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窗.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6354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811822.2

申请日:

1999.10.02

公开号:

CN1322271A

公开日:

2001.11.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6B 3/263申请日:19991002授权公告日:20040922终止日期:201110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10.02|||公开

IPC分类号:

E06B3/263; E06B3/30

主分类号:

E06B3/263; E06B3/30

申请人:

许克国际两合公司;

发明人:

罗尔夫·宁许瑟尔; 曼弗雷德·吉尔努斯; 沃尔特·特隆

地址:

德国比勒费尔德

优先权:

1998.10.08 DE 29817974.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吴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板式窗具有一窗框(1),它带有至少各一个金属内型材(3)和金属外型材(5),它们借助于至少一个隔离条(7,9)相互连接,还带一窗扉止挡筋(11),它在窗户关闭时至少在一侧完全遮盖窗扉框(13),窗扉框具有至少各一个金属内型材(15)和金属外型材(17),它们借助于至少一个隔离条(19)相互连接,其特征是:窗扉框(13)的隔离条(19)在其内型材(15)处具有比在外型材(17)处宽的根部区域(29)。

权利要求书

1: 板式窗,具有: a)一带有至少各一个借助于一隔离条(7,9)相互连接的金属内型 材(3)和金属外型材(5)的窗框(1),窗框还带一窗扉止挡筋 (11),它在窗户关闭时在至少一侧完全遮盖窗扉框(7), b)带有至少各一个金属内型材(15)和一个金属外型材(17)的窗 扉框(13),内、外型材借助于至少一个隔离条(19)相互连接, 其特征在于: c)窗扉框(13)的隔离条(19)在其内型材(15)处具有比在外型材 (17)处宽的根部区域(29)。
2: 按权利要求1的板式窗,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窗扉框(]3)的内、 外型材(15,17)之间的至少一个隔离条(19)从内型材向外型材逐渐变 细。
3: 按权利要求1的板式窗,其特征在于:窗扉框的逐渐变细的隔 离条(19)做成带有一个或多个相互隔开的空腔(37)的空心型材。
4: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板式窗,其特征在于:隔离条(19) 具有: -一底壁(39),它在窗扉框(13)内基本上垂直于窗玻璃平面布 置; -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侧筋(41),它们基本上垂直于底壁(39)延 伸, -一相对于底壁(39)倾斜分布的顶壁(43),它构成窗框和窗扉框 (1,13)之间的槽口的一部分。
5: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板式窗,其特征在于:在窗扉框(13) 的隔离条(19)上内、外型材(15,17)之间生成至少一个伸入窗框和窗 扉框(1,13)之间的槽口的筋(45)。
6: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板式窗,其特征在于:隔离条(19) 伸入窗框和窗扉框之间的槽口的筋(45)超过窗扉框(13)外型材的边 界伸入窗框和窗扉框之间的槽口。
7: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板式窗,其特征在于:窗扉框的隔 离条(19)的伸入窗框和窗扉框(1,13)之间的槽口的筋(45)和一装在 窗框上的密封件(47)一起将前腔(51)与配件腔(53)分开,密封件(47) 在窗框和窗扉框(1,13)之间的槽口内延伸。
8: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板式窗,其特征在于:窗扉框(13) 的隔离条(19)伸出内型材(15)的边界,以使配件(55)固定在窗框和窗 扉框(1,13)之间的槽口内。
9: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板式窗,其特征在于:筋(45)的回 转圆弧位于在内型材15处隔离条(19)的水平面之下。
10: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板式窗,其特征在于:隔离条(19) 具有一遮盖棱(59),它在外观上完全遮盖了隔离条的逐渐变细,其中 在外型材处设有一滴落棱。

说明书


板式窗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板式窗(Blockfenster)。

    在板式窗中窗框具有一窗扉外止挡,它在窗户外侧完全或几乎完全遮盖窗扉框,因此在理想情况下从外面不再能看到窗扉框。此外这种窗户有这样的优点:通常只有窗框需要隔热,因为窗扉框被窗框完全遮盖窗扉框本身的隔热通常并不需要,但是为了增加隔热性在窗扉框上也可以采取额外的措施。

    图3表示一种这一类型的、专利申请人的内部现有技术。图中表示一隔热型材,它由金属型材外壳组成,它们构成窗框和窗扉框并通过隔离条连接。隔离条构成型材外壳之间的热分隔面,它将从一个型材外壳到另一个的热流限制到最小的程度。因此隔热条的材料是不良热导体,通常由塑料组成。

    下面将通过隔离条连接的型材称为组合型材。具有耐剪切连接的组合型材与单个元件相比优点是强度高一因此造成一更好的静力学性能。在计算组合型材的静力学性能时组合体的单个元件不同的材料或强度通过计算公式中的折减系数加以考虑。

    为了达到高的强度要求型材外壳和隔离条之间有尽可能好的耐剪切连接。这些连接部位通常成为组合型材的薄弱环节。

    按照图3的现有技术隔离条平行地紧密并排排列。这种布局一方面虽然使得型材外观宽度可以很小。但是在这种结构形式时不可能理想地用窗框的外止挡筋完全遮盖窗扉框。如按图4地专利申请人另一种内部现有技术所见,只有当隔离条更紧密地拼拢并且减小窗框和窗扉框之间的密封件的高度时,窗扉框才能被窗框遮盖。图3和4的板式窗的型材外壳通常是滚压出来的。其中对于内外外壳的滚压面位于相同的高度上。

    具有非常紧密地并排排列的隔离条的组合型材以及仅仅具有一个带相互平行的壁的隔离条的组合型材称为“用单筋方案的组合”。在确定这类具有很小横截面的组合型材的型材静力学性能时除折减系数外还必须考虑,由于玻璃重量和玻璃压力引起的力矩而出现的较大变形。因此用图4中所示的隔离条也只能实现较小尺寸的元件。此外单个构件如型材外壳和隔离筋的误差对平面平行性和外壳错位也起着不利影响。这在这种型材加工时还导致加工费用的显著提高。

    但是出于设计方面和热力学的原因也存在这样的需要,尽可能用具有小的外观宽度的型材实现比按现有技术大的元件(注:型材的外观宽度理解为玻璃处的窗框外止挡到墙体或到元件连接部位之间的长度),其形状稳定性和精确度降低加工费用。本发明致力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内容解决这个问题。与这一类型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窗扉框逐渐变细的隔离条在其内型材处比外型材处有更宽的根部区域。这种结构简单的解决方案使得可以以令人惊讶的方法即使在较大窗户尺寸时也能实现具有窄的外观宽度的型材。

    按本发明的板式窗良好的静力学性能通过以下的方法得到进一步改进,即设在窗扉框的内外型材之间的至少一个隔离条从内型材向外型材逐渐变细。

    本发明其他优良的结构由其余从属权利要求得到。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于一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详细的说明。它们表示:

    图1通过按本发明的板式窗的剖视图;

    图2图1中的窗扉框;

    图3通过按现有技术的板式窗的框架的横截面;和

    图4通过按现有技术的板式窗的另一种框架的横截面。

    按图1板式窗的组合窗框1具有一内铝型材3和一外铝型材5,外型材通过两个相互平行地排列的、由不良热导体材料,尤其是塑料组成的隔热或者说隔离条7,9相互固定连接。垂直于窗框1主要伸展方向(或者平行于玻璃平面)在外型材5上生成一止挡筋11,它在窗户外侧完全或几乎完全遮盖窗扉框13,因此从外面看不到窗扉框。

    组合窗扉框13本身具有一铝内型材15和一相对于内型材15较小的铝外型材17(注:窗框和窗扉框的内外型材也称为内壳和外壳),内型材15通过唯一的隔离条19与外型材17固定连接,隔离条同样由导热差的塑料组成。围绕板条25嵌入止挡筋11末端区域和板条25之间的中间空腔的内密封件21以及外密封件23完整用于窗玻璃27的镶玻璃槽口。    

    因为设置在窗扉框13内外型材15,17之间的隔离条19从内型材向外型材逐渐变细,可以实现这样的外型材。它具有看起来特别窄的外观宽度,然而由于良好的静力学性能允许比较大的元件尺寸。特别是还由于槽形地嵌入内壳的缺口31内的隔离条的根部区域29设计得比较大的可能性得到良好的静力学数值。由于隔离条19逐渐变细在内型材15处的根部区域29做得比嵌入外型材17上的相应缺口35内的根部区域33宽。

    隔离条19逐渐变细的结构造成在不同水平面(滚压高度A,B)上的滚压。此外隔离条19逐渐变细的结构可与在抵消重力和出现的力矩时力的分布相匹配。

    在图1和2中窗扉框的逐渐变细的隔离条19做成带有一个或几个相互隔开的空腔37的空心型材。它具有一底壁39,它在窗扉框13内基本上朝垂直于窗玻璃27主平面的方向;还有三条基本上垂直于底壁延伸的相互平行的横筋41,和一某一段相对于底壁39倾斜分布的顶壁43,它构成窗框和窗扉框11,13之间的槽口的一部分,并与底壁一起实现隔离条19的逐渐变细。通过横筋41提高隔离条19的隔离效果和刚性。

    其次在隔离条19或其顶壁43上朝向外壳17的根部区域33内生成一伸入窗框和窗扉框1,13之间的槽口内的筋45,它超过窗扉框外型材17的边界伸入窗框和窗扉框之间的槽口内。这条筋45和装在窗框1的隔离条7上的,在窗框和窗扉框之间的槽口内延伸的密封件49的凸起47一起构成相对于配件腔53的前腔51的边界。通过将筋45用作密封件49的贴合面,外壳17可以设计得特别小。筋45位于外壳附近,并由此对于具有相当大绝热值的中间密封件49的大体积结构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因为筋的回转圆弧位于朝向内型材15的隔离条水平面之下,用于中间密封件49的空间进一步加大。

    其次由图1可见,窗扉框13的隔离条19也超过窗扉框内型材15的边界伸入槽口或窗框和窗扉框1,13之间的配件槽54上的配件腔53内。它使配件55或锁紧元件在配件腔53内优良地附带地防止来自外部的干扰或防止用力过大,因为这样做成的隔离条使得很难在锁紧件57和内型材13之间装上一个抬升工具,例如改锥。

    为了避免污物积聚在隔离条19上设有一遮挡棱59,它做成这样,使得留有一对于筋45的滴落棱。这条密封棱避免逐渐变细的阴影效应,并因此改善隔离条的外观。

                     图形标记表组合窗框                1铝内型材                3铝外型材                5隔离条                  7,9止挡筋                  11组合窗扉框              13铝内型材                15铝外型材                17隔离条                  19内密封件                21外密封件                23板条                    25窗玻璃                  27根部区域                29缺口                    31根部区域                33缺口                    35空腔                    37底壁                    39侧壁                    41顶壁                    43筋                      45凸起                    47密封件                  49前腔                    51配件腔                  53配件槽                  54配件                    55锁紧件                  57遮挡棱                  59

板式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板式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板式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式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窗.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板式窗具有一窗框(1),它带有至少各一个金属内型材(3)和金属外型材(5),它们借助于至少一个隔离条(7,9)相互连接,还带一窗扉止挡筋(11),它在窗户关闭时至少在一侧完全遮盖窗扉框(13),窗扉框具有至少各一个金属内型材(15)和金属外型材(17),它们借助于至少一个隔离条(19)相互连接,其特征是:窗扉框(13)的隔离条(19)在其内型材(15)处具有比在外型材(17)处宽的根部区域(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