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86732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27738.6

申请日:

2001.08.16

公开号:

CN1332296A

公开日:

2002.01.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2; E02D17/04

主分类号:

E02D29/02; E02D17/04

申请人:

吕怀民;

发明人:

吕怀民; 吕明智; 吕新瑞; 余荣霭; 霍敏; 戈晓宇; 钟国胜; 颜洪; 周咏东; 张燕; 宋巍巍; 崔哲; 袁白茹; 陈桂生; 朱文飙; 彭理华; 王洪源; 张炜; 黄亚东

地址:

030001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新民中街12号省科委宿舍1-2-5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在被支护土体内制做一面或多面为锚杆、索提供抗拉锚固力内锚墙,通过锚杆、索的拉锚力形成一个用内锚墙和外挡墙这两面墙夹紧被支护土体的墙-锚-墙结构形式的挡土墙。外挡墙主要采用竖向水泥土搅拌桩制做,内锚墙主要采用竖向钢桩制做,也采用横向挤扩支盘桩或横向水泥土搅拌桩方法制做。由于内锚墙施工容易、简单,地锚的抗拨力高和数量少,而且内锚墙的大部分材料和锚杆、索都能回收再用,这两方面有效地降低了挡土墙的成本和缩短了施工时间。内外墙夹土结构形式受力简洁明了,设计计算简化。在确保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根据不同的工况,在同时间或先后交 叉时间制做能挡土的外挡墙(1),挖去或分层挖去基坑内(或边坡外)的土体(2), 设置在被支护土体(3)内的锚杆、索(4),其特征在于:在实施上述工作内容 的同时间或前后交叉时间,制做在被支护土体(3)内的一面或多面内锚墙(5), 多层锚杆、索(4)联结外挡墙(1)和内锚墙(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其特征是:内锚 墙(5)到外挡墙(1)之间的距离是基坑深度(或边坡高度)的0.3倍至2倍之 间;内锚墙(5)的平面,其长度方向同外挡墙(1)的长度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 其深度方向垂直向下或斜向下,内锚墙(5)平面与外挡墙(1)平面之间的夹角 不超过35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其特征是:在 地面上,采用挖孔桩、钻孔桩、冲孔桩、沉管桩、夯扩桩、搅拌桩、砼预制桩、 钢桩,地下连续墙等传统方法,从上到下制做内锚墙(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其特征是:内 锚墙(5)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是实心的或空心的;内锚墙(5)是采用钢材或 含有水泥的混合物或钢材和含有水泥的混合物的组合体;锚杆、索(4)采用预 应力的或非预应力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和2和3或4所述的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 其特征是:将型钢逐根沉入被支护土体(3)中,形成非连续内锚墙(5),锚杆、 索(4)是穿过型钢之间的缝隙(7)、型钢上的孔洞(8)中与型钢联结。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其特征是:联 结件(9)穿过型钢上的孔洞(8)中,将两个相邻的型钢相联结。
7: 根据权利要求1和2和3和4所述的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 其特征是:穿过外挡墙(1)进入被支护土体(3),在被支护土体(3)内放入爆 炸物或压力流体或挤扩机具(11),然后利用爆炸的压力或流体压力或机械压力 挤扩被支护土体(3)形成土体空腔,向土体空腔内注入含有水泥或石灰或水玻 璃的混合物形成内锚墙(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其特征是:在 被挤扩形成的土体空腔中,放入能张开的伞架式筋笼(10)和布囊,伞架式筋笼 (10)与锚杆、索(4)联结。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挤 扩机具(11)的机械压力挤扩被支护土体(3)时,挤扩机具(11)是旋转挤扩, 同时将注入含有水泥或石灰或水玻璃的混合物与被支护土体(3)混合搅拌和拌 合,形成含有水泥或石灰或水玻璃和土的内锚墙(5)。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 挡土墙功能完成后,内锚墙(5)采用的型钢和锚杆、索(4)被抽拨出回收再用。

说明书


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基坑和边坡的土体支护领域。

    传统带有地锚和土钉的挡土墙有下列缺点:1.成本高,许多锚杆(索)不能回收,而注浆用水泥量很大;2.施工时间长,制做一根锚杆(索)大约需要3小时以上,所耗工时也较长;3.设计计算复杂;4.由于单根锚杆(索)所提供的抗拔力小,所以锚杆用量多;5.质量不易控制,较容易出事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该方法设计简单和施工容易,可以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造价和缩短工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根据不同的工况,在同时间或先后交叉时间制做能挡土的外挡墙1,挖去或分层挖去基坑内(或边坡外)的土体2,设置在被支护土体3内的锚杆、索4,其特征在于:在实施上述工作内容的同时间或前后交叉时间,制做在被支护土体3内的一面或多面内锚墙5,多层锚杆、索4联结外挡墙1和内锚墙5。内锚墙5为锚杆、索4提供了有效的抗拉锚固力,通过锚杆、索4的拉力形成一个用内锚墙5和外挡墙1这两面墙夹紧被支护土体3的墙-锚-墙结构形式地挡土墙。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

    内锚墙5到外挡墙1之间的距离是基坑深度(或边坡高度)的0.3倍至2倍之间;内锚墙5的平面,其长度方向同外挡墙1的长度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其深度方向垂直向下或斜向下,内锚墙5平面与外挡墙1平面之间的夹角不超过35度。

    在地面上,采用挖孔桩、钻孔桩、冲孔桩、沉管桩、夯扩桩、搅拌桩、砼预制桩、钢桩,地下连续墙等传统方法,从上到下制做内锚墙5。

    内锚墙5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是实心的或空心的;内锚墙5是采用钢材或含有水泥的混合物或钢材和含有水泥的混合物的组合体;锚杆、索4采用预应力的或非预应力的。

    将型钢逐根沉入被支护土体3中,形成非连续内锚墙5,锚杆、索4是穿过型钢之间的缝隙7、型钢上的孔洞8中与型钢联结。

    联结件9穿过型钢上的孔洞8中,将两个相邻的型钢相联结。

    穿过外挡墙1进入被支护土体3,在被支护土体3内放入爆炸物或压力流体或挤扩机具11,然后利用爆炸的压力或流体压力或机械压力挤扩被支护土体3形成土体空腔,向土体空腔内注入含有水泥或石灰或水玻璃的混合物形成内锚墙5。

    在被挤扩形成的土体空腔中,放入能张开的伞架式筋笼10和布囊,伞架式筋笼10与锚杆、索4联结。伞架式筋笼9增加了与后锚墙5的锚固能力,布囊阻止散土和制做内锚墙5的材料发生混合。

    挤扩机具11是旋转挤扩被支护土体3,同时将注入含有水泥或石灰或水玻璃的混合物与被支护土体3混合搅拌和拌合,形成含有水泥或石灰或水玻璃和土的内锚墙5。

    在挡土墙功能完成后,内锚墙5采用的型钢和锚杆、索4被抽拨出回收再用。

    本发明优点在于由于增加了内锚墙,地锚的抗拨力提高并减少了数量,同时内锚墙的大部份钢材可以回收。这两方面有效地降低了挡土墙的成本和缩短了施工时间。内外墙夹土结构形式受力简洁明了,计算也简化了。内锚墙施工方法简单,质量也有了保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水平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内锚墙水平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内锚墙竖向剖面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1的内容和步骤如下:

    在地面上采用搅拌法形成水泥土外挡墙1,在外挡墙的外侧插入槽钢以增加水泥土的竖向抗拉强度,分层开挖基坑内的土体2,钻入法形成地锚孔6和设置腰梁,形成外挡墙1;在此同时,用钢管沉入被支护的土体3中形成一面非连续的内锚墙5,排出钢管内的土体,把锚索4的头部套环从锚孔6中送到两钢管之间,再用一个细钢棒或钢管做为联结件9从相邻的两个钢管上的孔洞8和锚索4的头部套环中一并穿过,使相邻两钢管和锚索4锚固联结,再把锚索4的尾部与外挡墙外侧的腰梁锚固联结并施加预应力;往下逐层按上述工艺步骤循环施工至基坑底部,从而达到用外挡墙1和内锚墙5通过锚索4夹紧被支护土体3的目地,形成了一个墙锚墙结构形式的重力式挡土墙。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2的内容和步骤如下:

    用槽钢或工字钢或钢板桩代替钢管制做内锚墙5,带有双倒钩状的锚索4的头部以垂直面姿方式从相邻两工字钢或槽钢或钢板桩之间的狭窄缝隙7中穿过,旋转90度后呈水平面与两工字钢或槽钢或钢板桩的翼缘相联结,这样在预应力张拉时锚索4的头部紧紧钩住工字钢或槽钢或钢板桩,其它内容和步骤同实施例1。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3的内容和步骤如下:

    在已形成的锚孔6中放入挤扩机具11,挤扩机具11经过多次挤扩和旋转,在被支护土体3中形成一个比锚孔6大得多的园盘式空腔,取出挤扩机具11,在空腔中放入伞架式钢筋笼10和布囊,钢筋笼10与锚索4相联结,在它的外部包有与空腔体积大小相近的布囊,张开钢筋笼10,通过锚孔6压力注入的砼或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充满了整个布囊,固结后形成一个体积较大的园盘形非连续的内锚墙5,其它内容和步骤同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本实施例3实质上就是把竖向支盘挤扩桩方法变成横向支盘挤扩桩方法。

    如图4所示,本实例4的内容和步骤如下:

    挤扩机具11进入被支护体3中预定深度后,进行挤扩、压力注桨和旋转搅拌三种工作,形成水泥土内锚墙5,把带有锚、索4的挤扩机具11留入水泥土内锚墙5内,或者把挤扩机具11退出后插入头部带有伞架式钢筋笼10的锚索4,其它工作内容和步骤同实施例1和实施例2。

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内锚墙的挡土墙制做方法,在被支护土体内制做一面或多面为锚杆、索提供抗拉锚固力内锚墙,通过锚杆、索的拉锚力形成一个用内锚墙和外挡墙这两面墙夹紧被支护土体的墙锚墙结构形式的挡土墙。外挡墙主要采用竖向水泥土搅拌桩制做,内锚墙主要采用竖向钢桩制做,也采用横向挤扩支盘桩或横向水泥土搅拌桩方法制做。由于内锚墙施工容易、简单,地锚的抗拨力高和数量少,而且内锚墙的大部分材料和锚杆、索都能回收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