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5331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0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72441.2

申请日:

2014.02.28

公开号:

CN104878541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B 21/00申请日:20140228|||公开

IPC分类号:

D06B21/00; D06B3/18; D06L3/02

主分类号:

D06B21/00

申请人: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东华大学

发明人:

王深喜; 李世琪; 朱泉

地址:

528305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广珠海尾路段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8

代理人:

翟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所述练漂方法为:将布样在练漂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液率为80~120%;接着蒸前堆置,然后,再汽蒸堆置,完成布样的练漂;其中,所述蒸前堆置的温度条件为30~80℃,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所述汽蒸堆置的温度条件为100~105℃,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本发明的练漂方法通过对蒸前堆置条件及练漂工作液的协调配合,提高了棉针织物的练漂效率,解决了目前工艺中存在的处理时间长、白度不均匀、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大等技术问题,是一种堆置箱容量小、快速且加工质量好的练漂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用于棉针织物的练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练漂方法为:将布样在练漂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液率为80~120%;接着蒸前堆置,然后,再汽蒸堆置,完成布样的练漂;其中,
所述蒸前堆置的温度条件为30~80℃,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
所述汽蒸堆置的温度条件为100~105℃,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练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练漂工作液的配方如下:
每1升练漂工作液中包含:
冷堆精练剂5.0~10.0g
固体NaOH4.0~16.0g
双氧水20.0~80.0g。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练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堆精练剂选自冷堆精练剂DM-1390。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练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25~50%。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练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练漂方法为:将布样在练漂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液率为80~110%;接着蒸前堆置,然后,再汽蒸堆置,完成布样的练漂;其中,
所述练漂工作液的配方为:
每1升练漂工作液中包含:
冷堆精练剂DM-13905.0~10.0g
固体NaOH4.0~16.0g
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20.0~80.0g;
所述蒸前堆置的温度条件为30~80℃,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
所述汽蒸堆置的温度条件为100~105℃,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练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练漂工作液的配方为:
每1升练漂工作液中包含:
冷堆精练剂DM-1390   8.0g
固体NaOH            4.0g
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40.0g。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练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前堆置的温度条件为50℃,堆置时 间为20分钟。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练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蒸堆置的温度条件为100℃,堆置时间为20分钟。

说明书

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针织物的练漂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溢流机练漂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该工艺使用烧碱、双氧水等化学助剂在95-100℃高温条件下对织物进行处理,这种工艺加工时间长,能源消耗大,耗水量多,废水COD值高,污水处理难度大,存在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保问题。此外,该工艺处理后的织物强力损伤大,手感粗硬,失重率高,一般在5%~8%之间,按年加工800万吨棉织物计算,失重在40万~64万吨之间。
近几年来,国内外企业不断在研制开发新的工艺路线,其中低温练漂和平幅练漂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平幅练漂加工中的连续式练漂更是被广大染厂和设备商所看好。
平幅练漂工艺的加工形式与传统工艺有很大的差异,通常有以下几种:冷轧堆工艺(室温堆置)、冷堆-短蒸工艺(室温堆置+汽蒸堆置)、直接轧蒸工艺(汽蒸堆置)。冷轧堆工艺,是织物先浸轧工作液,然后在25~35℃条件下堆置18~24小时,最后进行高效洗水的一种加工方式,这种工艺加工时间很长,且要占用大量的空间;直接轧蒸工艺,是织物浸轧工作液后,不经室温堆置,直接进入蒸箱进行汽蒸堆置,堆置时间为30-45分钟,这种工艺是连续化操作,所以生产效率比较高,但因采用直接汽蒸堆置的方式,所以工艺过程中双氧水的反应不容易控制,易出现因双氧水快速分解而造成的织物鼓泡、白度不匀等问题;冷堆-短蒸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平幅练漂工艺,织物浸轧工作液后,先在25~35℃条件下堆置3~4小时,然后再在100℃条件下汽蒸堆置10~15分钟,这种工艺条件相对比较温和,双氧水反应比较容易控制,工艺效果很好,但目前没有实现连续化操作,仅能进行室温堆置和汽蒸堆置分开的半连续式加工,堆置箱容量大且加工速度慢。
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棉针织物的练漂工艺,可以解决目前工艺中处理时间长、白度不均匀、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大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堆置箱容量小、快速且加工质量好的练漂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通过对 蒸前堆置条件及练漂工作液的协调配合,提高了棉针织物的练漂效率,解决了目前工艺中存在的处理时间长、白度不均匀、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大等技术问题,获得了一种堆置箱容量小、快速且加工质量好的练漂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所述练漂方法为:将布样在练漂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液率为80~120%;接着蒸前堆置,然后,再汽蒸堆置,完成布样的练漂;其中,
所述蒸前堆置的温度条件为30~80℃,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
所述汽蒸堆置的温度条件为100~105℃,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练漂工作液的配方如下:
每1升练漂工作液中包含:
冷堆精练剂5~10.0g
固体NaOH     4.0~16.0g
双氧水       20.0~80.0g。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堆精练剂选自冷堆精练剂DM-139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25~50%,优选30%。
在本发明一较优实施例中,所述练漂工作液的配方如下:
每1升练漂工作液中包含:
冷堆精练剂DM-1390    8.0g
固体NaOH             4.0g
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40.0g。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练漂方法为:将布样在练漂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液率为80~110%,优选90%;接着蒸前堆置,然后,再汽蒸堆置,完成布样的练漂;其中,
所述练漂工作液的配方为:
每1升练漂工作液中包含:
冷堆精练剂DM-1390     5.0~10.0g
固体NaOH              4.0~16.0g
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 20.0~80.0g;
所述蒸前堆置的温度条件为30~80℃,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
所述汽蒸堆置的温度条件为100~105℃,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
优选地,所述练漂工作液的配方为:
每1升练漂工作液中包含:
冷堆精练剂DM-1390  8.0g
固体NaOH           4.0g
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40.0g;
所述蒸前堆置的温度条件为50℃,堆置时间为20分钟;所述汽蒸堆置的温度条件为100℃,堆置时间为20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堆精练剂DM-1390是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市售冷堆精练剂,而其他所涉及的试剂均为市售常规试剂。
本发明的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通过对蒸前堆置条件及练漂工作液的协调配合,提高了棉针织物的练漂效率,解决了目前工艺中存在的处理时间长、白度不均匀、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大等技术问题,获得了一种堆置箱容量小、快速且加工质量好的练漂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练漂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练漂方法中,蒸前堆置20分钟时,蒸前堆置温度对白度和毛效的影响;
图3是在本发明的练漂方法中,蒸前堆置温度为50℃时,蒸前堆置时间对白度和毛效的影响;
图4是在本发明的练漂方法中,蒸前堆置20分钟时,蒸前堆置、汽蒸堆置后布面双氧水分解率测试,以及在各阶段与双氧水分解率所对应的白度值随蒸前堆置温度变化的情况;
图5是在本发明的练漂方法中,蒸前堆置温度为50℃时,蒸前堆置、汽蒸堆置后布面双氧水分解率测试,以及在各阶段与双氧水分解率所对应的白度值随堆置时间变化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旨在解释而非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的优化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所述练漂方法的工艺流程 图请见图1,所述练漂方法的步骤为:将布样在练漂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液率为90%;接着蒸前堆置,然后,再汽蒸堆置,完成布样的练漂;其中,
所述练漂工作液的配方为:
每1升练漂工作液中包含:
冷堆精练剂DM-1390         5.0~10.0g
固体NaOH                  4.0~16.0g
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     20.0~80.0g;
所述蒸前堆置的温度条件为30~80℃,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
所述汽蒸堆置的温度条件为100℃,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
为了研究上述各个参数条件对棉针织物的练漂效果的影响,申请人以18.3tex半精梳纯棉双面针织坯布为布样,对不同条件下的练漂工艺所获得的布样进行以下几个测试项目:
①白度值
白度值采用HunterLabColorQuest XE分光测色仪测定;
②毛效
毛效按FZ/T01071—1999《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测定;
③双氧水含量
双氧水含量测试参照GB-1616-88: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量待测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自来水100mL,加6N的H2SO4溶液10mL,用0.1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在30s内不消失即为终点,反应式见式(1),待测液双氧水浓度X(以H2O2计,g/L)按照式(2)计算:
2KMnO4+5H2O2+3H2SO4→2MnSO4+K2SO4+8H2O+5O2…(1)
其中,
V—待测液的体积,mL;
17.01—过氧化氢的克当量;
④布面上双氧水含量
布面上双氧水含量的测试方法为:将10g(轧液率100%,含10g工作液)待测布样剪碎,置于250mL锥形瓶中,倒入100mL水中,振荡30sec,快速将萃取液倒入另一250mL锥形瓶中,如此重复三次,然后按照方法③测试萃取液双氧水浓度,布面上双氧水浓度X1 (以H2O2计,g/L)按照公式(3)计算:
X1(以H2O2计,g/L)=30×X…(3)
⑤双氧水分解率
双氧水分解率按照公式(4)计算:
H2O2分解率(%)=(V0-V1)/V0×100%…(4),其中,
V0—测试初配双氧水浓度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测试反应后双氧水浓度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申请人选用L9(34)正交试验探讨蒸前堆置温度、时间、固体烧碱、双氧水用量对加工的影响。在该试验中,冷堆精练剂DM-1390均为8.0g/L,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见表1;按照上述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2;数据按因素和同水平的平均值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表1、L9(34)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

表2、L9(34)正交试验数据


表3、L9(34)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由表3数据表明:蒸前堆置的温度和时间是影响加工白度和毛效的最主要的因素,尤其是对白度的影响更加明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仅说明了各因素对蒸前堆置工艺的影响,因为后边还要进行第二次汽蒸堆置,所以蒸前堆置温度和时间是否是控制全工艺的关键因素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因此,申请人进一步在固定固体NaOH用量为4.0g/L、30%H2O2用量40.0g/L、冷堆精练剂DM-1390用量为8.0g/L,在此条件下对蒸前堆置温度和时间进行探讨,堆置温度设为:40℃、50℃、65℃、80℃,堆置时间:10、20、40分钟,堆置后采用100℃汽蒸堆置,汽蒸时间与蒸前堆置工艺相对应,相关的试验结果见图1和图2。
图2显示了在蒸前堆置时间一定的条件下(20分钟),蒸前堆置温度对白度和毛效的影响情况,图形显示蒸前堆置温度为50℃时,白度和毛效值最高,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温度,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白度值下降明显。
图3显示了在蒸前堆置温度一定的条件下(50℃),蒸前堆置时间对最终白度和毛效的影响情况,图形显示在堆置20分钟时,白度和毛效值达到最高,堆置时间过长或过短,效果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当50℃堆置20分钟后,再经100℃汽蒸堆置效果最好。
从机理上分析,这可能与双氧水在布面的分解情况有关,为此,申请人还对双氧水在 布面的分解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
申请人对图2、图3各工艺中双氧水在布面上的分解率进行了检测,主要包括蒸前堆置和汽蒸堆置两个阶段,并测试与之相对应的白度值,结果见图4和图5。
图4中图形显示,随着蒸前堆置温度的提高,布面双氧水的分解率逐渐提高,与之相对应的织物白度值也随之提高。而汽蒸堆置后,白度值先升后降,在蒸前堆置温度为50℃时达到最高。分析原因,在蒸前堆置阶段,随着堆置温度的提高,双氧水反应量逐渐增加,白度值随之提高,与此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汽蒸堆置阶段的双氧水反应量是逐渐下降的,白度值提升的幅度也随之降低。由此可见,双氧水在蒸前堆置和汽蒸堆置两个阶段的反应量应遵循一个比较合理的分配原则,可以使总的白度值在某一蒸前堆置温度下出现一个峰值。
图5的规律与图4相同,白度值在某一堆置时间下也会出现一个峰值。
在本试验条件中,白度的峰值出现在50℃堆置20分钟(蒸前堆置),100℃汽蒸20分钟条件下(汽蒸堆置),两阶段布面双氧水分解率分别为28.8%和52.0%,双氧水的反应量比为1:1.8。
实施例2.本发明的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与常规直接轧蒸工艺的比较
通过实施例1的分析,申请人得出了棉针织物可以得出了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所述练漂方法为::将布样在练漂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液率为90%;接着蒸前堆置,然后,再汽蒸堆置,完成布样的练漂;其中,
所述练漂工作液的配方为:
每1升练漂工作液中包含:
冷堆精练剂DM-1390         8.0g
固体NaOH                  4.0g
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40.0g;
所述蒸前堆置的温度条件为50℃,堆置时间为20分钟;
所述汽蒸堆置的温度条件为100℃,堆置时间为20分钟。
而常规的直接轧蒸工艺是:将布样在练漂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液率为90%;然后汽蒸堆置;其中,所述练漂工作液的配方与上述配方一致;所述汽蒸堆置的温度条件为100℃,堆置时间为20分钟或40分钟。
布样在分别依照上述两种工艺处理后,按照签署的测试方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表4。
表4、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与直接轧蒸工艺应用效果对比

由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中,汽蒸堆置20分钟比直接轧蒸工艺的40分钟效果还略好一些。很明显,本研究所开发的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不仅提升了应用效果,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中,蒸前堆置的条件比较温和,所以双氧水的分解比较容易控制,这就解决了市场所反应的直接轧蒸工艺双氧水反应难以控制,织物容易鼓泡等问题。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棉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方法,所述练漂方法为:将布样在练漂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液率为80120%;接着蒸前堆置,然后,再汽蒸堆置,完成布样的练漂;其中,所述蒸前堆置的温度条件为3080,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所述汽蒸堆置的温度条件为100105,堆置时间为1040分钟。本发明的练漂方法通过对蒸前堆置条件及练漂工作液的协调配合,提高了棉针织物的练漂效率,解决了目前工艺中存在的处理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