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锁定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锁定装置,同样适用于构筑物,桥梁等其余需隔震的物体。现有技术
现有的锁定装置是利用阻尼装置的构件钢棒或铅棒的初始刚度来实现,由于同一装置实现两种功能,因而参数设定不能两全,所以其锁定功能与阻尼功能不能达到最佳效果。除此之外还没有一种实用的锁定装置。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锁定装置,其具有造价低,施工简单,性能优化,更换简单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锁定装置,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装置设置于隔震层中,所述隔震层是指由梁板加活动基础组成的上结构平面和由梁板加固定基础组成的下结构平面以及安装于上,下结构平面之间的建筑物隔震系统中的装置,其特征是:
A.所述隔震层上结构平面梁板上开有上洞,其上洞口大于下洞口:
B.所述隔震层下结构平面开有下洞,其上洞口大于下洞口;
C.所述上洞与下洞一一对应,且上洞的下洞口的垂直投影覆盖下洞的上洞口;
D.所述上洞与下洞内填充有物料,所述锁定机构安装于上洞与下洞中填充的物料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锁定装置可独立于阻尼装置自由布置于结构平面上,利用隔震层上、下结构平面地刚度大的优点传递锁定力,而且维修更换十分方便。
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的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锁定装置还可以作进一步改进:
1)所述锁定装置为单向锁定装置,其为:在上结构平面梁板所开的上洞的填充物料中开有上宽下窄长方体阶梯孔,上孔宽下孔窄形成一个台阶,锁定机构为一上大下小的阶梯栓,其穿过阶梯孔后下端固定于下洞中物料内,上端位于阶梯孔中。
2)所述锁定装置为双向锁定装置,其为:锁定机构为一栓,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洞和下洞中的物料内。
栓可采用砼或金属制作,造价低,施工简单,更换方便,因利用材料的抗剪强度工作,所以刚度大,单向锁定装置布置在结构平面单向不动点(因温度变化的原因引起结构平面变形产生的单向不动点)上或附近,孔的长边平行单向不动点的移动方向,双向锁定装置布置在结构平面双向不动点(原产生因同前)上或附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单向锁定装置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发明的双向锁定装置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沿图1、2的A-A线剖面图。
图4是沿图1的B-B线剖面图。具体实施例
从图1、图3、图4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锁定装置,包括锁定机构9,所述锁定装置设置于隔震层中,所述隔震层是指由梁板3加活动基础组成的上结构平面和由梁板2加固定基础组成的下结构平面以及安装于上,下结构平面之间的建筑物隔震系统中的装置,隔震层下结构平面梁板上2上开有下洞11,其上洞口大,下洞口小;上结构平面梁板3上开有上洞10,其上洞口大,下洞口小,上洞10的下洞口垂直投影覆盖下洞11的上洞口,洞中填充有砼(或钢筋混凝土)6,砼填充物6中开有长方体阶梯孔6’,其上孔6a宽度大于下孔6b,形成一个台阶。锁定机构为一上大下小砼(或金属)阶梯拴9穿过阶梯孔6’后下端固定于下洞11中的砼6内,上端位于阶梯孔6’中。
当上结构平面因温度变化产生水平变形时仅允许砼阶梯栓9在阶梯孔6’中沿孔的长边移动,防止砼阶梯栓9被剪坏。
图2、图3是示意双向锁定装置,其为:一砼(或金属)阶梯拴9分别固定于上洞10、下洞11中的砼(或钢筋砼)填充物6中。
通气管8是防止起吊砼块6时其被吸住。
上、下洞壁设有防胶结材料。
拴9的极限抗剪强度应满足在无地震或发生小于设计烈度地震时拴9能正常工作,在发生大于等于设计烈度地震时拴9被剪断失效。
长方体孔6’的长度应满足上结构平面变形要求,不会因上结构平面的水平变形而使拴9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