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收缩瓶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由一未膨胀状态转换到一膨胀状态,再由该膨胀状态转换到未膨胀状态的瓶塞,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螺转操控方式来转换状态的膨账收缩瓶塞。
【背景技术】
瓶塞是一种紧塞于瓶口处,以防止内容物及气味外溢的物品,为了达到较佳的密封效果,以往例如葡萄酒等酒类通常是在瓶口处紧塞一个软木塞,软木塞虽然具有较佳的变形量,但为了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其直径必需大于瓶口的内径,因此在组装该软木塞和退塞时需要利用特殊工具,使用上不方便。为了兼顾较佳密封效果,同时让组装和退塞等操作更为方便,以往有一种「膨胀收缩瓶塞」,借推压方式让「瓶塞」先由一未膨胀状态转换到一膨胀状态,再由该膨胀状态转换到未膨胀状态的设计,该瓶塞1的设计大致如图1、2所示可安装在一瓶口10上,包含:一基座11、一软质可变形的塞座12,以及一压柱13。
该基座11包括:围绕同一中心轴线且上下设置的一上围绕壁111、一下围绕壁112,以及一由该等围绕壁111、112的内壁面界定而出的安装孔113。上述安装孔113具有一位于上方的孔扩部114,以及一位于下方的孔缩部115,在下围绕壁112的外环面上径向突出两环上下间隔的结合凸环116、一位于两结合凸环116间地膨胀凸环117,以及一由内环面往往安插孔113内突出并和膨胀凸环117内外对应的顶撑凸环118,于上围绕壁111上具有两环上下间隔并朝向孔扩部114的定位凹沟119、110。
而该塞座12是由下往上轴向套设在基座11的下围绕壁112上,包括:一水平的底壁121、一自底壁121外周缘往上延伸的膨胀壁122,以及一自膨胀壁122顶缘往外径向延伸的靠壁123,其中该膨胀壁122的内壁面上径向外凹三个分别供结合凸环116和膨胀凸环117嵌入卡合的嵌槽124。
而该压柱13是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基座11的安插孔113上,包括:一受推部131,以及一自受推部131底端突出并伸入安插孔113的孔缩部115内的推杆部132,在推杆部132上具有一位于底端的顶扩头133,以及一位于顶扩头133上方且径向内凹的径凹环134,而受推部131的一外周面上径向突出一环定位凸环135。
安装时将塞座12套设在基座11底端,并将该组合体塞入瓶口10,然后使压柱13的推杆部132伸入基座11的安插孔113内,当推杆部132的顶扩头133对应基座11的顶撑凸环118时,受到顶扩头133的顶撑,该基座11和塞座12的膨胀壁122会略径向外扩,并因此抵紧于瓶口10的内瓶环面,使得瓶塞1位在一膨胀状态。在此状态下,由于瓶塞1与瓶口10呈紧密的结合,使用者不易将该瓶塞1拔离瓶口10,而该压柱13的定位凸环135对应基座11的定位凹沟119。
配合图3,当使用者要拔出该瓶塞1时,施力下压该压柱13,当定位凸环135下移到下方定位凹沟110内时,压柱13上的径凹环134也对应基座11的顶撑凸环118,如此原本被径向外撑的塞座12就会复位,并且让瓶塞1由图2的膨胀状态转换到图3的一未膨胀状态,在此状态下,瓶塞1就可以轻易地自瓶口10上拔出。
以往瓶塞1固然可以兼顾密合性及拔塞的方便性,但就制造及使用的角度却会衍生下述缺失:
一、零件多、构造复杂:以往瓶塞1为了达到前述目的,其必要的组件包含:一基座11、一可产生气密效果的塞座12,以及一用来顶推基座11并使塞座12膨胀变形的压柱13,上述瓶塞1不仅必要的零件有三个,其内推轴压操控式的设计必需在组件上增设一些定位的机制,例如:定位凹沟119、110及定位凸环135等,造成制造上的不方便。
二、操作时不符合一般人的使用习惯:以往瓶塞1在使用时,是以按压方式来解除塞座12的膨胀状态,这种按压式的操作模式不仅费力,也不符合一般人的使用习惯,当使用者不小心碰压到压柱13时,更容易产生误动作,而让瓶塞1由膨胀状态转换到不具密合效果的未膨胀状态,在未膨胀状态下,由于以往瓶塞1的压柱13的受推部131深陷在基座11的孔扩部114内,因此使用者也无法让瓶塞1再回到膨胀状态,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零件精简、操作符合一般人使用习惯的膨账收缩瓶塞。
本发明的膨账收缩瓶塞可在一膨胀状态及一未膨胀状态间转换,包含:一塞座,以及一控座。其中该塞座包括:一底壁、一自该底壁往上延伸的塞壁,以及一控孔,而该控座包括一手控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塞座的的控孔具有一由一中心部及数条螺旋导沟所构成的螺导段,以各螺旋导沟的沟底所圈围的假想孔径作区分,该螺导段具有一位于上方的容置部,以及一位于下方的膨胀部,其中该膨胀部的假想孔径小于该容置部上最大的假想孔径。而该控座包括:一可伸入控孔内的螺转杆,上述螺转杆具有一表面设有数螺旋突条的螺转头,前述螺旋突条的一螺旋面所圈围的假想直径与塞座的容置部的假想孔径配合,但该假想直径大于膨胀部的假想孔径。
当控座的螺转头对应控孔的容置部时,该瓶塞位在未膨胀状态,而当螺转头螺转移到控孔的膨胀部时,该瓶塞转换到膨胀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一种以往「膨胀收缩瓶塞」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以往瓶塞的一组合剖视图,图中该瓶塞位在一膨胀状态。
图3是一类似图2的组合剖视图,图中该瓶塞位在一未膨胀状态。
图4是本发明瓶塞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正视分解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分解图,图中该瓶塞的一控孔及数螺旋突条以简易方式表示。
图6是沿图5中的直线6-6所取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5中的直线7-7所取的剖视图。
图8是一类似图5的组合剖视图,图中该瓶塞位在一未膨胀状态。
图9是一类似图5的组合剖视图,图中该瓶塞位在一膨胀状态。
图10是本发明瓶塞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正视分解图。
图11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剖视图,图中该瓶塞位在一膨胀状态。
图12是一类似图11的组合剖视图,图中该瓶塞位在一未膨胀状态。
图13是本发明瓶塞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正视图,显示该瓶塞的一控座。
图14是沿图13中直线14-14所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4、5,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瓶塞2可安装在一瓶口20上,所述瓶口20具有一内瓶环面201。而该瓶塞2包含:一塞座3以及一控座4。为了更清楚表现塞座3及控座4的孔径及直径变化,本发明图4显示对象实际的形状,但图5、8、9是以两条平行的线条来显示下述螺旋突条45径向突出的高度,以及下述螺旋导沟302的深度。
该塞座3是可作适度变形的挠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为橡胶材质,包括:一圆形的底壁31、一围绕一中心轴线并自底壁31外周围往上延伸的塞壁32、一自塞壁32顶端径向水平突出并抵靠在瓶口20顶缘的靠壁33,以及一直向的控孔34。以孔径形状作区分,该控孔34具有:一位于上方且由上往下渐缩的锥入口段341、一位于锥入口段341底端的收束段342,以及一位于下方的螺导段30,其中收束段342邻接螺导段30的底端具有一往径向?端水平延伸的抵接面343。
配合参阅图6,上述螺导段30是由:一圆形的中心部301,以及五条等角度且自中心部301往径向外端延伸的螺旋导沟302所构成,且各螺旋导沟302的沟底所圈围的假想孔径也有不同的变化,依假想孔径变化作区分,该螺导段30具有一位在上方的容置部303,以及一位在下方的膨胀部304,其中容置部303上最大假想孔径D11大于膨胀部304的顶端假想孔径D21及底端假想孔径D22,其中该容置部303上更具有分别位在最大假想孔径D11顶端的假想孔径D12,以及位在最大假想孔径D11底端的假想孔径D13,借此构成多线多段的锥度螺旋导沟302。
参阅图4、5,本发明控座4是以螺转的方式作控制,其刚性大于塞座3,并可迫使该塞座3产生适度的变形,在本实施例,该控座4是塑料材质制成,可视需要再经由搪磨精细加工,上述控座4包括:一水平的手控部41、一自该手控部41底端中央往下延伸且杆径缩小的螺转杆42,以及一贯穿该手控部41及螺转杆42的排气道43。其中该手控部41具有一圆形的盘壁411,以及自该盘壁411的径向外周缘往下延伸的一延伸壁412,在该延伸壁412表面设置有细小的辊纹,以方便螺转该控座4。而该螺转杆42上具有一杆径较小的直杆段421,以及一位于直杆段421底端的螺转头422。
配合图7,上述螺转头422上具有一围绕着一中心轴线设置的基准表面44,以及五条自该基准表面44径向突出且向右螺转的螺旋突条45,每一螺旋突条45都具有一水平的顶面451、一和顶面451上下间隔的底面452,以及一衔接在顶、底面451、452间的螺旋面453,上述螺旋面453是由一由上往下逐渐扩大的上倾段454、一由下往上逐渐扩大下倾段455,以及位于两倾段454、455间的一分隔线456所组成,借此构成多线多段的锥度螺旋突条45。此两段锥式渐变直径的构造,由下述尺寸的说明可更清楚。
本实施例实际尺寸在设计上,各螺旋突条45的顶面451所圈围的假想直径D3为11.75mm,各螺旋突条45的底面452所圈围的假想直径D4为10.5mm,各螺旋突条45的分隔线456所圈围的假想直径D5是12mm。而塞座3在尺寸的设计上,该控孔34的容置部303的尺寸和控座4的螺转头422完全吻合,也就是在容置部303内以各螺旋导沟302的沟底所圈围的假想孔径D12、D11、D13分别为11.75mm、12mm、10.5mm。但控孔34的膨胀部304的尺寸略小于该螺转头422,实际的尺寸设计是顶端假想孔径D21是10.5mm,底端假想孔径D22是11.5mm。
参阅图4、8,当本实施例的瓶塞2在组装时,首先将控座4直向压入塞座3的控孔34内,在压入时由于控座4的螺转头422底端为底部收束的下倾段455,故螺转头422可以将塞座3的塞壁32略往径向外端顶撑,当螺转头422顶端通过控孔34的收束段342底缘时,就可以定位在控孔34上尺寸配合的容置部303内,此时瓶塞2位在一未膨胀状态,此处所谓的未膨胀状态是指塞座3的塞壁32未被螺转头422径向外顶。在此状态下可将瓶塞2装配入瓶口20。
参阅图5、9,当本发明的瓶塞2要由图8的未膨胀状态转换到图9的一膨胀状态时,使用者以螺转方式顺时针转动该控座4,由于控孔34的导螺导沟302是由容置部303往膨胀部304一体延伸,因此该螺转的动作,可以让控座4的螺转头422由容置部343下移到膨胀部304,由于该膨胀部304的假想孔径D21、D22分别是10.5mm、11.5mm,而该螺转头422上最大直径D5为12mm,因此当螺转头422螺转到膨胀部304时,可以迫使塞座3的塞壁32略往径向膨胀,使得塞座3的外壁面紧靠在瓶口20的内瓶环面201上,借此达到密封的目的。而在控座4下移的过程中,位在塞座3的控孔34?的气体可由控座4的排气道43排出。
相同道理,本发明要使瓶塞2由图9的膨胀状态转换到图8的未膨胀状态时,只要反向转动该控座4,就可以使控座4的螺转头422松退到尺寸配合的容置部303内,这时候就可以轻易从瓶口20取出瓶塞2。在设计上,本发明为了让控座4的操控更符合一般人的使用习惯,其是以「多线螺纹」的构造来加大导程,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螺转突条45及螺旋导沟302的斜度是经过精心设计,在本实施例是五线螺纹,当使用者螺转该控座4,使其从图8的未膨胀状态转换到图9的膨胀状态时,只需要转动1/4圈,各螺转突条45的上倾段454就会迫紧膨胀部304内壁上半部,而呈锥状迫紧,借此产生止动定位的机能。而当控座4的螺转头422松退到容置部303时(就是图8的状态),该螺转头422上各螺旋突条45的顶面451会抵靠在往中央径向内缩的抵接面343下方,而可避免控座4在螺转时自塞座3上脱离。
参阅图10、11,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瓶塞2也可以安装在一瓶口20处,包含:一塞座3以及一控座4,其中该控座4的构造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不再说明,而该塞座3也是包括:底壁31、塞壁32、靠壁33及控孔34,其中该控孔34也具有:锥入口段341、收束段342,以及螺导段30,该螺导段30具有一尺寸与螺转头422配合的容置部303,以及一尺寸略小于螺转头422的膨胀部30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螺导段30更具有一位于该膨胀部304底端且尺寸与容置部303相同的松退部305。
配合图12,当控座4的螺转头422对应地位在控孔34的膨胀部304时,受到该螺转头422的顶撑,该塞座3的塞壁32的中央部位会产生微量且径扩的效果,以产生密合的作用,由于此一变化很小图中未示出。而当使用者进一步螺转该控座4致使螺转头422下移到塞座3的松退部305时,由于松退部305的尺寸和螺转头422配合,因此不会顶撑塞座3的塞壁32,使该塞座3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以方便将瓶塞2拔离瓶口20。
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是运用在强迫瓶塞2无法重复使用的场合,例如有些酒类是一开瓶就必需喝完,此和第一实施例可重复使用的设计不同,为了符合人类操作习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螺旋导沟302可以采用左旋螺纹,在该松退部305顶端更具有一往内径向突出的止逆抵面306。人类要开瓶时是逆时间转动瓶盖,而依左旋螺纹的设计,当逆时针转动本实施例的控座4时,该螺转头422会由图11的膨胀状态转换到图12的非膨胀状态,并受到该止逆抵面306的限制,该控座4的螺转头422无法反转旋离松退部305,借此达到瓶塞2在松退后就无法恢复到膨胀状态的目的。
参阅图13、14,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多线螺纹也可以是四线螺纹,也就是说,该控座4上的螺旋突条45是四条,上述螺旋突条45和螺腹间的角度α可以是45度,而螺旋导沟也是对应设计,借此方便在模制成型时的脱模。
另外,附带补充说明的是,在以上各实施例中,该塞座3或控座4也可以先分成两块分别制造,以方便在以模制成型时的脱模,而在模制成型后再以雷射光或超音波将两块结合成一体。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发明利用螺转的技术,使控座4在旋转适当角度后,例如1/4圈时,该控座4的螺转头422得以借由塞座3的控孔34内的螺旋导沟302轴向移动一段导程的设计,不仅未见于以往瓶塞,该项设计更具有下述功效:
一、零件少、构造简单:本发明的瓶塞在设计上只包含一个套在瓶口20上的塞座3,以及一以螺转方式迫使塞座3的部份段落膨胀变形的控座4,上述双组件的设计确实较以往瓶塞的三组件精简,同时本发明的控座4和塞座3间也能借由螺旋纹及多段锥变的径长产生导引及定位效果,无需再增设其它的定位设计,故本发明的构造也较以往者简单。
二、操作符合一般人使用习惯:本发明在操作上是以螺转的方式迫使控座4轴向移动一段导程,上述螺转的方式不仅较以往的直向推压省力,也和一般人使用物品的习惯符合。同时以螺转方式控制,也可以改善误动作造成瓶塞2由膨胀状态转换到非膨胀状态,导致密封效果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