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高密度线型高分子量聚苯硫醚的方法 本发明与低压制备高密度线型高分子量聚苯硫醚的方法有关。
CN1225106A描述了一种含硫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硫化钠的三水合物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蒸馏出冷凝物,再将溶解在NMP中的二氯苯(DCB)加入,在230℃预聚进行1小时,然后反应釜返回常压,将硫化钠的三水合物加入,蒸馏出水,混合物加热到230℃,另外将溶解在NMP中的DCB加入,在230℃,混合物聚合1.5小时。此方法需用低水硫化钠作为硫源,纯度低(<95%),颗粒坚实,不易贮存,反应活性低,颗粒硫化钠与卤芳化合物进行前段反应生成低分子量产物,反应时间1-6小时,非均相反应,生成低分子量产物,分子量相差很大,为下段缩聚反应带来很大困难。二段反应在常压下进行,完全非均相反应,由于一段反应生成物的分子量相差很大,使最终获得的产品分子量相差很大,色差较大(白色、灰色、黄褐色),密度1150-1320kg/m3,分子量相差也很大。平均分子量约7000-、20000g/mol;其中分子量低于1000的部分占15-25%。
CN1145376A描述了一种制备线型高分子量聚芳硫醚的方法,是以工业硫化钠为硫源,以高沸点非质子极性有机化合物为溶剂,采用多组分复合催化剂或助剂,在常压经短暂的釜内部分脱水,直接与多卤代芳香化合物进行分段聚合,制得白色颗粒状聚芳硫醚树脂。聚合反应分两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100-210℃,时间0.5-6小时,第二阶段温度200-280℃,时间为0.5-6小时。收率92%,粘度1500泊。同样存在上段中所述的部分缺点。
美国专利3354129、3919177,日本专利昭58-47026、昭58-125721、昭61-7332描述了由芳簇化合物制备亚芳基硫醚的方法,包括硫源,P-二卤苯,有机酰胺,碱,碱金属羧酸盐一起形成组合物,至少保持部分组合物在聚合条件下生成聚合物。其实施例之一为向高压搅拌釜加钠的硫化物、NMP,将混合物在N2气缓流下加热到202℃,时间2小时,馏出水,冷却至175℃,将溶于NMP的1.4-二氯苯(DCB)加入反应器中,在30Psig压力下加热20分钟,温度达到245℃,在80-220Psig表压力下加热3小时后冷却,水洗、干燥得暗灰色固体聚苯硫醚。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如下:
①制备聚芳基硫醚,特别是聚苯硫醚(PPS)所采用的硫源,专利CN102664B、CN1172823A所述的方法均是无水硫化钠,专利CN1145376A所述的方法是含0.5-7个水分子的含水工业硫化钠,专利CN1225106A所述的方法是含3个水分子的含水硫化钠。工业规模制备无水硫化钠或含有部分结晶水的硫钠不仅生产成本高,还存在诸如工艺、设备、贮存等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结晶态的硫化钠在高温下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后,色泽变深,甚至变为红褐色,形成坚实的无定型颗粒,与卤代苯地反应只能在颗粒表面进行,活性很低。
②合成聚芳基硫醚,特别是聚苯硫醚,反应过程是非均相过程,一般采用二段式反应。第一段反应中,固态的硫化钠颗粒和分散在强极性有机溶剂中呈液滴(油珠)状态的卤代苯反应2~12小时,生成分子量大小极不均匀,粘度0.5~30Pa.S的预聚体。这种分子量相差很大的预聚体,进入第二阶段缩聚反应是很不好的,第二阶段提高反应温度20~60℃,反应4~8小时,使预聚体颗粒间继续发生缩聚反应。
③由于上述两步重要反应过程都是在非均相状态中进行的,特别是第二阶段反应过程中,各种分子量的预聚体界面反应速度并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室中同一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聚苯硫醚树脂,物性指标相差数倍至数十倍,分子量分布很宽,需要进行严格精制处理,以除去占树脂总量15-25%,分子量低于10000克/摩尔的低聚物。如菲利浦公司专利特开平6-192422(1994年),特开平6-192423(1994年),特开平7-3022(1995年)等所述的方法。
④由于以往技术存在上述问题,制备的聚合物色泽相差很大(白色、灰色、黄褐色),颗粒不均匀,多为粉末状,容重仅达到115~280kg/m3,密度仅达到1150~1320kg/m3。聚苯硫醚树脂密度值为1440kg/m3,以往技术的差距是很大的。
⑤上述方法制备的聚苯硫醚,无论是颗粒状物还是粉状物、其密度很小、贮存运输不便,后加工一般要先用双螺杆挤出机预造粒处理,然后再填充补强,如添加玻纤,炭纤维,无机材料等进行二次造粒,对于工业规模制备各种组成物,成本很高、是不好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易得,价廉,产品颗粒均匀,产品分子具有线性结构,分子量高,并且分子量分布窄的高密度线型高分子量聚苯硫醚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制备高密度聚苯硫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加入反应釜的硫化物、磷酸盐与溶剂的摩尔比为:1.0∶(0.2-0.3)∶(0.5-2.5),在温度120-220℃生成深兰色加成复合物;
(2)在加成复合物中加入溶于溶剂的卤代芳香簇化合物,在温度为180-230℃,时间为10-30分内在反应釜内反应生成预聚物;
(3)反应釜温度为240-280℃,压力为0.05-0.6MPa生成聚合物。
本发明溶剂可为二甲基甲酰胺(DMF)或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四氢呋喃或六甲基磷酰三胺(HPT),磷酸盐是磷酸钠,硫化物是含九分子水硫化钠结晶体。
本发明步骤(2)中的加成复合物与卤代芳香簇化合物的摩尔比是1.0∶(0.3~0.6)。
本发明加成复合物与卤代芳香簇化合物的摩尔比是1.0∶(0.4~0.6)。
本发明步骤(1)中的硫化钠、磷酸盐和溶剂的摩尔比是1.0∶(0.20~0.25)∶(1.2~1.8),反应温度为150~190℃,步骤(2)的温度是180~230℃,步骤(3)的压力是0.1~0.6MPa。
本发明步骤(2)中所说的卤代芳香簇化合物为二碘代苯或二溴代苯或二氯代苯。
本发明二氯代苯是1.4-对二氯苯和1.3-间二氯苯的混合物,对苯和间苯的摩尔比是4∶1-9∶1。
本发明步骤(2)的反应温度为190~220℃。
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①采用了含九个分子水的结晶硫化钠为硫源,九水硫化钠为棱柱形晶体,性质稳定,易于贮存,工业制备简单,成本低廉。
②制备硫化钠和磷酸盐与极性溶剂的加成复合物,这是本发明的关键。在80~250℃范围,硫化钠、磷酸钠和溶剂生成加成复合物,在90~125℃范围内呈红色,140~230℃范围内呈深兰色。复合物有确定的组成:Na2S∶HPT∶(NaO)3PO=1∶1∶0.2,在本发明工艺条件下,复合物完全溶解于过量的极性溶剂中,处于亚稳状态,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由于复合物是亚稳态的,温度影响很大,当温度高于180℃时,复合物的活性好,与对二氯苯反应速度很快,生成预聚物分子大小均匀。当温度低于130℃时,复合物的活性较低,预聚反应时间长,且生成的预聚体分子量相差大,显著影响合成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是不利的。
③将高度分散于极性溶剂中的卤代芳香簇化合物(极微小“油珠”)与复合物中的活泼硫在180~230℃反应生成预聚体,由于反应过程在均相(或准均相)体系中进行,反应速度很快,在10~30分钟即告完成。更为重要的是反应所生成的预聚体分子大小基本相同,这对于进一步聚合成分子量高、分布范围窄的线型聚合物有重要意义。
④本发明的另一要素是采用卤代芳香簇混合物,当1.4-对二氯苯与1.3-间二氯苯的用量在3∶2-9∶1范围内,最好是4∶1-9∶1范围内,预聚体在极性溶剂(如六甲基磷酰三胺)中的溶解度明显增大,再通过缩聚获得的产品性能指标较单一使用1.4-对二氯苯显著提高。
⑤按程序升温方式迅速将预聚物体系提高到240~280℃范围进行缩聚,工艺条件极为稳定。由于预聚体分子大小基本相同,反应速度很快,1-4小时即告完成,获得预期的线型分子结构和分子量,且分子量分布集中的聚合物。聚合物的特征是白度高,颗粒均匀,粒径≥0.147毫米,容重达到450-700kg/m3,密度达到1360-1430kg/m3的优质聚苯硫醚树脂,可直接用于高强度注塑制品,高韧性膜制品和纤维制品。
⑥树指密度达到1360-1430kg/m3,便于贮存运输,不经预造粒处理即能方便的添加玻纤、炭纤维、无机材料进行补强。
⑦聚合反应在0.1-0.6MPa低压下进行,对反应器制造要求不高;聚合反应较以往技术常压聚合条件更为稳定;较国外专利采用中高压聚合条件,设备投资显著降低。对于工业规模制备聚苯硫醚,这是很好的。
如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在2500升不锈钢反应器中,加入九水结晶硫化钠3.0千摩尔,磷酸钠0.66千摩尔,六甲基磷酰三胺800千克,搅拌下升温至180℃反应2小时,同时排出过量水份,加入1.4-对二氯苯2.75千摩尔,1.3-间二氯苯0.31千摩尔,六甲基磷酰三胺400千克,迅速升温至210℃,反应10分钟。再快速升温至245℃反应3小时,冷却至80℃以下,离心分离颗粒状聚合物,用80℃热水洗涤至中性,用80℃去离子水洗涤2遍,再经120℃减压干燥6小时,得全白色颗粒状聚合物311.5千克,收率96%,物性指标见表1,表2。
采用九水硫化钠法复合聚合低压反应新工艺。建成200t/a聚苯硫醚(PPS)树脂生产装置。反应釜容积为2500升。进行连续投料试车,达到如下指标:
生产能力:800kg/天,200吨/年(250天/年)
合成周期:6-8小时/釜
单釜投料量:2000公斤(原料,助剂,溶剂)
回收率:95-98%
溶剂消耗:<200kg/吨PPS树脂(六甲基磷酰三胺)
产品质量:熔点280-292℃。熔体流动率<100g/316℃-5kg-10min,密度1360-1430kg/m3。
树脂外观:全白色颗粒状,粒径>0.100毫米。
纯树脂性能:分子量Mv61000-64000拉伸强度>87MPa。断裂伸长>22%,弯曲强度>150MPa,悬臂缺口冲击强度>18J/m,热弯形温度>142℃,体积电阻4.2×1015ΩM,表面电阻率6.2×1014Ω。
与美同菲利浦公司产品性能比较见表3
与美国菲利浦公司工艺水平比较见表4
实施例2-6
改变工艺参数,按实施例1操作,结果见表1,表2。
比较例1:
在5升衬钛反应器中,加入三水硫化钠5.0摩尔,磷酸钠1.0摩尔,六甲基磷酰三胺1250克,搅拌下升温至120℃,反应2.5小时,同时排出过量水分,加入1.4-对二氯苯4.4摩尔,1.3-间二氯苯0.5摩尔,迅速升温至220℃,反应10分钟,再快速升温至250℃,反应4小时,冷却至80℃,抽滤,用80℃热水抽洗至中性,用80℃去离子水洗涤2遍,再经120℃减压干燥12小时,得米黄色粉末状聚合物421克,收率78%,物性指标见表1,表2。
比较例2-5
改变工艺参数,按比较例1操作,结果见表1,表2。
如下是附表:表1: 复 合 预 聚反应温度时间(分)颜色混合二氯苯(分子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分)实施例1 160 150深兰色 4∶1 220 10实施例2 160 150深兰色 9∶1 210 15实施例3 180 120深兰色 17∶3 225 20实施例4 150 180亮深兰色 17∶3 195 30实施例5 140 100深兰色 4∶1 200 15实施例6 160 160深兰色 9∶1 215 10比较例1 120 210兰绿色 3∶1 220 10比较例2 190 120兰绿色 3∶1 210 15比较例3 130 180深兰绿色 19∶1 180 25比较例4 210 120兰紫色 210 10比较例5 230 90兰绿色 20∶1 180 30
聚 合 产 物反应温度(℃)时间(分) 产量 (kg) 收率 (%)外观粒径(μ)密度kg/m3实施例1 275 240 311.5 96.0 白色颗粒 ≥147 1360实施例2 240 150 310.1 95.7 白色颗粒 ≥147 1385实施例3 250 90 312.0 96.3 白色颗粒 ≥175实施例4 265 210 308.0 95.0 白色颗粒 ≥240 1430实施例5 245 120 300.8 92.8 白色颗粒 ≥175 1426实施例6 255 60 310.5 95.8 白色颗粒 ≥147 1410比较例1 250 240 421.0g 78.0 米黄色 粉末 1320比较例2 245 280 440.0g 81.5 米黄色 <74 1356比较例3 250 240 450.0g 83.4 白色 粉末 1335比较例4 245 210 450.5g 83.4 米黄色 <74 1352比较例5 255 220 443.0g 32.0 米黄色 粉末 1300
表2:丙酮溶解物 %特性粘度ml/g Tm ℃熔体流动速率 g低切变粘度Pa.s(303℃)热稳定性 %体积电阻(Ω.M×1015实施例1 1.68 45 291 26 - 11.0 6.2实施例2 2.15 42 290 35 - 3.0 7.0实施例3 0.54 45 282 57 - 3.6 5.3实施例4 0.86 41 280 82 - 7.2 5.0实施例5 3.21 37 278 95 - 8.5 7.8实施例6 1.12 40 281 76 - 16 7.8比较例1 15.7 16 275 - 15 分解 -比较例2 6.2 22 280 - 91 轻度分解 -比较例3 11.0 19 272 - 22 分解 -比较例4 4.6 26 279 - 65 轻度分解 -比较例5 12.1 17 269 - 12 分解 -
注:①α-氯萘,206℃
②GB3682,316℃,5kg,10分钟
③316℃,5kg,30分钟
④GB/T1410
表3:项目 菲利浦公司 本工艺 1分子结构交联度>50% 无交联 2密 度1.32g/cm3 1.43g/cm3 3堆积密度专利资料数据<0.3g/ml >0.6g/cml 4热变形温度94.8℃ 142℃ 5断袭伸长率4% 22%
以上5项重要指标优于菲利浦公司,其它十项指标基本相同,但菲利浦PPS是通过交联处理的,这是质的差异。
表4 项 目 菲利浦公司 本工艺 1操作压力15-20kg/cm21-6kg/cm2(低压) 2聚合周期8-10h 2-4h 3吨产品溶剂消耗400-500kg 150-200kg 4三废处理工艺复杂简单
注:目前市售溶剂40-50元/kg,溶剂消耗是PPS成本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