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转移标签.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9097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76679.1

申请日:

2014.09.17

公开号:

CN104794988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9F 3/02申请公布日:201507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F 3/02申请日:20140917|||公开

IPC分类号:

G09F3/02

主分类号:

G09F3/02

申请人:

无锡市龙创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龙腾; 蔡常

地址:

214072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园经济开发区汇光科技园5号楼无锡市龙创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转移标签,包括透明防水膜、面层、胶水层和底纸;底纸为离型纸,面层上设有框区和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框区内涂布有油墨层或印刷胶层,油墨层或印刷胶层表面随机分布有微粒状物质,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设于框区旁边,且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与框区内微粒状物质所反映的商品信息相对应;透明防水膜敷设于面层表面,并在其从面层上撕下时,面层上的框区内的油墨层或印刷胶层的一部分留在胶水层上,油墨层或印刷胶层的另一部分留在透明防水膜上。本标签解决了不干胶标签能够被造假者转移的问题,通过特殊结构,使该标签在被转移时,彻底毁坏,信息不会被盗用,达到正品唯一性的保护效果,真正达到了防伪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转移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防水膜、面层、胶水层和底纸;所述底纸为离型纸,所述面层上设有框区和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所述框区内涂布有油墨层或印刷胶层,所述油墨层或印刷胶层表面随机分布有微粒状物质,所述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设于所述框区旁边,且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与所述框区内微粒状物质所反映的商品信息相对应;所述透明防水膜敷设于所述面层表面,并在其从面层上撕下时,面层上的框区内的油墨层或印刷胶层的一部分留在胶水层上,油墨层或印刷胶层的另一部分留在透明防水膜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转移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状物质为颗粒、丝状或块状物质,颗粒为具有明显外部特征的金葱粉、银光粉、珠光粉、亮粉或彩色塑料颗粒。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转移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中记录了与其所用商品认证识别相对应的各种防伪信息。

说明书

一种防转移标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转移标签。
背景技术
防伪标签学名(国家标准名称)防伪标识,又名防伪商标,是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签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防伪是对那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而采取的防止措施。防伪标签也是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区别于假冒产品而自愿制作使用的一个参照物。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假冒仿冒产品的出现,防伪标签开始有了突飞猛进市场,所以防伪标签的意义是品牌性用户保护自己品牌的方案和有效手段,但是选择防伪技术也是目前一大难题。根据不同防伪标签的类别,可选用不同的标签材料,广泛采用的有纸质不干胶、PVC、PET等,激光标签采用的是氧化铝激光膜,纹理防伪采用的是纤维纸,易碎标签采用的是易碎纸,有些特殊标签采用的开天窗防伪纸(类似人民币用纸)等等。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商品防伪标签为不干胶标签,现有的不干胶标签一般是三明治结构(包括面纸+胶水+底纸,面纸上印有商品标识,),在使用时,将印有商品标识的面纸从底纸上撕下,然后粘贴到商品上,可见,这种标签大多可以转移。如运用于防伪领域,转移就意味着可以冒用(例如把真品的标签撕下,贴在赝品上,赝品就会被认为是真品。),这样就会存在以下缺陷:1、造假者用于以假乱真,扰乱正常交易秩序;2、普通消费者无法辨别真假商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3、因消费者不信任,使真品商家社会声誉和营业额受到影响;4、使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容易产生矛盾,从而导致其它公共安全危害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防转移标签,其解决了不干胶标签能够被造假者转移的问题,通过特殊工艺,使得标签在被转移时,彻底毁坏,信息不会被盗用,从而达到正品唯一性的保护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转移标签,包括透明防水膜、面层、胶水层和底纸;所述底纸为离型纸,所述面层上设有框区和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所述框区内涂布有油墨层或印刷胶层,所述油墨层或印刷胶层表面随机分布有微粒状物质,所述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设于所述框区旁边,且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与所述框区内微粒状物质所反映的商品信息相对应;所述透明防水膜敷设于所述面层表面,并在其从面层上撕下时,面层上的框区内的油墨层或印刷胶层的一部分留在胶水层上,油墨层或印刷胶层的另一部分留在透明防水膜上。
优选的,所述微粒状物质为颗粒、丝状或块状物质,颗粒为具有明显外部特征的金葱粉、银光粉、珠光粉、亮粉或彩色塑料颗粒。
优选的,所述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中记录了与其所用商品认证识别相对应的各种防伪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标签的面层上设有框区和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所述框区内采用随机分布的微粒状物质的油墨层或印刷胶层,并且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与所述框区内微粒状物质所反映的商品信息相对应;而透明防水膜敷设于所述面层表面,并在其从面层上撕下时,面层上的框区内的油墨层或印刷胶层的一部分留在胶水层上,油墨层或印刷胶层的另一部分留在透明防水膜上。因此,造假者如果想将该标签从真品上撕下,转移贴在赝品上,在撕下的过程中就会将该标签损坏而导致无法使用,同时采用具有明显外部特征的颗粒并将其随机分布在防伪标签特定位置上,使用者能明显进行区分,而造假者却无法选择同样形状大小的颗粒物并将其准确地放到标签相应的位置上,也不可能通过油墨印刷的方法进行仿制,因此很难仿 冒,同时由于对颗粒物体特征的提取方式,信息的转换方式是保密的,因此造假者几乎没有可能仿造出一模一样的防伪标签,由此可见,本技术方案的标签解决了不干胶标签能够被造假者转移的问题,通过特殊工艺,使得该标签在被转移时,彻底毁坏,信息不会被盗用,从而达到正品唯一性的保护效果,真正达到了防伪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防转移标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防转移标签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透明防水膜 2.面层 3.胶水层 4.底纸
5.框区 6.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 7.油墨层或印刷胶层
8.微粒状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转移标签,其解决了不干胶标签能够被造假者转移的问题,通过特殊工艺,使得标签在被转移时,彻底毁坏,信息不会被盗用,从而达到正品唯一性的保护效果。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转移标签,包括透明防水膜1、面层2、胶水层3和底纸4;所述底纸4为离型纸,所述面层2上设有框区5和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6,所述框区5内涂布有油墨层或印刷胶层7,所述油墨层或印刷胶层7表面随机分布有微粒状物质8,所述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6设于所述框区5旁边,且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6与所述框区5内微粒状物质8所反映的商品信息相对应;所述透明防水膜1敷设于所述面层2表面,并在其从面层2上撕下时,面层2上的框区5内的油墨层或印刷胶层7的一部分留在胶水层3上,油墨层或印刷胶层7的另一部分留在透明防水膜1上。
其中,所述微粒状物质8为颗粒、丝状或块状物质,颗粒为具有明显外部特征的金葱粉、银光粉、珠光粉、亮粉或彩色塑料颗粒。该标签可根据需要利用通常的印刷技术制作成各种形式,可以制作成单一标签,粘贴在产品上使用,也可以直接制作在产品本体或包装物、附件上,也可以制作成可以烫印、转印的标签,在使用时烫印、转印在相关物品上。
同时,所述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中记录了与其所用商品认证识别相对应的各种防伪信息。
在本例中防转移标签的工作原理是:用图像采集装置拍摄包含框和随机分布在油墨层或印刷胶层7中的颗粒状物体(可以是油墨或胶自身的微小颗粒或散布在其中的颗粒、丝状、块状物,颗粒状物体可以是具有明显外部特征的金葱粉、银光粉、珠光粉、亮粉或彩色塑料颗粒)在内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特征信息提取,提取的特征信息可以是颗粒的材质、数量、大小、分布状态、方向等,对提取的特征信息,还可加入有关使用该防伪标签的产品或票证等的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通过加密或不加密的方法转化为二维码标注在框区5的旁边,即为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6,所述验证信息除了用二维码外,还可以用数码等其它信息表达形式,所述的框区除了是矩形框以外,还可以 是其它合适形状的框,框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不封闭的。这些均不做特别的的限定,在此,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鉴别时扫描框区5和随机分布的微粒状物质8,以及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6,采集包括框区5和随机分布的微粒状物质8的特征信息物体,以及在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6内的图像信息,传递到智能终端(如手机、掌上电脑等)内采用预先下载的对应二维码识别软件进行识别,与其识别的信息进行比较,符合的即为真,不符合的即为假,在判别为真的同时,如果防伪认证信息还包含有关产品或票证等的信息,则可同时告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防转移标签通过在标签的面层2上设有框区5和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6,所述框区5内采用随机分布的微粒状物质8的油墨层或印刷胶层7,并且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6与所述框区5内微粒状物质8所反映的商品信息相对应;而透明防水膜1敷设于所述面层2表面,并在其从面层2上撕下时,面层2上的框区5内的油墨层或印刷胶层7的一部分留在胶水层3上,油墨层或印刷胶层7的另一部分留在透明防水膜1上。因此,造假者如果想将该标签从真品上撕下,转移贴在赝品上,在撕下的过程中就会将该标签损坏而导致无法使用,同时采用具有明显外部特征的颗粒并将其随机分布在防伪标签特定位置上,使用者能明显进行区分,而造假者却无法选择同样形状大小的颗粒物并将其准确地放到标签相应的位置上,也不可能通过油墨印刷的方法进行仿制,因此很难仿冒,同时由于对颗粒物体特征的提取方式,信息的转换方式是保密的,因此造假者几乎没有可能仿造出一模一样的防伪标签,由此可见,本技术方案的标签解决了不干胶标签能够被造假者转移的问题,通过特殊工艺,使得该标签在被转移时,彻底毁坏,信息不会被盗用,从而达到正品唯一性的保护效果,真正达到了防伪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防转移标签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防转移标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防转移标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防转移标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转移标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转移标签.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转移标签,包括透明防水膜、面层、胶水层和底纸;底纸为离型纸,面层上设有框区和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框区内涂布有油墨层或印刷胶层,油墨层或印刷胶层表面随机分布有微粒状物质,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设于框区旁边,且自我验证信息识别区与框区内微粒状物质所反映的商品信息相对应;透明防水膜敷设于面层表面,并在其从面层上撕下时,面层上的框区内的油墨层或印刷胶层的一部分留在胶水层上,油墨层或印刷胶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