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式蹲便器.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5723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41704.3

申请日:

2014.01.28

公开号:

CN104805895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3D 11/04申请公布日:20150729|||公开

IPC分类号:

E03D11/04; E03D11/18

主分类号:

E03D11/04

申请人:

申鹭达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洪光明

地址:

362300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英都恒阪基地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水且使用效果更佳的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及蹲便器主体,所述蹲便器主体包括盆腔、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副冲水道、喷射孔及S型弯道,所述水圈设置于蹲便器主体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后部,且该副冲水道末端连通喷射孔,该喷射孔设置于上述盆腔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该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及蹲便器主体,所述蹲便器主体包括盆腔、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副冲水道、喷射孔及S型弯道,所述水圈设置于蹲便器主体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后部,且该副冲水道末端连通喷射孔,该喷射孔设置于上述盆腔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该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 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 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

说明书

一种虹吸式蹲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暖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节水且冲洗效果更佳的虹吸式蹲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蹲便器大部分是采用冲落式,如图1所示,其冲洗用水量都在8L左右,造成用水量较大,不够节水环保;另外这种冲落式不易将黏附蹲便器内侧表面的脏污冲掉,也不能有效地防气味;而且这种冲落式排水方式的还有噪音大的弊端,因此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水且使用效果更佳的虹吸式蹲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及蹲便器主体,所述蹲便器主体包括盆腔、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副冲水道、喷射孔及S型弯道,所述水圈设置于蹲便器主体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后部,且该副冲水道末端连通喷射孔,该喷射孔设置于上述盆腔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该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 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 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当水从水箱落下,一路进入蹲便器主体的水圈,沿水圈的布水孔流出,起着洗刷作用,另一路沿蹲便器主体的副冲水道从喷射孔流出,这二路的水汇集在一起从S型弯道流出,经排污口排出,由于蹲便器主体内产生了内高外低的水位差,在水位差的作用下水自然会往下流,水往低处流时就产生了负压虹吸,这才得以将我们的排泄物经蹲便器主体下部的S型弯道排出,因而用水量较少可以达到同样的排污效果,最重要的是通过设置S型弯道,并通过优化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 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 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使得冲洗时用水量大大减少,仅需要约4.5L,甚至更低,进而节水效果更佳,另外该虹吸式蹲便器其水封深度为55mm,真正达到国家标准;同时虹吸式蹲便器主要依附管道的吸附能力,使其更容易冲掉黏附在蹲便器内侧表面的脏污,同时虹吸式蹲便器管道内部光滑平整,增强排污能力,做到不挂垢,不藏污,因此该蹲便器比冲落式防臭效果更佳,同时冲水声音也更小,综上可知该蹲便器冲洗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蹲便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1及蹲便器主体2,所述蹲便器主体2包括盆腔21、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22、副冲水道23、喷射孔24及S型弯道25,所述水圈22设置于蹲便器主体2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23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2后部,且该副冲水道23末端连通喷射孔24,该喷射孔24设置于上述盆腔21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25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25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1,该S型弯道25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a为35~80mm,且S型弯道25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b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25纵向最高处的距离e为150~200mm, S型弯道25横向总长c为280~380mm, S型弯道25纵向高度d为220~300mm。
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当水从水箱落下,一路进入蹲便器主体的水圈22,沿水圈22的布水孔流出,起着洗刷作用,另一路沿蹲便器主体2的副冲水道23从喷射孔24流出,这二路的水汇集在一起从S型弯道25流出,经排污口1排出,由于蹲便器主体2内产生了内高外低的水位差,在水位差的作用下水自然会往下流,水往低处流时就产生了负压虹吸,这才得以将我们的排泄物经蹲便器主体2下部的S型弯道25排出,因而用水量较少可以达到同样的排污效果,最重要的是通过设置S型弯道25,并通过优化该S型弯道25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a为35~80mm,且S型弯道25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b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25纵向最高处的距离e为150~200mm, S型弯道25横向总长c为280~380mm, S型弯道25纵向高度d为220~300mm,使得冲洗时用水量大大减少,仅需要约4.5L,甚至更低,进而节水效果更佳,另外该虹吸式蹲便器其水封深度为55mm,真正达到国家标准;同时虹吸式蹲便器主要依附管道的吸附能力,使其更容易冲掉黏附在蹲便器内侧表面的脏污,同时虹吸式蹲便器管道内部光滑平整,增强排污能力,做到不挂垢,不藏污,因此该蹲便器比冲落式防臭效果更佳,同时冲水声音也更小,综上可知该蹲便器冲洗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虹吸式蹲便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虹吸式蹲便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虹吸式蹲便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虹吸式蹲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虹吸式蹲便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水且使用效果更佳的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及蹲便器主体,所述蹲便器主体包括盆腔、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副冲水道、喷射孔及S型弯道,所述水圈设置于蹲便器主体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后部,且该副冲水道末端连通喷射孔,该喷射孔设置于上述盆腔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该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