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扇节能保温内开内倒窗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开内倒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隐扇节能保温内开内倒
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开内倒窗的窗扇外型材与窗框外型材在室外绝大部分均可见,从而使的
内开内倒窗的可视面较多,严重影响了内开内倒窗的观赏效果;另一个,现有的内开内倒窗
的保温性能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窗扇内设置的隔热条不合理和连接结构不合理所
致,从而影响了内开内倒窗的保温性能,给使用者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窗框外
型材覆盖在窗扇外型材的外侧,通过窗框外型材对窗扇外型材进行了遮挡,减少了可视面,
观赏效果和保温效果好的隐扇节能保温内开内倒窗。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
窗框外型材覆盖在窗扇外型材的外侧,通过窗框外型材对窗扇外型材进行了遮挡,减少了
可视面,观赏效果和保温效果好的隐扇节能保温内开内倒窗。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隐扇节能保温内开内倒窗,包括窗框和铰接在窗框上的窗扇以及设置在窗扇
上的中空玻璃;
所述窗框包括窗框内型材以及窗框外型材,所述窗框内型材与窗框外型材的外边
缘通过第一隔热连接条相连接,所述窗框内型材与窗框外型材的内边缘通过第二隔热连接
条相连接;
所述窗扇包括窗扇内型材和窗扇外型材,所述窗扇内型材与窗扇外型材的外边缘
通过第三隔热连接条相连接,所述中空玻璃通过卡接在窗扇外型材上的压线将其压接在窗
扇内型材的内边缘上,在所述中空玻璃的外表面与压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隔热压条,在所
述中空玻璃的内表面与窗扇内型材的内边缘之间设有第二密封隔热压条,在所述窗扇内型
材的外边缘与窗框内型材之间设有第三密封隔热压条;
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外型材的内边缘延伸至窗扇外型材的外侧,在所述第二隔
热连接条靠近第三隔热连接条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压脚,在所述第三隔热连接条靠近第二隔
热连接条的一侧上设有压接在第一压脚上的第二压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密封隔热压条的一侧设有压接在
中空玻璃外表面上的第一密封隔热压脚,在所述第一密封隔热压条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卡
槽,在所述压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脚,在所述压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
卡脚,在所述窗扇外型材上设有与第二卡脚相配合的第二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窗框外型材的内边缘延伸至窗扇外型材的外侧,采
用此种结构能够使窗框外型材覆盖在窗扇外型材的外侧,通过窗框外型材对窗扇外型材进
行了遮挡,有效的减少了该内开内倒窗的可视面,提高了观赏效果;另一个,在第二隔热连
接条靠近第三隔热连接条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压脚,在第三隔热连接条靠近第二隔热连接条
的一侧上设有压接在第一压脚上的第二压脚,当窗扇关闭后,第二压脚压接在第一压脚上,
有效的提高了该内开内倒窗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隐扇节能保温内开内倒窗,包括窗框和铰接
在窗框上的窗扇以及设置在窗扇上的中空玻璃300。
窗框包括窗框内型材110以及窗框外型材120,窗框内型材110与窗框外型材120的
外边缘通过第一隔热连接条510相连接,窗框内型材110与窗框外型材120的内边缘通过第
二隔热连接条520相连接,第一隔热连接条510与第二隔热连接条520有效的结合,有效的提
高了该内开内倒窗的隔热保温效果。
窗扇包括窗扇内型材210和窗扇外型材220,窗扇内型材210与窗扇外型材220的外
边缘通过第三隔热连接条530相连接,中空玻璃300通过卡接在窗扇外型材220上的压线400
将其压接在窗扇内型材210的内边缘上,在中空玻璃300的外表面310与压线400之间设有第
一密封隔热压条610,在中空玻璃300的内表面320与窗扇内型材210的内边缘之间设有第二
密封隔热压条620,第二密封隔热压条620卡接在窗扇内型材210上。
在窗扇内型材210的外边缘与窗框内型材110之间设有第三密封隔热压条630,在
第三密封隔热压条630的一侧压接在窗框内型材110上,另一侧卡接在窗扇内型材210上,当
窗扇关闭后,第三密封隔热压条630压接在窗框内型材110上,有效的提高了该内开内倒窗
的保温效果。
第一密封隔热压条610、第二密封隔热压条620和第三密封隔热压条630有效的结
合,能够有效的提高该内开内倒窗的隔热保温性能。
在第一密封隔热压条610的一侧设有压接在中空玻璃300的外表面310上的第一密
封隔热压脚611,在第一密封隔热压条610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卡槽612,在压线400的一侧设
有与第一卡槽612相配合的第一卡脚410,在压线400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卡脚420,在窗扇外
型材220上设有与第二卡脚420相配合的第二卡槽221。
窗框外型材120的内边缘延伸至窗扇外型材220的外侧,采用此种结构能够使窗框
外型材120覆盖在窗扇外型材220的外侧,通过窗框外型材120对窗扇外型材220进行了遮
挡,有效的减少了该内开内倒窗的可视面,提高了观赏效果。
在第二隔热连接条520靠近第三隔热连接条530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压脚521,在第
三隔热连接条530靠近第二隔热连接条520的一侧上设有压接在第一压脚521上的第二压脚
531,当窗扇关闭后,第二压脚531压接在第一压脚521上,有效的提高了该内开内倒窗的保
温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窗框外型材的内边缘延伸至窗扇外型材的外侧,采用此种结
构能够使窗框外型材覆盖在窗扇外型材的外侧,通过窗框外型材对窗扇外型材进行了遮
挡,有效的减少了该内开内倒窗的可视面,提高了观赏效果;另一个,在第二隔热连接条靠
近第三隔热连接条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压脚,在第三隔热连接条靠近第二隔热连接条的一侧
上设有压接在第一压脚上的第二压脚,当窗扇关闭后,第二压脚压接在第一压脚上,有效的
提高了该内开内倒窗的保温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
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