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子.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317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78105.8

申请日:

2012.12.06

公开号:

CN104883928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5D 24/00申请日:20121206|||公开

IPC分类号:

A45D24/00

主分类号:

A45D24/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百客美

发明人:

波握英珠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代理人:

张斯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恰当地进行分缝的生成,且以稳定的姿势测定头发的长度。本发明中,梳子(1)在一端梳子缘部(3)的一端外缘面(3c)形成凹状的一端凹陷部(3d)。将一端梳子缘部(3)的前端贴靠在生成分缝的头皮部位,将向一端梳子缘部(3)的外方分出的毛发束夹入一端梳子缘部(3)和手指之间。被夹入的毛发束的一部分在一端凹陷部(3d)成为自然地展开的状态,堵塞感被消除,被夹入的毛发束不会成为阻力,使一端梳子缘部(3)沿分缝线顺畅地移动,生成分缝。另外,梳子(1)以规定间隔在梳子主体(2)形成多个贯通孔(7),在进行头发测定时,将一端外缘面(3c)贴靠在头皮,确保使一端凹陷部(3d)的两侧的外缘部分(3e、3f)与头皮抵接的二点接触的状态,根据贯通孔(7)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梳子,所述梳子具备梳子主体;被设置在所述梳子主体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一端梳子缘部;和被设置在所述梳子主体的多条梳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端梳子缘部,在前端侧和基端侧之间的外缘面形成凹陷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梳子主体设置表示沿着所述长边方向的距离的记号,通过将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能够使残留在所述凹陷部的两侧的外缘部分与头皮抵接,根据所述记号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梳子主体的另一端侧形成把持部,
在所述把持部,在外缘面形成外缘凹陷部,
通过将所述把持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能够使残留在所述外缘凹陷部的两侧的外缘部分与头皮抵接,根据所述记号,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在所述梳子主体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另一端梳子缘部,
在所述另一端梳子缘部,在前端侧和基端侧之间的外缘面形成另一端凹陷部,
通过将所述另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能够使残留在所述另一端凹陷部的两侧的外缘部分与头皮抵接,根据所述记号,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

5.
  如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相对于所述梳子主体的长边方向歪斜地形成。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以及所述另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分别相对于所述梳子主体的长边方向歪斜地形成,
使有关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的歪斜的角度和有关所述另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的歪斜的角度不同。

7.
  如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表示从所述梳子主体的一端侧看的距离的第1记号以及表示从所述梳子主体的另一端侧看的距离的第2记号设置在所述梳子主体。

8.
  如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与第一距离单位制相应的第1记号以及与第二距离单位制相应的第2记号设置在所述梳子主体。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记号做成与所述第2记号不同的标记。

10.
  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端梳子缘部设置具有多个梳齿的梳子部,由所述梳子部的各梳齿的前端形成所述外缘面。

11.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就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厚度而言,与前端侧相比,使基端侧大,
在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基端侧的外缘面,在与厚度方向相应的中央部位形成凹部。

12.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端梳子缘部,在前端侧和基端侧之间的侧面的至少一方形成侧方凹陷部。

说明书

梳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谋求理发时作出头发的分缝的作业的效率化,且可正确且容易地测定头发的长度,能够辅助头发的修剪的梳子。
背景技术
以往,梳子一般除用于理发以外,还在理美容院等用于分选作为修剪对象的头发。另外,在理美容院等中,在进行理发时形成分缝(被称为“分线”)的作业时,存在不使用多条梳齿,而是使用被设置在梳子主体的端部的尖端细形状的梳子缘部(比梳齿大的部件)的情况。
图23(a)表示作为以往的梳子的一例的梳子D1,梳子D1在一端部设置与多条梳齿D1b平行地突出的前端尖锐的梳子缘部D1a。图23(b)表示使用了梳子缘部D1a的分线,将梳子缘部D1a的前端触碰在欲在头皮Ha作出分缝W的部位,且将未把持梳子D1的一侧的手的手指F贴靠在梳子缘部D1a,由梳子缘部D1a和手指F夹入向梳子缘部D1a的外方分开的头发束,在该状态下使梳子缘部D1a沿欲形成分缝W的线行进,据此,沿头皮Ha上的分缝W将规定量的头发依次分成二部分,形成分缝线。
另一方面,以往,存在在使多条梳齿延展的梳子主体上标出长度测定用的刻度,能够由梳子测定头发的长度的梳子(参见下述的专利文献1~3)。另外,在下述的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由激光光线在梳子主体或把持部烧制形成点状的刻度,能够由刻度测定头发的长度的梳子。
再有,在下述的引用文献5中,公开了使形成在梳子主体的侧面的多个贯通孔的间隔为规定的尺寸,能够由贯通孔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的梳子。另外,还有,在下述的引用文献6中,公开了在梳子主体的侧面形成多个尖端部,使各尖端部的间隔为规定的尺寸,能够由尖 端部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的梳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7-121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258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53-10279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注册实用新型第310739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实开平6-6650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3047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图23(b)所示,虽然在梳子缘部D1a的前端,向梳子缘部D1a的外方分开的毛发束在梳子缘部D1a和手指F之间被夹入,但是,由于手指F和梳子缘部D1a在沿着梳子缘部D1a的外周的大的范围相向,所以,被夹入的规定量的毛发束成为在两者之间堵塞的状态。为此,在两者之间堵塞的状态的毛发束成为使梳子缘部D1a行进时的阻力,存在成为使梳子缘部D1a沿欲形成分缝W的线顺畅地运动的妨碍这样的问题。另外,通过没有使梳子缘部D1a顺畅地运动而成为了堵塞并钩挂的状态的毛发束的一部分从梳子缘部D1a和手指F之间脱离,残留在分缝W附近,由于这样的残留的毛发部分,使得分缝W的边界成为模糊的边界,产生有损分缝线的外表的美感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设想在测定头发的长度时,使用上述的专利文献1~3公开的那样的标出刻度的梳子的情况下,这些梳子的梳子缘部的外缘面(成为梳子整体的前端面的外周部位)一般被直线地形成或弯曲地形成为向外方凸。为此,例如,如图24所示,在从头皮Ha测定头发的长度时,若将被设置在梳子D2的一端的梳子缘部D2a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Ha,则曲面的头皮Ha和直线的梳子缘部D2a的外周以一点接触的状态抵接,据此,正在测定的梳子D2成为以接触部位为中心摇摇晃晃地摇摆的不稳定的姿势(在图24中表示的黑箭头方向摇 摆),存在不能进行稳定的测定这样的问题。
再有,有关专利文献4的梳子由于原本就没有成为梳子缘部贴靠在头皮那样的形状,所以,不适合从头皮测定头发的长度。而且,有关专利文献5、6的梳子由于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均弯曲成向外方凸的形状,所以,若将梳子缘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则成为向外方凸的曲面彼此抵接的状态,成为比有关专利文献1~3的梳子更加不稳定的姿势,存在不能进行稳定的测定这样的问题。
另外,存在在理容学校、美容学校的实用技术指导或在理容·美容的实用技术鉴定等中,出现以指定的长度修剪从头皮以规定的角度拉出的头发的实用技术课题的情况。此时,由于若改变从头皮拉出毛发的角度,则修剪的长度也自然而然地改变,所以,相对于头皮以怎样的角度拉出头发在实用技术课题中是非常重要的事项。但是,在有关上述的专利文献1~6的梳子中,因为不能测定相对于头皮将头发拉出的角度,所以,在上述的实用技术课题中无效。
另外,一般来说,梳子的握持方法根据用户而多种多样,有用指尖从左右夹持梳子主体的用户、将手指的根部等卡定在梳子而握持的用户等。有关在引用文献6的梳子是为能够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而设置在梳子主体上的尖端部作为指尖的防滑件发挥功能,但是,因为不能由该尖端部卡定手指的根部等,所以,对将手指的根部等卡定来握持梳子的用户来说,还存在使用方便性不足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相关的情况作出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形成分缝时,通过在梳子缘部的外缘面形成凹陷部来缓和梳子缘部和用户的手指之间的毛发束堵塞的状态,能够顺畅地进行分线作业的梳子。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测定从头皮开始的头发长度的梳子中,由上述的凹陷部确保在将梳子缘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时成为在残留在凹陷部的两侧的部位二点接触的状态,谋求梳子的姿势的稳定化,能够轻易且正确地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的梳子。
再有,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将上述的凹陷部用于正确的长度测定,还利用在把持梳子的用户的手指的根部等的卡定,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的梳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有关本发明的梳子具备梳子主体;被设置在所述梳子主体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一端梳子缘部;和被设置在所述梳子主体的多条梳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端梳子缘部,在前端侧和基端侧之间的外缘面形成凹陷部。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与梳子整体的一方的前端面相应的外周部位)形成凹陷部,在使用一端梳子缘部形成头发的分缝时,在一端梳子缘部和贴靠在其一端梳子缘部的手指之间产生因凹陷部而产生的空间。为此,在两者之间被夹入的毛发束可在因凹陷部而产生的空间展开,被夹入的状态得到缓和,阻力感也减少,使一端梳子缘部沿形成分缝的线顺畅地行进,其结果为,能够形成漂亮的分缝线。
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梳子主体设置表示沿着所述长边方向的距离的记号,通过将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能够使残留在所述凹陷部的两侧的外缘部分与头皮抵接,根据所述记号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设置了具有上述的凹陷部的一端梳子缘部的梳子主体形成距离测定用的记号,所以,若将成为梳子整体的一端侧的前端面的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则残留在凹陷部的两侧的外周部分与头皮抵接,所以,能够相对于头皮确保二点接触的状态。由于测定时的梳子的姿势因该二点接触状态而稳定,所以,能够正确地测定头发的长度。
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梳子主体的另一端侧形成把持部,在所述把持部,在外缘面形成外缘凹陷部,通过将所述把持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能够使残留在所述外缘凹陷部的两侧的外缘部分与头皮抵接,根据所述记号,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梳子主体的另一端侧形成把持部,在该把持部的外缘面(成为梳子整体的另一方的端面的外周部位)形成凹陷部, 所以,即使将把持部的外周部位贴靠在头皮,也能够相对于头皮确保二点接触的状态,因此,即使从把持部侧,也能够以稳定的姿势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再有,形成在把持部的凹陷部还作为手指的根部等的卡定部发挥功能,还能够提高用户对梳子的使用方便性。
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在所述梳子主体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另一端梳子缘部,在所述另一端梳子缘部,在前端侧和基端侧之间的外缘面形成另一端凹陷部,通过将所述另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能够使残留在所述另一端凹陷部的两侧的外缘部分与头皮抵接,根据所述记号,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设置在梳子主体的另一端侧的另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与成为梳子整体的另一方的端面相应的外周部位)也形成凹陷部(另一端凹陷部),所以,即使将另一端梳子缘部的外周部位贴靠在头皮,也能够相对于头皮确保二点接触的状态,因此,能够使用梳子的两端侧的任意一侧,进行稳定的测定,能够与用户的使用方便性相应地从梳子的任意一侧进行头发的正确的测定。
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相对于所述梳子主体的长边方向歪斜地形成。
在本发明中,因为歪斜地形成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所以,在为了测定头发,而将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的情况下,梳子成为相对于有关曲面的头皮的法线方向歪斜的姿势,能够相对于头皮以一定的歪斜的角度测定头发的长度。为此,若将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的歪斜的角度设定为在实用技术课题中频繁出现的角度,以便能够对应出现在理容学校、美容学校的实用技术指导或理容·美容的实用技术鉴定等,以规定的角度将毛发拉出,并以规定的长度修剪这样的实用技术课题的情况,则能够提供适合实用技术课题等的梳子。
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以及所述另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分别相对于所述梳子主体的长边方向歪斜地形成,使有关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的歪斜的角度与有关所述另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的歪斜的角度不同。
在本发明中,因为使一端梳子缘部和另一端梳子缘部的各自的外缘面的歪斜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够以不同的两种角度正确且轻易地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为此,若将两端的梳子缘部的外缘面的角度分别设定为在实用技术课题等中频繁出现的两种角度,则对实用技术课题等非常有用。
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表示从所述梳子主体的一端侧看的距离的第1记号以及表示从所述梳子主体的另一端侧看的距离的第2记号设置在所述梳子主体。
在本发明中,因为将表示从梳子主体的一端侧看的距离的第1记号以及表示从另一端侧看的距离的第2记号设置在梳子主体,所以,能够适宜地分开使用第1记号以及第2记号,能够正确地从梳子主体的两侧测定距离。
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与第一距离单位制相应的第1记号以及与第二距离单位制相应的第2记号设置在所述梳子主体。
在本发明中,因为设置了与两种的距离单位制相应的第1记号以及第2记号,所以,能够由一个梳子进行以两种距离单位制为基础的头发的长度测定。另外,作为两种距离单位制的一例,合适的是将第1记号做成在日本等使用得多的mm(毫米)单位制,且将第2记号做成在欧美等使用得多的inch(英寸)单位制等。
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记号做成与所述第2记号不同的标记。
在本发明中,因为将第1记号和第2记号做成不同的标记,所以,能够一眼就区别出第1记号和第2记号,即使在存在两种记号的情况下,也能够按照想要使用的记号顺畅地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另外,作为将第1记号和第2记号做成不同的标记的一例,可以考虑第1记号做成在梳子主体的背面设置多个凹凸,并将凹彼此或凸彼此的间隔(间距)设定为规定的尺寸的记号,且第2记号做成在梳子主体的形成多个贯通孔,并将各贯通孔的间隔(间距)设定为规定的尺寸的记号的情况等。
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端梳子缘部设置具有多个梳齿的梳子部,由所述梳子部的各梳齿的前端形成所述外缘面。
在本发明中,因为设置梳子部,以便形成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所以,由该梳子部将头发刮开,容易将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向头皮贴靠。为此,在毛发量多的情况下,长发的情况下等,即使被毛发遮住,一端梳子缘部难以到达头皮时,也能够由梳子部将头发分开,将一端梳子缘部确实地贴靠(抵靠)在头皮。
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就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厚度而言,与前端侧相比,使基端侧大,在所述一端梳子缘部的基端侧的外缘面,在与厚度方向相应的中央部位形成凹部。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使厚度变大的一端梳子缘部的基端侧的厚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形成凹部,所以,在凹陷部以及凹部的周围残存三个部位的外周部分。其结果为,若将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则残存的三个部位的外缘部分与头皮抵接,能够相对于头皮确保三点接触的状态,进而,能够确保梳子的稳定的姿势,能够进一步轻易且正确地测定头发的长度。
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端梳子缘部,在前端侧和基端侧之间的侧面的至少一方形成侧方凹陷部。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一端梳子缘部的至少一方的侧面形成侧方凹陷部,所以,在侧方也能够确保毛发束展开那样的空间,据此,在使一端梳子缘部运动,进行分线作业时,由一端梳子缘部的前端分开的毛发束更加难以堵塞,能够进一步提高分线的作业性,还能谋求提高作业效率。另外,若侧方凹陷部形成为与外缘面的凹陷部连通,则能够确保成为了一体的凹陷空间,能够进一步减少被夹入的毛发束的阻力感,因此合适。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一端梳子缘部形成凹陷部,能够在用户的手指和一端梳子缘部之间的间隙确保规定的空间,缓和被分开的毛发束在间隙堵塞的情况,能够顺畅地进行分线作业,且还能够防止产生堵 塞的毛发束的一部分残留在分缝的事态,有助于有效地生成漂亮的分缝。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使具有凹陷部的一端梳子缘部延展的梳子主体形成距离测定用的记号,所以,若将成为梳子前端的一端梳子缘部的外周部位贴靠在头皮,则残留在凹陷部的两侧的外缘部分与头皮抵接,因此,能够相对于头皮确保二点接触的状态,能够通过二点接触状态使测定时的梳子的姿势稳定,正确地测定头发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梳子主体的另一端侧形成把持部,在该把持部的外周形成凹陷部,因此,即使将把持部的外周贴靠在头皮,也能够相对于头皮确保二点接触的状态,从把持部侧也能够以稳定的姿势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在此基础上,能够使形成在把持部的凹陷部作为手指的根部等的卡定部发挥功能,还能够提高用户对梳子的使用方便性。
在本发明中,当在另一端侧进行测定时,也能够由形成在另一端梳子缘部的另一端凹陷部使梳子的姿势稳定,能够提高针对头发测定的梳子的使用方便性。
在本发明中,因为歪斜地形成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所以,能够以与该歪斜相关的角度进行正确的头发的长度测定,能够相对于理容·美容的学校或鉴定等中的实用技术,提供合适的梳子。
在本发明中,因为使两端的梳子缘部的外缘面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够以两类歪斜的角度进行正确的头发的长度测定。
在本发明中,因为将表示从一端侧看的距离的第1记号以及表示从另一端侧看的距离的第2记号设置在梳子主体,所以,无论梳子全长是怎样的尺寸,通过由梳子主体的两端的任意一端进行测定,能够正确且轻易地测定头发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因为设置与两种距离单位制相应的第1记号以及第2记号,所以,能够由一个梳子进行以两种距离单位制为基础的头发的长度测定。
在本发明中,因为将第1记号和第2记号做成不同的标记,所以, 能够一眼就区别出两种记号。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一端梳子缘部设置梳子部,所以,能够由该梳子部将头发刮开,将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向头皮贴靠(抵靠),有助于正确的头发长度的测定。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使一端梳子缘部的厚度变大的基端侧的中央部位形成凹部,三个部位的外周部分残存在凹陷部以及凹部的周围,所以,若将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贴靠在头皮,则能够相对于头皮确保三点接触的状态,进而,能够确保梳子的稳定的姿势,能够进一步轻易且正确地测定头发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一端梳子缘部的侧面的至少一方形成侧方凹陷部,所以,在侧面也能够确保能够消除毛发束的堵塞的空间,在由一端梳子缘部进行分线作业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分线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的示意立体图。
图2(a)是表示梳子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细节的正视图,(b)是表示一端梳子缘部的一端外缘面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使用了有关本发明的梳子的一端梳子缘部的分线(分缝形成)作业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4(a)是表示将梳子的一端梳子缘部抵靠到头皮的状态的从头部侧方看的示意性的视图,(b)是表示将梳子的一端梳子缘部抵靠到头皮的状态的从头部前方看的示意性的视图。
图5是表示将梳子的一端梳子缘部抵靠到头皮的状态的从头部上方看的示意性的视图。
图6是表示将梳子的一端梳子缘部抵靠到头皮的状态的一端梳子缘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有关设置了把持部的第2实施方式的梳子,(a)是正视图,(b)是表示把持的方法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示意图,(c)是表示其它的把持的方法的主要部分示意图。
图8是有关设置了棒状的把持部的第3实施方式的梳子的正视图。
图9是有关第4实施方式的梳子,(a)是表示主要部分的正视图,(b)是表示由梳子定位的由理美容用剪刀进行修剪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有关第5实施方式的梳子,(a)是表示主要部分的俯视图,(b)是表示宽度窄的梳齿的示意图,(c)是表示宽度宽的梳齿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有关第6实施方式的梳子的示意立体图。
图12是有关第6实施方式的梳子,(a)是表示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俯视图,(b)是表示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俯视图。
图13是有关第7实施方式的梳子,(a)是表示一端侧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b)是表示由梳子部将头发刮开并抵靠到头皮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有关第8实施方式的梳子的示意图。
图15是有关第8实施方式的梳子,(a)是表示将一端梳子缘部抵靠到头皮的状态的从头部侧方看的示意性的视图,(b)是表示将一端梳子缘部抵靠到头皮的状态的从头部前方看的示意性的视图。
图16是有关第8实施方式的梳子,(a)是表示将另一端梳子缘部抵靠到头皮的状态的从头部侧方看的示意性的视图,(b)是表示将另一端梳子缘部抵靠到头皮的状态的从头部上方看的示意性的视图。
图17是有关第9实施方式的梳子,(a)是表示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主要部分的示意立体图,(b)是表示一端梳子缘部的外缘面的侧视图,(c)是一端侧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将有关第9实施方式的梳子抵靠到头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有关第10实施方式的梳子,(a)是表示正视图的示意图,(b)是表示后视图的示意图。
图20是有关第11实施方式的梳子,(a)是表示正视图的示意图,(b)是表示后视图的示意图。
图21是有关第12实施方式的梳子,(a)是表示梳子的长边方向 的一端侧的细节的正视图,(b)是表示一端梳子缘部的一端外缘面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为了进行分线作业,而将手指贴靠在有关第12实施方式的梳子的一端梳子缘部的状态,(a)是从梳子上面看的示意视图,(b)是从一端外缘面看的示意视图。
图23(a)是表示以往的梳子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正视图,(b)是表示使用了以往的梳子的一端梳子缘部的分线作业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将以往标出了刻度的梳子抵靠到头皮的状态的问题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的整体的立体图。本发明的梳子1是除用于通常的理发等外,还能够进行头发分缝的形成以及头发(毛发束。也称为毛发绺)的长度测定,进行对漂亮的理发以及修剪的辅助的梳子。
如图1所示,梳子1是在方棒状的梳子主体2中的一端侧2a以及另一端部2b分别设置一端梳子缘部3以及另一端梳子缘部4,做成被设置为使多条梳齿6在一端梳子缘部3以及另一端梳子缘部4之间从梳子主体2延展的结构的合成树脂制的梳子。另外,图1中所示的X轴方向是沿着梳子1(梳子主体2)的长边方向的方向,与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是沿着梳齿6以及各梳子缘部3、4的延展方向的方向,与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正交的Z轴方向是沿着梳子1(梳子主体2)以及各梳子缘部3、4的厚度方向的方向(在其它的图中也同样)。下面,详细地对梳子1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2(a)所示,梳子主体2沿Z轴方向形成多个从一方的侧面2c向另一方的侧面2d贯通的贯通孔7。贯通孔7是在X轴方向横向长的椭圆,在该椭圆的周围形成椭圆形状的锪孔部。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贯通孔7的长轴侧的内径和短轴侧的内径的比为2比1,作为一例,将长轴侧的内径设定为5mm(毫米),将短轴侧 的内径设定为2.5mm。
另外,如图2(a)所示,位于梳子主体2的最一端侧2a的贯通孔7其中心被形成在从一端梳子缘部3的外周部(外缘部分的顶部3g)看成为距离L的部位,从一端侧2a看的顺序为第二个以后的贯通孔7被形成为各贯通孔7的中心彼此的间隔分别成为距离L(另外,位于最另一端侧2b的贯通孔7的中心与一端侧同样,被形成在从另一端梳子缘部4的外端成为距离L的部位)。作为距离L的具体例,在毫米单位制的测定中使用梳子1的情况下,合适的是被设定为10mm等,在英寸单位制的测定中使用梳子1的情况下,合适的是设定为1英寸(inch)或0.5英寸等。以这样的间隔形成的贯通孔7相当于按每个距离L表示规定的尺寸的记号(表示沿着梳子主体2的长边方向的距离的记号)。
梳子主体2在长边方向像上述那样以按照距离L的间隔配置各贯通孔7的尺寸形成。另外,梳子主体2的长边方向2的中央部分2e(参见图1)为作为把持部发挥功能而没有形成贯通孔7。另外,梳子1以该中央部分2e的正中为界,设置使间隔向一端侧2a变宽的梳齿6a(作为间隔的一例为3mm),且设置使间隔向另一端侧2b变窄的梳齿6b(作为间隔的一例为1.5mm)。另外,在一端侧的梳齿6a中,位于最靠一端梳子缘部3的梳齿6c如图2(a)所示,使全长比其它的短,容易进行由一端梳子缘部3进行的头发的分缝形成的作业(分线作业)。
如图1以及图2(a)、(b)所示,一端梳子缘部3是使前部细且尖的尖端细形状,从梳子主体2的一端侧2a向相对于梳子主体2正交的方向(沿着Y轴方向的方向)延展,承担包围并保护梳齿6的作用。一端梳子缘部3在沿着Y轴方向的方向在外周部(成为外缘的面)形成一端凹陷部3d,所述一端凹陷部3d的形状是弯曲到从尖端细形状的前端3a侧去向成为与梳子主体2的连结侧的基端3b侧的中间的部位。详细地说,在一端梳子缘部3的一端外缘面3c(成为与从表示X轴方向的箭头的方向看的面相应的外周的外缘部的面)形成弯 曲成圆弧状的一端凹陷部3d。有关该一端凹陷部3d的曲率合适的是比一般的人体的头部中的最小的曲率部位稍小,在图2(a)所示的例子中,使曲率半径为25mm。
一端梳子缘部3通过在一端外缘面3c形成上述的一端凹陷部3d而在Y轴方向和一端凹陷部3d的两侧(前端3a侧和基端3b侧)分别以突出的形式残存外缘部分3e、3f。另外,一端外缘面3c的前端3a侧以及基端3b侧被形成为弯曲状,据此,一端外缘面3c在Y轴方向如图2(a)所示,成为前端3a的外缘部分3e为凸,中间部位的一端凹陷部3d为凹,以及基端3b的外缘部分3f为凸的连续的弯曲形状。另外,如图2(a)所示,前端3a的外缘部分3e在顶部3h最凸,基端3b的外缘部分3f在顶部3g最凸,这些顶部3g、3h在X轴方向位于等同的部位,且这些顶部3g、3h就位于上述的梳子主体2的最一端侧2a的贯通孔7而言,成为从一端梳子缘部3的外端看的距离L的基准点。另外,在图2(b)中,为了区别形成有凹的一端凹陷部3d和凸的外缘缘部3e、3f的部位的边界,权宜地表示了单点划线,但该单点划线是假想线,并非是在梳子1的一端梳子缘部3实际上显现的线。
另外,图1所示的设置在梳子主体2的另一端侧2b的另一端梳子缘部4被形成为以梳子主体2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分2e为中心与上述的一端梳子缘部3对称。即,另一端梳子缘部4在与沿X轴方向成为外方的外周相应的另一端外缘面4c,在从前端4a去向成为与梳子主体2的连结侧的基端4b的中间的部位形成另一端凹陷部4d,在该另一端凹陷部4d的两侧(前端4a侧和基端4b侧)分别残存外缘部分4e、4f。
图3是表示由上述的梳子1的一端梳子缘部3形成分缝的状态(另外,在图3中,为了明确发明的重点,省略了贯通孔7等的图示)。分缝的形成如下,即,是将一端梳子缘部3的前端3a贴靠在欲在头皮Ha作出分缝W的部位,将分缝W的头发分成二部分,由一端梳子缘部3的外周部位和手指F夹入向一端梳子缘部3的外方分出的头发, 逐渐形成分缝。在本实施方式的梳子1中,由于在一端外缘部3的外周部位形成一端凹陷部3d,所以,产生一端梳子缘部3和手指F之间的空间S。另外,由于一端梳子缘部3的外周(一端外缘面3c)的前端3a侧的外缘部分3e以及基端3b侧的外缘部分3f像上述那样为凸,所以,贴靠在一端梳子缘部3的手指F以这些为凸的部位为中心接触,因此,在为凸的部位的前后,一端梳子缘部3和手指F之间的接触状态与以往(参见图23(b))相比降低。
为此,一端梳子缘部3和手指F之间的毛发束在与一端凹陷部3d相应的空间S自然地展开,且在前端3a侧的外缘部分3e以及基端3b侧的外缘部分3f的为凸的部位的前后的夹紧力与以往相比减弱。据此,被夹入两者之间的毛发束像以往那样遍及大范围堵塞的感觉被消除,因此,在欲使一端梳子缘部3沿欲形成分缝W的线运动时,因毛发束的堵塞而产生的阻力感消失,能够使一端梳子缘部3顺畅地运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分线作业。另外,通过消除毛发束的堵塞,一部分毛发部分从由一端梳子缘部3向外方分出的毛发束脱落的情况也消失,能够形成明确的分缝W,能够确保分缝线的外表的美感。
另外,图4(a)、(b)以及图5是表示将上述的梳子1用于头发的长度测定的状况,虽然作为修剪对象图示了使用修剪练习等用的人头模型(通常称为“假发”。)的例子,但是,对人体的头部的使用状况也同样。该人头模型H是在模拟了人头的头部整体植设毛发的人头模型(另外,在图4(a)、(b)以及图5中,为了明确使用状况的重点,省略被植设在头部的毛发整体的图示,仅表示必要部位的毛发)。
图4(a)是从人头模型H的侧方看的视图,表示使梳子主体2的一方的侧面2c(参见图1)与人头模型H的侧方同方向的朝向一致地进行测定的情况。在测定中,从头部捏取成为测定对象的宽度为10~50mm左右的毛发束(毛发绺)h1、h2、h3,使用梳子1测定这些毛发束h1、h2、h3的从头皮Ha看的长度。例如,如图4(a)所示,在测定位于靠后头部的毛发束h1的情况下,将从头部捏取的毛发 束h1从头皮Ha竖起,使梳子1的梳子主体2沿着该毛发束h1。此时,将梳子1的一端梳子缘部3的一端外缘面3c向人头模型H中的成为毛发束h1的根部部位的头皮Ha贴靠(抵靠)。
图6是表示将梳子1的一端梳子缘部3的一端外缘面3c向后头部附近的头皮Ha抵靠的状态的细节。因为在一端梳子缘部3的一端外缘面3c形成上述的一端凹陷部3d,所以,若将一端外缘面3c抵靠在头皮Ha,则一端凹陷部3d的两侧的成为凸的外缘部分3e、3f与头皮Ha接触(更详细地说,以外缘部分3e、3f的顶部3h、3g为中心接触)。因为一端凹陷部3d使其曲率比一般的人体的头部中的最小的曲率部位稍小,所以,在一端凹陷部3d中,与头皮Ha产生间隙,据此,成为两侧的外缘部分3e、3f与头皮Ha接触的状态。为此,若将梳子1在一端梳子缘部3的一端外缘面3c向头皮Ha抵靠,则梳子1成为相对于头皮Ha基于外缘部分3e、3f二点接触的状态,梳子1不会向图6中所示的白箭头方向(左右方向)晃动,能够维持稳定的姿势(不向白箭头方向摇晃)。据此,梳子1与图24所示的以往的梳子D2相比,能够正确且轻易地测定头发的长度(长度测定使上述的多个贯通孔7为每个距离L的记号来进行)。
另外,图4(a)所示的其它的毛发束h2、h3等也可以与上述的毛发束h1同样地测定。另外,毛发的测定除像上述那样以毛发束(毛发绺)进行外,当然也可以以1条、2条等条单位进行。
图4(b)是从人头模型H的前方看的视图,表示使梳子主体2的一方的侧面2c(参见图1)与成为人头模型H的前方的朝向一致地进行测定的情况。在该测定中,也从头部捏取成为测定对象的毛发束h10、h11、h12等,使将一端外缘面3c向头皮Ha抵靠的梳子1沿着这些毛发束h10、h11、h12等,能够与上述的图4(a)的情况同样地进行测定,如图6所示,能够在一端凹陷部3d的两侧确保二点接触的状态,进行稳定的测定。
图5是从人头模型H的上方看的视图,表示使梳子主体2的一方的侧面2c(参见图1)与成为人头模型H的上方的朝向一致地进行测 定的情况。在该测定中,也从头部捏取成为测定对象的后头部附近的毛发束h20等,通过使梳子1沿着这些毛发束h20等,能够进行与上述的图4(a)、(b)的情况同样的测定。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抵靠在头皮Ha的梳子1的一端外缘面3c成为图6所示那样的二点接触的状态,所以,能够进行稳定的长度测定。另外,图4(a)、(b)、图5是长度测定的例子,在头部的其它部位也可以进行同样的测定。
另外,在正确地确认了从头部揪出的毛发的前端位置的情况下等,合适的是像如图5所示那样,将被称为尖尾梳的类型的梳子10组合来使用。尖尾梳的梳子10是棒状的把持部10b从梳子主体10a突出的梳子,通过将该把持部10b插入梳子1的贯通孔7,而将梳子1以及梳子10组合的整体成为L字状。这样一来,与仅由梳子1的贯通孔7测定的情况相比,通过测定对象的毛发的毛尖和被插入贯通孔7的棒状的把持部10b的位置关系,更容易测定毛发的长度。另外,成为梳子10的把持部10b的插入目的地的梳子1的贯通孔7与测定对象的毛发的长度相应地适宜地转换,若一旦进行测定为不妥当,则将插入目的地变更为妥当的位置的贯通孔7,进行测定。这样的组合了梳子10的测定的方法当然也可以应用在图4(a)、(b),在作为表示尺寸的记号使用贯通孔7的情况下,在能够实现这样的组合了梳子10的测定的方法这点,与以往技术的标出在梳子上的刻度(参见专利文献1~3)相比,具有优越性。
另外,就上述的头发(毛发)的长度测定而言,以将一端梳子缘部3的一端外缘面3c向头皮Ha抵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在将另一端梳子缘部3的另一端外缘面4c向头皮Ha抵靠(贴靠)的情况下,由于另一端凹陷部4d的存在,也与将一端外缘面3c向头皮Ha抵靠的情况同样,能够以稳定的姿势进行正确的长度测定。为此,因为梳子1的用户不必注意梳子1的方向性,在梳子主体2的一端侧2a或另一端侧2b的任意一端侧都能够进行长度测定,所以,在这点相对于以往技术的梳子(参见专利文献1~3),也具有优越性。
另外,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并不是限定于上述的方式的梳 子,可以考虑各种变形例。例如,在将结构做成简单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下述的规格,即,不在另一端梳子缘部4的另一端外缘面4c设置另一端凹陷部4d,而是做成与以往相同的形状,在测定时,仅将一端梳子缘部3抵靠在头皮。另外,作为表示梳子主体2的长边方向的距离的记号,除贯通孔7以外,也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记号,例如,也可以使用上述的专利文献1~3所示的刻度等。
图7(a)、(b)、(c)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梳子11。第2实施方式的梳子11的特征在于,将板状的把持部15设置成从梳子主体12的另一端侧12b的另一端梳子缘部14向X轴方向延展,在该把持部15的X轴方向的成为外端的外缘面15c形成凹陷部15d(外缘凹陷部)。该外缘面15c的凹陷部15d是与形成在上述的梳子1的另一端梳子缘部4的另一端凹陷部4d不同的形状,不是圆弧形状,而是深深地凹陷成V字状的形状。具体地说,凹陷部15d的深度(X轴方向的深度)相对于Y轴方向的凹陷部15d的开口宽度为大约1:2的比率,作为一例,使深度为15mm,使开口宽度为30mm。另外,在把持部15的外缘面15c,在成为凹陷部15d的两侧的一端15a侧以及另一端15b侧突出地存在外缘部分15e、15f。
另外,梳子11除上述的部位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等同,在形成多个贯通孔17且使多条梳齿16延展的梳子主体12的一端侧12a设置一端梳子缘部13,该一端梳子缘部13在沿着Y轴方向的方向的一端外缘面13c,在从前端13a去向基端13b的中间的部位形成一端凹陷部13d,在该一端凹陷部13d的两侧设置外缘部分13e、13f。
这样的梳子11首先在一端梳子缘部13进行图3所示那样的分线作业。再有,通过将一端梳子缘部13的一端外缘部13c或把持部15的外端部分15c的任意一方抵靠在头皮,能够因一端凹陷部13d或凹陷部15d的存在而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等同地在长边方向的两端进行稳定的长度测定。再有,第2实施方式的梳子11还能够将把持部15的凹陷部15d作为用户把持梳子11时的手指等的卡定部来利用。
图7(b)是表示将凹陷部15d作为卡定部来利用的一例,作为梳子的握持方法是适合在厚度方向(Z轴方向)夹持梳子来握持的类型的用户的例子。具体地说,成为在将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手指的根部推送并卡定在凹陷部15d的状态下夹持把持部15的两侧的握持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把持部15d的突出的外缘部分15a、15b将拇指的根部的周围卡定,拇指的钩挂变得良好,难以产生梳子11从手中落下等不良状况。
另外,图7(c)是作为梳子的握持方法适合在宽度方向(高度方向、Y轴方向)夹持梳子来握持的类型的用户的例子,成为在将食指的手指的根部附近推送并卡定在凹陷部15d的状态下,由拇指以及食指夹持把持部15的周围的两端部的握持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把持部15d的突出的外缘部分15a、15b陷入手掌的边缘部分而被卡定,所以,难以产生梳子11从手中落下等不良状况。另外,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梳子11并不是限定于上述的方式的梳子,例如,作为表示梳子主体12的长边方向的距离的记号,也可以替代贯通孔17,使用上述的专利文献1~3所示的刻度等。
图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梳子21,第3实施方式的梳子21是一般被称为尖尾梳的类型的梳子,其特征在于,使棒状的把持部25从设置在梳子主体22的另一端侧22b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另一端梳子缘部24延展。
梳子21除上述的部位以外,成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等同的方式,在形成多个贯通孔27且使多条梳齿26延展的梳子主体22的一端侧22a设置一端梳子缘部23,该一端梳子缘部23在沿着Y轴方向的方向的一端外缘面23c,在从前端23a去向基端23b的中间的部位形成一端凹陷部23d,在该一端凹陷部23d的两侧形成外缘部分23e、23f。
在这样的梳子21中,一面由另一端部22b侧的棒状的把持部25确保与以往的尖尾梳同样的使用方便性,一面能够由一端梳子缘部23的一端凹陷部23d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同样地进行图3所 示那样的分线作业和图6所示那样的以稳定的姿势进行的正确的长度测定。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梳子21中,作为表示距离的记号也可以替代贯通孔27,使用上述的专利文献1~3等所示的刻度等。
图9(a)、(b)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梳子31,第4实施方式的梳子31的特征在于表示尺寸的记号。即,梳子31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同样,作为表示尺寸的记号,在梳子主体32形成多个贯通孔37(第1记号),且在梳子主体32的上面32f形成多个谷部38b以及辅助谷部38c,将这些谷部38b以及辅助谷部38c也作成记号(第2记号)。
多个谷部38b与多个贯通孔37的中心一致地被形成,据此,各谷部38b彼此的间隔成为距离L(另外,从最靠近一端梳子缘部33的谷部38b到一端梳子缘部33的外缘也成为距离L)。谷部38bV字状地凹陷,开口宽度和深度的比率是大约1:1,作为一例,使开口宽度以及深度为大约3mm。
另外,辅助谷部38c被形成为位于邻接的谷部38b彼此的中间,辅助谷部38c和谷部38b的间隔为距离L/2(另外,从最靠近一端梳子缘部33的辅助谷部38c到一端梳子缘部33的外缘为成为距离L/2)。虽然该辅助谷部38c也成为V字状的凹陷,但是,深度比上述的谷部3b浅,作为一例,辅助谷部38c使开口宽度为3mm,使深度为大约1.5mm。另外,在邻接的谷部38b和辅助谷部38c之间形成凸状的山部38a,由这些谷部38b、辅助谷部38c以及山部38a构成的凹凸部38能够相对于使指尖沿着梳子主体32的上面32f来握持梳子的类型的用户,作为指尖的卡定部发挥作用。
梳子31除上述的部位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等同,例如,在使多条梳齿36延展的梳子主体32的一端侧设置一端梳子缘部33,该一端梳子缘部33在一端外缘面33c,在一端凹陷部33d的两侧形成外缘部分33e、33f。
在这样的梳子31中,能够由一端梳子缘部33的一端凹陷部33d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同样地进行形成漂亮的分缝的分线作 业和以稳定的姿势进行正确的长度测定。另外,梳子31因为在梳子主体32的上面32f形成谷部38b以及辅助谷部38c,所以,在测定时,能够由容易沿着头发的梳子主体32的上面32f进行测定,因此,因为能够更轻易地进行测定,且能够由辅助谷部38c测定距离L的一半的距离L/2,所以,能够通过谷部38b以及辅助谷部38c这两种记号更详细地进行测定。
再有,如图9(b)所示,梳子31还可以将理美容用剪刀的成为刃部的背侧的峰部卡定(钩挂)在谷部38b以及辅助谷部38c,若像这样将理美容用剪刀的峰部卡定,则在进行头发的修剪时,能够由谷部38b或辅助谷部38c对理美容用剪刀进行定位。为此,若由谷部38b或辅助谷部38c测定进行修剪的长度,在该测定的状态下,由有关该测定的谷部38b或辅助谷部38c将理美容用剪刀的峰部卡定,进行理美容用剪刀的定位,进行修剪,则能够顺畅地进行正确的长度的修剪。
另外,有关第4实施方式的梳子31并不是限定于上述的方式的梳子,例如,在不需要进行距离L/2的测定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辅助谷部38c的形成,另外,还可以省略贯通孔37的形成。另外,在梳子31中,在梳子主体32的另一端侧也可以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相同,另外,也可以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梳子11同样地设置把持部,再有,也可以与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的梳子21同样地设置棒状的把持部。
图10(a)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梳子41,第4实施方式的梳子41的特征在于表示尺寸的记号,将位于表示距离L的部位的梳齿作为宽度宽的记号梳齿46b,以便与其它的一般梳齿46a区别开。另外,梳子41就一端梳子缘部以及另一端梳子缘部而言,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即,如图10(b)所示,一般梳齿46a使宽度最宽的部位的尺寸为W1,另一方面,如图10(c)所示,记号梳齿46b使宽度最宽的部位的尺寸为W2(W1<W2),该W2的尺寸比梳子主体42的厚度尺寸(Z轴方向的尺寸)大。据此,如图10(a)所示,在从梳子主体 42的上面42f看的状态下,记号梳齿46b从梳子主体42的两方的侧面42c、42d伸出,据此,能够由记号梳齿46b确认每个距离L的位置。另外,最靠近梳子主体42的一端部42a侧的记号梳齿46b的从外缘的顶部43g看的距离成为距离L。
这样,第5实施方式的梳子41因为由从梳子主体42的侧面42c、42d突出的记号梳齿46b进行距离L单位的测定,所以,能够省略在梳子主体42的侧面形成贯通孔,且还能够省略图9(a)所示的梳子主体42的上面的谷部等的形成。再有,突出的记号梳齿46b由于不能通过目视,还由指尖等的触感确定距离L的长度间隔,所以,具有在确认距离时,不必逐个目视,仅通过触感就能够掌握长度的概要这样的优点。另外,在第5实施方式的梳子41中,梳子主体42的另一端侧也可以应用通过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阐述的各种变形例。
图1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梳子51,第6实施方式的梳子51的特征也在于表示尺寸的记号,通过使设置在梳子主体52的一方的侧面52c的第1记号和设置在另一方的侧面52d的第2记号为不同的单位制的记号,能够由1个梳子51对应以两种单位制为基础的测定。
如图11、图12(a)、(b)所示,梳子51在梳子主体52的一方的侧面52c形成由多个凸部58a以及凹部58b构成的弯曲部58。各凸部58a彼此的间隔成为距离L1(参见图12(a)),最靠近设置在梳子主体52的一端侧52a的一端梳子缘部53的一端外缘面53c的顶部53g的凸部58a从其顶部53g看的尺寸也成为距离L1。距离L1是作为第1距离单位制与毫米单位制的尺寸相应的距离,作为一例,被设定为10mm。另外,弯曲部58的凸部58a相当于第1记号(表示从梳子51的一端外缘面53c看的距离的记号)(另外,邻接的凸部58a和凹部58b的间隔是L1/2)。
另外,梳子51在梳子主体52的另一方的侧面52d形成由多个凸部59a以及凹部59b构成的弯曲部59。各凸部59a彼此的间隔成为距离L2(参见图12(b)),最靠近设置在梳子主体52的另一端侧52b 的另一端梳子缘部54的另一端外缘面54c的顶部54g的凸部59a从其顶部54g看的尺寸也成为距离L2。该距离L2是作为第2距离单位制与英寸单位制的尺寸相应的尺寸,作为一例,被设定为1英寸。另外,弯曲部59的凸部59a相当于第2记号(表示从梳子51的另一端外缘面54c看的距离的记号)(另外,邻接的凸部59a和凹部59b的间隔是L2/2)。
另外,梳子51的梳子主体52的长边方向的尺寸没有成为与10mm单位以及1英寸单位正好相应的单位尺寸(按mm或英寸,成为产生零数的尺寸)。为此,在梳子主体52的一方的侧面52c,最靠近另一端梳子缘部54的另一端外缘面54c的顶部的凸部58a在梳子主体52的全长尺寸的关系上,从另一端外缘面54c的顶部54g看的尺寸没有成为距离L1。同样,在梳子主体52的另一方的侧面52d,最靠近一端梳子缘部53的一端外缘面53c的顶部的凸部59a在梳子主体52的全长尺寸的关系上,从一端外缘面53c的顶部53g看的尺寸没有成为距离L2。
另外,梳子51如图11所示,在梳子主体52的一端侧52a设置一端梳子缘部53,该一端梳子缘部53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同样,在形成在一端外缘面53c的一端凹陷部53d的两侧设置外缘部分53e、53f。另外,设置在梳子主体52的另一端侧52b的另一端梳子缘部54在形成在另一端外缘面54c的另一端凹陷部54d的两侧设置外缘部分54e、54f。另外,梳子主体52在长边方向的中央部位52e平坦地形成把持部,且使上面52f也平坦,但是,也可以像有关图9(a)、(b)的第4实施方式的梳子31那样,设置谷部(辅助谷部)以及山部,形成为使谷部的间隔与上述距离L1或距离L2的任意一个一致,再有,作为第3记号,也可以做成表示第3的距离间隔(距离L3)的记号。
这样的梳子51的特征是能够进行以两种单位制为基础的长度测定。即,若将一端梳子缘部53的一端外缘面53c贴靠在头皮,则由形成在梳子主体52的一方的侧面52c的弯曲部58的凸部58a或凹部58b 能够进行以距离L1或L1/2单位(mm单位)为基础的长度测定。再有,若将另一端梳子缘部54的另一端外缘部54c贴靠在头皮,则能够由形成在梳子主体52的另一方的侧面52d的弯曲部59的凸部59a或凹部59b进行以距离L2或L2/2单位(英寸单位)为基础的长度测定。另外,在这样的测定中,也能够由一端凹陷部53d以及另一端凹陷部54d,使测定时的梳子51的姿势稳定,能够正确地测定长度。另外,有关第6实施方式的梳子51也能够由各凹陷部53d、54d恰当地进行图3所示那样的分线作业。
另外,有关第6实施方式的梳子51并不是限定于上述的方式的梳子,两种的记号也可以替代凸部58a、凸部59a的至少一方,适宜地使用上述的图1等所示的贯通孔、图9(a)所示的设置在梳子主体上面的谷部、图10所示的宽度宽的梳子或以往的刻度等。另外,设置在梳子主体侧面的凸部58a、凸部59a的记号也可以应用在上述的第1~5实施方式的梳子1等。
图13(a)、(b)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梳子61,虽然第7实施方式的梳子61基本的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等同,但是,特征在于在一端梳子缘部63设置具有多个梳齿69a的梳子部69。该梳子部69由表示各梳齿69a的前端的位置的轨迹K(图13(a)中用单点划线K表示)形成一端外缘面63c。即,一端外缘面63c使与一端凹陷部63d相应的部位的梳齿69a短,以便成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的一端外缘面3c等同的形状,形成凹状的部位,且与外缘部分63e、63f相应的部位的梳齿69a长,使各前端伸出,形成凸状的外缘部分63e、63f。
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梳子部69,即使将各梳齿69a的前端像图4、5等所示那样抵靠在头部的头皮Ha,也与图1等所示的梳子1同样,确保二点接触的状态,能够进行毛发(毛发束)的长度测定。另外,由于各梳齿69a抵靠在头皮Ha,所以,若考虑使用在人体的头部的情况,则优选不是将前端做成尖的形状,而是做成带有某种程度的圆的形状。另外,各梳齿61a的齿长在图13(a)所示的例,短的是大约 5mm,长的是大约8mm,但是,并不限定于该齿长,可应用从大约1mm到大约10mm左右的数值范围,尤其是在想要确实地发挥梳子功能(将毛发刮开的功能)的情况下,优选确保3mm以上的齿长。另外,梳子主体62当然也具备通常的梳齿66。
图13(b)是表示梳子61的使用状况的示意立体图。因为梳子61在一端梳子缘部63具有梳子部69,所以,在进行毛发的长度测定的情况下,在将一端外缘面63c向头皮Ha抵靠时,能够由梳子部69的各梳齿69a将毛发束h40、h41刮开。另外,因为构成刮开的毛发束h40、h41的各个毛发进入各梳齿69a之间,所以,能够将各梳齿69a的前端向头皮Ha接触。据此,梳子61即使在测定毛发量多的头部的毛发(毛发束)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由梳子部69进行的对毛发的刮开,确实地将一端外缘面63c(与外缘部分63e、63f相应的各梳齿69a的前端)向头皮抵靠,正确地测定毛发长度。
另外,在有关第7实施方式的梳子61中,作为有关测定的记号,能够适宜地使用有关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记号。另外,由于梳子部69的各梳齿69a若具有柔性,则某种程度地沿着头皮的形状,所以,各梳齿69a的前端也可以形成直线状地对齐。再有,有关第7实施方式的梳子61也能够由凹陷部63d恰当地进行图3所示那样的分线作业。
图1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梳子71,第8实施方式的梳子71的特征是,将设置在梳子主体72的一端侧72a的成为一端梳子缘部73的外周侧的一端外缘面73c做成相对于X轴方向倾斜大约45度的形状,且将设置在另一端侧72b的成为另一端梳子缘部74的外周侧的另一端外缘面74c做成相对于X轴方向倾斜大约22.5度的形状。
即,一端梳子缘部73的一端外缘面73c沿相对于X轴方向倾斜45度的倾斜线K1歪斜地形成,据此,一端梳子缘部73的整体的形状成为三角形的形状。另外,一端梳子缘部73在前端73a侧的外缘部分73e和基端73b侧的外缘部分73f之间形成一端凹陷部73d。
另外,另一端梳子缘部74的另一端外缘面74c沿相对于X轴方 向倾斜22.5度的倾斜线K2歪斜地形成,据此,另一端梳子缘部74的整体的形状也成为锐角三角形的形状。另外,另一端梳子缘部74在前端74a侧的外缘部分74e和基端74b侧的外缘部分74f之间形成另一端凹陷部74d。
另外,梳子71虽然与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同样,在梳子主体72形成成为表示距离的记号的多个贯通孔77,但是,一端梳子缘部73以及另一端梳子缘部74是三角形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成为宽的面积,所以,在一端梳子缘部73以及另一端梳子缘部74也形成贯通孔77。再有,梳子71在梳子主体72的上面72f与贯通孔77的中心一致地形成凸部78,各凸部78也成为表示距离的记号。这些记号成为表示从一端外缘部73c看的距离,且表示从另一端外缘部74c看的距离的记号。另外,梳子主体2平坦地形成长边方向的中央部位72e的侧面以及上面72f,做成把持部。
图15(a)、(b)是表示将第8实施方式的梳子71使用在人头模型H的状况。另外,在图15(a)、(b)中,为了明确使用状况的重点,省略所植设的头发整体的图示。
图15(a)是从人头模型H的侧方看的视图,表示将一端梳子缘部73的一端外缘面73c抵靠在头皮的情况。例如,在测定被植设在人头模型H的后头部的靠颈部附近的毛发束的长度的情况下,梳子71以梳齿76向上的姿势将一端梳子缘部73贴靠在头皮。这里,人头模型H的后头部靠颈部附近的头皮Ha如图15(a)所示,是朝左下方歪斜的向下的弯曲面,若将倾斜成45度的一端外缘部73c抵靠在这样的向下的弯曲面的头皮Ha,则梳子71成为大致水平方向的姿势,能够由一端凹陷部73d使该姿势稳定。
另外,在测定被植设在人头模型H的顶部的靠后或靠前的部位的毛发束的长度的情况下,若将一端梳子缘部73的倾斜成45度的一端外缘面73c抵靠在头皮,则梳子71成为大致竖直方向的姿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由一端凹陷部73d使该姿势稳定。
另外,在测定时,梳子71的姿势成为大致水平方向或大致竖直方 向,成为与用户(美容师或理容师等)的方向感觉匹配的标准,容易使用。即,用户(美容师或理容师等)在进行修剪或梳理等作业时,会无意识地将矩形状的镜框的纵线或横线或橱柜的纵线或横线等那样存在于进行作业的周围的表示竖直方向的线或表示水平方向的线作为大致竖直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的标准。为此,因为梳子71能够使将一端外缘部73c向头部抵靠的状态下的姿势成为大致水平方向或大致竖直方向,所以,与存在于上述用户的周围的成为基准的竖直方向的纵线或水平方向的横线朝向对齐,因此,与用户的方向感觉匹配,对实际的使用方便性有效(参见图15(a)、(b))。
图15(b)是从人头模型H的前方看的视图,表示将梳子71的一端外缘面73c抵靠在头皮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梳子71测定被植设在人体模型的左右侧头部以及顶部的靠右以及靠左的附近的毛发束的长度时的姿势也是大致水平方向或大致竖直方向,所以,与用户的感觉匹配,且能够由一端凹陷部73d使其姿势稳定(另外,图15、15省略了毛发的图示)。
再有,在一般在理容学校、美容学校的实用技术指导或理容·美容的实用技术鉴定等中,存在出现使从头皮将毛发拉出的角度为大约45度,以规定的长度进行修剪的内容的实用技术课题的情况,图15(a)、(b)所示的梳子71的测定的方法是与这样的实用技术课题匹配的梳子。
另外,图16(a)是从人头模型H的侧方看的视图,图16(b)是从人头模型H的上方看的视图,均表示将另一端梳子缘部74的另一端外缘面74c抵靠在头皮Ha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由倾斜成22.5度的另一端外缘面74c在相对于头皮Ha倾斜22.5度的方向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另外,能够由另一端凹陷部74d使测定时的姿势稳定。再有,在理容学校、美容学校的实用技术指导或理容·美容的实用技术鉴定等中,也存在出现使从头皮将毛发拉出的角度为大约22.5度来进行修剪的内容的实用技术课题,所以,图16(a)、(b)所示的梳子71的测定的方法成为与这样的实用技术课题等匹配的梳 子。如上所述,第8实施方式的梳子71在能够由一个梳子按照两种倾斜角度进行长度测定这点是优点。
另外,有关第8实施方式的梳子71并不是限定于上述的方式的梳子,当然也可以将其它的数值作为有关一端外缘面73c以及另一端外缘面74c的歪斜的角度来应用。另外,在简化规格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一端外缘部73c或另一端外缘部74c的任意一方做成与以往相同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由一方成为歪斜的外缘面以歪斜的角度进行头发长度测定。另外,在第8实施方式的梳子71,记号也可以适宜地使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记号。再有,有关第8实施方式的梳子71还能够恰当地由一端梳子缘部73的一端凹陷部73d进行图3所示那样的分线作业。
图17(a)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梳子81。第9实施方式的梳子81的特征在于,在一端梳子缘部83的基端83b侧的外缘部分83f中形成凹部83i,所述一端梳子缘部83设置在使多条梳齿86延展的梳子主体82的一端侧82a。另外,一端梳子缘部83的基本的形状本身与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等同,在一端外缘面83c中的沿Y轴方向的中央部位形成一端凹陷部83d,且在前端83a以及基端83b设置凸状的外缘部分83e、83f。
如图17(b)所示,就一端梳子缘部83的与Z轴方向相应的厚度尺寸而言,与前端83a侧相比基端83b侧的厚度尺寸大,使前端83a的厚度尺寸为W12,使基端83b的厚度尺寸为W11(W11>W12)。
而且,如图17(a)、(b)、(c)所示,在基端83b侧的一端外缘面83c中的与外缘部分83f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相应的中央部位形成凹部83i。由于该凹部83i,基端83b的外缘部分83f成为被分断为二个的形状。
图18是表示将一端梳子缘部83的一端外缘部83c抵靠在头皮Ha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因为基端83b的外缘部分83f由凹部83i分断为二个,所以,与前端83a的外缘部分83e合计,共在三个部位与头皮Ha接触。其结果为,梳子81能够确保三点接触的状 态,防止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的通过图6所说明的方向(Y轴方向)的摇晃,且还能够防止图18的白箭头所示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摇晃,能够维持更稳定的姿势。据此,能够由设置在梳子主体82的多个贯通孔87更正确地进行头发的长度测定。
另外,在有关第9实施方式的梳子81中,作为有关测定的记号,能够适宜地应用有关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记号。另外,作为梳子主体82的另一端侧的结构,可以适宜地使用有关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从有关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到有关第9实施方式的梳子81的各部的结构也可以适宜地组合。再有,有关第9实施方式的梳子81也能够由一端梳子缘部83的一端凹陷部83d恰当地进行图3所示那样的分线作业。
图19(a)、(b)是表示有关第10实施方式的梳子91,在形成有多个贯通孔97的梳子主体92的一方的侧面92c以及另一方的侧面92d的每一个标出刻度98、99为特征。刻度98、99由10mm间隔的长的线和在各长的线彼此之间表示5mm的尺寸的短的线构成,为了从梳子主体92的一端侧92a以及另一端侧92b的这两侧测量尺寸,标出各长的线以及短的线,以便表示从一端侧92a以及另一端侧92b的两端看的尺寸。另外,形成在梳子主体92的贯通孔97的中心成为与刻度98、99的表示10mm间隔的长的线相匹配的位置,各贯通孔97也作为表示10mm间隔的记号发挥功能。另外,梳子91在梳子主体92的一端侧92a以及另一端侧92b设置形成有一端凹陷部93d的一端梳子缘部93和形成有另一端凹陷部94d的另一端梳子缘部94,在任意一侧都能够进行图3所示那样的分线作业,且能够进行稳定的头发测定(另一端梳子缘部94因为紧邻的梳齿短,所以,特别容易进行分线作业)。
图20(a)、(b)表示有关第11实施方式的梳子101,是刻度的形态与第10实施方式的梳子91不同的实施方式。即,在梳子主体102的一方的侧面102c以及另一方的侧面102d的每一个标出刻度108、109,刻度108、109均从梳子主体102的一端102a侧测量尺寸。另外, 刻度108、109并非像第10实施方式那样计量细微的尺寸(10mm、5mm),而是仅表示在实用技术鉴定、实际的美容院等中的作业等一般经常使用的尺寸(2cm、4cm、6cm、10cm等)的刻度,成为容易一眼就区分必要的所希望的尺寸的刻度的显示方法。另外,梳子101在梳子主体102的一端侧102a以及另一端侧102b设置形成有一端凹陷部103d的一端梳子缘部103和形成有另一端凹陷部104d的另一端梳子缘部104,在任意一侧都能够恰当地进行图3所示那样的分线作业(另一端梳子缘部94因为紧邻的梳齿短,所以,特别容易进行分线作业)。
图21(a)、(b)表示有关第12实施方式的梳子111。该梳子111的特征在于,在一端梳子缘部113的侧面113j、113k形成侧方凹陷部113m、113n,该一端梳子缘部113设置在梳子主体112的一端112a侧。
一端梳子缘部113首先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等同样,在一端外缘面113c形成一端凹陷部113d。另外,一端梳子缘部113在成为与梳子主体112的一方的侧面112c同方向的侧面113j,在前端113a侧和基端113b侧之间的中央部位形成一方的侧方凹陷部113m(一方的侧方凹陷部113m沿Z轴方向(厚度方向)凹陷)。再有,一端梳子缘部113在成为与梳子主体112的另一方的侧面112d同方向的侧面113k,在前端113a侧和基端113b侧之间的中央部位形成另一方的侧方凹陷部113n(另一方的侧方凹陷部113n也沿Z轴方向(厚度方向)凹陷)。
一端外缘面113c的一端凹陷部113d、一方的侧面113j的侧方凹陷部113m以及另一方的侧面113k的侧方凹陷部113n在Y轴方向被形成在相同的部位,据此,各凹陷部113d、113m、113n成为相互连通那样的形态。因此,一端梳子缘部113在前端113a侧和基端113b侧之间的中央部位在一端外缘面113c、一方的侧面113j以及另一方的侧面113k这三方的周围成为缩径的形状。另外,有关第12实施方式的梳子111除上述的部位以外,成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等等同 的形态。
图22(a)、(b)是表示使用梳子111的一端梳子缘部113进行分线作业的情况下的一例的图。就在进行分线作业时贴靠在一端梳子缘部113的指而言,根据用户的不同,有不仅贴靠在一端外缘面113c,还从一端外缘面113c到一方的侧面113j遍及二个面贴靠的用户、从一端外缘面113c到另一方的侧面113k遍及二个面进行贴靠的用户、进一步贴靠在一端外缘面113c、一方的侧面113j以及另一方的侧面113k这三个面的用户等。这样的各种各样的手指的贴靠方法因灵活的是右还是左、用户的手指的大度、用户对梳子的把持方法的嗜好等而产生。
图22(a)、(b)是表示在上述的各种各样的手指的贴靠方法中,从一端外缘面113c到一方的侧面113m遍及二个面贴靠的例子的图,图22(a)是从梳子上方看的视图,图22(b)是从一端外缘面113c看的视图。在进行分线作业的情况下,贴靠在使前端113a碰撞到欲在头皮Ha上形成的分缝W的一端梳子缘部113的手指F包覆从一端外缘面113c到一方的侧面113j遍及二个面的二个面,由一端梳子缘部113的周围二个面和手指F夹入由一端梳子缘部113向外方分出的毛发束。由一端梳子缘部113的二个面到与手指F之间被夹入的毛发束在由一端凹陷部113d以及一方的侧方凹陷部113m形成的空间自然地展开。
另外,因为在一端梳子缘部113的二个面,成为一端凹陷部113d以及一方的侧方凹陷部113m的这两侧的前端113a侧和基端113b侧的各自的部位(在Y轴方向成为两侧的部位)为凸,所以,用户的手指F以这些为凸的部位为中心接触,因此,在手指F和一端梳子缘部113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由于存在该间隙,被夹入两者的毛发束堵塞的感觉也得到缓和。
由于上述的情况,也不存在一端梳子缘部113和手指F之间的毛发束像以往那样遍及沿着Y轴方向的大范围堵塞的感觉,在欲使一端梳子缘部113沿欲形成分缝W的线例如以图22(a)所示的箭头的朝 向运动时,与以往相比,因毛发束的堵塞造成的阻力感进一步消失,能够使一端梳子缘部113顺畅地运动。与之相伴,也不会产生一部分毛发部分从由一端梳子缘部113向外方分出的毛发束脱落的事态,能够形成明确的分缝W。
以图22(a)、(b)为基础的内容是一例,将手指从一端外缘面113c到另一方的侧面113k遍及二个面贴靠的情况、将手指贴靠在一端外缘面113c、一方的侧面113j以及另一方的侧面113k这三个面的情况也同样,缓和因毛发束的堵塞造成的阻力感,使一端梳子缘部113顺畅地运动,能够进行有效的分线作业。另外,第12实施方式的梳子111除上述的内容以外,确保与第1实施方式的梳子1等等同的功能,当然也可以将一端梳子缘部113的一端外缘面113c抵靠在头皮,正确地测定头发的长度。
另外,有关第12实施方式的梳子111也可以做成仅在一端梳子缘部113的两方的侧面113j、113k的任意一方形成侧方凹陷部113m、113n的结构。在仅在侧面113j、113k的任意一方形成侧方凹陷部的情况下,对将手指贴靠在形成有该侧方凹陷部的一侧的侧面113进行分线作业的用户合适,且因为一端梳子缘部113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与在两侧面113j、113k形成侧方凹陷部113m、113m的情况相比大,所以,容易确保一端梳子缘部113的刚性。
再有,有关第12实施方式的梳子111也可以应用上述的第1~11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及变形例等,例如,就长度测定所必要的记号而言,能够应用上述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再有,第12实施方式的梳子111在梳子主体112的另一端侧的另一端梳子缘部,也可以做成与形成有上述的侧方凹陷部的一端梳子缘部113等同的结构,这样一来,即使使用两端的任意的梳子缘部,都能够良好地进行分线作业。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相对于不仅将梳子用于理发,还用于有效地生成漂亮的分缝的分线作业的情况以及还能够正确地进行毛发(毛发束)的长度测定,利用于正确的毛发修剪的辅助的情况,可以恰当地应用。
符号说明
1:梳子;2:梳子主体;3:一端梳子缘部;3c:一端外缘面;3d:一端凹陷部;3e、3f:外缘部分;4:另一端梳子缘部;4c:另一端外缘面;4d:另一端凹陷部;4e、4f:外缘部分;7:贯通孔;15:把持部;38:凹凸部;38a:山部;38b:谷部;58、59:弯曲部;69:梳子部;83i:凹部;113m、113n:侧方凹陷部。

梳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梳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梳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梳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梳子.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恰当地进行分缝的生成,且以稳定的姿势测定头发的长度。本发明中,梳子(1)在一端梳子缘部(3)的一端外缘面(3c)形成凹状的一端凹陷部(3d)。将一端梳子缘部(3)的前端贴靠在生成分缝的头皮部位,将向一端梳子缘部(3)的外方分出的毛发束夹入一端梳子缘部(3)和手指之间。被夹入的毛发束的一部分在一端凹陷部(3d)成为自然地展开的状态,堵塞感被消除,被夹入的毛发束不会成为阻力,使一端梳子缘部(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手携物品或旅行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