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草的植物获取和移植.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4324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2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61255.2

申请日:

2013.10.23

公开号:

CN104812236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7/00申请日:20131023|||公开

IPC分类号:

A01G7/00; A01D31/00

主分类号:

A01G7/00

申请人:

英戈·德雷埃尔

发明人:

英戈·德雷埃尔

地址:

德国巴尔格海姆

优先权:

102012110420.4 2012.10.31 DE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代理人:

闫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于芒草的种植材料获取和培植的方法,其中,将芒草植物的至少一个根茎种入种植面中并且从所述至少一个根茎中长出至少一个芒草植物,其中,为了将所述至少一个根茎种入种植面中,将成形体种入种植面中,该成形体包含所述至少一个根茎以及包围所述至少一个根茎的土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芒草的种植材料获取和培植的方法,其中,将芒草植物的至少一个根茎种入种植面中并且从所述至少一个根茎中长出至少一个芒草植物,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所述至少一个根茎(2、3)种入种植面中,将成形体(1)种入种植面(10)中,该成形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根茎(2、3)以及包围所述至少一个根茎(2、3)的土壤(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获取成形体(1),将该成形体从形成在种植面(10)中的根茎簇群(9)中分离并且取出。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样选择成形体(1)的外部尺寸,使得在成形体(1)中以足够高的概率找到至少一个未受损的、完整获得的芒草植物的根茎(2)。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获取均匀成形的成形体(1),将至少两个大致彼此平行定向的、具有预规定的最小深度的纵切(19)引入到种植面(10)中,然后将多个大致平行的、具有预规定的最小深度的横切(21)引入到种植面(10)中,其中,所述纵切(19)和所述横切(21)彼此交叉,并且然后为了分离成形体(1)实施底切,其中,通过底切形成成形体(1)的底面(16),该底面与成形体(1)的由种植面(10)的表面(11)构成的顶面(14)相对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切(19)和/或横切(21)和/或底切利用农用旋转犁和/或利用犁和/或利用刀刃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样选择纵切(19)和横切(21)的最小深度,使得在根茎簇群(9)常见的生长深度以下形成成形体(1)的底面(16)。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致方形的成形体(1)构造为均匀成形的成形体(1)且具有在10至20cm之间的宽度(8)、具有在10至20cm之间的深度(7)和具有在10至 20cm之间的长度。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许多成形体(1)以均匀的种植图案种入种植面(10)中,其中,成形体(1)彼此具有30至70cm的间距(网目尺寸17、17')、优选40至50cm的间距并且特别优选45cm的间距。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具有根茎簇群(9)的种植面(10)中获取成形体(1)时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横截面为方形的、具有15cm棱长的成形体(1),即,在种植面(10)中设置交叉的、以15cm间距隔开的纵切(19)和横切(21),其中,每两个相邻的纵切(19)形成成形体(1)的纵行布置结构(20、20'、20”)并且每两个相邻的横切(21)形成成形体(1)的横行布置结构(22、22'、22”),并且然后从每两个相邻的纵行布置结构(20')和从每两个相邻的横行布置结构(22')通过形成底切而获取成形体(1),而设置在所述两个相邻的纵行布置结构(20')旁的第三纵行布置结构(20”)中的和设置在所述两个相邻的横行布置结构(22')旁的第三横行布置结构(22”)中的另外的成形体(1)则留在种植面(10)中。

10.
  一种从芒草植物的根茎簇群(9)中获取的、具有大致方形的基本形状的成形体(1),该成形体包括土壤(4)和芒草植物的至少一个大致完整获得的根茎(2),该根茎包括根主体(5)和从该根主体伸出的须状根(6),所述成形体包括顶面(14)、与顶面(14)相对置的底面(16)以及在顶面(14)和顶面(16)之间的四个连接侧面(15)并且具有各为10至20cm的长度、宽度(8)和深度(7)。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在底面(16)上不存在受损的、尤其是被切断的根主体(5)并且优选不存在被切断的须状根(6)。

说明书

芒草的植物获取和移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芒草的种植材料获取和培植的方法,其中,将芒草植物的至少一个根茎种入种植面中并且从所述至少一个根茎中长出至少一个芒草植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成形体,该成形体包括土壤和芒草植物的至少一个完整获得的根茎。
背景技术
在生物质的农业生产中,芒草植物日益重要。大型草在一年内长至4m并且之后在冬季干枯。草可在春天收割并用作生物质。芒草是可在20年内连年被使用和收获的永久作物。目前,芒草的种植材料获取和培植可根据两种方法进行。在第一种方法中,移植在体外培养实验室中杂交的、精选的、约20cm高的幼苗。该措施由于耗费的培育而相对昂贵。在第二种方法中,将芒草植物的单个的根、即所谓的根茎种入土壤中。然后由这些根茎长出芒草植物。为了获取根茎,优选用松土机或耙处理收割后的种植面。在此根茎从土壤中分离并可被收集。由于芒草是根增殖植物,所以从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根茎可以形成大约五倍的种植面。但基于根茎的增殖是高劳动强度的。在两种种植方法中,幼苗或者说根茎播种在均匀的网格中。幼苗或者说根茎的间距在此应优选为1x1米。在已知的、用于芒草的种植材料获取和培植的方法中不利的是,尤其是在第一年中要惋惜的是高的冻死损失并且因此减少生物质产量。另外,种植材料获取与高成本相关联或者说是劳动强度高的。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善芒草的种植材料获取和培植。
为了解决该任务,结合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为了将所述至少一个根茎种入种植面中,将成形体种入种植面中,该成形体包含所述至少一个根茎以及包围所述至少一个根茎的土壤。
本发明的特殊优点在于,芒草可以借助包括土壤和至少一个根茎的成形体以特别经济的方式增殖。尤其是无须在体外培养实验室中杂交和培育植物或高劳动强度地获取各个根茎。另外已表明,生长率惊人地高并且第一年的冻死损失低于平均值。
就此而言,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芒草的种植材料获取和培植的全新方法。成形体在此代替幼苗或者说单独的根茎,该成形体例如可具有方形形状、圆柱体形状或截锥体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成形体从长在种植面中的根茎簇群中分离出。因为芒草是根增殖植物,所以在种植面上在几年内在表面附近形成被根贯穿的区域。因此,在围绕最初种植处的60cm直径范围内存在大量可用于种植材料获取和再培植的根茎。正是从所述区域、即所谓的根茎簇群中获取成形体。因此有利的是,直接从现有的种植面获取成形体。成形体因此是种植面的标准耕种的副产品。无须在苗圃或专门农场中单独进行培育或获取。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扩展方案,成形体的外部尺寸这样来选择,使得在成形体中以足够高的概率包含至少一个未受损的、芒草植物的完整获得的根茎。田间试验在此已表明,在例如方形的成形体中10至20cm的棱长足以几乎确保在成形体中找到至少一个未受损的根茎。优选采用棱长为15cm的立方体几何形状。根茎在此包括根主体和从根主体伸出的须状根,所述根主体主要限定根茎的体积并且大约是拇指大小,所述须状根尤其是用于养分吸收并且为根茎供应水。当在成形体中包含一个完整获得的、具有根主体和须状根的根茎时,有利地改善生长概率并且减少冻死损失。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扩展方案,为了获取规则成形的成形体,将至少两个大致彼此平行定向的纵切并且随后将多个也大致彼此平行的横 切引入到土壤中。纵切及横切具有预规定的最小深度并且彼此交叉设置。另外实施底切,其中,通过底切形成成形体的底面,该底面与成形体的由种植面的表面构成的顶面相对置。有利的是,成形体通过这种方式可特别简单地制成。成形体的均匀形状尤其允许高度的自动化和良好的物流特性。例如当纵切和横切彼此垂直定向并且底切大致平行于种植面的表面时,可制出大致方形的成形体。
当在本发明的范围中用几何形状如方形形状、圆柱体形状、截锥体形状来描述几何形状时或者当阐述面、切面或类似物彼此间的相对位置时,应在所要求精度的尺寸方面或根据农业应用领域加以考虑并且应设置宽松的标准,例如当相对置的侧面在农业机械或手工园艺的工作精度范围中大致彼此平行定向时,则形成方形形状。同样在判断平行性或其它几何形状规格时也要分别适应在农业中的特殊工作方法和工作机械。在本申请的意义上,例如通过在成形体的加工、干燥、下游的运输或储存的范畴中折断角或边或者说使其变形,也可形成方形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扩展方案,纵切和/或横切和/或底切利用农用旋转犁、利用犁或利用刀刃形成。有利的是,通过使用这些器具可将农场本来就有的农业车辆用于芒草的种植材料获取和培植。不产生高的投资成本。此外,所述加工可经济地进行,因为在短时间内可制出大量的成形体。在此旋转犁、犁或刀刃的使用与目前的加工方法有着根本区别。在现有知识和技术中更多的是,利用松土机或类似的加工机械从土壤中拔出根茎。明确不建议用刀刃分离根茎,因为要不然会产生损坏根茎的危险并且影响种植材料获取的成功。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扩展方案,这样选择纵切和横切的最小深度,使得在根茎簇群常见的生长深度以下形成成形体的底面。有利的是,由此提高完整获得具有其须状根的根茎的概率。尤其是改善成形体移植的可能性并且降低或避免尤其是第一年的损失。实验已表明,15cm的切割深度通常是足够的,因为根茎簇群常见的生长深度约为10至12cm。在生长深度方面的局部差异在此对芒草植物的生长概率或冻死 损失仅有很小的影响。当根茎在各个须状根区域中略微受损时也是如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扩展方案,将多个成形体以均匀的种植图案尤其是棋盘状地种入种植面中。成形体在此彼此具有30至70cm的间距、优选40至50cm的间距并且特别优选45cm的间距。田间实验已表明,几年内在所述间距范围中在种植面内形成封闭的根茎簇群,该根茎簇群一方面提供具有良好生长特性的芒草、表明低的冻死损失并且在多年里提供相对高的产量。另一方面当根茎簇群被封闭时,可以以特别简单的方式获取成形体。不存在没有根茎的区域,从而无须提前检查土地或检查成形体中是否含有封闭的根茎。总之,由此简化种植材料获取,因而该方法可被特别经济地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扩展方案,在从封闭的根茎簇群中获取成形体时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横截面为方形的、具有约15cm棱长的成形体,即,将交叉的、以15cm间距隔开的纵切和横切引入到土壤中。每两个相邻的纵切和每两个相邻的横切在此形成成形体的纵行布置结构或成形体的横行布置结构。然后从每两个相邻的纵行布置结构和从每两个相邻的横行布置结构中通过形成底切而获取许多成形体。在这两个相邻的纵行布置结构旁和在这两个相邻的横行布置结构旁在种植面中留有根茎。从这些根茎中日后可长出芒草植物。有利的是,留下的根茎沿纵向和横向分别具有45cm的大型间距,从而在此形成特别有利于芒草植物生长的特性。另外,可获取大量的成形体。就这点而言,种植面可多年用于种植芒草并且同时也可从该种植面获取具有超量根茎的成形体。由此可实现在短时间内数倍地增加种植面。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从芒草植物的根茎簇群中获取的成形体,该成形体具有大致方形的基本形状。成形体包含土壤和至少一个大致完整获得的、包括根主体和从该根主体伸出的须状根的芒草植物的根茎。成形体包括顶面、与顶面相对置的底面以及设置在顶面和顶面之间的四个连接侧面。成形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在10至20cm之间。
本发明的特殊优点在于,具有芒草植物根茎的成形体可以以特别经济的方式获取并且可从成形体的所述至少一个根茎中长出新的芒草植物。就这点而言,在种植材料获取方面降低了财务和运营费用。另外,可减少芒草植物培育尤其是在第一年里的冻死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大致方形的成形体的横截面,
图2示出土壤的横截面,该土壤具有在表面附近的根茎簇群,
图3示出在传统种植(现有技术)时芒草植物的根茎簇群的俯视图,
图4示出芒草植物的封闭的根茎簇群的俯视图,该根茎簇群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形成,并且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种植材料获取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到目前为止所使用的、用于芒草的种植材料获取和培植的方法不同,本发明规定,在使用成形体1的情况下增殖芒草植物。成形体1如图1所示包含芒草植物的至少一个根茎2、3以及包围所述至少一个根茎2、3的土壤4。根茎2、3本身包括一个根主体5和多个从根主体5伸出的须状根6。须状根6尤其是用于吸收营养物质并且为根茎2、3供应水。成形体1具有顶面14、底面16和四个将顶面14和底面16彼此连接的连接侧面15,所述连接侧面成对地彼此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中,成形体1构造成方形的。该成形体具有深度7和等于深度7的宽度8。另外,未示出的长度大致等于深度7和宽度8。成形体1的棱长(深度7、宽度8、长度)例如约为15cm。在此这样选择棱长,使得在成形体1中以足够的概率包含芒草植物的至少一个完整获得的根茎2。典型地还附加包含多个不完整获得的根茎3,例如是在获取成形体1的范畴内受损的、尤其是被切断的根茎3。 根据根茎簇群9的特点,成形体1的棱长可在10至20cm之间,其中,可选择立方体形状并且可选择各种任意的方形形状。
成形体1的方形结构也仅仅是示例性的。成形体当然可具有各种任意几何形状。例如成形体可具有矩形横截面或成形为圆柱形或截球形。
图2示出芒草植物的根茎簇群9的横截面。根茎簇群9由许多完整的根茎2在种植面10的表面附近区域中形成。该根茎簇群从种植面10的在表面附近区域中的表面11向下延伸至生长深度12,该生长深度通常在约10至12cm的范围内。位于该生长深度下方的土壤4基本上不含根茎2。
成形体1可以以特别简单的方式从根茎簇群9中获取。为此将成形体1从根茎簇群9中切割出。切面的最小深度13在此这样选择,使得切面在生长深度12以下,所述最小深度同时限定成形体1的深度7。通过这种方式可确保,根茎2在底面16的区域中保持基本上不被损坏并且尤其是须状根6也完整或基本上完整地获得。
图3示出根茎簇群9的俯视图,该根茎簇群在当今常见的种植方法和现有技术中形成。由于最初大量幼苗或者说根茎以1x1米的网目间距17被种入种植面10中并且芒草植物的根在约50至60cm的直径范围内生长,因此形成各个根茎簇群9,其中,在根茎簇群9之间设有面式延伸的间隙18,在这些间隙中不存在根茎。因为在成形体1中不存在根茎2、3并且特别是不存在完整获得的根茎2,所以在间隙18的区域中获取的成形体不可用,从而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种植材料获取而言如此设计的种植面10是有问题的。因此,具有完整获得的根茎2的成形体1只能在局部形成的根茎簇群9中获取。就这点而言,在制造成形体1时必须检查土质及存在根茎2、3。因而需要筛选成形体1。
取而代之,当网目尺寸17在30至70cm的范围内、优选在40至50cm的范围内并且特别优选为45cm时,如图4所示,在整个种植面10上形成一个唯一的、封闭的根茎簇群9。在此情况下,成形体1可在种植面10的任何部位上取出,其中,成形体1包含至少一个完整获 得的根茎2的概率始终足够高。同时已表明,在小的簇群间距17下生物质产量保持同样高并且形成封闭的芒草生长。就这点而言,在30至70cm范围内的簇群尺寸17同样有利于芒草植物的增殖及其高产量种植。
根据图5的用于获得种植材料的特殊方法规定,将种植面10首先设置多个纵切19,其中,所述纵切19彼此大致平行地构造并且两个相邻的纵切19在其中间分别构成一个纵行布置结构20。然后构成多个横切21,所述横切也彼此平行并且与纵切19交叉。在两个相邻的横切21之间在此形成横向凹槽22。种植面10由此在俯视图中获得棋盘状图案,其中,相邻的纵切19和相邻的横切21例如分别具有15cm的间距。
为了形成成形体1,接着在两个相邻的纵行布置结构20'的区域中实施大致平行于成形体1顶面14的底切,从而可将如此形成的成形体1从种植面10分离并且取出。以同样的方式,在两个相邻的横行布置结构22'的区域中实施底切。随后也可在此取出如此形成的成形体1。因此在每个第三纵行布置结构20”中和在每个第三横行布置结构22”中获得种植面10的生长区域24。在下一生长周期中从该生长区域24中——该生长区域也以足够的概率具有完整获得的根茎2——长出芒草植物。
如果纵切19和横切21都具有15cm的间距23,那么生长区域24处于网目尺寸17为45cm的均匀网目中。这如上所述对于在种植面10上种植芒草是最佳的。生长区域24的棱长约为15cm。可选地,在纵行布置结构20'和横行布置结构22'的区域中——在这些区域中成形体1已从种植面10中取出——产生的沟状凹槽通过引入土、沙或任意其它填充物来填充。

芒草的植物获取和移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芒草的植物获取和移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芒草的植物获取和移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芒草的植物获取和移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芒草的植物获取和移植.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用于芒草的种植材料获取和培植的方法,其中,将芒草植物的至少一个根茎种入种植面中并且从所述至少一个根茎中长出至少一个芒草植物,其中,为了将所述至少一个根茎种入种植面中,将成形体种入种植面中,该成形体包含所述至少一个根茎以及包围所述至少一个根茎的土壤。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