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机胎具.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643587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67242.1

申请日:

2010.04.30

公开号:

CN101829958A

公开日:

2010.09.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4C 9/00申请日:20100430|||公开

IPC分类号:

B24C9/00; B24C3/08

主分类号:

B24C9/00

申请人: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田一堂

地址:

430415 湖北省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唐万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抛丸机胎具。抛丸机胎具,它包括有安装于轨道上的胎架小车,胎架小车上设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一底座上固定有一胎架;所述胎架包括胎座、胎板、夹持机构,胎座固定在底座上,胎座上焊接有条状的胎板,胎板上设置有两个断口,每一断口处安装有一夹持机构;胎座上设置在支架。使用本发明抛丸机胎具,使得炉壳在竖直状态下进入抛丸机,避免了因宽度过宽而无法加工,使之能够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能使小零件由堆放变为悬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抛丸机胎具,它包括有安装于轨道上的胎架小车,胎架小车上设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一底座上固定有一胎架;所述胎架包括胎座、胎板、夹持机构,胎座固定在底座上,胎座上焊接有条状的胎板,胎板上设置有两个断口,每一断口处安装有一夹持机构;胎座上设置在支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由第一丝杆、第一夹持头、第一固定板、第二丝杆、第二夹持头、第二固定板组成,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丝杆的一端旋过第一螺孔,第一丝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一夹持头铰接;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二丝杆的一端旋过第二螺孔,第二丝杆的另一端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夹持头铰接;第一夹持头与第二夹持头相邻,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分别固定在胎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胎具,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有两根横杆和一根直杆,两根横杆分别与直杆焊接成“干”字形,横杆与直杆之间设有支撑肋板,直杆的下端开有宽度与胎板厚度相同的槽,支架通过槽与胎板插接在一起。

说明书

说明书抛丸机胎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中的抛丸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抛丸机胎具。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使用抛丸机对工件表面进行除锈,增加表面粗糙度等处理,对于小件物品,使用抛丸机即可完成加工。但是对于炉壳等大面积的板件,一直是抛丸加工的难点,普通的抛丸机的胎具都为水平的板面,被加工的炉壳只能水平搁置在胎具内,由于抛丸机进构件的宽度最大只有2.5米宽,炉壳板由于宽度太大而无法进抛丸机进行抛丸,如果采用人工喷砂的方法,则喷砂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目前抛丸机所使用的胎具,均为平板小车式结构,通常是将小零件对方在小车上输送进抛丸机,对于小型的构件,堆得太高一方面抛丸效果不好,另一方面构件由于刚度较小而容易变形。因此往往一次送入抛丸机的零件比较少,影响了加工的效率。
因此,如何利用现有抛丸机的胎具实现炉壳的抛丸加工,如何利用现有抛丸机的胎具实现大批量的小零件加工,是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变现有技术的不足,对抛丸机胎具的结构进行修改,提供一种将炉壳竖直放置、使小零件由堆放变为悬挂的抛丸机胎具。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抛丸机胎具,它包括有安装于轨道上的胎架小车,胎架小车上设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一底座上固定有一胎架;所述胎架包括胎座、胎板、夹持机构,胎座固定在底座上,胎座上焊接有条状的胎板,胎板上设置有两个断口,每一断口处安装有一夹持机构;胎座上设置在支架。
所述的夹持机构由第一丝杆、第一夹持头、第一固定板、第二丝杆、第二夹持头、第二固定板组成,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丝杆的一端旋过第一螺孔,第一丝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一夹持头铰接;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二丝杆的一端旋过第二螺孔,第二丝杆的另一端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夹持头铰接;第一夹持头与第二夹持头相邻,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分别固定在胎板上。
支架包括有两根横杆和一根直杆,两根横杆分别与直杆焊接成“干”字形,横杆与直杆之间设有支撑肋板,直杆的下端开有宽度与胎板厚度相同的槽,支架通过槽与胎板插接在一起。
本发明抛丸机胎具的原理是采用胎板上的断口卡住竖直的炉壳,利用夹持机构对炉壳进行夹紧,将水平放置的炉壳变为竖直放置状态。将小零件悬挂于支架的横杆上(采用一根“干”字型支架作为支撑),或者将角钢搁置于支架顶部,使小零件由堆放变为悬挂。
本发明抛丸机胎具的有益效果是:使得炉壳在竖直状态下进入抛丸机,避免了因宽度过宽而无法加工,使之能够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使用“干”字型支架,分多层来堆放构件,这样构件一次抛的数量多,构件分散,构件与构件之间存在间隙,不存在抛不到的死角,能够彻底除锈,效率高,且构件不易变形,提高了构件的涂装质量。
本发明抛丸机胎具的有益效果还在于:
1、利用夹持机构对炉壳进行夹紧,由于夹持头是可多角度调节的,并由丝杆压紧,所以可以适用于不同曲率半径的炉壳。
2、本抛丸机胎具结构简单,可拆卸、设备造价低。
3、每次可以抛四块炉壳,不用抛丸的炉壳内表面朝向中间,既节省了资源、人力及物力,又大大提高了效率及质量。
4、支架采用铸铁制作,铸铁比较耐磨,不容易被抛丸磨蚀掉,使用时间长;
5、支架采用杆式或者管式制作,构件与胎架是点接触,接触面小,死角小,手工除锈的比例小,提高了涂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抛丸机胎具的俯视图(为了能清楚地显示其它部件结构,图中未画出支架的结构)。
图2是本发明抛丸机胎具的正视图(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夹持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安装有支架时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有支架时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安装有支架时工作状态下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安装有支架时工作状态下侧视图。
图中:1-轨道,2-胎架小车,3-底座,4-胎座,5-胎板,6-断口,7-夹持机构,8-第一丝杆,9-第一夹持头,10-第一固定板,11-炉壳,12-铁链,13-第二丝杆,14-第二夹持头,15-第二固定板;16-槽,17-支架,18-支撑肋板,19-栏杆,20-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抛丸机胎具,它包括有安装于轨道1上的胎架小车2,胎架小车2上设有底座3(图2中为2个胎架小车,2个胎架小车之间由铁链12连接;每一胎架小车上设有2个底座3,图2中共有4个底座3);每一底座3上固定有一胎架;所述胎架包括胎座4、胎板5、夹持机构7,胎座4固定在底座3上(如螺栓固定或焊接),胎座4上焊接有条状的胎板5,胎板5上设置有两个断口6(间隔,对称布置,断口宽度大于炉壳的厚度),每一断口6处安装有一夹持机构7;胎座4上设置在支架17。
支架17包括有两根横杆和一根直杆,两根横杆分别与直杆焊接(均使用铸铁管或者铸铁杆制成)成“干”字形,横杆与直杆之间设有支撑肋板18,直杆的下端开有宽度与胎板5厚度相同的槽16,支架17通过槽16与胎板5插接在一起(条状的胎板5焊接在胎座4上)。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夹持机构7由第一丝杆8、第一夹持头9、第一固定板10、第二丝杆13、第二夹持头14、第二固定板15组成,第一固定板10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丝杆8的一端旋过第一螺孔,第一丝杆8的另一端部与第一夹持头9铰接;第二固定板15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二丝杆13的一端旋过第二螺孔,第二丝杆13的另一端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夹持头14铰接;第一夹持头9与第二夹持头14相邻,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5分别固定在胎板5上。
当使用本抛丸机胎具对炉壳进行抛丸时,卸下支架,将炉壳11竖直吊入放置于胎架上,使炉壳11正好被断口6卡住,然后调节夹持机构7(调节丝杆),夹紧炉壳11,最后开动胎架小车2,沿着轨道1将炉壳11送入抛丸机内。
当需要针对不同曲率的炉壳11进行抛丸时,只需要调节夹持机构7即可。
如图6、图7所示,当使使小零件由堆放变为悬挂时,将支架17的下端的槽16对准胎板5插入,装置好支架17后,将栏杆19悬挂于支架17的横杆上,可以一次悬挂多个栏杆19,将角钢20放置于支架17的顶端,也可一次放置多个角钢20,最后开动胎架小车2,铁链12连接胎架小车2,依次沿着轨道1将零件送入抛丸机内。

抛丸机胎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抛丸机胎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抛丸机胎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抛丸机胎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抛丸机胎具.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抛丸机胎具。抛丸机胎具,它包括有安装于轨道上的胎架小车,胎架小车上设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一底座上固定有一胎架;所述胎架包括胎座、胎板、夹持机构,胎座固定在底座上,胎座上焊接有条状的胎板,胎板上设置有两个断口,每一断口处安装有一夹持机构;胎座上设置在支架。使用本发明抛丸机胎具,使得炉壳在竖直状态下进入抛丸机,避免了因宽度过宽而无法加工,使之能够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能使小零件由堆放变为悬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磨削;抛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