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6810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9024.2

申请日:

2003.12.03

公开号:

CN1623853A

公开日:

2005.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4C9/06

主分类号:

B64C9/06

申请人:

田瑜; 江文彦

发明人:

田瑜; 江文彦

地址:

201615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久富开发区盛龙路96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传统的控制模型飞机转向的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对该飞机转向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本发明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模型飞机的遥控器转向操纵杆向左转的指令时,控制模型飞机右侧的舵面向上转动一角度,同时保持左侧的舵面不动;在接收到模型飞机的遥控器转向操纵杆向右转的指令时,控制模型飞机左侧的舵面向上转动一角度,同时保持右侧的舵面不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模型飞机的遥控器转向操纵杆向左转的指令时,控制模型飞机右侧的 舵面向上转动一角度,同时保持左侧的舵面不动; 在接收到模型飞机的遥控器转向操纵杆向右转的指令时,控制模型飞机左侧的 舵面向上转动一角度,同时保持右侧的舵面不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转向 操作杆和升降操纵杆混合控制时,舵面的转动角度是叠加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大于0 度,小于等于10度。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舵面的转动角度大小与所述遥控器上的操纵杆的移动量成正比例。

说明书


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型飞机,尤其涉及对模型飞机尾舵的控制方法,通过对尾舵的控制,实现对模型飞机的转向和升降的控制。

    背景技术

    模型飞机是一种较为高档的玩具,遥控模型飞机的操纵需要一定的经验,尤其是在飞机转向操纵上,需要相当的技巧,才能让飞机在三维空间中安全地自由翱翔。

    在目前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遥控器上,一般设置有两个操纵杆,如图1所示,其中左侧的操纵杆A1可前后移动,以控制飞机的升降,称为升降操纵杆;右侧地操纵杆A2可左右移动,以控制飞机的转向,称为转向操纵杆(注:欧美的模式中,升降和转向控制都在右边)。在目前的模型飞机的控制方法中,V型尾舵飞机的升降和转向的控制如下:飞机的升降是通过控制模型飞机V型尾舵11上的两个舵面8A和8B的同时上下转动来完成的(请同时参见图2)。即,将升降操纵杆A1向后拉,控制两个舵面8A和8B同时向上转动等量的角度,例如10度,此时,飞机将向上爬升;将升降操纵杆A1向前推,控制两个舵面8A和8B同时向下转动等量的角度,例如10度,此时,飞机将下降。飞机的转向是通过控制模型飞机V型尾舵11上的两个舵面8A和8B的分别上下转动来完成的。即,将转向操纵杆A2向左推,控制右侧的舵面8A(从机尾向前看)向上转动一个角度,例如10度,同时,控制左侧的舵面8B同时向下转动一个角度,例如10度,此时,飞机将向左转向;向右转向的操作正好相反,将转向操纵杆A2向右推,控制右侧的舵面8B向下转动一个角度,例如10度,同时,控制左侧的舵面8A同时向上转动一个角度,例如10度,此时,飞机将向右转向。然而,在这种传统的控制方法中,飞机在进行转向时,由于飞机的倾斜导致主翼正投影面积的减小,从而导致了主翼升力的减小,往往会一边转向,一边下降。如果不做拉杆补偿,甚至会使飞机进入螺旋。这种转向时的下降,在飞机盘旋飞行时,尤为明显。这时为了避免飞机高度的下跌,往往需要操作者在移动转向操纵杆A2的同时,下拉升降操纵杆A1,使飞机略微向上爬升,以补偿转向时飞机高度的下跌。这种操作需要操作者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操纵不当,会造成“坠机”。

    【发明内容】

    缘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化操作者的操纵的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模型飞机的遥控器转向操纵杆向左转的指令时,控制模型飞机右侧的舵面向上转动一角度,同时保持左侧的舵面不动;

    在接收到模型飞机的遥控器转向操纵杆向右转的指令时,控制模型飞机左侧的舵面向上转动一角度,同时保持右侧的舵面不动。

    在上述的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中,所述角度大于0度,小于等于50度。

    在上述的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中,所述舵面的转动角度大小与所述遥控器上的操纵杆的移动量成正比例。

    经试验证明,使用本发明的上述尾舵控制方法,可以使飞机在转向时,不下跌高度。因此,使用了本发明的尾舵控制方法的模型飞机,与传统技术相比,在控制飞机转向时,只需单独操作转向操纵杆即可,而无需同时操纵升降操纵杆以补偿飞机在转向时高度的下跌,大大简化了操作,使模型飞机成为了无老少皆宜的玩具。

    当然,在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操纵转向操纵杆控制模型飞机转向的同时,仍然可以同时操纵升降操作杆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转向操作杆和升降操纵杆混合控制时,舵面的转动角度是叠加的。也就是说,此时飞机将会是盘旋上升或盘旋下降,转向操纵杆和升降操纵杆即可以分开单独控制飞机,也可以混合控制飞机,以达到控制模型飞机飞行姿态的作用。使操控飞机更加得心应手。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附图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型飞机遥控器的示意图;

    图2是模型飞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模型飞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先简单地描述一下本发明所使用的模型飞机的结构。

    本发明所使用的模型飞机一般包括一遥控器(如图1所示)和一飞机本体(如图2所示)。遥控器上与传统的一样,设置有升降操纵杆A1和转向操纵杆A2。升降操纵杆A1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上升和下降,转向操纵杆A2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左右转向。

    图2示出了模型飞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模型飞机本体一般由:机身1、机翼3、起落架2、尾杆5以及右尾舵11A和左尾舵11B组成。在右尾舵11A上设置有右舵面8A,左尾舵11B上设置有左舵面8B。舵面8可以向上和向下转动,以便控制飞机的升降和转向。舵面8A和8B的转动是通过舵机12(见图3)来实现的。如图3所示,舵机12设置在机身1内,通过两根舵面拉索9以及舵面支架10连接到左右舵面8A和8B上。舵机12可以牵引和放松舵面拉索9,从而实现舵面8的转动。当舵机12牵引舵面拉索9时,舵面8向上转动,当舵机12放松舵面拉索9时,在回复拉索14的作用下,舵面8可以向下转动。舵机12牵引和放松拉索的动作,是由控制单元13发出指令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13与图1所示的遥控器进行无线通信,接收遥控器发出的升降或转向的信号,以控制舵机12工作。有关遥控器如何与控制单元13进行通信以及遥控器和控制单元13的具体电路结构并不属于本发明的发明范畴,而且都属于公知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传统的控制模型飞机转向的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对该飞机转向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本发明的控制转向的具体方法是:模型飞机中的控制单元在接收到遥控器的转向操纵杆发出的向左转的指令时,控制模型飞机右侧的舵面8A向上转动一角度,同时保持左侧的舵面8B不动;模型飞机中的控制单元在接收到遥控器的转向操纵杆发出的向右转的指令时,控制模型飞机左侧的舵面8B向上转动一角度,同时保持右侧的舵面8A不动。经试验证明,使用本发明的上述转向控制方法,可以使飞机在转向时,不下跌高度。

    此外,经试验得到,舵面转动的角度控制在大于0度,小于等于50度之间最佳,而且可以把舵面的转动角度的大小与遥控器上的操纵杆的移动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说,操纵杆移动量越大,舵面的转动角度就越大,这时,飞机的转向半径越小。

    当然,在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操纵转向操纵杆控制模型飞机转向的同时,仍然可以同时操纵升降操作杆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转向操作杆和升降操纵杆混合控制时,舵面的转动角度是叠加的。也就是说,此时飞机将会是盘旋上升或盘旋下降,转向操纵杆和升降操纵杆即可以分开单独控制飞机,也可以混合控制飞机,以达到控制模型飞机飞行姿态的作用。使操控飞机更加得心应手。

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模型飞机尾舵控制方法。传统的控制模型飞机转向的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对该飞机转向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本发明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模型飞机的遥控器转向操纵杆向左转的指令时,控制模型飞机右侧的舵面向上转动一角度,同时保持左侧的舵面不动;在接收到模型飞机的遥控器转向操纵杆向右转的指令时,控制模型飞机左侧的舵面向上转动一角度,同时保持右侧的舵面不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