反组织,

                            A组织变为B组织。以此类推。

      BC          A         组织图中,第一个色循环的A、C组织均变

                            为反组织,B组织不变,第二个色循环的A

                            组织变为反组织,B组织变为C组织的反组

                            织,C组织变为B组织。以此类推。

      AC          B         组织图中,第一个色循环的A组织不变,调

                            换B、C组织点的位置,第二个色循环的B

                            组织变为A组织的反组织,A组织变为B组

                            织,C组织变为反组织。以此类推。

                                                        续表

    表面颜色    反面颜色          相应的组织变化说明

      AB          C        组织图中,第一个色循环的A、B、C三组

                           组均不变,第二个色循环的C组织不变,调

                           换A、B组织点的位置。以此类推。

      ABC        ABC       此时无隐蔽组织即B组织,组织图中第一

                           个色循环的第1纬直至第八个色循环的第

                           24纬依次以A、C组织推进,即表组织、里

                           组织,表组织,里组织……。

    (三)多色纯毛提花毛毯意匠图的绘制:

    选用8之13规律的意匠纸横用,将绘制好的花形图案用复写纸誉印到意匠纸上,然后根据组织图、配色花纹组织变换说明以及图案色彩的要求,用全点法填绘图案中的组织点,填绘组织点时,可用不同颜色设色以区别,便于具体操作。

    (四)多色纯毛提花毛毯制织时梭箱升降及投梭顺序:

    该提花毛毯的纬纱采用A、B、C三种颜色,故采用三把梭,投梭顺序为A、B、C循环,根据这一顺序可调整多种梭箱及投梭顺序。

    图3为梭箱升降及投梭顺序图。图中所示为采用3×3梭箱、左右梭箱在同一水平位置、顺序升降的规律。图中1表示梭箱及梭箱编号,2表示投梭方向,3表示走梭板。

多色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及其织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多色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及其织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多色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及其织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色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及其织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色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及其织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色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及其织物,该提花毛毯的织物组织采用的是纬二重缎纹组织与平纹组织相结合构成的新组织,即在纬二重缎纹组织的基础上,增加了用以解决显色组织点多余色纬隐蔽问题的隐蔽组织,从而使该提花毛毯由三个系统的纬纱即表纬、里纬和隐蔽纬,与同一系统的经纱交织而成,表面图案可通过A、B、C三种纯色和AB、BC、AC、ABC四种交织色来表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