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44904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9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13846.1

申请日:

2008.04.09

公开号:

CN101680242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47/06申请日:20080409|||公开

IPC分类号:

E05B47/06; E05B47/00; E05B15/10

主分类号:

E05B47/06

申请人:

阿布莱有限公司

发明人:

M·赫利斯滕

地址:

芬兰约恩苏

优先权:

2007.4.27 FI 2007529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曹 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门锁包括装配有前罩板(2)和双动式螺栓(4)的锁本体(3)。本发明降低了被传递至所述锁本体中的所述锁定件(5)的外力。外力的减少被布置在两个传送级中。在第一传送级中,使用楔块部件(10)来降低被传送的力,所述楔块部件与杠杆(11)存在传力接触。第二传送级包括杠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门锁,所述门锁包括装配有前罩板(2)的锁本体(3);所述锁本体具有双动式螺栓(4),所述双动式螺栓能够以往复线性运动的方式在缩回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处,所述螺栓通过位于所述前罩板(2)中的螺栓开口(5)而从所述锁本体中伸出,所述螺栓包括本体部件(6)且朝向所述伸出位置受到弹簧加载,且所述门锁进一步包括死栓器件(8),所述死栓器件可移动至死栓位置,在该位置处,所述死栓器件阻止了所述双动式螺栓从所述伸出位置移至所述锁本体(3)中的所述缩回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死栓器件(8)包括位于所述螺栓的所述本体部件(6)与所述锁本体(3)之间的楔块(10),所述楔块被布置以便横向于所述螺栓的线性路径进行移动,和
杠杆(11),所述杠杆包括支承点(12)、支承表面(13)和锁定表面(14),所述杠杆在所述支承点(12)处被可枢转地支承在所述锁本体上,所述支承表面(13)被布置以便与所述楔块进行协同作用,所述支承表面和所述锁定表面可相对于所述支承点在所述杠杆的朝向所述前罩板转动的向外转动位置与该杠杆的朝向所述锁本体的后边缘转动的向内转动位置之间进行转动,而所述锁定表面(14)与所述支承点(12)之间的距离比所述支承表面(13)与所述支承点之间的距离更远,所述杠杆朝向所述向外转动位置受到弹簧加载,
和锁定件(15),所述锁定件可靠在所述锁定表面(14)上进行移动从而将所述杠杆和所述楔块锁定在死栓位置,在该死栓位置处,所述杠杆(11)位于所述向外转动位置处且所述支承表面(13)靠在所述楔块(10)上,且所述楔块被楔在所述螺栓本体(6)与所述锁本体(3)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10)包括横向于所述螺栓的线性路径的第一斜面表面(19)和第二斜面表面(20),所述斜面表面之间的角度朝着所述杠杆支承表面(13)打开,所述螺栓本体(6)包括用于所述第一斜面表面的第一相对表面(21),且所述锁本体(3)包括用于所述第二斜面表面的第二相对表面(22),
所述楔块(10)被布置以使得:在介于所述杠杆(11)的所述向外转动位置与所述向内转动位置之间的一定位置处,所述楔块位于离开所述螺栓(4)的所述线性路径的位置处,这使得所述螺栓可移至所述缩回位置,而不会被所述第一相对表面(19)阻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支承表面(13)与所述楔块(10)之间的协同作用被设置以使得,在一定位置处,在所述楔块已经移动离开所述螺栓(4)的路径之后,所述支承表面(13)对所述楔块移动所产生的抵消效应被减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10)包括用于所述杠杆支承表面(13)的支承相对表面(23)。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表面(13)是伸出部且所述支承相对表面(23)是切口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表面(13)是圆形表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23)被成形从而使得无论所述杠杆(11)位于何种位置处,所述圆形表面(13)都能与所述楔块接触。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13)是以旋转方式被附接到所述杠杆(11)上的滚柱,且其外表面即为所述圆形表面(13)。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表面(14)位于所述杠杆(11)的端部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表面是切口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表面(14)相对于由所述支承件(12)形成的轴是呈径向的。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5)包括板(28),所述板的侧部(29)可被布置靠在所述锁定表面(14)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被可枢转地支承在所述锁本体上的滚柱(30),所述滚柱包含所述板。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29)是弯曲的。

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本体(3)包括楔块支承件(24),所述支承件包括所述第二相对表面(22)。

16、
  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本体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死栓器件的螺线管(9)或其它致动器。

17、
  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紧急出口杆在功能上与所述锁本体相联接。

说明书

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装配有前罩板和双动式螺栓的锁本体的门锁。该螺栓能够以往复线性运动的方式在缩回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处,所述螺栓从锁本体中伸出。
背景技术
电动控制的门锁通常利用螺线管或其它致动器对锁中的死栓或固定栓(deadbolting)器件进行控制从而将螺栓锁定在死栓位置处。在死栓位置处,螺栓位于外面,即从锁本体中伸出。螺线管还被用以自死栓位置释放死栓器件,这样就允许螺栓移动进入锁本体到达缩回位置。
在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中,螺线管或其它致动器在功能上与死栓件相联接,所述死栓件能够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它将螺栓锁定在死栓位置处。在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死栓件与螺线管轴相联接,并且弹簧被用于将所述轴布置成使其自螺线管向外伸出。当螺线管断电时,所述弹簧将所述死栓件保持在死栓位置处,并且当螺线管通电时,所述螺线管尝试对抗弹簧力使所述死栓件从死栓位置处移出。
弹簧必须足够有力从而将锁定件稳固地保持在死栓位置处。而这意味着螺线管必须非常强有力以便能够使锁定件对抗弹簧力进行移动。
当门关闭且锁处于锁定状态下时,门与门框之间的密封件倾向于将锁定螺栓压靠在门框中的冲击板上面。对于双动式螺栓而言,所述螺栓还倾向于推进锁本体中;换言之,所述螺栓推压受螺线管控制的所述死栓件。当螺线管进行工作从而使锁定件移出锁定位置时,这些外力抵消了螺线管或其它致动器的作用力。
因此,螺线管或其它致动器必须非常强有力以便能够控制所述死栓件。如果螺线管/致动器力量太小,那么这就会导致锁工作受到破坏例如出现所不希望的锁定状态。
出口门常常还装备有机械致动器例如必须能够打开门的杆。所述杆被称作紧急出口杆。通过压下紧急出口杆以释放锁的锁定状态从而使紧急出口杆得到使用。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作为致动器的该杆还被推向门。这样可在冲击板与螺栓之间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因此,从致动器传输到锁上面的作用力可能相当大,这样就可能导致锁中的死栓零件卡住,导致出现不可靠的工作运行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锁本体用于控制锁所需的电能并且同时使用低功率致动器如螺线管。所希望的是:即使当使用机械致动器如紧急出口杆时,该锁仍能够可靠地运行。如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这些目的。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锁的多个实施例。
本发明降低了被传递至锁定件的外力,这样就降低了电动致动器的功率需求。外部机械力对锁定件运行的影响更小了。外力的减少被布置在两个传送级中。在第一传送级中,使用楔块部件来降低被传送的力,所述楔块部件与杠杆存在传力接触。第二传送级包括在杠杆的不同点处的不同杠杆作用。所述杠杆具有锁定表面,所述锁定表面可被布置以便与所述锁定件接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螺栓位于外面的状态下的根据本发明的门锁的一个实例;
图2示出了从前罩板的前侧观察到的根据本发明的门锁的一个实例;
图3示出了螺栓处于移入状态下的根据本发明的门锁的一个实例;
图4示出了螺栓处于完全进入状态下的根据本发明的门锁的一个实例;
图5A-5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楔块的一个实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门锁楔块支承件的一个实例;
图7A-7C示出了锁定件的一个实例;
图8示出了锁定件的一个实例和锁本体中的螺线管轴柱塞元件;和
图9示出了锁定件和螺线管轴柱塞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门锁1的一个实例。该门锁包括装配有前罩板2的锁本体3;所述锁本体具有双动式螺栓4,所述双动式螺栓能够以往复线性运动的方式在缩回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处,所述螺栓通过位于前罩板2中的螺栓开口5(图2)而从锁本体中伸出。螺栓4包括本体部件6,且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螺栓包括两个螺栓件7。螺栓4朝向所述伸出位置受到弹簧加载。门锁1进一步包括死栓器件8,所述死栓器件可移动至死栓位置,在该位置处,所述死栓器件阻止了双动式螺栓从伸出位置移至锁本体3中的缩回位置。该实施例的锁还包括用于控制该死栓器件的螺线管9。
门锁通常还包括用于控制该死栓器件的其它控制器件。该锁可具有辅助螺栓16和/或控制心轴器件17。辅助螺栓防止了螺栓在门打开时移至死栓位置,但是允许该螺栓在门关闭时移至死栓位置。控制心轴器件17例如包括圆柱体本体、柄和/或把手。控制心轴器件和辅助螺栓与死栓器件内的锁定件15的连接简单地以虚线示出。因此,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通过螺线管9、辅助螺栓16和控制心轴器件来控制锁定件。
该锁还可被布置以便接收来自紧急出口杆的控制。在该实例中,极大的外力可被传输至该锁的死栓器件。这种情况例如出现在如果紧急出口杆被同时推动从而将极大的力施加在门框中的冲击板与锁螺栓之间的情况下。该力倾向于将双动式螺栓深入地推入锁本体内,这样可能会卡住该死栓器件。
图2示出了从前罩板的前侧观察到的根据本发明的锁的一个实施例。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该实施例中,螺栓开口5的边缘具有伸出部18,该伸出部是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螺栓件7所需的部件。一些其它类型的双动式螺栓当然也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锁中。
死栓器件包括位于螺栓的本体部件6与锁本体3之间的楔块10。该楔块被布置以便横向于螺栓的线性路径进行移动。该死栓器件还包括锁定件15和杠杆11,所述杠杆包括支承点12、支承表面13和锁定表面14。杠杆11在支承点12处被可枢转地支承在锁本体3上。支承表面13被布置以便与楔块10进行协同作用。
支承表面13和锁定表面14可随着杠杆相对于支承点12在杠杆的朝向前罩板转动的向外转动位置与该杠杆的朝向锁本体的后边缘转动的向内转动位置之间进行转动。锁定表面14与支承点12之间的距离比支承表面13与支承点之间的距离更远。杠杆11朝向该向外转动位置受到弹簧加载。
锁定件15可靠在锁定表面14上进行移动从而将杠杆和楔块锁定在死栓位置,在该死栓位置处,杠杆11位于向外转动位置处且支承表面13靠在楔块10上,且该楔块被楔在螺栓本体6与锁本体3之间。
图1示出了这样的锁,其中螺栓4位于外面且死栓器件8处在死栓状态下。在图3中,螺栓4在一定程度上移入锁本体3内部。在图4中,螺栓完全位于锁本体内部;换句话说,该螺栓位于缩回位置处。在图3和图4中,死栓件15被驱动至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处,该死栓件不再阻止其它死栓部件移入缩回位置内。
图5A-图5D示出了楔块10的一个实施例。楔块10包括横向于螺栓的线性路径的第一斜面表面19和第二斜面表面20。这两个斜面表面之间的角度朝着杠杆支承表面13打开。螺栓本体6包括用于第一斜面表面的第一相对表面21,且锁本体包括用于第二斜面表面的第二相对表面22。
当死栓件15被驱动至打开位置且门被打开时,螺栓4倾向于在压力下从冲击板被向内推动。当使用双动式螺栓时,其中一个螺栓件7以与其它螺栓件相同的方向转动,这使得螺栓件的两个斜面表面产生叠合。门框中的冲击板压靠在该叠合的斜面表面上,同时将螺栓推入锁本体内。从图3中可以看到:其中一个螺栓件是如何转动的,且该楔块是如何被推离螺栓的路径的。这是由于第一相对表面21推动楔块的第一斜面表面19而造成的。此时,该楔块沿锁本体中的第二相对表面22进行滑动。楔块的第二斜面表面20则靠在第二相对表面22上。
当楔块滑动离开螺栓路径时,该楔块对杠杆的支承表面13进行推压,且杠杆11倾向于相对于支承点12进行转动。与杠杆的支承表面相对应的支承相对表面23被布置在楔块中。
将螺栓4向内推入锁本体内的外力被分成处于楔块中和处于杠杆中的不同分量。被传递至杠杆的锁定表面14的外力可被保持在最小程度下。该楔块及其与其它部件的连接构成了第一传送级,在该第一传送级处,被施加在螺栓本体6上的外力可在杠杆的支承表面13处减少0.6至0.8倍的系数。其余的外力被传导通过该第二斜面表面20到达锁本体3。第二传送级包括位于杠杆11的不同点处的不同杠杆作用。由于外力的作用,杠杆倾向于相对于支承点12朝向锁本体的后部部件进行转动。由于位于杠杆的支承表面13处的外力分量比杠杆的锁定表面14更接近杠杆的支承点12,因此与支承表面13处的力分量相比,用于在锁定表面处将杠杆11保持在所需位置所需的力更小。第二传送级将锁定表面14处的外力减少了0.2至0.4倍的系数。这两个传送级结合起来将外力减少了0.12至0.32倍的系数。传送系数取决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从图3中可以看到,楔块10与杠杆11之间的连接处相对于杠杆支承点12所处的位置取决于楔块和杠杆的位置。杠杆支承表面13与楔块10之间的协同作用被设置以使得,在一定位置处,在楔块已经移动离开螺栓的路径之后,支承表面13对楔块移动所产生的抵消效应被减轻。这使得楔块的支承相对表面23成为弯曲表面且使得杠杆支承表面被布置以便总是垂直于支承相对表面23。通过这种方式,影响杠杆支承表面13的力分量矢量与杠杆支承点12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杠杆的位置。力分量矢量的距离影响了第二传送级处的传送系数的大小。实际上,显然,当螺栓位于外面时,与螺栓的向内移动抵消的力起初是较大的。当螺栓在某种程度上移入锁本体内时,抵消力被明显降低。图3示出了这种情况,其中杠杆支承表面13已经移动越过支承相对表面23中的曲线,由此使得传送系数产生变化。
在一定位置处,当螺栓4推入锁本体内时,楔块10完全移动离开螺栓的线性路径,这使得螺栓可移至缩回位置,而不会被第一相对表面19阻碍。此时,螺栓可移至图4所示的缩回位置。当向内推动螺栓的力停止产生效应时,弹簧将螺栓推出锁本体。
由于传送级大大减轻了外力在杠杆锁定表面14上-即在锁定件15处-产生的效应,因此,与外力将会影响锁定件的情况相比,锁定件能够被更可靠地驱动至所需位置。螺线管或其它致动器无需太过强有力,这意味着在锁本体中可设置更小的且成本更低廉的螺线管或其它致动器。锁本体也可更小,这使得易于将锁安装在紧密空间中。因此,螺线管/致动器所需的电流也可更小。
在本实施例中,杠杆的支承表面13是伸出部,且楔块的支承相对表面23是切口部(cut-out)。支承表面优选是圆形表面。具有圆形表面的伸出部能够很方便地形成,从而使得其成为以旋转方式被附接到杠杆11上的滚柱,且其外表面即为所述圆形表面。楔块中的切口部23优选被成形从而使得无论杠杆11位于何种位置处,圆形表面13都能与楔块接触。当然,杠杆与楔块之间的连接处还可能以某些其它方式形成。旋转滚柱可被附接到楔块上,且弯曲的支承表面可位于杠杆中。
优选将杠杆锁定表面12设置在杠杆的端部处,这使得杠杆相对于杠杆支承点12具有最大的长度。锁定表面可例如为剪切表面。锁定表面优选相对于支承件12形成的轴是呈径向的。
优选使用楔块支承件24在锁本体中形成第二相对表面22。楔块支承件被附接到锁本体上。第二相对表面22也可被直接形成于锁本体中,但为易于制造的目的,优选还是使用楔块支承件。根据锁的其它部件,楔块支承件可以不同方式成形。图6示出了楔块支承件24的一个实施例。图5A-图5C所示的楔块的实施例包括底部部件25,该底部部件位于楔块支承件24的与顶部部件26相对的侧部上,所述顶部部件包括支承相对表面。包括第一斜面表面19和第二斜面表面20的中间部件27将底部部件与顶部部件连接起来。第二斜面表面20置靠在第二相对表面22上。
图7A-图7C示出了锁定件15的一个实施例。锁定件包括板28,所述板的侧部29可被布置靠在锁定表面上。在该实施例中,锁定件包括被可枢转地支承在锁本体上的滚柱30,所述滚柱包含所述板。侧部优选是弯曲的。当然,在根据本发明的锁中,也可使用被直接连接至螺线管轴的更常规的锁定件。
图8示出了锁定器件的各个部件相对于彼此的位置。该图示出了楔块10是如何靠在本体3上的且示出了具有支承表面13的杠杆的滚柱是如何位于楔块的切口部中而靠在支承相对表面23上的。图9示出了滚柱30的轴承31,该轴承被用作锁定件,且图中还示出了螺线管轴柱塞元件32。该实施例的柱塞元件包括两个螺钉33,任一螺钉被布置以使得螺线管能够使用该螺钉而使滚柱30相对于由轴承形成的轴线随着螺线管轴的线性运动而进行转动。
即使上述实例中的锁装配有螺线管,也可用某种其它致动器如电动马达、压电马达或智能金属致动器来替换该螺线管。智能金属致动器可例如为基于受控磁场的所谓MSM(磁控形状记忆)装置。该磁场可以电动方式受到控制。另一种选择是:在根据本发明的锁中根本不设置任何的电致动器。紧急出口杆可被连接至根据本发明的锁。由于死栓器件减轻了锁定件所承受的外力效应,因此,即使被传送给锁的力由于紧急出口杆的运行而较大,该锁仍是可靠的。
应该注意到:可通过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显然并不限于本文所提到的实例。
因此,可在本发明理念的范围内实施任何具有发明性的实施例。

门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门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门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锁.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门锁包括装配有前罩板(2)和双动式螺栓(4)的锁本体(3)。本发明降低了被传递至所述锁本体中的所述锁定件(5)的外力。外力的减少被布置在两个传送级中。在第一传送级中,使用楔块部件(10)来降低被传送的力,所述楔块部件与杠杆(11)存在传力接触。第二传送级包括杠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