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Β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660197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0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63452.0

申请日:

2009.08.15

公开号:

CN101993865A

公开日:

2011.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9/42申请日:20090815|||公开

IPC分类号:

C12N9/42; C12N9/24; C12R1/885(2006.01)N

主分类号:

C12N9/42

申请人:

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维国; 李统锋; 顾克才; 丁少明

地址:

730913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区经济开发区世纪大道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刘继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β-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利用李氏木霉作为菌种,以微晶纤维素、玉米浆、磷酸二氢钾、硫酸铵和碳酸钙为原料,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β-葡聚糖酶,发酵滤液经板框过滤,得到滤渣与β-葡聚糖酶液;所得β-葡聚糖酶液再经过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得粉状β-葡聚糖酶产品;其特征在于所得滤渣全部用于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重新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β-葡聚糖酶;循环反复,对滤渣重复利用一至五次;六次滤渣用于饲料添加剂。每次得到的滤渣在8小时之内进入下一步骤。重复利用菌渣发酵生产的β-葡聚糖酶的发酵主要技术指标与首次使用微晶纤维素的发酵指标相当。它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相当于投一罐主原料生产6罐产品,产品主原料成本降低83.3%。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利用李氏木霉作为菌种, 以微晶纤维素、 玉米浆、 磷 酸二氢钾、 硫酸铵和碳酸钙为原料, 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发酵滤液经板框 过滤, 得到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液 ; 所得 β- 葡聚糖酶液再经过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得粉 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 其特征在于所得滤渣全部用于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 重新进 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 循环反复, 对滤渣重复利用 ; 包括下述步骤 : A、 菌种制备与扩大培养 A.1 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 PDA 为培养基的 500ml 茄瓶中, pH5.0 ~ 5.8 ; 灭菌条件 : 121℃保温 30 分钟 ; 28℃~ 30℃培养 5 ~ 7 天备用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58 ~ 62kg、 玉米浆 73 ~ 78kg、 磷酸二氢钾 17 ~ 19kg 和硫酸 铵 14.5 ~ 15.5kg 分别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2: 8 ~
3: 2 立方米 ; 搅拌均 匀;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20 ~ 121℃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30 ~ 32℃ ; 接入按步 骤 A.1 所得的 6 瓶 500ml 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 ; 在风量为 1 ∶ 0.6、 温度为 30℃~ 32℃, 罐 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32 ~ 36 小时, 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 ; B、 用 60 立方米发酵罐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B.1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2300 ~ 2450kg、 玉米浆 950 ~ 1050kg、 磷酸二氢钾 230 ~ 250kg、 硫酸铵 190 ~ 210kg 与碳酸钙 19 ~ 21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 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3 ~ 115℃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29 ~ 31℃ ; 将步骤 A.2 所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全部接入 ;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 148 小 时, 得发酵液 ; 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一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 B.2 将步骤 B.1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一次滤渣, 玉米浆 880 ~ 930kg, 磷 酸二氢钾 190 ~ 210kg, 硫酸铵 152 ~ 168kg 与碳酸钙 15.5 ~ 16.5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 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3 ~ 115℃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29 ~ 31℃, 接入按步骤 A.2 制备的另一罐 6 立方米种 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 148 小时, 得发酵液 ; 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 液分离, 得二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 C、 β- 葡聚糖酶的提纯 将步骤 B.1 或 B.2 所得 β- 葡聚糖酶清液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 缩至 9 ~ 11 倍 ; 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25 ~ 135℃, 出口 温度 55 ~ 60℃, 干燥所得即为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 D、 β- 葡聚糖酶的检测 酶活力单位定义 : 在测定条件下, 每小时水解 β- 葡聚糖产生 1mg 还原糖所需酶量定义 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u ; 酶活力检测方法 : 采用 DNS 法。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2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3 将步骤 B.2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二次滤渣, 玉米浆 840 ~ 920kg, 磷酸 2 二氢钾 152 ~ 168kg, 硫酸铵 133 ~ 147kg, 碳酸钙 15.5 ~ 16.5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 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三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3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4 将步骤 B.3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三次滤渣, 玉米浆 820 ~ 900kg, 磷酸 二氢钾 133 ~ 147kg, 硫酸铵 114 ~ 126kg, 碳酸钙 13.5 ~ 14.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 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四次滤渣 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4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5 将步骤 B.4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四次滤渣, 玉米浆 790 ~ 820kg, 磷酸 二氢钾 117 ~ 126kg, 硫酸铵 95 ~ 105kg, 碳酸钙 11.5 ~ 12.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 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五次滤渣 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5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6 将步骤 B.5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五次滤渣, 玉米浆 770 ~ 830kg, 磷 酸二氢钾 95 ~ 105kg, 硫酸铵 76 ~ 85kg, 碳酸钙 9.5 ~ 10.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 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六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4: 5 ~ 15.5kg 分别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2.8 ~ 3.2 立方米 ; 搅拌均 匀;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20 ~ 121℃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30 ~ 32℃ ; 接入按步 骤 A.1 所得的 6 瓶 500ml 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 ; 在风量为 1 ∶ 0.6、 温度为 30℃~ 32℃, 罐 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32 ~ 36 小时, 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 ; B、 用 60 立方米发酵罐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B.1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2300 ~ 2450kg、 玉米浆 950 ~ 1050kg、 磷酸二氢钾 230 ~ 250kg、 硫酸铵 190 ~ 210kg 与碳酸钙 19 ~ 21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 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3 ~ 115℃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29 ~ 31℃ ; 将步骤 A.2 所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全部接入 ;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 148 小 时, 得发酵液 ; 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一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 B.2 将步骤 B.1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一次滤渣, 玉米浆 880 ~ 930kg, 磷 酸二氢钾 190 ~ 210kg, 硫酸铵 152 ~ 168kg 与碳酸钙 15.5 ~ 16.5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 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3 ~ 115℃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29 ~ 31℃, 接入按步骤 A.2 制备的另一罐 6 立方米种 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 148 小时, 得发酵液 ; 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 液分离, 得二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 C、 β- 葡聚糖酶的提纯 将步骤 B.1 或 B.2 所得 β- 葡聚糖酶清液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 缩至 9 ~ 11 倍 ; 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25 ~ 135℃, 出口 温度 55 ~ 60℃, 干燥所得即为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 D、 β- 葡聚糖酶的检测 酶活力单位定义 : 在测定条件下, 每小时水解 β- 葡聚糖产生 1mg 还原糖所需酶量定义 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u ; 酶活力检测方法 : 采用 DNS 法。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2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3 将步骤 B.2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二次滤渣, 玉米浆 840 ~ 920kg, 磷酸 2 二氢钾 152 ~ 168kg, 硫酸铵 133 ~ 147kg, 碳酸钙 15.5 ~ 16.5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 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三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3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4 将步骤 B.3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三次滤渣, 玉米浆 820 ~ 900kg, 磷酸 二氢钾 133 ~ 147kg, 硫酸铵 114 ~ 126kg, 碳酸钙 13.5 ~ 14.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 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四次滤渣 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4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5 将步骤 B.4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四次滤渣, 玉米浆 790 ~ 820kg, 磷酸 二氢钾 117 ~ 126kg, 硫酸铵 95 ~ 105kg, 碳酸钙 11.5 ~ 12.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 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五次滤渣 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5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6 将步骤 B.5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五次滤渣, 玉米浆 770 ~ 830kg, 磷 酸二氢钾 95 ~ 105kg, 硫酸铵 76 ~ 85kg, 碳酸钙 9.5 ~ 10.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 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六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5: 0 ~ 5.8 ; 灭菌条件 : 121℃保温 30 分钟 ; 28℃~ 30℃培养 5 ~ 7 天备用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58 ~ 62kg、 玉米浆 73 ~ 78kg、 磷酸二氢钾 17 ~ 19kg 和硫酸 铵 14.5 ~ 15.5kg 分别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2.8 ~ 3.2 立方米 ; 搅拌均 匀;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20 ~ 121℃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30 ~ 32℃ ; 接入按步 骤 A.1 所得的 6 瓶 500ml 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 ; 在风量为 1 ∶ 0.6、 温度为 30℃~ 32℃, 罐 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32 ~ 36 小时, 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 ; B、 用 60 立方米发酵罐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B.1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2300 ~ 2450kg、 玉米浆 950 ~ 1050kg、 磷酸二氢钾 230 ~ 250kg、 硫酸铵 190 ~ 210kg 与碳酸钙 19 ~ 21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 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3 ~ 115℃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29 ~ 31℃ ; 将步骤 A.2 所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全部接入 ;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 148 小 时, 得发酵液 ; 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一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 B.2 将步骤 B.1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一次滤渣, 玉米浆 880 ~ 930kg, 磷 酸二氢钾 190 ~ 210kg, 硫酸铵 152 ~ 168kg 与碳酸钙 15.5 ~ 1
6: 5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 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3 ~ 115℃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29 ~ 31℃, 接入按步骤 A.2 制备的另一罐 6 立方米种 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 148 小时, 得发酵液 ; 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 液分离, 得二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 C、 β- 葡聚糖酶的提纯 将步骤 B.1 或 B.2 所得 β- 葡聚糖酶清液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 缩至 9 ~ 11 倍 ; 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25 ~ 135℃, 出口 温度 55 ~ 60℃, 干燥所得即为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 D、 β- 葡聚糖酶的检测 酶活力单位定义 : 在测定条件下, 每小时水解 β- 葡聚糖产生 1mg 还原糖所需酶量定义 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u ; 酶活力检测方法 : 采用 DNS 法。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2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3 将步骤 B.2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二次滤渣, 玉米浆 840 ~ 920kg, 磷酸 2 二氢钾 152 ~ 168kg, 硫酸铵 133 ~ 147kg, 碳酸钙 15.5 ~ 16.5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 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三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3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4 将步骤 B.3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三次滤渣, 玉米浆 820 ~ 900kg, 磷酸 二氢钾 133 ~ 147kg, 硫酸铵 114 ~ 126kg, 碳酸钙 13.5 ~ 14.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 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四次滤渣 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4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5 将步骤 B.4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四次滤渣, 玉米浆 790 ~ 820kg, 磷酸 二氢钾 117 ~ 126kg, 硫酸铵 95 ~ 105kg, 碳酸钙 11.5 ~ 12.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 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五次滤渣 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B.5 的后面还 包括步骤 : B.6 将步骤 B.5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五次滤渣, 玉米浆 770 ~ 830kg, 磷 酸二氢钾 95 ~ 105kg, 硫酸铵 76 ~ 85kg, 碳酸钙 9.5 ~ 10.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 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六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说明书


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 β- 葡聚糖酶 (β-glucanase) 的生产方法, 属于生物 酶制剂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β- 葡聚糖酶是非淀粉类水解酶, 是水解 β- 葡聚糖分子中的 (1 → 3) 和 (1 → 4)-β 糖苷键, 使之降解为小分子, 失去亲水性和黏性的产物。 β- 葡聚糖酶广泛应 用于啤酒、 饲料、 食品、 医药、 环保等工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用途越来越广。
     β- 葡聚糖酶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 通常采用固体发酵法和液体深层发酵 法。固体发酵法应用较早, 由于其劳动强度大、 控制难度大、 产品质量尤其是卫生指标不稳 定等原因, 已逐步被液体深层发酵法取代 ; 但液体深层发酵法投资大, 生产成本高, 其中主 原料占到生产成本的 60% ; 投一罐主原料仅仅发酵一次, 所产生的滤渣少量用来作饲料添 加剂, 大部分废弃。由于液体深层发酵法生产 β- 葡聚糖酶存在成本偏高问题, 导致市场售 价高, 直接影响市场开发与产品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复利用滤渣, 降低 β- 葡聚糖酶生产成本 的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一 种 β- 葡 聚 糖 酶 (β-glucanase) 的 生 产 方 法,利 用 李 氏 木 霉 (Trichodermareesei) 作为菌种, 以微晶纤维素、 玉米浆、 磷酸二氢钾、 硫酸铵和碳酸钙为原 料, 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发酵滤液经板框过滤, 得到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 液; 所得 β- 葡聚糖酶液再经过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得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 所得滤 渣全部用于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 重新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 循环 反复, 滤渣重复利用一至五次 ; 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
     A、 菌种制备与扩大培养
     A.1 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 PDA 为培养基的 500ml 茄瓶中, pH5.0 ~ 5.8 ; 灭菌条件 : 121 ℃保温 30 分钟 ; 28 ℃~ 30 ℃培养 5 ~ 7 天备 用;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58 ~ 62kg、 玉米浆 73 ~ 78kg、 磷酸二氢钾 17 ~ 19kg 和硫 酸铵 14.5 ~ 15.5kg 分别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2.8 ~ 3.2 立方米 ; 搅拌 均匀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20 ~ 121℃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30 ~ 32℃ ; 接入按 步骤 A.1 所得的 6 瓶 500ml 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 ; 在风量为 1 ∶ 0.6、 温度为 30℃~ 32℃,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32 ~ 36 小时, 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 ;
     B、 用 60 立方米发酵罐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B.1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2300 ~ 2450kg、 玉米浆 950 ~ 1050kg、 磷酸二氢钾 230 ~ 250kg、 硫酸铵 190 ~ 210kg 与碳酸钙 19 ~ 21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 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3 ~ 115℃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29 ~ 31℃ ; 将步骤 A.2 所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全部接入 ; 在风量比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 148 小时, 得发酵液 ; 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一次滤渣与 β- 葡 聚糖酶清液 ; 所述风量比是一立方米发酵液与每分钟所需要的进气量之比 ;
     B.2 将步骤 B.1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一次滤渣, 玉米浆 880 ~ 930kg, 磷酸二氢钾 190 ~ 210kg, 硫酸铵 152 ~ 168kg 与碳酸钙 15.5 ~ 16.5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 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3 ~ 115℃保温 30 ~ 33 分钟, 再降温到 29 ~ 31℃, 接入按步骤 A.2 制备的另一罐 6 立方米种 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 148 小时, 得发酵液 ; 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 液分离, 得二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C、 β- 葡聚糖酶的提纯
     将步骤 B.1 或 B.2 所得 β- 葡聚糖酶清液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 行浓缩至 9 ~ 11 倍 ; 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25 ~ 135℃, 出口温度 55 ~ 60℃, 干燥所得即为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为了随时掌握所生产的 β- 葡聚糖酶的质量技术指标, 本发明还包括步骤 :
     D、 β- 葡聚糖酶的检测
     酶活力单位定义 : 在测定条件下, 每小时水解 β- 葡聚糖产生 1mg 还原糖所需酶量 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u)。
     酶活力检测方法 : 采用 DNS 法。
     为了充分利用微晶纤维素的有效成分, 更多地获取 β- 葡聚糖酶, 本发明的步骤 B.2 的后面还包括步骤 :
     B.3 将步骤 B.2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二次滤渣, 玉米浆 840 ~ 920kg, 磷酸二氢钾 152 ~ 168kg, 硫酸铵 133 ~ 147kg, 碳酸钙 15.5 ~ 16.5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 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三次滤 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微晶纤维素的有效成分, 更多地获取 β- 葡聚糖酶, 本发明的 步骤 B.3 的后面还包括步骤 :
     B.4 将步骤 B.3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三次滤渣, 玉米浆 820 ~ 900kg, 磷酸二氢钾 133 ~ 147kg, 硫酸铵 114 ~ 126kg, 碳酸钙 13.5 ~ 14.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 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四次 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为了进一步地利用微晶纤维素的有效成分, 更多地获取 β- 葡聚糖酶, 本发明的 步骤 B.4 的后面还包括步骤 :
     B.5 将步骤 B.4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四次滤渣, 玉米浆 790 ~ 820kg, 磷酸二氢钾 117 ~ 126kg, 硫酸铵 95 ~ 105kg, 碳酸钙 11.5 ~ 12.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 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五次 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为了更进一步地利用微晶纤维素的有效成分, 进一步获取 β- 葡聚糖酶, 本发明 的步骤 B.5 的后面还包括步骤 :
     B.6 将步骤 B.5 所得的含水量为 42 ~ 50%的全部五次滤渣, 玉米浆 770 ~ 830kg,磷酸二氢钾 95 ~ 105kg, 硫酸铵 76 ~ 85kg, 碳酸钙 9.5 ~ 10.5k 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 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9 ~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 B.2, 得六次滤渣 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同理, 需要对步骤 B.3 至 B.6 所得的 β- 葡聚糖酶清液提纯, 将步骤 B.3 至 B.6 所 得的 β- 葡聚糖酶清液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 9 ~ 11 倍 ; 然后采 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得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25 ~ 135℃, 出 口温度 55 ~ 60℃。
     各步骤所使用的滤渣是不超过 8 小时的新鲜滤渣。
     为了消除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泡沫, 在步骤 B.1 至步骤 B.6 的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还加入 5 ~ 6kg 的棉油作为消泡剂。
     第六次滤渣经干燥至水分小于 8%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以微晶纤维素为主原料, 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产生的滤渣 为一次滤渣, 用一次滤渣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进行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产生的 滤渣为二次滤渣, 又用二次滤渣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进行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依次类推, 共计反复利用五次滤渣, 即第一~五次滤渣全部返回发酵作为主原料代替微晶 纤维素, 仅将第六次滤渣经干燥后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那么, 本办法, 经板框过滤机过滤 后所得滤渣可以重复利用五次, 重复利用菌渣发酵生产的 β- 葡聚糖酶的发酵主要技术指 标与首次使用微晶纤维素的发酵指标相当。表 1 是首次使用微晶纤维素作为发酵主原料及 各次回用滤渣所得的 β- 葡聚糖酶活力测试数据。
     表1 主原料 微晶纤维素 一次滤渣 二次滤渣 三次滤渣 四次滤渣 五次滤渣 发酵周期 ( 小时 ) 138 ~ 145 139 ~ 145 138 ~ 142 138 ~ 145 140 ~ 145 142 ~ 148 β- 葡聚糖酶活力 (u/ml) 596330 615589 597592 617119 604282 594546本发明极大的降低了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成本, 相当于投一罐主原料发酵生产 6 罐产品, 产品主原料成本降低 83.3% ; 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废渣量, 废渣减少了 83.3% ; 且所 产生的废渣全部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 无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 1β- 葡聚糖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 1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 β-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 利用李氏
     木霉作为发酵菌种, 以微晶纤维素及玉米浆、 磷酸二氢钾、 硫酸铵和碳酸钙为原料, 进行液 体深层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发酵滤液经板框过滤机过滤, 得到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液 ; 所得 β- 葡聚糖酶液再经过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得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 所得滤渣全 部用于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 重新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 β- 葡聚糖酶 ; 循环反复, 滤渣重复利用一至五次 ;
     为了使附图简洁, 将玉米浆、 磷酸二氢钾、 硫酸铵和碳酸钙合称为营养盐。
     实施例 1
     A.1 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 PDA 为培养基的 500ml 茄瓶中, pH5.1 ; 121℃保温 30 分钟灭菌 ; 28℃培养 6 天备用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60kg、 玉米浆 75kg、 磷酸二氢钾 18kg 和硫酸铵 15kg 分别 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21℃ 保温 30 分钟, 再降温至 32℃ ; 接入按步骤 A.1 所得的 6 瓶 500ml 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 ; 在 风量为 1 ∶ 0.6、 温度为 30℃~ 32℃,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34 小时, 得扩 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 ; B.1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2400kg、 玉米浆 1000kg、 磷酸二氢钾 240kg、 硫酸铵 200kg 与碳酸钙 20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41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5℃保温 30 分钟, 再降温到 30℃; 将步骤 A.2 所得扩大培养 的李氏木霉菌种全部接入 ; 在风量为 1 ∶ 0.18、 温度为 27℃, 罐压力为 0.068Mpa 条件下培 养 141 小时, 得发酵液 ; 测得发酵液 β- 葡聚糖酶活力为 596330u/ml ; 利用 80 平方米聚丙 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一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
     β- 葡聚糖酶清液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 10 倍 ; 然后 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25 ℃, 出口温度 58 ℃, 干燥得到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530kg。
     第二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 :
     A.1 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 PDA 为培养基的 500ml 茄瓶中, pH5.5 ; 121℃保温 30 分钟灭菌 ; 30℃培养 5 天备用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62kg、 玉米浆 76kg、 磷酸二氢钾 17kg 和硫酸铵 14.5kg 分 别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2.8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20℃保温 33 分钟, 再降温至 31℃ ; 接入按步骤 A.1 所得的 6 瓶 500ml 茄瓶的李氏木霉菌 种; 在风量为 1 ∶ 0.6、 温度为 30℃~ 32℃,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33 小时, 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 ;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 β- 葡聚糖酶 :
     B.2 将步骤 B.1 所得的全部一次滤渣, 该一次滤渣的含水量为 46.3 %, 玉米浆 920kg, 磷酸二氢钾 200kg, 硫酸铵 161kg 与碳酸钙 16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 来水定容到 39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3℃保温 32 分钟, 再降温 到 29℃, 接入按第二批步骤 A.2 制备的 6 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小时, 得
     发酵液 ; 测得发酵液 β- 葡聚糖酶活力为 615589u/ml ; 利用 80 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 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二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β- 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 9 倍, 然后 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28 ℃, 出口温度 55 ℃, 干燥得到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536kg。
     第三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 :
     A.1 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 PDA 为培养基的 500ml 茄瓶中, pH5.8 ; 121℃保温 30 分钟灭菌 ; 30℃培养 7 天备用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58kg、 玉米浆 75kg、 磷酸二氢钾 18.5kg 和硫酸铵 14.5kg 分别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 菌, 120℃保温 33 分钟, 再降温至 31℃ ; 接入按第三批步骤 A.1 所得的 6 瓶 500ml 茄瓶的李 氏木霉菌种 ; 在风量为 1 ∶ 0.6、 温度为 30℃~ 32℃,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 养 35 小时, 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 ;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 β- 葡聚糖酶 : B.3 将全部含水量为 50 %的二次滤渣, 玉米浆 830kg, 磷酸二氢钾 166kg, 硫酸铵 136kg, 碳酸钙 15kg, 棉油 6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40 立方米 ; 搅 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4℃保温 31 分钟, 再降温到 30℃, 接入按第三次步 骤 A.2 制备的 6 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小时, 得发酵液 ; 测得发酵液 β- 葡 聚糖酶活力为 597384u/ml ; 利用 80 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三 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将 β- 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 9.5 倍, 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29℃, 出口温度 58℃, 干燥得到粉 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528kg。
     第四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 :
     A.1 同实施例 1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 同实施例 1 ;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 β- 葡聚糖酶 :
     B.4 将全部含水量为 51 %的三次滤渣, 玉米浆 900kg, 磷酸二氢钾 147kg, 硫酸铵 118kg, 碳酸钙 14.5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5℃保温 30 分钟, 再降温到 30℃, 接入按第四批步骤 A.2 制 备的 6 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小时, 得发酵液 ; 测得发酵液 β- 葡聚糖酶 活力为 609826u/ml ; 利用 80 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四次滤渣 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将 β- 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 10 倍, 然 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30℃, 出口温度 55℃, 干燥得到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538kg。
     第五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 :
     A.1 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 PDA 为培养基的 500ml 茄瓶中, pH5.0 ; 121℃保温 30 分钟灭菌 ; 28℃培养 7 天备用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60kg、 玉米浆 78kg、 磷酸二氢钾 18kg 和硫酸铵 14.5kg 分 别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21℃保温 32 分钟, 再降温至 32℃ ; 接入按第五批步骤 A.1 所得的 6 瓶 500ml 茄瓶的李氏 木霉菌种 ; 在风量为 1 ∶ 0.6、 温度为 30℃~ 32℃,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32 小时, 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 ;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 β- 葡聚糖酶 :
     B.5 将全部含水量 42.8 %的四次滤渣, 玉米浆 810kg, 磷酸二氢钾 125kg, 硫酸铵 105kg, 碳酸钙 12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41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5℃保温 30 分钟, 再降温到 30℃, 接入按第五批步骤 A.2 制 备的 6 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48 小时, 得发酵液 ; 测得发酵液 β- 葡聚糖酶 活力为 604282u/ml ; 利用 80 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五次滤渣 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将 β- 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 10 倍, 然 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28℃, 出口温度 60℃, 干燥得到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533kg。
     第六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 :
     A.1 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 PDA 为培养基的 500ml 茄瓶中, pH5.7 ; 121℃保温 30 分钟灭菌 ; 29℃培养 6.5 天备用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62kg、 玉米浆 75kg、 磷酸二氢钾 18.5kg 和硫酸铵 15.5kg 分别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 菌, 121℃保温 32 分钟, 再降温至 32℃ ; 接入按第六批步骤 A.1 所得的 6 瓶 500ml 茄瓶的李 氏木霉菌种 ; 在风量为 1 ∶ 0.6、 温度为 30℃~ 32℃,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 养 36 小时, 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 ;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 β- 葡聚糖酶 :
     B.6 将全部含水约 42%的五次滤渣, 玉米浆 800kg, 磷酸二氢钾 95kg, 硫酸铵 80kg, 碳酸钙 10.5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40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3 ℃保温 32 分钟, 再降温到 30 ℃, 接入按第六批步骤 A.2 制备 的 6 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5Mpa 条件下培养 148 小时, 得发酵液 ; 测得发酵液 β- 葡聚糖酶活力 为 594546u/ml ; 利用 80 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六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将 β- 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 10 倍, 然 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33℃, 出口温度 60℃, 干燥得到粉状β- 葡聚糖酶产品 530kg。
     所得六次滤渣经干燥至水分小于 8%用于饲料添加剂。
     每次得到的滤渣均应在 8 小时之内进入下一步骤。
     实施例 2
     A.1 同实施例 1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58kg、 玉米浆 73kg、 磷酸二氢钾 18.5kg 和硫酸铵 15.5kg 分别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3.1 立方米 ; 余同实施例 1 ;
     B.1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2450kg、 玉米浆 980kg、 磷酸二氢钾 230kg、 硫酸铵 205kg 与碳酸钙 21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41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4℃保温 32 分钟, 再降温到 31℃; 将步骤 A.2 所得扩大培养 的李氏木霉菌种全部接入 ; 在风量为 1 ∶ 0.18、 温度为 29℃, 罐压力为 0.07Mpa 条件下培养 145 小时, 得发酵液 ; 测得发酵液 β- 葡聚糖酶活力为 606750u/ml ; 利用 100 平方米聚丙烯 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一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
     β- 葡聚糖酶清液的浓缩与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同实施例 1, 干燥得到粉状 β- 葡聚 糖酶产品 528kg。 第二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 :
     A.1 同实施例 1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同实施例 1 ;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 β- 葡聚糖酶 :
     B.2 将步骤 B.1 所得的含水量为 48%的全部一次滤渣, 玉米浆 890kg, 磷酸二氢钾 205kg, 硫酸铵 155kg 与碳酸钙 16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41 立方 米; 搅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5℃保温 30 分钟, 再降温到 30℃, 接入按第二 批步骤 A.2 制备的 6 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46 小时, 得发酵液 ; 测得发酵 液 β- 葡聚糖酶活力为 608860u/ml ; 利用 100 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 分离, 得二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β- 葡聚糖酶清液的浓缩与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同实施例 1 ; 干燥得到粉状 β- 葡聚 糖酶产品 532kg。
     第三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 :
     A.1 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 PDA 为培养基的 500ml 茄瓶中, pH5.6 ; 121℃保温 30 分钟灭菌 ; 29℃培养 6 天备用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61kg、 玉米浆 74kg、 磷酸二氢钾 18kg 和硫酸铵 15kg 分 别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2.9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21℃保温 30 分钟, 再降温至 33℃ ; 余同实施例 1 ;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 β- 葡聚糖酶 :
     B.3 将全部含水量为 48 %的二次滤渣, 玉米浆 880kg, 磷酸二氢钾 160kg, 硫酸铵 140kg, 碳酸钙 16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4℃保温 31 分钟, 再降温到 29℃, 接入按第三次步骤 A.2 制 备的 6 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罐压力为 0.06 ~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小时, 得发酵液 ; 测得发酵液 β- 葡聚糖酶 活力为 597592u/ml ; 利用 100 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三次滤 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将 β- 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 10.2 倍, 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35℃, 出口温度 58℃, 干燥得到粉 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538kg。
     第四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 :
     A.1 同实施例 1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 同实施例 1 ;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 β- 葡聚糖酶 :
     B.4 将全部含水量为 50 %的三次滤渣, 玉米浆 860kg, 磷酸二氢钾 140kg, 硫酸铵 125kg, 碳酸钙 14.5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 其余同实施例 1 ; 得发酵液 ; 测得发酵液 β- 葡聚糖酶活力为 616280u/ml ; 利用 100 平方米 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四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将 β- 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 11 倍, 然 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30℃, 出口温度 60℃, 干燥得到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530kg。
     第五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 :
     A.1 同实施例 1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 58kg、 玉米浆 78kg、 磷酸二氢钾 17kg 和硫酸铵 15kg 分别 投入 6 立方米种子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2.9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 然后同实施例 1 ;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 β- 葡聚糖酶 :
     B.5 将全部含水量 45.5 %的四次滤渣, 玉米浆 820kg, 磷酸二氢钾 117kg, 硫酸铵 100kg, 碳酸钙 12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40 立方米 ; 其余同实施 例1; 得发酵液 ; 测得发酵液 β- 葡聚糖酶活力为 598660u/ml ; 利用 100 平方米聚丙烯板框 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五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对 β- 葡聚糖酶清液的浓缩与喷雾干燥同实施例 1 ; 干燥得到粉状 β- 葡聚糖酶 产品 539kg。
     第六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 :
     A.1 同实施例 1 ;
     A.2 用 6 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 ; 同实施例 1 ;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 β- 葡聚糖酶 :
     B.6 将全部含水约 45 %的五次滤渣, 玉米浆 820kg, 磷酸二氢钾 105kg, 硫酸铵 76kg, 碳酸钙 10kg 分别投入 60 立方米发酵罐内, 用自来水定容到 42 立方米 ; 搅拌均匀, PH4.0, 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 115℃保温 30 分钟, 再降温到 30℃, 接入按第六批步骤 A.2 制 备的 6 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 在风量为 1 ∶ 0.17 ~ 0.18、 温度为 27℃~
     29 ℃, 罐压力为 0.08Mpa 条件下培养 138 小时, 得发酵液 ; 测得发酵液 β- 葡聚糖酶活力 为 593206u/ml ; 利用 100 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 得六次滤渣与 β- 葡聚糖酶清液。
     将 β- 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 10000 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 10 倍, 然 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 ; 工艺条件 : 进口温度 135℃, 出口温度 58℃, 干燥得到粉状 β- 葡聚糖酶产品 535kg。
     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板框过滤机是 80 或 100 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 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清楚, 板框过滤机也可以是其它材质或 / 和规格的板框过滤机。

一种Β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Β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Β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Β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Β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 请 公 布 号 CN 101993865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3.30CN101993865A*CN101993865A*(21)申请号 200910163452.0(22)申请日 2009.08.15C12N 9/42(2006.01)C12N 9/24(2006.01)C12R 1/885(2006.01)(71)申请人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730913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区经济开发区世纪大道6号(72)发明人孙维国 李统锋 顾克才 丁少明(74)专利代理机构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代理人刘继春(54) 发明名称一种-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57) 。

2、摘要一种-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利用李氏木霉作为菌种,以微晶纤维素、玉米浆、磷酸二氢钾、硫酸铵和碳酸钙为原料,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葡聚糖酶,发酵滤液经板框过滤,得到滤渣与-葡聚糖酶液;所得-葡聚糖酶液再经过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得粉状-葡聚糖酶产品;其特征在于所得滤渣全部用于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重新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葡聚糖酶;循环反复,对滤渣重复利用一至五次;六次滤渣用于饲料添加剂。每次得到的滤渣在8小时之内进入下一步骤。重复利用菌渣发酵生产的-葡聚糖酶的发酵主要技术指标与首次使用微晶纤维素的发酵指标相当。它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相当于投一罐主原料生产6罐产品,产品主原料成本降低83.。

3、3。(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 页CN 101993869 A 1/2页21.一种-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利用李氏木霉作为菌种,以微晶纤维素、玉米浆、磷酸二氢钾、硫酸铵和碳酸钙为原料,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葡聚糖酶,发酵滤液经板框过滤,得到滤渣与-葡聚糖酶液;所得-葡聚糖酶液再经过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得粉状-葡聚糖酶产品;其特征在于所得滤渣全部用于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重新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葡聚糖酶;循环反复,对滤渣重复利用;包括下述步骤:A、菌种制备与扩大培养A.1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

4、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PDA为培养基的500ml茄瓶中,pH5.05.8;灭菌条件:121保温30分钟;2830培养57天备用;A.2用6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5862kg、玉米浆7378kg、磷酸二氢钾1719kg和硫酸铵14.515.5kg分别投入6立方米种子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2.83.2立方米;搅拌均匀;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20121保温3033分钟,再降温到3032;接入按步骤A.1所得的6瓶500ml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6、温度为3032,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3236小时,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B、用60立方米发。

5、酵罐发酵生产-葡聚糖酶B.1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23002450kg、玉米浆9501050kg、磷酸二氢钾230250kg、硫酸铵190210kg与碳酸钙1921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3115保温3033分钟,再降温到2931;将步骤A.2所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全部接入;在风量为10.170.18、温度为2729,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138148小时,得发酵液;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一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B.2将步骤B.1所得的含水量为4250的全部一次滤渣,玉米浆。

6、880930kg,磷酸二氢钾190210kg,硫酸铵152168kg与碳酸钙15.516.5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3115保温3033分钟,再降温到2931,接入按步骤A.2制备的另一罐6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170.18、温度为2729,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138148小时,得发酵液;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二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C、-葡聚糖酶的提纯将步骤B.1或B.2所得-葡聚糖酶清液采用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911倍;。

7、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口温度125135,出口温度5560,干燥所得即为粉状-葡聚糖酶产品;D、-葡聚糖酶的检测酶活力单位定义:在测定条件下,每小时水解-葡聚糖产生1mg还原糖所需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酶活力检测方法:采用DNS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的后面还包括步骤:B.3将步骤B.2所得的含水量为4250的全部二次滤渣,玉米浆840920kg,磷酸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93865 ACN 101993869 A 2/2页3二氢钾152168kg,硫酸铵133147kg,碳酸钙15.516.5kg分别投入60。

8、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B.2,得三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3的后面还包括步骤:B.4将步骤B.3所得的含水量为4250的全部三次滤渣,玉米浆820900kg,磷酸二氢钾133147kg,硫酸铵114126kg,碳酸钙13.514.5k 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B.2,得四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4的后面还包括步骤:B.5将步骤B.4所得的含水量为4。

9、250的全部四次滤渣,玉米浆790820kg,磷酸二氢钾117126kg,硫酸铵95105kg,碳酸钙11.512.5k 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B.2,得五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5的后面还包括步骤:B.6将步骤B.5所得的含水量为4250的全部五次滤渣,玉米浆770830kg,磷酸二氢钾95105kg,硫酸铵7685kg,碳酸钙9.510.5k 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B.2,得六次滤渣与-葡聚。

10、糖酶清液。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93865 ACN 101993869 A 1/9页4一种 - 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聚糖酶(-glucanase)的生产方法,属于生物酶制剂生产技术领域。0002 背景技术 -葡聚糖酶是非淀粉类水解酶,是水解-葡聚糖分子中的(13)和(14)-糖苷键,使之降解为小分子,失去亲水性和黏性的产物。-葡聚糖酶广泛应用于啤酒、饲料、食品、医药、环保等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用途越来越广。0003 -葡聚糖酶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通常采用固体发酵法和液体深层发酵法。固体发酵法应用较早,由于其劳动强度大、控制难度大、。

11、产品质量尤其是卫生指标不稳定等原因,已逐步被液体深层发酵法取代;但液体深层发酵法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其中主原料占到生产成本的60;投一罐主原料仅仅发酵一次,所产生的滤渣少量用来作饲料添加剂,大部分废弃。由于液体深层发酵法生产-葡聚糖酶存在成本偏高问题,导致市场售价高,直接影响市场开发与产品应用。00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复利用滤渣,降低-葡聚糖酶生产成本的-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0005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6 一种-葡聚糖酶(-glucanase)的生产方法,利用李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作为菌种,以微晶纤维素、玉米浆、磷酸二氢钾、。

12、硫酸铵和碳酸钙为原料,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葡聚糖酶,发酵滤液经板框过滤,得到滤渣与-葡聚糖酶液;所得-葡聚糖酶液再经过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得粉状-葡聚糖酶产品;所得滤渣全部用于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重新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葡聚糖酶;循环反复,滤渣重复利用一至五次;具体包括下述步骤:0007 A、菌种制备与扩大培养0008 A.1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PDA为培养基的500ml茄瓶中,pH5.05.8;灭菌条件:121保温30分钟;2830培养57天备用;0009 A.2用6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0010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5862kg、玉米浆7378k。

13、g、磷酸二氢钾1719kg和硫酸铵14.515.5kg分别投入6立方米种子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2.83.2立方米;搅拌均匀;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20121保温3033分钟,再降温到3032;接入按步骤A.1所得的6瓶500ml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6、温度为3032,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3236小时,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0011 B、用60立方米发酵罐发酵生产-葡聚糖酶0012 B.1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23002450kg、玉米浆9501050kg、磷酸二氢钾230250kg、硫酸铵190210kg与碳酸钙1921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

14、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3115保温3033分钟,再降温到2931;将步骤A.2所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全部接入;在风量比为10.170.18、温度为2729,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说 明 书CN 101993865 ACN 101993869 A 2/9页5138148小时,得发酵液;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一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所述风量比是一立方米发酵液与每分钟所需要的进气量之比;0013 B.2将步骤B.1所得的含水量为4250的全部一次滤渣,玉米浆880930kg,磷酸二氢钾190210kg,硫酸铵。

15、152168kg与碳酸钙15.516.5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3115保温3033分钟,再降温到2931,接入按步骤A.2制备的另一罐6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170.18、温度为2729,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138148小时,得发酵液;利用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二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14 C、-葡聚糖酶的提纯0015 将步骤B.1或B.2所得-葡聚糖酶清液采用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911倍;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工。

16、艺条件:进口温度125135,出口温度5560,干燥所得即为粉状-葡聚糖酶产品。0016 为了随时掌握所生产的-葡聚糖酶的质量技术指标,本发明还包括步骤:0017 D、-葡聚糖酶的检测0018 酶活力单位定义:在测定条件下,每小时水解-葡聚糖产生1mg还原糖所需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0019 酶活力检测方法:采用DNS法。0020 为了充分利用微晶纤维素的有效成分,更多地获取-葡聚糖酶,本发明的步骤B.2的后面还包括步骤:0021 B.3将步骤B.2所得的含水量为4250的全部二次滤渣,玉米浆840920kg,磷酸二氢钾152168kg,硫酸铵133147kg,碳酸钙15.516.5。

17、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B.2,得三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22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微晶纤维素的有效成分,更多地获取-葡聚糖酶,本发明的步骤B.3的后面还包括步骤:0023 B.4将步骤B.3所得的含水量为4250的全部三次滤渣,玉米浆820900kg,磷酸二氢钾133147kg,硫酸铵114126kg,碳酸钙13.514.5k 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B.2,得四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24 为了进一步地利用微晶纤维素的有效成分,更多地获取-葡聚糖酶,本发。

18、明的步骤B.4的后面还包括步骤:0025 B.5将步骤B.4所得的含水量为4250的全部四次滤渣,玉米浆790820kg,磷酸二氢钾117126kg,硫酸铵95105kg,碳酸钙11.512.5k 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B.2,得五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26 为了更进一步地利用微晶纤维素的有效成分,进一步获取-葡聚糖酶,本发明的步骤B.5的后面还包括步骤:0027 B.6将步骤B.5所得的含水量为4250的全部五次滤渣,玉米浆770830kg,说 明 书CN 101993865 ACN 101993869 A 3/9页6。

19、磷酸二氢钾95105kg,硫酸铵7685kg,碳酸钙9.510.5k 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42立方米;搅拌均匀,其它工艺条件按步骤B.2,得六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28 同理,需要对步骤B.3至B.6所得的-葡聚糖酶清液提纯,将步骤B.3至B.6所得的-葡聚糖酶清液采用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911倍;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得粉状-葡聚糖酶产品;工艺条件:进口温度125135,出口温度5560。0029 各步骤所使用的滤渣是不超过8小时的新鲜滤渣。0030 为了消除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泡沫,在步骤B.1至步骤B.6的60立方米发酵罐内还。

20、加入56kg的棉油作为消泡剂。0031 第六次滤渣经干燥至水分小于8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0032 本发明以微晶纤维素为主原料,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葡聚糖酶产生的滤渣为一次滤渣,用一次滤渣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进行发酵生产-葡聚糖酶,产生的滤渣为二次滤渣,又用二次滤渣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进行发酵生产-葡聚糖酶,依次类推,共计反复利用五次滤渣,即第一五次滤渣全部返回发酵作为主原料代替微晶纤维素,仅将第六次滤渣经干燥后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那么,本办法,经板框过滤机过滤后所得滤渣可以重复利用五次,重复利用菌渣发酵生产的-葡聚糖酶的发酵主要技术指标与首次使用微晶纤维素的发酵指标相当。表1是首次使。

21、用微晶纤维素作为发酵主原料及各次回用滤渣所得的-葡聚糖酶活力测试数据。0033 表10034 主原料 发酵周期(小时) -葡聚糖酶活力(u/ml)微晶纤维素 138145 596330一次滤渣 139145 615589二次滤渣 138142 597592三次滤渣 138145 617119四次滤渣 140145 604282五次滤渣 142148 5945460035 本发明极大的降低了-葡聚糖酶的生产成本,相当于投一罐主原料发酵生产6罐产品,产品主原料成本降低83.3;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废渣量,废渣减少了83.3;且所产生的废渣全部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无环境污染。0036 附图说明 图1-葡。

22、聚糖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0037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葡聚糖酶的生产方法,利用李氏说 明 书CN 101993865 ACN 101993869 A 4/9页7木霉作为发酵菌种,以微晶纤维素及玉米浆、磷酸二氢钾、硫酸铵和碳酸钙为原料,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葡聚糖酶,发酵滤液经板框过滤机过滤,得到滤渣与-葡聚糖酶液;所得-葡聚糖酶液再经过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得粉状-葡聚糖酶产品;所得滤渣全部用于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主原料,重新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葡聚糖酶;循环反复,滤渣重复利用一至五次;0038 为了使附图简洁,将玉米浆、磷酸二氢钾、硫酸铵和碳酸钙合称为营养盐。0039 。

23、实施例10040 A.1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PDA为培养基的500ml茄瓶中,pH5.1;121保温30分钟灭菌;28培养6天备用;0041 A.2用6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0042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60kg、玉米浆75kg、磷酸二氢钾18kg和硫酸铵15kg分别投入6立方米种子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立方米;搅拌均匀;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21保温30分钟,再降温至32;接入按步骤A.1所得的6瓶500ml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6、温度为3032,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34小时,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0043 B.1将。

24、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2400kg、玉米浆1000kg、磷酸二氢钾240kg、硫酸铵200kg与碳酸钙20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41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5保温30分钟,再降温到30;将步骤A.2所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全部接入;在风量为10.18、温度为27,罐压力为0.068Mpa条件下培养141小时,得发酵液;测得发酵液-葡聚糖酶活力为596330u/ml;利用80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一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44 -葡聚糖酶清液采用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10倍;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

25、雾干燥;工艺条件:进口温度125,出口温度58,干燥得到粉状-葡聚糖酶产品530kg。0045 第二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0046 A.1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PDA为培养基的500ml茄瓶中,pH5.5;121保温30分钟灭菌;30培养5天备用;0047 A.2用6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0048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62kg、玉米浆76kg、磷酸二氢钾17kg和硫酸铵14.5kg分别投入6立方米种子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2.8立方米;搅拌均匀;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20保温33分钟,再降温至31;接入按步骤A.1所得的6瓶500ml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

26、10.6、温度为3032,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33小时,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0049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葡聚糖酶:0050 B.2将步骤B.1所得的全部一次滤渣,该一次滤渣的含水量为46.3,玉米浆920kg,磷酸二氢钾200kg,硫酸铵161kg与碳酸钙16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9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3保温32分钟,再降温到29,接入按第二批步骤A.2制备的6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170.18、温度为2729,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138小时,得说 明 书C。

27、N 101993865 ACN 101993869 A 5/9页8发酵液;测得发酵液-葡聚糖酶活力为615589u/ml;利用80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二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51 -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9倍,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口温度128,出口温度55,干燥得到粉状-葡聚糖酶产品536kg。0052 第三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0053 A.1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PDA为培养基的500ml茄瓶中,pH5.8;121保温30分钟灭菌;30培养7天备用;0054 A.2用6。

28、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0055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58kg、玉米浆75kg、磷酸二氢钾18.5kg和硫酸铵14.5kg分别投入6立方米种子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2立方米;搅拌均匀;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20保温33分钟,再降温至31;接入按第三批步骤A.1所得的6瓶500ml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6、温度为3032,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35小时,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0056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葡聚糖酶:0057 B.3将全部含水量为50的二次滤渣,玉米浆830kg,磷酸二氢钾166kg,硫酸铵136kg,碳酸钙15kg,棉油6kg分别投入60立。

29、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40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4保温31分钟,再降温到30,接入按第三次步骤A.2制备的6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170.18、温度为2729,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138小时,得发酵液;测得发酵液-葡聚糖酶活力为597384u/ml;利用80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三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58 将-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9.5倍,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口温度129,出口温度58,干燥得到粉状-葡聚糖酶产品52。

30、8kg。0059 第四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0060 A.1同实施例1;0061 A.2用6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同实施例1;0062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葡聚糖酶:0063 B.4将全部含水量为51的三次滤渣,玉米浆900kg,磷酸二氢钾147kg,硫酸铵118kg,碳酸钙14.5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42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5保温30分钟,再降温到30,接入按第四批步骤A.2制备的6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170.18、温度为2729,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138小时,得发酵液;测得。

31、发酵液-葡聚糖酶活力为609826u/ml;利用80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四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64 将-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10倍,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55,干燥得到粉状-葡聚糖酶产品538kg。说 明 书CN 101993865 ACN 101993869 A 6/9页90065 第五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0066 A.1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PDA为培养基的500ml茄瓶中,pH5.0;121保温30分钟灭菌;28培养7天备用;0067 A.2。

32、用6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0068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60kg、玉米浆78kg、磷酸二氢钾18kg和硫酸铵14.5kg分别投入6立方米种子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立方米;搅拌均匀;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21保温32分钟,再降温至32;接入按第五批步骤A.1所得的6瓶500ml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6、温度为3032,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32小时,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0069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葡聚糖酶:0070 B.5将全部含水量42.8的四次滤渣,玉米浆810kg,磷酸二氢钾125kg,硫酸铵105kg,碳酸钙12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

33、用自来水定容到41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5保温30分钟,再降温到30,接入按第五批步骤A.2制备的6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170.18、温度为2729,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148小时,得发酵液;测得发酵液-葡聚糖酶活力为604282u/ml;利用80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五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71 将-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10倍,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口温度128,出口温度60,干燥得到粉状-葡聚糖酶产品533kg。0072。

34、 第六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0073 A.1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PDA为培养基的500ml茄瓶中,pH5.7;121保温30分钟灭菌;29培养6.5天备用;0074 A.2用6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0075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62kg、玉米浆75kg、磷酸二氢钾18.5kg和硫酸铵15.5kg分别投入6立方米种子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3.2立方米;搅拌均匀;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21保温32分钟,再降温至32;接入按第六批步骤A.1所得的6瓶500ml茄瓶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6、温度为3032,罐压力为0.060.08Mpa条件下培养36小时,得扩。

35、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备用;0076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葡聚糖酶:0077 B.6将全部含水约42的五次滤渣,玉米浆800kg,磷酸二氢钾95kg,硫酸铵80kg,碳酸钙10.5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40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3保温32分钟,再降温到30,接入按第六批步骤A.2制备的6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170.18、温度为2729,罐压力为0.065Mpa条件下培养148小时,得发酵液;测得发酵液-葡聚糖酶活力为594546u/ml;利用80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六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

36、液。0078 将-葡聚糖酶清液再采用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至10倍,然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塔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口温度133,出口温度60,干燥得到粉状说 明 书CN 101993865 ACN 101993869 A 7/9页10-葡聚糖酶产品530kg。0079 所得六次滤渣经干燥至水分小于8用于饲料添加剂。0080 每次得到的滤渣均应在8小时之内进入下一步骤。0081 实施例20082 A.1同实施例1;0083 A.2用6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0084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58kg、玉米浆73kg、磷酸二氢钾18.5kg和硫酸铵15.5kg分别投入6立方米种子罐内,。

37、用自来水定容到3.1立方米;余同实施例1;0085 B.1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2450kg、玉米浆980kg、磷酸二氢钾230kg、硫酸铵205kg与碳酸钙21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41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4保温32分钟,再降温到31;将步骤A.2所得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全部接入;在风量为10.18、温度为29,罐压力为0.07Mpa条件下培养145小时,得发酵液;测得发酵液-葡聚糖酶活力为606750u/ml;利用100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一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86 -葡聚糖酶清液的浓缩与喷雾干燥工。

38、艺条件同实施例1,干燥得到粉状-葡聚糖酶产品528kg。0087 第二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0088 A.1同实施例1;0089 A.2用6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同实施例1;0090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葡聚糖酶:0091 B.2将步骤B.1所得的含水量为48的全部一次滤渣,玉米浆890kg,磷酸二氢钾205kg,硫酸铵155kg与碳酸钙16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41立方米;搅拌均匀,PH4.0,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15保温30分钟,再降温到30,接入按第二批步骤A.2制备的6立方米种子罐扩大培养的李氏木霉菌种,在风量为10.170.18、温度为2729,罐压力为。

39、0.060.08Mpa条件下培养146小时,得发酵液;测得发酵液-葡聚糖酶活力为608860u/ml;利用100平方米聚丙烯板框过滤机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二次滤渣与-葡聚糖酶清液。0092 -葡聚糖酶清液的浓缩与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同实施例1;干燥得到粉状-葡聚糖酶产品532kg。0093 第三批李氏木霉菌种培养扩大:0094 A.1将李氏木霉试管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已制备好的以PDA为培养基的500ml茄瓶中,pH5.6;121保温30分钟灭菌;29培养6天备用;0095 A.2用6立方米种子罐对菌种扩大培养0096 将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61kg、玉米浆74kg、磷酸二氢钾18kg和硫酸铵15kg分别投入6立方米种子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2.9立方米;搅拌均匀;然后用蒸汽直接灭菌,121保温30分钟,再降温至33;余同实施例1;0097 再按下述步骤制作-葡聚糖酶:0098 B.3将全部含水量为48的二次滤渣,玉米浆880kg,磷酸二氢钾160kg,硫酸铵140kg,碳酸钙16kg分别投入60立方米发酵罐内,用自来水定容到42立方米;搅拌均匀,说 明 书CN 101993865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