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208041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6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91709.1

申请日:

1996.01.17

公开号:

CN1172449A

公开日:

1998.02.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B23K 7/06申请日:19960117授权公告日:19990915|||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23K7/06; F23D14/56

主分类号:

B23K7/06; F23D14/56

申请人:

依赛彼集团公司;

发明人:

斯蒂芬·戴维·博伊兰; 约瑟夫·卡波拉索

地址: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

优先权:

1995.02.01 US 08/381,73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志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金属烧剥装置,能在热工件的宽度上的分别区域控制切除的烧剥深度,从而补偿温度和/或质量变化的作用,而形成均匀的表面。包括一气体分配总管,有一内气体分配腔,腔通过一组径向孔与并排装在总管上的烧剥单元相连。总管上的孔被分为三个腔,其各有分离可控的气体传送系统,以允许单独控制对应于三个腔的工件各宽度段的削除深度,腔的中腔的长度可调,以适应可变宽度的工件。

权利要求书

1: 在烧剥作业时在运动金属工件宽度上导入气流的装置,包括: 一气体分配总管,形成限定了一纵向的伸长的安装面,在所述总管 中的至少一个气体分配腔,其平行于所述纵向延伸,一组纵向间隔的孔, 它们从所述腔沿径向延伸到所述安装面,一与所述腔相通的进气口相邻 于腔的一端,用于将气体导入所述腔,和一位于所述腔中的可纵向移动 的活塞,以闭合腔的另一端,并在所述一端和所述活塞之间形成一纵向 长度可变的分配腔; 一组沿所述安装面并排安装的烧剥单元,所述烧剥单元各包括 一与所述安装面接触的后表面,和一朝前的前表面,一组通道从所 述后表面穿过各烧剥单元延伸到所述前表面,通道与所述安装面和 后表面分界面的对应的孔相通,由此,气体可以从所述腔的分配腔 进入所述烧剥单元的通道,并通过控制所述活塞的纵向位置使气体 沿一可变的纵向长度尺寸从所述前表面排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腔被分为一组分开的分配腔,所述腔的 每一个有一分开的进气口,所述腔的至少一个的纵向长度依赖于活 塞的纵向位置,从而在可变的条件下将气体传送到分开的腔,使传 送到烧剥单元的气体的量沿纵向并在工件的宽度上可在选定的位 置上变化; 所述分配腔装有一固定隔板,将腔分为位于所述一端和所述隔 板之间的第一侧边分配腔,和一在所述隔板和所述活塞之间的主分 配腔,并包括一与所述第一侧边分配腔相通的第一进气口,和与所 述主分配腔相通的第二进气口; 所述活塞包括一对纵向间隔的活塞头,在其中间形成另一铡边 分配腔,和一与所述另一侧边分配腔相通的第三进气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 口包括一管形活塞杆,其与所述活塞头相连,在所述管形活塞杆上 的所述活塞头之间有一组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装置, 可操作地连接于各进气口,能分别控制传送到各所述进气口的气体 压力。
4: 金属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包括:一金属材料的体,包 括形成在其一表面的并形成了其纵向的伸长的安装面,在所述体上 的至少一个气体分配腔,其平行于所述纵向延伸,并形成一第一端 和一相对的第二端,和一组纵向间隔的孔,它们从所述腔向所述安 装面径向延伸; 一固定在所述腔中的隔板,其相邻于所述第一端但又与其隔 开,从而在所述腔中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一第一腔; 一活塞可滑动地装在所述腔中,位于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端之 间,以在所述腔中在所述隔板和所述活塞之间形成一第二腔,所述 活塞包括一对纵向间隔的活塞头,在所述腔中在所述活塞头之间形 成第三腔; 一与所述第一腔相通的第一进气口,一与所述第二腔相通的第 二进气口,一与所述第三腔相通的第三进气口; 通过所述活塞的纵向移动可以改变第二腔的轴向延伸,以改变 通向所述腔的孔的纵向长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口包 括一管形活塞杆,其与所述活塞头连接,在所述管形活塞杆上于所 述活塞头之间有一组孔。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装置, 其可操作地连接于各所述进气口,用于分别控制传送到各进气口的 气体压力。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沿所述 安装面并排安装的烧剥单元,所述烧剥单元各包括一与所述安装面 接触的后表面,和一朝前的前表面,和一组从所述后表面穿过所述 各烧剥单元延伸至所述前表面的通道,所述通道与在所述安装面和 所述后表面分界处的所述对应的孔相通,由此,使气体从所述腔的 的分配腔传送到所述烧剥单元的通道,并沿由所述活塞的纵向位置 控制的可变纵向长度尺寸从所述前表面排出。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沿所述腔的 大致整个纵向长度延伸。

说明书


金属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

    本发明涉及热化学烧剥金属工件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是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其能在非均匀温度和/或冶金质量的金属工件上形成均匀的烧剥(火焰清理)表面。

    热钢板通常由沿前进钢板顶部,底部,和侧表面设置的烧剥单元进行精整,以清除表面缺陷,例如裂纹,缝隙和熔渣等等。通常的烧剥装置包括顶部,底部和两侧的烧剥单元,它们穿过支架的宽度和端部设置,以当钢板通过其中时,能同时用火焰清理钢板地所有侧面。

    顶部,底部和侧面的烧剥单元各包括一气体分配总管,其接受和分配氧气,燃气和冷却水到沿总管前部并排设置的一组烧剥单元。例如,如US.4,115,154和5,234,658中所示,各烧剥单元包括一上和下预热体,其相互间隔,在两个体之间形成氧气烧剥口,通过该口将一定量的氧气排在钢板表面,以进行火焰清理。

    通常期望在前进工件的全宽度上得到一均匀的切入深度,并且一这一目的在工件在其全宽度上有温度变化或冶金质量变化的情况下通常无法达到。更具体地说,靠近送进工件一或两边缘的温度常常低于工件中部的温度,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靠近低温边缘的金属去除减少了。这种情况在工件侧边附近冶金质量变化的位置也是可能的。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烧剥装置,其可克服在工件全宽度上的温度或冶金质量变化的影响,从而在上述条件下在其宽度上达到一均匀的金属去除深度。

    本发明一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金属烧剥装置,其能分别控制前进工件两侧附近的金属挖除深度,从而克服不均匀的温度和质量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在其宽度上达到一均匀的削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烧剥作业时在运动金属工件宽度上导入气流的装置,包括:

    一气体分配总管,形成限定了一纵向的伸长的安装面,在所述总管中的至少一个气体分配腔,其平行于所述纵向延伸,一组纵向间隔的孔,它们从所述腔沿径向延伸到所述安装面,一与所述腔相通的进气口相邻于腔的一端,用于将气体导入所述腔,和一位于所述腔中的可纵向移动的活塞,以闭合腔的另一端,并在所述一端和所述活塞之间形成一纵向长度可变的分配腔;

    一组沿所述安装面并排安装的烧剥单元,所述烧剥单元各包括一与所述安装面接触的后表面,和一朝前的前表面,一组通道从所述后表面穿过各烧剥单元延伸到所述前表面,通道与所述安装面和后表面分界面的对应的孔相通,由此,气体可以从所述腔的分配腔进入所述烧剥单元的通道,并通过控制所述活塞的纵向位置使气体沿一可变的纵向长度尺寸从所述前表面排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腔被分为一组分开的分配腔,所述腔的每一个有一分开的进气口,所述腔的至少一个的纵向长度依赖于活塞的纵向位置,从而在可变的条件下将气体传送到分开的腔,使传送到烧剥单元的气体的量沿纵向并在工件的宽度上可在选定的位置上变化;

    所述分配腔装有一固定隔板,将腔分为位于所述一端和所述隔板之间的第一侧边分配腔,和一在所述隔板和所述活塞之间的主分配腔,并包括一与所述第一侧边分配腔相通的第一进气口,和与所述主分配腔相通的第二进气口;

    所述活塞包括一对纵向间隔的活塞头,在其中间形成另一铡边分配腔,和一与所述另一侧边分配腔相通的第三进气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金属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包括:一金属材料的体,包括形成在其一表面的并形成了其纵向的伸长的安装面,在所述体上的至少一个气体分配腔,其平行于所述纵向延伸,并形成一第一端和一相对的第二端,和一组纵向间隔的孔,它们从所述腔向所述安装面径向延伸;

    一固定在所述腔中的隔板,其相邻于所述第一端但又与其隔开,从而在所述腔中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一第一腔;

    一活塞可滑动地装在所述腔中,位于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在所述腔中在所述隔板和所述活塞之间形成一第二腔,所述活塞包括一对纵向间隔的活塞头,在所述腔中在所述活塞头之间形成第三腔;

    一与所述第一腔相通的第一进气口,一与所述第二腔相通的第二进气口,一与所述第三腔相通的第三进气口;

    通过所述活塞的纵向移动可以改变第二腔的轴向延伸,以改变通向所述腔的孔的纵向长度。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1是本发明烧剥装置的局部侧剖视图,其在烧剥操作开始前用于预热钢板;

    图2是先有技术的烧剥装置和钢板的示意图,其装置被调整以烧剥较短宽度的钢板;

    图3与图2相似,其装置被调整以处理一较大宽度的钢板;

    图4是本发明烧剥装置的钢板的端部示意图,其装置被调整以处理一较短宽度的钢板;

    图5相似于图4,其装置被调整为处理一较长宽度的钢板。

    图1中显示了适于实现本发明特征的烧剥装置10,其被定位在烧剥工件(其典型地包括一钢板S)的上表面。可以理解,整个烧剥系统典型地包括设置在要进行烧剥的钢板S上和下方的相同的烧剥装置,上和下烧剥装置延伸穿过钢板S的全宽。另外,相同设计的侧烧剥装置也被设置,以烧剥钢板S的侧面。钢板S通常位于一可移动辊台(未示)上,以致能在箭头11所示方向通过由几个烧剥装置形成的矩形结构。

    如图1所示,装置10包括一气体分配总管12,其典型地由一青铜或紫铜材料的体构成,并且,体形成一通常平的前安装面13,其形成一垂直于图1平面的纵向。一组烧剥单元14沿安装面13的纵向并排布置,如图2-5所示。各烧剥单元14包括一上预热组装件15和一下预热组装件16。总管12的体也包括一对内燃气管18,19,一对氧气管20,21,分别通向上组装件的入水和出水管22和23,和分别通向下组装件16的入水和出水管22’,23’。所有这些管子与前表面13相通,用于下述目的。

    一骑行滑块30沿下预热体16下侧安装在总管和头部组件12上。滑块30包括一下表面31,其有一适于与钢板接触而使烧剥装置10与钢板保持一预定距离的钢板接合滑板32,这在下面将要详述。如图1所示,烧剥装置10位于钢板S上方,可以理解,相同的装置设置在钢板S的下方和两侧。

    上预热组装件15和下预热组装件16相互间隔,形成一氧气槽口34,和预定尺寸的排出孔35,以接收来自总管和头部组件的氧气管20的烧剥氧气流,并在烧剥作业时时通过排出孔35将烧剥氧气排在钢板S上。

    上预热组装件15包括一基座40,一延伸件41通过螺栓42固定于基座,并向前延伸。基座40包括一金属材料体,最好为铜的,基座的后表面通过螺栓43可松开地固定于总管12的前表面13。

    上预热组装件的延伸部41还包括一金属材料体,最好是铜的,并且包括一组排出口45,其沿前表面以一纵向行相邻定位,并向后伸入体中。在延伸部的前表面有一行纵向延伸的排出口46,该行排出口46平行于排出口45的行并在其上方延伸。一组通道--通常表示为47,分别与安装面13上的供气管和供水管19,21-23中的一个相通,并延伸穿过组装体15到其前表面上的开口45和出口46。

    下预热组装件16包括一基座50,和一延伸部52,其固定于基座50并向前延伸。基座50包括一组平行通道54,其与纵向延伸穿过延伸部52前表面的槽口56相通。通道54也与气体分配总管12中的燃气供应管18相通。并且,一组通道58延伸穿过组件16,并与水管22’和23’相连,使冷却水循环通过组件。

    在US专利NO.5,358,221和NO.5,333,841中进一步描述了上组装体15和下组装体16的结构和功能,这里将其一并进行参考。

    在上述US专利NO.5,333,841中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烧剥装置的开始和操作步骤。总之,钢板S位于其上的台(未示)移动进入烧剥装置10位于其上并相邻于钢板端部的位置。然后,使烧剥装置预热燃气以一低流速点火,并且,预热氧气也以一低流速排出。然后,增加预热燃气流量,并在预热燃气流量增加之后,也增加预热氧气流量,并且气流包括一稳定氧气流,其直接位于从排出口送出的预热气流上方。

    一旦钢板被预热,使预热氧气流大大减少,并通过槽口34产生烧剥氧气流。当烧剥氧气已达到其最高压力和流量时,使预热燃气减少,并且装有钢板的台向烧剥装置运动。台开始以一第一的较低速度向前移动,其典型为3-4米/分钟,并在一预定时间之后,其速度增加到普通的烧剥速度,其大约为第一速度的4倍。在台的速度达到普通的烧剥速度时,氧气的流量稍微减少。然后连续进行烧剥,并且最好燃气流同时从下组件体16的槽口56排出,以便于维持氧化反应。并且,总管12和其相关的上组装件15,一下预热组装件16和滑块30移动,使滑橇32与移动的钢板S进入接触,并且骑行滑橇32与移动的钢板接触而使整个装置10“漂浮”。

    图2和3显示了先有技术的控制上述烧剥单元14操作的系统,以适应可变宽度的工件S。图示的实施例有关仅将一种气体输送给烧剥单元,但同时可以理解,对于第二种气体和水可以提供相同的布置。

    如图2和3所示,气体分配总管12包括气体分配腔60,其平行于安装面13限定的纵向。一组纵向间隔的孔62从腔60到安装面13径向延伸。并且,一进气口64连接于腔60,位于其左端附近,如图所示,用于将气体导入腔60,和一纵向可移动的活塞66装在腔60中,以形成一在腔左端和活塞66之间可变纵向长度的分配腔68。

    一组如上所述的烧剥单元14沿安装面13并排布置,并且烧剥单元14各包括一与安装面接触的后表面和一朝前的前表面。上述的各通道34,47,58从后表面穿过各烧剥单元延伸到前表面,并且,这些通道在安装面13与烧剥单元后表面的分界面与对应的孔62相通。通过这种布置,气体可以沿一由活塞66的纵向位置控制的可变纵向尺寸从腔60的分配腔68传送到烧剥单元14的通道,并从前表面排出。这一控制示于图3,其显示了通过推出活塞66--其用于打开与腔60的分配腔68相通的附加孔62,而使一组附加的烧剥单元14工作,由此可以适应更宽的工件。

    图4和5分别相似于图2和3,但显示了本发明提供的变型。更具体地说,如图4和5所示,分配腔60包括一固定隔板70,而把腔60分为一位于其左端和隔板之间的第一分配腔71--腔71与工件的第一侧缘部分或带部A对齐,其为一固定尺寸。和一由隔板70和活塞66’之间限定的第二或主分配腔72--腔72与工件的中央的宽部或带部B对齐,其为一可调尺寸。另外,活塞66’包括一对纵向间隔的活塞头74,75,在其之间形成一第三分配腔76--其与工件的另一侧缘部分或带部C对齐,其为一固定尺寸。

    一第一进气口78与第一分配腔71相通,一第二进气口79与主分配腔72相通。并且,一第三进气口用于由活塞头74,75之间形成的第三分配腔76,活塞包括一管形活塞杆80,其与活塞头相连,并且活塞杆上的一组孔81位于活塞头74,75之间。

    在受控条件下向3个分配腔71,72,76提供气体。更具体地说,供气系统包括一气源90,有一第一管91,其通向气体流量控制器92,然后通向第一进气口78。一第二管94,其从气源90通向第二分离控制器95,然后通向第二进气口79。最后,一第三管97通向第三分离控制器98,然后通向管形活塞杆80,然后通向第三分配腔76。

    根据本发明,对于工件的三个宽度部分--它们分别对应于三个分配腔71,72,76--中的每一个,可以分别控制它们的烧剥削除深度。特别是,对每一宽度部分的切削深度可由操作者确定,并通过适当地调整流量控制器而设定。典型地,控制器的设定是根据钢板的等级,其温度,和冶金质量来确定的。并且,该设定可以在对装置的操作进行目测或其他检测之后进行调整,根据使用者的最终产品质量要求调整工艺的整个操作,并达到所需的表面条件。

    本发明可有许多变型,都在本发明精神范围之中。

金属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属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属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烧剥装置的气体分配总管.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金属烧剥装置,能在热工件的宽度上的分别区域控制切除的烧剥深度,从而补偿温度和/或质量变化的作用,而形成均匀的表面。包括一气体分配总管,有一内气体分配腔,腔通过一组径向孔与并排装在总管上的烧剥单元相连。总管上的孔被分为三个腔,其各有分离可控的气体传送系统,以允许单独控制对应于三个腔的工件各宽度段的削除深度,腔的中腔的长度可调,以适应可变宽度的工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