闩锁.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6427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9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78510.6

申请日:

2006.05.08

公开号:

CN1858387A

公开日:

2006.11.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E05B47/02(2006.01); E05B65/12(2006.01); E05C1/00(2006.01)

主分类号:

E05B47/02

申请人:

英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奈杰尔·斯珀尔

地址:

英国西米德兰

优先权:

2005.05.07 GB 0509350.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艳江;杨生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闩锁组件,其包括:架;闩销,该闩销具有动力闭锁支座、第一安全支座以及锁闭支座,且该闩销旋转式地安装在所述架上并且在开启位置、第一安全位置以及锁闭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棘爪,该棘爪具有棘爪齿且安装在所述架上,且该棘爪具有一接合位置以及一释放位置,该接合位置通过所述棘爪齿与第一安全支座和锁闭支座其中之一的接合而限定,在该位置,该棘爪可释放地将所述闩销保持于相应的第一安全位置和锁闭位置其中之一,在该释放位置,所述闩销自由移动到开启位置;闭锁件,其具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闭锁传动路径;以及动力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闭锁支座可释放地接合,且所述传动路径在所述第二支座处连接于所述闭锁件而可操作地将所述动力致动器连接于所述闭锁件。其中,所述闭锁件具有第一位置(图1)、第二位置(图2)以及第三位置(图3),在该第一位置,所述闭锁件自所述闭锁支座脱离,在该第二位置,所述闭锁件的第一支座与所述闭锁支座相接合且所述闩销处于第一安全位置,在该第三位置,所述闭锁件的第一支座与所述闭锁支座接合且所述闩销处于锁闭位置。其中,当所述闭锁件处于第一位置且所述闩销处于所述第一安全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动力致动器的致动使得所述闭锁件经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从而锁闭所述闩销,并且在所述闭锁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进入所述第三位置的过程中,闭锁支座大体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支座之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闩锁组件,其包括
架,
闩销,该闩销具有动力闭锁支座、第一安全支座以及锁闭支座,且该闩销旋转式地安装在所述架上并且在开启位置、第一安全位置以及锁闭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
棘爪,该棘爪具有棘爪齿且安装在所述架上,且该棘爪具有一接合位置以及一释放位置,该接合位置通过所述棘爪齿与所述第一安全支座和锁闭支座其中之一的接合而限定,在该位置,该棘爪可释放地将所述闩销保持于相应的第一安全位置和锁闭位置其中之一,在该释放位置,所述闩销自由移动到开启位置,
闭锁件,其具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
闭锁传动路径,以及
动力致动器,
其中,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闭锁支座可释放地接合,且所述传动路径在所述第二支座处连接于所述闭锁件而可操作地将所述动力致动器连接于所述闭锁件,
其中,所述闭锁件具有第一位置(图1)、第二位置(图2)以及第三位置(图3),在该第一位置,所述闭锁件与所述闭锁支座脱离,在该第二位置,所述闭锁件的第一支座与所述闭锁支座相接合且所述闩销处于第一安全位置,在该第三位置,所述闭锁件的第一支座与所述闭锁支座接合且所述闩销处于锁闭位置,
其中,当所述闭锁件处于第一位置且所述闩销处于所述第一安全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动力致动器的致动使得所述闭锁件经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从而锁闭所述闩销,并且在所述闭锁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进入所述第三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闩销的锁闭支座大体定位在所述闭锁件的第一和第二支座之间,而在所述闭锁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一弹性装置将所述闭锁件偏压远离所述第二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从所述第一支座引至所述第二支座的线限定了一第一方向,所述传动路径大体沿该第一方向远离所述第一支座对所述闭锁件施加一锁闭力。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当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间移动时,所述闭锁件绕大体固定的轴线枢转。

4.
  如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考虑所述第一方向时,所述轴线相对所述第二支座横向偏离。

5.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在锁闭所述闩锁之后,所述弹性装置作用而使所述闭锁件从所述第三位置返回所述第一位置。

6.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弹性装置沿一第二方向对闭锁件的弹簧支座施加一载荷,且考虑所述第二方向时候,所述轴线相对所述弹簧支座横向偏离。

7.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闭锁件在所述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大致线性地移动。

8.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邻接所述第二支座的部分至少局部受到引导。

9.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传动路径包括一鲍登线缆,该鲍登线缆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的鲍登线缆内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鲍登线缆具有一鲍登线缆外部,该鲍登线缆外部包括一端部配件,该端部配件具有引导件、弹簧定位部件、壳体壁其中之一。

11.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当所述闭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支座行进的距离为所述第二支座移动的距离的大约1.5倍(或更多倍),优选为所述第二支座移动的距离的大约2.0倍(或更多倍)。

12.
  如从属于权利要求3的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座在距离所述大体固定的轴线一半径处定位,该半径为所述第二支座距离所述大体固定的轴线定位的半径的大约1.5(或更多)(且优选2.0(或更多)倍。

13.
  一种闩锁组件,其包括
架,
闩销,该闩销具有动力闭锁支座以及齿,且该闩销旋转式地安装在所述架上并且在开启位置、第一安全位置以及锁闭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
棘爪,该棘爪具有第一安全支座和锁闭支座,且该棘爪安装在所述架上并具有一接合位置以及一释放位置,该接合位置通过所述齿与所述第一安全支座和锁闭支座其中之一的接合而限定,在该位置,该棘爪可释放地将所述闩销保持于相应的第一安全位置和锁闭位置其中之一,在该释放位置,所述闩销自由移动到开启位置,
闭锁件,其具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
闭锁传动路径,以及
动力致动器,
其中,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闭锁支座可释放地接合,且所述传动路径在所述第二支座处连接于所述闭锁件而可操作地将所述动力致动器连接于所述闭锁件,
其中,所述闭锁件具有第一位置(图1)、第二位置(图2)以及第三位置(图3),在该第一位置,所述闭锁件与所述闭锁支座脱离,在该第二位置,所述闭锁件的第一支座与所述闭锁支座相接合且所述闩销处于第一安全位置,在该第三位置,所述闭锁件的第一支座与所述闭锁支座接合且所述闩销处于锁闭位置,
其中,当所述闭锁件处于第一位置且所述闩销处于所述第一安全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动力致动器的致动使得所述闭锁件经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从而锁闭所述闩销,并且在所述闭锁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进入所述第三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闩销的锁闭支座大体定位在所述闭锁件的第一和第二支座之间,而在所述闭锁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一弹性装置将所述闭锁件偏压远离所述第二位置。

说明书

闩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闩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诸如汽车等陆地车辆的乘客门或司机门的闩锁。
背景技术
已知,闩锁使车门——具体来说是汽车车门——可保持在锁闭位置。这种已知的闩锁还可将门保持在第一安全位置,即,门未开启但也未处于完全锁闭位置的位置。
一些车门闩锁结合了动力闭锁系统,其中,将门手动关闭到第一安全位置,然后动力致动器——通常是电动马达——将门从第一安全位置关闭到完全锁闭位置。这样的闩锁如美国专利4892339号中所示。在该例中,旋转爪外周边缘由棘爪接合,该棘爪将该旋转爪保持在该第一安全位置。然后,马达移动整个棘爪,棘爪转而将该旋转爪旋转至完全锁闭位置。
因为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若棘爪自旋转爪脱离,则门将打开,从而进一步危及车辆的乘客,因此旋转爪和棘爪是安全关键部件(safecritical component)。因此,那些与移动文献US 4892339中的棘爪相关联的部件也为安全关键部件且必须能够禁得住冲击载荷,因此,其必然较为昂贵且/或沉重。
其他现有的动力闭锁闩锁中,闩锁功能独立于动力闭锁功能。这样的装置如文献US 5273324、US 5564761、US 5288115所示,并且可以理解,该闩锁的动力闭锁部件在车祸中不是安全关键性的,因此,可以做得较轻和/或强度较小和/或由较为便宜的材料制造。在文献US 5273324的情况下,动力闭锁连杆与旋转爪永久性地接合并且也与一可旋转的突起永久性地接合,其中该突起可通过附装于鲍登线缆(bowden cable)上的杆来移动。该系统结合了多个昂贵的零部件(连杆、可旋转的突起、杆以及相关联的枢轴)。
文献US 5564761还示出了一种闭锁连杆,但在此例中,该连杆可自旋转爪脱离。为了确保该连杆正确地接合旋转爪,提供了一个螺旋形的导轨。闭锁闩锁所需的力会相对较高,因此该螺旋形导轨强度必须足以正确引导该连杆。
文献US 5288115再一次示出通过螺旋形导轨引导的类似的闭锁连杆。文献US 5564761和US 5288115的螺旋形的导轨制造复杂并且制造成本高,这其中相当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导轨的强度必须足以禁得住施加于其上的各种闭锁载荷。
闩锁的其他示例在文献US6382687、EP0879906、US2003/0080569以及US2003/0062727中示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锁机构的简化形式,其制造更为容易和/或制造更为便宜和/或组装更为快速。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所附独立权利要求的闩锁组件。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图中:
图1到4为根据本发明的闩锁组件处于不同位置的视图;以及
图5是图2的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闩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其中示出闩锁组件10,该闩锁组件10的主要部件包括闩锁架12、旋转爪14形式的拴销、棘爪16、闭锁件18、在20处示意性示出的传动路径以及在22处示意性示出的致动器。
闩锁架12为由金属(本例中为钢)制成的保持板形式。设置有孔洞30而使完全组装好的闩锁组件可固定至相关联的门上。保持板12包括用于容置撞针24的口32。保持板上安装有爪枢轴34以及棘爪枢轴36,爪14绕该爪枢轴旋转,而棘爪绕该棘爪枢轴36旋转。
棘爪16包括棘爪齿38。
爪14包括用于容置撞针24的爪口40、锁闭支座(closed abutment)42以及第一安全支座44。旋转爪14还包括直立销形式的动力闭锁支座(power closure abutment)46。
闭锁件18总体上为长形的,其第一端部52处具有钩子50。第二端部54设有第一横向突出的凸起部56、第二横向突出的凸起部58以及第三向下突出的凸起部60。第一凸起部56具有止挡表面57。第二凸起部58包括一凹陷部(图未示),一线缆接套(图未示)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式固定在该凹陷部内,其中该线缆接套固装于鲍登线缆内部62的端部。第三凸起部60包括在观察图1时突伸进纸平面内的销(图未示),该销由凸起部60遮住。
销64从闭锁件18的总体平面突出并用于作为弹簧66的第一臂68的支座。弹簧66的第二臂抵靠作用于闭锁件支架26的一部分上。
图1A仅仅示出闭锁件26、弹簧66、鲍登线缆内部62以及闭锁件18。从图1A和图5可以看出,闭锁件支架包括壁72,壁72的一部分形成闭锁件的壳体。闭锁件支架26包括引导第三凸起部60的销的导轨74,如下所进一步描述的。凸起部76用于作为弹簧螺旋部所用的支架。圆柱形的凸起部78用于容置鲍登线缆外部(未图示)。该闭锁件支架进一步包括一止挡部件80。
如图1所示,棘爪16通过弹簧(未图示)逆时针偏压,而旋转爪通过弹簧(未图示)顺时针偏压。
第一臂68根据销64的行动而沿G方向大致向上地偏压闭锁件18。由于第三凸起部60的销(未图示)坐设于导轨74中,且由于闭锁件18的止挡表面57抵靠止挡部件80而被偏压以及由于止挡部件80和止挡表面57相对销64横向偏置,所以,如图1所示,闭锁件18设于闭锁件18的纵向轴线A逆时针偏离于竖直位置地位置,在本例中偏离10度。这使得钩子50的末端51在距爪枢轴轴线47的距离为半径R2处定位。可以理解,半径R2大于半径R1,该半径R1限定为从棘爪枢轴轴线47到直立销46的外边缘的径向距离。
图1到图4示出了闭锁该闩锁时顺序发生的情况。
总的来说,以如图1所示的开启的闩锁开始,门最初被手动移到第一安全位置。然后,致动马达,使得鲍登线缆内部62移动钩子而使其与直立销46相接合,如图2所示,继续进行的致动使得闭锁件18总体上线性向下移动,从而将旋转爪14拉到完全锁闭位置,如图3所示。然后,切断马达的动力,进而闭锁件18在弹簧66的作用下返回其开始位置(如图4所示)。
更详细地,由于销46定位得相较于末端51和轴线47之间的距离(即0半径R2)来说更为靠近轴线47(即半径R1),因此,当手动关门时,销46移动通过末端51而未触及该末端。
爪14具有斜坡表面48,当该爪从图1位置移动到图2位置时,该斜坡表面48接合棘爪齿38,从而使棘爪16稍稍顺时针旋转,直到该斜坡表面48已经从棘爪齿38之下通过,由此,棘爪在其弹簧(未图示)作用下逆时针旋转到图2位置。在该位置,棘爪齿38在第一安全支座后面接合,由此门未开启但也未完全锁闭。
一旦所述爪和棘爪已经到达图2位置,则一传感器(未图示)感知该状况并指示致动器的致动。这使得鲍登线缆内部62总体上向下移动。鲍登线缆的力F的作用线施加于第二凸起部58上并由作用在销64的第一弹簧臂68的力G所抵抗。因为销64横向偏离于凸起部59距离L,当鲍登线缆力克服弹簧力时,实现使闭锁件总体上顺时针旋转的耦连,从而将钩子50与旋转棘爪14的直立销46相接合。鲍登线缆内部继续向下运动而使得止挡表面57移离止挡部件80,如图2所示。
因此,图2位置示出处于第一安全位置的闩锁,但所述钩子与销46接合且动力致动器位于开始朝完全锁闭位置移动闩锁的点上。这样,鲍登线缆内部62继续向下运动而将闭锁件下拉(从图中观察),这转而使得闭锁件将爪14旋转到完全锁闭位置,如图3所示。
因此,在图3中,棘爪齿38刚刚越过旋转爪的斜坡表面49并已接合锁闭支座42。
当到达图3位置时,马达的动力被切断,进而弹簧66作用而将闭锁件18大体竖直向上(从图中观察)移动。但是,在止挡表面57接合止挡部件80的时刻,闭锁件将绕止挡表面57与止挡部件80之间的接触点稍稍逆时针旋转,这是由于该接触点相对闭锁件的销64横向偏离距离M的缘故,在该处弹簧力作用于闭锁件。由此,图4示出了完全锁闭位置的闩锁且闭锁件18处于图4中与图1中的其位置相同的位置。这样,钩子末端51再次定位在半径R2处,如图4所示,并由此随后释放闩锁,定位在距轴线47距离为半径R1处的直立销46可通过末端51,从而允许闩锁的完全开启。
以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方式,通过顺时针旋转棘爪16而使得棘爪齿38脱离第一安全支座来释放闩锁,由此使闩锁可移动到图1位置并释放撞针24。
图2示出了闭锁支座46大体定位在钩子50与第二凸起部58之间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在关闭过程中鲍登线缆上施加有张力。因此,闭锁件18将爪“拉”到其锁闭位置。这与现有技术文献US 5288115和US 5564761形成对照,该现有技术文献中所述爪通过适当连杆而被“推”到其锁闭位置,而本发明的设置在闩锁的闭锁过程中不需要闭锁件的引导,这是由于通过“拉”闭锁件,其可自动地自对正的缘故。导轨74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正确地将闭锁件从图4所示位置引导回图1所示位置。在此引导过程中所涉及的力比锁闭该闩锁时所涉及的力低很多,因而,导轨重量可较轻且强度较小。
由此,闭锁件的一部分(钩子)定位在爪的闭锁支座的一侧上,闭锁件的另一部分(第二凸起部58)定位在爪闭锁支座的另一侧上,以便使该爪可受拉关闭。文献US5564761和US5288115示出接合所述爪的连杆部分以及由闭锁机构驱动的连杆部分,这两者均位于爪支座的同侧上以使连杆推压所述爪而使其锁闭。
通过拉所述爪使其锁闭,对引导件的需求大大减少,从而制造本发明的闩锁时可节约成本。
闩锁组件10包括具有单个棘爪齿38的棘爪,该棘爪齿38接合爪的两个支座,即,棘爪齿38或者接合锁闭支座42、或者接合第一安全支座44。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棘爪可设置有两个棘爪齿,这两个棘爪齿接合所述爪上的单个支座来提供第一安全位置和锁闭位置,并且在此所描述的与闩锁组件10相关的部件同样的应用于该另一实施方式中。
可以理解,当闭锁件18从图1位置移动到图2位置时,致动器22进行较少的工作。进行较少的工作来克服预加载弹簧66并随后将其稍稍拉紧以克服摩擦载荷。弹簧66较轻,因而摩擦载荷也较低。
但是,在从图2位置移动到图3位置时,致动器必须进行相当多的工作。这是因为,在此操作过程中,门自身被完全关闭并由此压缩坐设在门外周周围、密封车体的防风雨密封件。
以示例方式,通常在鲍登线缆内部需要10牛顿的载荷来将闭锁件从图1位置移动到图2位置。但是,通常在鲍登线缆内部需要600牛顿的载荷来将闭锁件、旋转爪以及相关联的门从图2位置移动到图3位置。因此,当动力闭锁件从图1移动到图2位置时,致动器22在其性能范围内良好地工作。申请人已经设计了一种系统,其使末端51可快速接合销46,而最小化在此期间的致动器的撞击需求。因此,图1A示出在初始操作期间末端51与闭锁件18的枢转点间隔半径R3的情况。但是,鲍登线缆内部与该枢转点间隔半径R4。可以理解,半径R3是半径R4的大约两倍,且由此在闭锁件18的枢转过程中,对鲍登线缆内部62的每一毫米行进来说,末端51行进大约两毫米。但是,当从图2位置移动到图3位置时,鲍登线缆内部每行进一毫米,末端51也移动大约一毫米。因此,申请人已提供一种简化的系统,通过该系统,在闭锁过程中末端51的移动与鲍登线缆内部62的移动的比改变,且这将操作(图1到图2位置的移动)期间的致动器22的撞击最小化,此时所需力最小。
如上所述,半径R3大约是半径R4的两倍。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提供大于R4的R3实现相同效果。但是,优选的是,R3是R4的1.5(或更多)倍,更优选的是,R3是R4的两(或更多)倍。
如前面所述的,一旦闩锁已经完全锁闭,则弹簧66使闭锁件从图3位置返回图5位置。该返回运动是连续的但是是在两个部分中。因此,弹簧66最初从图3位置大致向上(大致线性)将闭锁件移动到图2位置(虽然旋转爪处于锁闭位置),然后该弹簧使闭锁件绕止挡表面57和止挡部件80之间的接触点逆时针旋转。因此,可以看出,当闭锁件处于第一位置(图1位置)时,弹簧66将其朝该第一位置偏压,即远离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偏压。
弹簧66具有螺旋部和两个相切的延伸臂(第一臂68和第二臂70(其反作用于闩锁架的一部分))。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使用可选择的弹性件,诸如螺旋压缩弹簧、螺旋拉伸弹簧、板弹簧、弹性块(诸如橡胶块)。当使用弹性块时,其可以拉伸或压缩状态或弯曲状态(类似于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或是板弹簧的方式)使用。
图6示出闩锁组件110的另一实施方式。闩锁组件110与闩锁1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引导闭锁件118的方式,图6仅示出闩锁组件110的引导部件或其他部件,而未示出与闩锁组件10相同的那些部件。
在此例中,通过连杆190(示意性示出)引导的闭锁件118,该连杆190在一端190A处枢转地安装于闩锁架112,并在另一端190B枢转地安装于闭锁件。可以看出,线缆内部62大体相切于弧取向,所述端190B在闩锁操作过程中绕该弧移动。这使端190A处的枢轴上的力最小。弹簧66(图6未示)以与弹簧66在闭锁件18上的作用类似的方式作用在闭锁件118上。
上述相对闭锁件18的可选择的弹性件可应用于闭锁件118。

闩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闩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闩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闩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闩锁.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闩锁组件,其包括:架;闩销,该闩销具有动力闭锁支座、第一安全支座以及锁闭支座,且该闩销旋转式地安装在所述架上并且在开启位置、第一安全位置以及锁闭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棘爪,该棘爪具有棘爪齿且安装在所述架上,且该棘爪具有一接合位置以及一释放位置,该接合位置通过所述棘爪齿与第一安全支座和锁闭支座其中之一的接合而限定,在该位置,该棘爪可释放地将所述闩销保持于相应的第一安全位置和锁闭位置其中之一,在该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