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6718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4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90192.1

申请日:

2015.04.16

公开号:

CN104800790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1504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13/10; A61P13/12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刘瑜

发明人:

刘瑜

地址:

545006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古亭山香港新城金龙苑20栋C座1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15

代理人:

刘闻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该中药包的组成为:艾叶100份、茯苓5-20份、桂枝5-30份、干姜5-10份、五味子5-25份、甘草5-15份、黄芩5-10份、地黄10-20份、竹叶10-15份、泽泻10-20份。制成药包后置于中药生物物理灸疗仪中对人体进行灸疗,可平衡肺系统,治疗肾虚或肾实引起的各种疾病或症状,疗效显著,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克服了普通艾灸疗法燃烧不充分、掉火、掉灰、烟大、味道刺激等缺点。

权利要求书

1.  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艾叶100份、茯苓5-20份、桂枝5-30份、干姜5-10份、五味子5-25份、甘草5-15份、黄芩5-10份、地黄10-20份、竹叶10-15份、泽泻10-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茯苓5份、桂枝5份、干姜5份、五味子5份、甘草15份、黄芩10份、地黄20份、竹叶15份、泽泻2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茯苓20份、桂枝30份、干姜10份、五味子25份、甘草5份、黄芩5份、地黄10份、竹叶10份、泽泻1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茯苓10份、桂枝15份、干姜7份、五味子15份、甘草10份、黄芩6份、地黄15份、竹叶12份、泽泻12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茯苓15份、桂枝25份、干姜8份、五味子20份、甘草12份、黄芩8份、地黄16份、竹叶13份、泽泻15份。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将所述各味草药充分晒干后,放入石臼中,反复捣舂压碎,使之细 碎如棉絮状,
b、筛去灰尘、粗梗和杂质,得到纯净药粉;
c、将纯净药粉放进发酵池加洗米水搅拌湿润,发酵5-7天,放于阴凉处自然风干,经工艺蒸压成型。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日一次,一次170克,置于中药生物物理灸疗仪中灸疗膀胱经、督脉、重点灸肾俞、关元或神阙穴位,男人连续灸疗8天为一疗程,女人连续灸疗7天为一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停用10天,再继续下一疗程,如此重复直至症状消失。

说明书

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大量临床结果显示,中药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灵枢·官能》曰:“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唐代王焘在其《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中倍加注意灸疗的应用,提出中药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由此可见,灸法在当时治疗手段中的重要地位,且应用的范围很广,有些疾病用针刺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中药灸法。
中药灸历史久远,其中艾灸仍是现今常用的一种中药灸疗的方法。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艾制品包括艾条、艾绒、艾粒、粉棒、自贴类等,艾条在使用时可选用手持、艾灸盒、随身灸等多种方式。无论选用哪种形态的艾制品在使用时都存在如下缺点:
1、燃烧不充分、药性不均匀;
2、燃烧速度缓慢,火力不能直透经络,无法起到治疗作用;
3、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对人体造成危害;
4、艾草燃烧的气味刺鼻,使用者常出现恶心等不适症状,灸疗结束后艾草的气味会长时间残留;
5、手持法进行艾灸时操作者需不断移动艾条,非常辛苦,且容易掉火、掉灰,造成烫伤;
6、使用艾灸盒进行艾灸时,距离不能灵活调整,距离太近易出现烫伤,距离太远疗效差甚至没有疗效;
7、使用随身灸进行艾灸时,由于燃烧的热量和药物的不能直接传到穴位,需要使用者有足够的耐心,投入更长的时间,才能收到灸疗的效果。
传统艾灸多以清艾条为主,用以温驱寒驱湿。以单味药取药性,未成药方。以单味不成方,不能多方面治疗。艾灸也有药艾,常因为了方便储存、防潮,药艾当中多有硫磺的配伍,百姓不知,硫磺遇火,则转换成砒霜,此为大毒,应引以为戒。药灸历史源远流长,纵观药灸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里程,第一个是传统药灸,第二个是现代艾灸,不论是传统艾灸还是现代艾灸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之处。传统艾灸有效,但有烟,有毒,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专业人士;现代艾灸,虽无传统艾灸之弊病,但疗法单一,有时好转反应太强烈,使有些客人难以承受,这正是其单一疗法的局限性所造成。
因此,传统艾灸疗法虽然疗效神奇,但是现代很多人不太愿意接受,尤其是妇女、儿童,甚至某些专业医疗机构也很少使用。从治疗的专业角度讲,艾灸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从而影响了艾灸的推广使用,治疗范围和治疗效果。另外艾灸的缺点如下:
1、易补不易泻
艾灸发出的能量非常适合人体吸收,所以补充阳气,疏通经络是非常适合。但是患者的病情千变万化。内经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艾灸补的方法简单,泻起来就比较费劲,需要的火力较强,对患者的刺激较大,一般需要在穴位的相关位置烫出水泡,留下瘢痕。这个对于治疗部位是有 一定限制的,如脸部,手臂等等,不太可能施行。即使是背部,腿部,患者的抵触情绪也比较大,而且,对患者的耐受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2、无法完全按时施治
人体的气血运行有固定的规律,一个昼夜,营气在体内循行五十周,而卫气行阳二十五度,阴二十五度。十二个时辰,五脏六腑各有所主。艾灸作为调节人体气血的手段,治疗时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按照子午流注法,在某个脏器所主的时间段内对这个脏器进行治疗,效果最好。例如,肝脏开丑时。在这个时段进行治疗,确实治疗效果很好。
3、调节阴阳,程度不一
艾灸对于补充阳气的效果非常显著,但是,如果遇到血虚的病人,虽然也可以灸血海穴来生血,但是效果和补充阳气的效果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以痛经为例,虽然患者开始时的主要矛盾是经络不通,但是,实质原因很多都是气血双亏。采用艾灸治疗,止痛的效果显著,但是治本的效果就差很多了。患者需要经常性的治疗。
4、入门容易,精通困难
对于病症简单,治疗阶段较少的病症来说,艾灸的治疗比较容易掌握。因为需要进行治疗的穴位相对较少,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最常见的只是顺序上的一些变化。对于比较复杂的病症来讲,需要多个阶段的治疗,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师治定方案,方案中会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治疗穴位不同,是否达到本阶段的治疗效果也需要专业人士来把握。入门者虽然可以全程自行操作,但还是无法独立完成复杂的治疗过程。
《皇帝内径》之《至真要大论》篇指出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是治疗方法上的一般规律;但在内服的情况下,尚有治寒以热而寒更甚,治热以寒热更剧,因此在临床上更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定治疗。本方药使用燃烧、热气渗透的非内服方法,在不内服、不接触的前提下,无任何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使用该中药包进行灸疗可扶正祛邪,整体阴阳平衡肾(膀胱)系统,治疗由于肾虚或肾实引起的各种疾病。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艾叶100份、茯苓5-20份、桂枝5-30份、干姜5-10份、五味子5-25份、甘草5-15份、黄芩5-10份、地黄10-20份、竹叶10-15份、泽泻10-20份。
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茯苓5份、桂枝5份、干姜5份、五味子5份、甘草15份、黄芩10份、地黄20份、竹叶15份、泽泻20份。
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茯苓20份、桂枝30份、干姜10份、五味子25份、甘草5份、黄芩5份、地黄10份、竹叶10份、泽泻10份。
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茯苓10份、桂枝15份、干姜7份、五味子15份、甘草10份、黄芩6份、地黄15份、竹叶12份、泽泻12份。
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茯苓15份、桂枝25份、干姜8份、五味子20份、甘草12份、黄芩8份、地黄16份、竹叶13 份、泽泻15份。
本发明还涉及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将所述各味草药充分晒干后,放入石臼中,反复捣舂压碎,使之细碎如棉絮状,
b、筛去灰尘、粗梗和杂质,得到纯净药粉;
c、将纯净药粉放进发酵池加洗米水搅拌湿润,发酵5-7天,放于阴凉处自然风干,经工艺蒸压成型。
本发明还涉及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的使用方法,一日一次,一次170克,置于中药生物物理灸疗仪中灸疗膀胱经、督脉、重点灸肾俞、关元或神阙穴位,男人连续灸疗8天为一疗程,女人连续灸疗7天为一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停用10天,再继续下一疗程,如此重复直至症状消失。
中医认为,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髀]胻足皆痛。邪在肾,是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涌泉,昆仑,视有余血者尽取之。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本发明属于医疗保健领域,是将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肾、膀胱)病证中药外用组合物,其五行属相为木,颜色为黑色的药包,将药包点燃后放置在中药生物物理温补药灸仪中悬灸体表穴位上进行烧灼和温熨,借灸火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全面调节人体(肾型)膀胱)系统,阴阳平衡、内病外治、外病内治、上病治下、下病治上、左病治右、右病治左。也是中医药的独特治病之处的 唯物辩症法、发挥了辩症施治、辩别病施治透皮吸收的一种外用物理方法的一种治疗(肾型)(膀胱)病证其五行属相为木,颜色为黑色的药包的特殊中药外用混合物。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其经脉与膀胱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充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管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肾内寄元阴元阳,为脏腑阴阳之根本,故又称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属水,元阳属火,故又有肾为"水火之宅"的说法。肾的特性是宜潜藏,即元阴元阳宜固藏,不宜耗泄妄动。此外,肾又主水,并有纳气功能。膀胱为州都之官,具有贮尿和排尿的功能。
肾病主要以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呼吸功能减退和脑、髓、骨、发、耳及二便异常为主要病理变化。所以,临床以腰膝酸软或痛,耳鸣耳聋,齿摇发脱,阳萎遗精,精少,女子经少、经闭不孕,水肿,呼多吸少,二便异常等为肾病的常见症状。膀胱病以排尿异常为主要病理变化,临床常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闭等症。由于肾与膀胱相表里,因而肾病也常影响膀胱气化失常而发生小便异常,如遗尿、小便失禁等。
肾病多虚证,其证多因禀赋不足,或幼年精气未充,或老年精气亏损,或房事不节等导致肾的阴、阳、精、气亏损而致的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不纳气证为常见。膀胱病多见湿热证,至于膀胱虚证多责之于肾虚。
膀胱病多属“热淋”、“血淋”范畴,以生育期女性患者居多。临床多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少腹迫急感或痞胀不适等膀胱刺激症状;每有肉眼可见、色泽深浅不一之血尿,或兼有口干,心烦,轻度寒热等症。 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生素等药物来治疗,但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且费用昂贵,有一定的副作用,中药认为治疗此病应以凉血清热为主,因而需要采用肾膀胱病证综合辨证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具有重大意义。
艾叶:味苦性温无毒,为灸百病要药。主暖子宫、调经止血、行血、带下、霍乱转筋腹胀满等功效。
茯苓:《神农本经》记载,茯苓味甘性平无毒。主利水行痰、利窍行水通补要药,除热燥湿等功效。
桂枝:《神农本经》记载,桂枝味辛性温无毒,主温经脉、表虚中风,治手足痛风、伤寒头痛、行肺气、散寒邪、调和营卫、横通枝节等功效,为发表解肌要药。
干姜:《神农本经》记载,干姜味辛性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逐风湿痹、回阳通脉、治四肢逆冷、中寒霍乱、冷痛疝气,为除寒散结要药。
五味子:《神农本经》记载:五味子味酸(皮甘肉酸核辛苦,都俱咸味,五味具备)主益气,咳逆上气,伤劳、补不足、强阴,异男之阴;敛肺滋肾、祛痰止咳,生津止渴,敛汗退热等功效,为肺虚咳逆上气要药。
甘草《神农本经》记载:甘草味甘性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功能解百毒,泻诸火、制药之暴性。为调和周身气血要药。
黄芩《神农本经》记载:黄芩,味苦性平无毒,治诸热、黄疸肠炎、泻痢、逐水,下血闭等功效,去心肺大小肠诸经之热,肝胆之火,为清热 要药。
地黄:《神农本经》记载:地黄味甘性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除寒热湿痹、除痹。凉血,滋肝肾、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等功效,为滋阴养血之要药。
竹叶:《神农本经》记载:竹叶味辛平性平,无毒。治咳逆上气、益筋急、恶疡,杀小虫,益气、止渴、压丹实毒、补虚、治风痉等功效,为解热、,祛痰、止咳镇静要药。
泽泻:《神农本经》记载:泽泻性甘味寒,主风寒湿痹,养五脏、益气力,逐三焦停水,通淋沥、止遗泻泄、利小便、消肿胀等功效,为渗湿利尿要药。
本方中,五味子、地黄、干姜是滋肾、滋阴养血、除寒散结之要药,为君药;黄芩,味苦性平茯苓、利水行痰、利窍行水通补,竹叶祛痰、止咳镇静,甘草调和周身气血,为臣药。艾叶为灸百病之要药为佐药;桂枝温经脉、表虚中风,治手足痛风、伤寒头痛、行肺气、散寒邪、调和营卫、横通枝节等功效,为发表解肌要药,在本方中为使药。
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用白术、杜仲和巴戟天为君药;用党参、生黄芪、熟地黄、泽泻、补骨脂和益母草为臣药;用山药、当归和覆盆子为佐使药。诸药相合,共具温补脾肾,益气养血的功效。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本发明是继承传统灸法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理论而创立的一种新的灸疗法。它将灸法与药物相结合,既发挥了灸疗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又使灸法的温热作用与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得益彰,灸疗增强了药物的吸收与渗透,药物增强了灸疗的经络传感作用。同时通过药物的温凉寒热之性,弥补了灸疗 偏于温热的不足,扩大了灸疗的应用范围彻底解决了人们认穴不准疗效不佳的问题。实现了智能升降操作、环保无烟、定向导入、透皮吸收、多穴同灸等功能,完全具备传统中药灸的功能,并可实施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等一系列灸法,使用针对肾、膀胱病症的水型黑色药包效果更佳,还弥补了传统艾灸烟熏火燎、灰烬烫伤、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不足,是传统灸法革命性的创新!
本发明所述中药包对膀胱经、督脉、重点灸肾俞、关元或神阙穴位进行灸疗可平衡肾系统,用于治疗肾虚或肾实导致的各种疾病或症状,如糖尿病、烦躁口干、咽喉肿痛、遗尿、遗精、益肾平喘、通调二便、强腰壮骨、清脑安神、治疗脚跟痛、胆小怕事等情志病、膀胱炎、小便不利、前列线疾病、月经不调、治咽喉痛、慢性咽炎、补肾滋阴,利水消肿、改善整个肾功能,专门治疗水液代谢失常、自汗、盗汗之症、治疗腹泻腹痛、司二便、有降高血压的功效(当你有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眼睛胀痛、上眼皮无力等问题,揉复溜穴都管用)还能治疗哮喘、治月经不调、崩漏、治痛风、结石、抑郁、癫痫、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气止痛、膝盖发软、没劲、颈椎病、生殖糸统疾病、腹痛、腹泻、心脏、肠胃、生殖糸统、泌尿系统、情志、明目醒神、降血压、感冒、治咳嗽老不好、心里发憋、心血管问题、胃痛、肝胆问题、腰酸腰痛、治疗生殖糸统方面的疾病、治腰背痛、脑后头痛、足跟痛、治腰痛、座骨神经痛、痔疮、治慢性腰痛立竿见影、膝盖发凉、血压高、眼睛酸湿、老花眼、腰腿痛、足跟痛、足跟裂、治腿抽筋、癫痫、身上老发紧、治鸣、头痛、防感冒、通鼻窍、防止脚寒凉、正胎位、排毒减肥等。治疗效果显著。
五脏的俞穴都在背部膀胱经上;募穴都在腹部的任脉上;这就是针灸 学的取穴法中的俞募治疗法。所以选用该经的俞募穴进行灸疗,背部膀胱经主卫阳气、督脉主人体精气输运、灸疗该经可以温补阳气活血化瘀。肾俞是针灸学俞募治疗法中肾经的俞穴,对、尿频、腰腿无力、全身乏力、头晕、眼花水肿、尿毒症等疗效非常好。中极穴是膀胱经的募穴,因肾与膀胱相表里的关系,所以对治疗因亢阳失眠的头痛、眼睛痛、牙龈出血、泻痢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神阙穴,当胎儿在人体的时候,就是靠着神阙(肚脐)的脐带与母体相连而获取营养。当胎儿离开母体的时候,就不再使用脐带吸取营养,所以,神阙就是我们的先天最薄最能吸收(营养)的地方,用药热力渗透神阙穴,药力更能深入人体的最深处—肾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艾叶100份、茯苓5份、桂枝5份、干姜5份、五味子5份、甘草15份、黄芩10份、地黄20份、竹叶15份、泽泻20份。
实施例2
艾叶100份、茯苓20份、桂枝30份、干姜10份、五味子25份、甘草5份、黄芩5份、地黄10份、竹叶10份、泽泻10份。
实施例3
艾叶100份、茯苓10份、桂枝15份、干姜7份、五味子15份、甘草10份、黄芩6份、地黄15份、竹叶12份、泽泻12份。
实施例4
艾叶100份、茯苓15份、桂枝25份、干姜8份、五味子20份、甘草12份、黄芩8份、地黄16份、竹叶13份、泽泻15份。
本发明的中药包在具体制备时:
一、品质规格
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形状为椭圆形,直径15cm,高5.5cm,单个重约180克,外形松紧适度。
二、蒸压技术
按下式计算出每次的称量:
称药重量=成品标准重量×成品标准干度
原料实际干度(1-加工损耗率)
例如:成品标准重量为180g,标准干度为91%,半成品干度为88%,加工损耗率为1%,则称药重量为182.18g。
每次称量后,倒入底部有许多小孔的圆形蒸药筒内,通过蒸汽,蒸120s到药包及湿变软,含水量增加3%时为好。
蒸药太久,草药会水过多,造成中药黄熟,药性降低,引起霉变。如蒸时太短,蒸汽不足,草药不易变软,成型较为困难,即容易产生脱层现象。
蒸汽透过草药既便于压制成型,又可促进草药中糖类、多酚类化合物及色素的转化。
三、揉袋施压:
将蒸好的草药,倒入圆底小布袋,左手捏紧袋口,右手拿草药,在作业台上轻轻揉转几下,将口袋置于草药团中央,袋底朝上,然后放入碟形钢模上,加压成椭圆形,最后在药包反面中心凹部嵌入瞬间引燃剂。
四、瞬间引燃剂:
瞬间引燃剂配方:
氯酸钾8克,二氧化锰2.5克,硫磺2克,溶剂、胶水各1克,水0.5克,将各种不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好后,用140-180目的尼龙筛反复筛多次,越均匀越好。(如不均匀影响燃烧效果)再用胶水和水的比例混合筛好的原料中拌成糊状,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凉干、晒干均可。
现在,我们药包压制,从称量、蒸药、冷却定型到包装都实现了自动化。
理疗仪专用五行理疗养生药包-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98%。
该方剂为祖传密制配方,对治疗肾膀胱病症具有治疗的作用;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使用该方剂者22例,其中达到使用效果的22例,效果显著的20例,治疗效果明显,本方剂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
案例报告:
例1王××,男性,4岁,住柳州市城北区中山路。2011年4月15日初诊。
(1)症状:患者于月初出现眼睑浮肿及下肢肿,小便色深黄,含有白色沉淀物,经柳州儿童医院诊为急性肾炎。
(2)治疗:用黑色药包治疗每日加灸脐20分钟。灸后小便色渐变浅,水肿渐消退,治疗1个疗程,去儿童医院复查,证明已痊愈。
例2刘××,女性,23岁,住柳州市城中区。2011年11月17日初诊。
(1)病史及症状:患者于3年前发现尿色红,在柳州人民医院检查,诊为肾炎,经住院治疗未效。现小便黑红色,腰痛,坐时间长即痛甚,颜 面及下肢浮肿,扁桃体肿大,恶寒,盗汗,纳差,易感冒,肝脾有触痛。
(2)治疗:用黑色药包治疗一周,腰痛已止,坐的时候长了也不能,小便色变浅,浮肿已消失,扁桃体已不肿,未再感冒,盗汗好转,进食增多。肝、脾触痛已无,但近日起荨麻疹。又治疗一个疗程,荨麻疹愈,大便色已正常,化验尿,各项指标均正常,但回家后又感冒,电话嘱用艾条速灸风门、阳陵泉各25分钟;共灸至7天,化验尿蛋白(+),灸至15天其父母电话告知已经痊愈。此后患者一切正常。于2013年随访时,得知从未再犯病。
临床体会使用水型黑色(肾型)(膀胱)药包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均有良效,小儿治疗不必时间太长一般不超过45分钟,慢性患者一定要2个疗程,在灸至2~3个疗程后,隔日治疗,可逐渐减用或停用内服药。减激素时要有过程,不宜骤停。注意休息及饮食安排亦甚重要,请参考内科学的有关内容。有人曾在病情好转后,因吃螃蟹使病情加重,故凡寒性、高蛋白食物均应谨慎食用。
肾病综合征(病例)
刘××,男性,53岁,桂林市人。2011年1月4日初诊。
(1)病史及症状:患有肾病综合征已3年余。严重时全身水肿,先后住院5次,中药已服700付,未效。现尿蛋白(++++).小便频而量少,腰痛,常有咽痛,易感冒,每因感冒致病情加重,纳差,不欲饮水,头晕,恶心,乏力,时有四肢抽搐。此外,尚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胆固醇19.24mmol/L),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病史。
(2)治疗:拟两种药包交替治疗:黑色药包(单日用):白色药包双日用治疗1周后,化验屎蛋白减至(++),咽痛好转,不再服中药了,治疗至两 个疗程后,化验尿蛋白(一),体力渐恢复;灸至第三疗程时患感冒,患者未来治疗致病情加重,尿蛋白(++++),腿肿、眼睑肿,来诊时感冒已愈。继续实施单双日疗法俟水肿消失后,单灸以上肾病穴。灸至4个疗程,屎蛋白(++),尿量已多,下肢肿好转,饮食进步,但仍有眼睑浮肿及抽搐。并在话动后气喘。治疗至5个疗程时腿肿又甚。第六疗程后,水肿明显消退,尿蛋白(±),四肢抽搐已少,气喘止,大便略干;灸至7个月,自己主动停止服西药;灸至第七疗程,水肿全消,尿常规:比重1.018(正常),蛋白(一),余项亦均正常,血胆固醇降至II.7mmol/L(仍高于正常),四肢抽搐止。
2013年12月随访,知其肾脏病愈后一直未再犯。2014年12月再次回访,知其肾脏病愈后一直未再犯。
(3)体会.患者自灸的时间比较长,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用灸的心得体会,这些对读者或有启发,现录之如下:
在尿蛋白多和浮肿重时,不仅要多灸利水穴,而且每天加理疗1次是必要的。有时1天2次,效果好,多加理疗效力尤大。
一度进食减少,不欲饮水(讲解;这是肾脏功能差,不能气化,使湿浊内阻三焦所致),后来想出于进食后稍待一会就理疗任脉的办法,这样坚持理疗,情况遂好转(讲解:中脘是治胃要穴,然“腑会中脘”,故其灸效还不只在于治胃这一方面,理疗脘善于顺理三焦之气,于利水,于治肾病均为必要)任脉受益很大。
1)患肾病后,长期血钙低,易导致抽搐,而补钙一般须配服鱼肝油以利钙的吸收,但我的血胆固醇值甚高,不愿多摄入油脂,而在灸的过程中发现灸此三穴,并在抽搐时灸抽搐的部位,连理疗一疗程,抽搐就能缓解。
2)患肾病后因蛋白排出的多,按医嘱宜多吃瘦肉、鸡蛋白及豆制品等,但这些食物均不好消化,而重点理疗任脉,他的饮食状况逐步好转。
3)病后经常血钾低而有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其一方面服用氯化钾,多吃含钾多的食物,如菠菜、黄花菜、菜花、花生、土豆、胡萝卜,芹菜、杏、酸枣、蘑菇、核桃等同方面重点灸以上三穴,收到血钾回升和症状消失的效果。
4)临床体会:肾病综合征不容易治好,而此患者竟获全功,这与我们在治病过程中敏于体验,善于思考,能比较贴切地自我调整治法不无关系。治病绝非仅医生可为,用心的患者常“久病成医”而能自助。

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肾、膀胱病症的黑色中药包,该中药包的组成为:艾叶100份、茯苓5-20份、桂枝5-30份、干姜5-10份、五味子5-25份、甘草5-15份、黄芩5-10份、地黄10-20份、竹叶10-15份、泽泻10-20份。制成药包后置于中药生物物理灸疗仪中对人体进行灸疗,可平衡肺系统,治疗肾虚或肾实引起的各种疾病或症状,疗效显著,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克服了普通艾灸疗法燃烧不充分、掉火、掉灰、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