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生物标本破碎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特别是在内窥镜手术下破碎生物标本的破碎器。
背景技术
内窥镜外科手术是通过小切口完成的微创手术,这类手术切口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在实施此类手术时,如果手术切除的生物标本太大,无法通过小切口取出,必须扩大切口,将这些生物标本取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内窥镜外科手术的优越性;这时,需要采用生物标本破碎器将切除的大块生物标本破碎为小块生物标本,取出体外。现有技术的破碎器的刀头都是裸露在防护套外,如国产天松牌子宫切割器、医达牌子宫切割器、美国强生公司的GYNECARE牌腹腔镜下粉碎器、中国专利ZL97233972.8的破碎器等,这些产品在临床上都达到了预期的使用效果。但是,现有产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在于:使用过程中需要先用手术钳抓住生物标本,一边向外拉,一边切割,使用不够方便;由于刀头裸露在保护鞘外,容易造成细小组织或组织液的溅射;而且在破碎生物标本时必须非常小心,以防损伤正常组织;此外,如在回收袋内处理切除的生物标本时,由于刀头裸露在保护鞘外,容易划破回收袋,造成细小组织或组织液的泄漏,导致感染或癌细胞扩散。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地上述缺点,需要对现有技术的破碎器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处理体内生物标本的破碎器,目前尚无一种已知的生物标本破碎器能达到这一要求。
【发明内容】
改进的生物标本破碎器,包括保护鞘(1)、刀头(2)和旋转主轴(3),刀头(2)连接在旋转主轴(3)的远端或与旋转主轴(3)的远端成为一体,旋转主轴(3)的中心孔及刀头(2)的中心孔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2)内置于保护鞘(1)内。
——上述旋转主轴(3)的中心孔及刀头(2)的中心孔贯通,并与负压源(4)相连,在保护鞘(1)之内、刀头(2)附近形成负压区域。
——上述旋转主轴(3)的中心孔及刀头(2)的中心孔形成的通孔(5)中,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器械。
——上述旋转主轴(3)上靠近刀头附近的主轴上开有侧孔(6)。
本发明之破碎器,由于采用了刀头隐藏在保护鞘内的内置式结构,不仅避免了在破碎生物标本过程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也避免了对标本回收袋的损伤,而且在生物标本的破碎过程中防止了细小组织或组织液的溅射,更加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改进的生物标本破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刀头与主轴一体化的生物标本破碎器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为保护鞘,2为刀头,3为主轴,4为负压源,5为通孔,6为主轴刀头附近的侧孔,7为外科手术钳,8为生物标本,9为充气管,10为回收袋,11为腹膜,12为轴承。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通过电源驱动的旋转主轴(3)带动安装在主轴(3)前端的刀头(2)旋转,当外科手术钳(7)向外拖动生物标本(8)时,刀头(2)在保护鞘(1)内将生物标本(8)破碎,并通过外科钳夹出体外。由于刀头(2)内置于保护鞘(1)内,不仅有效地防止了刀头(2)因操作的微小失误而损伤正常组织或回收袋,同时避免了在破碎标本过程中导致的细小组织的溅射,使生物标本的破碎过程更加安全。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刀头(2)是旋转主轴(3)的一部分,即将旋转主轴(3)的前端制造成刀头状,并将旋转主轴(3)的中心孔接通负压源(4),当电源驱动旋转主轴(3)旋转时,带动刀头(2)旋转,由于在保护鞘(1)内、刀头(2)附近形成了负压区域,可将生物标本(8)吸附在刀头(2)附近,吸附的生物标本(8)被刀头(2)破碎并吸出体外。临床使用时,可先将生物标本(8)纳入回收袋(10)内,然后将收紧的回收袋(10)的开口端从手术切口中取出,然后解开回收袋(10)的开口端,向回收袋(10)内插入充气管(9),向回收袋(10)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使回收袋(10)鼓起,然后插入本发明之破碎器,开始吸附和破碎生物标本(8)。进行此操作时,必须保证回收袋(10)内二氧化碳的充气流量大于本发明之破碎器吸出的二氧化碳的流量。
应该注意,本文中公开和说明的结构可以用其它效果相同的结构代替,同时本发明所介绍的实施例并非实现本发明的唯一结构。虽然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已在本文中予以介绍和说明,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都清楚知道这些实施例不过是举例说明而已,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无数的变化、改进和代替,而不会脱离本发明,因此,应按照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来的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