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44163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53947.5

申请日:

2004.08.19

公开号:

CN1586156A

公开日:

2005.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H1/02

主分类号:

A01H1/02

申请人:

浙江大学;

发明人:

吴殿星; 舒庆尧

地址:

310027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韩介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玉米自选系为起始材料,进行种子诱变处理或离体诱变处理,筛选一类可稳定表达、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的转绿型叶色标记的突变体,或以带有叶色标记的玉米突变体为供体,经杂交、回交或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最终得带有叶色标记的玉米自交系。利用该方法选育的带叶色标记玉米,可有效监控杂交玉米的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繁制种辅助去杂、大田生产去杂保纯和简易纯度检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以玉米自选系为材料,进行种子诱变处理或离体诱变处理;
2)种植诱变当代,采取套袋和人工授粉的措施严格自交,混收诱变一代植株的所有种子;
3)种植诱变二代,于幼苗1-3叶凭肉眼直观筛选黄化、叶边缘黄化、叶边缘白化、黄绿色和条纹的叶色变异体,单独移至一处,保留4-6叶可恢复正常绿色的变异单株,进行自交并按单株收获种子;
4)自诱变三代开始,室内外评价叶色标记的表达稳定性,筛选温度钝感型叶色突变体,同时观察叶色标记性状的遗传特性,选择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的叶色突变体;
5)对叶色突变系进行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和杂种优势观察,最终得带有叶色标记的玉米自交系,或继续以带有叶色标记的玉米突变体为供体,经杂交、回交或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最终得带有叶色标记的玉米自交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种子诱变处理是采用物理诱变处理,物理诱变处理的诱变剂为钴-60γ射线或铯-137γ射线,照射的剂量为100~250Gy。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种子诱变处理是采用化学诱变剂处理,化学诱变处理的化学剂为叠氮化钠或甲基磺酸乙酯,其中叠氮化钠处理的剂量为0.5mM~3.0mM,甲基磺酸乙酯处理的剂量为0.05M~0.2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离体诱变处理是采用钴-60和铯-137照射处理愈伤组织,照射的剂量为1~10Gy。

说明书

一种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转绿型叶色标记是一种肉眼就可直接识别的特异性表达的标记性状,不影响转绿后植株的正常生长。若将其与杂交玉米的亲本相结合,就可以在幼苗期有效监控杂交玉米生产的各个过程,并根据真假杂交种叶色的差异,实施去杂保纯措施和开展简易纯度鉴定,保证玉米杂交种的纯度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实现快速、简便、直观鉴定玉米种子的纯度,为生产提供“放心”种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以玉米自选系为材料,进行种子诱变处理或离体诱变处理;
2)种植诱变当代,采取套袋和人工授粉的措施严格自交,混收诱变一代植株的所有种子;
3)种植诱变二代,于幼苗1-3叶凭肉眼直观筛选黄化、叶边缘黄化、叶边缘白化、黄绿色和条纹的叶色变异体,单独移至一处,保留4-6叶可恢复正常绿色的变异单株,进行自交并按单株收获种子;
4)自诱变三代开始,室内外评价叶色标记的表达稳定性,筛选温度钝感型叶色突变体,同时观察叶色标记性状的遗传特性,选择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的叶色突变体;
5)对叶色突变系进行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和杂种优势观察,最终得带有叶色标记的玉米自交系,或继续以带有叶色标记的玉米突变体为供体,经杂交、回交或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最终得带有叶色标记的玉米自交系。
上述的种子诱变处理可以采用各类物理诱变处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物理诱变处理的诱变剂为钴-60γ射线或铯-137γ射线,照射的剂量为100~250Gy。化学诱变处理的化学剂为叠氮化钠或甲基磺酸乙酯,其中叠氮化钠处理的剂量为0.5mM~3.0mM,甲基磺酸乙酯处理的剂量为0.05M~0.2M。所说的离体诱变处理是采用钴-60和铯-137照射处理愈伤组织,照射的剂量为1~10Gy。
以本发明选育方法得到的带有叶色标记玉米具有以下特征:幼苗1-3叶黄化、叶周缘白化、叶周缘黄化、黄绿色、虎斑、条纹,4-6叶可恢复为正常绿色,遗传上携带的叶色标记为一隐性性状,受单核基因控制。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利用该方法选育的带叶色标记玉米,可有效监控杂交玉米的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幼苗期在繁殖和大田生产中实施辅助去杂保纯的措施,并开展简易纯度检测,有助于确保玉米杂交种的纯度。
2、利用该方法选育的带叶色标记玉米,种子生产和经营部门,在收购时和经营过程中方便取样,根据叶色确定种子纯度,解决因种子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责权纠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钴-60γ射线物理诱变玉米自选系黄C选育黄化玉米H-lf1:
取含水量13%的玉米自选系黄C干种子,用钴-60的γ射线辐照处理,照射剂量为常规剂量200Gy。直播诱变当代种子,混收诱变一代植株的种子。混合种植诱变二代群体,当幼苗生长至1-3叶时,筛选可清晰识别黄化的变异体,并按单株收获4-6叶恢复正常绿色的变异体种子。观察黄化突变性状的表达稳定性与遗传控制、带黄化性状植株的农艺性状、品质特性、抗病性和杂种优势,经过反复筛选、淘汰,最终得一个1~3叶期带有黄化标记,第5叶恢复正常绿色,具有优良农艺性状、抗病和杂种优势强的玉米H-lf1。
实施例2
铯-137γ射线物理诱变玉米自选系X178选育叶边缘黄化玉米X-lf1:
取含水量13%的玉米自选系黄C干种子,用铯-137γ射线辐照处理,照射剂量为常规剂量150Gy。直播诱变当代种子,混收诱变一代植株的种子。混合种植诱变二代群体,当幼苗生长至1-3叶时,筛选可清晰识别叶边缘黄化的变异体,并按单株收获4-6叶恢复正常绿色的变异体种子。观察叶边缘黄化突变性状的表达稳定性与遗传控制、带叶边缘黄化性状植株的农艺性状、品质特性、抗病性和杂种优势,经过反复筛选、淘汰,最终得一个1~3叶期带有叶边缘黄化标记,第5叶恢复正常绿色,具有优良农艺性状、抗病和杂种优势强的玉米X-lf1。
实施例3
叠氮化钠化学诱变自选系丹598选育带白色条纹标记玉米D-lf1:
取含水量13%的玉米自选系齐319干种子,室温浸种16小时后,在25℃下以化学诱变剂叠氮化钠处理,处理的剂量为2mM。直播诱变当代种子,混收诱变一代植株的种子。混合种植诱变二代群体,当幼苗生长至1-3叶时,筛选可清晰识别白色条纹的变异体,并按单株收获4-6叶恢复正常绿色的变异体种子。观察白色条纹突变性状的表达稳定性与遗传控制、带白色条纹性状植株的农艺性状、品质特性、抗病性和杂种优势,经过反复筛选、淘汰,最终得一个1~3叶期带有白色条纹标记,第5叶恢复正常绿色,具有优良农艺性状、抗病和杂种优势强的玉米D-lf1。
实施例4
甲基磺酸乙酯化学诱变自选系齐319选育带黄绿色标记玉米Q-lf1:
取含水量13%的玉米自选系齐319干种子,室温浸种20小时后,在25℃下以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处理,处理的剂量为0.1M。直播诱变当代种子,混收诱变一代植株的种子。混合种植诱变二代群体,当幼苗生长至1-3叶时,筛选可清晰识别黄绿色的变异体,并按单株收获4-6叶恢复正常绿色的变异体种子。观察黄绿色突变性状的表达稳定性与遗传控制、带黄绿色植株地农艺性状、品质特性、抗病性和杂种优势,经过反复筛选、淘汰,最终得一个1~3叶期带有黄绿色标记,第5叶恢复正常绿色,具有优良农艺性状、抗病和杂种优势强的玉米Q-lf1。
实施例5
钴-60γ射线离体诱变自选系黄早四选育带叶边缘白化标记玉米H-alf1:
取含水量13%的玉米自选系黄早四干种子,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取用愈伤组织钴-60的γ射线辐照处理,照射剂量为常规剂量5Gy,而后进行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炼苗后移栽诱变当代植株,混收诱变一代植株的种子。混合种植诱变二代群体,当幼苗生长至1-3叶时,筛选可清晰识别叶边缘白化标记的变异体,并按单株收获4-6叶恢复正常绿色的变异体种子。观察叶边缘白化突变性状的表达稳定性与遗传控制、带叶边缘白化性状植株的农艺性状、品质特性、抗病性和杂种优势,经过反复筛选、淘汰,最终得一个1~3叶期带有叶边缘白化标记,第6叶恢复正常绿色,具有优良农艺性状、抗病和杂种优势强的玉米H-alf1。
实施例6
铯-137γ射线离体诱变自选系郑58选育带叶边缘白化标记玉米Z-lf1:
取玉米自选系郑58干种子,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取用愈伤组织铯-137的γ射线辐照处理,照射剂量为常规剂量10Gy,而后进行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炼苗后移栽诱变当代植株,混收诱变一代植株的种子。混合种植诱变二代群体,当幼苗生长至1-3叶时,筛选可清晰识别叶边缘白化标记的变异体,并按单株收获4-6叶恢复正常绿色的变异体种子。观察叶边缘白化突变性状的表达稳定性与遗传控制、带叶边缘白化性状植株的农艺性状、品质特性、抗病性和杂种优势,经过反复筛选、淘汰,最终得一个1~3叶期带有叶边缘白化标记,第6叶恢复正常绿色,具有优良农艺性状、抗病和杂种优势强的玉米Z-lf1。
实施例7
以本发明选育方法得到的黄化标记玉米自选系H-lf1为亲本,通过杂交、回交获得带叶色标记的玉米自选系C-lf1:
以带有黄化标记玉米自选系H-lf1为供体,与自选系昌7-2杂交,人工授粉获得杂种F1。种植杂种F1,开花时与自选系昌7-2回交,获得BC1。种植杂种BC1,混收BC1植株的种子,混合种植BC1F2群体,当幼苗生长至1-3叶时,筛选并保留叶片黄化、4-6叶可转绿的单株,开花时与自选系昌7-2回交,获得BC2F2。如此反复,最终从BC6F2获得总体特性与自选系昌7-2相似、带有叶片黄化可转绿标记的玉米自选系C-lf1。
实施例8
以本发明选育方法得到的叶边缘白化标记玉米自选系Z-lf1为亲本,通过杂交、回交获得带叶色标记的玉米自选系N-lf1:
以带有叶边缘白化标记玉米自选系Z-lf1为供体,与自选系农1145杂交,人工授粉获得杂种F1。种植杂种F1,开花时与自选系农1145回交,获得BC1。种植杂种BC1,混收BC1植株的种子,混合种植BC1F2群体,当幼苗生长至1-3叶时,筛选并保留叶边缘白化、4-6叶可转绿的单株,开花时与自选系农1145回交,获得BC2F2。如此反复,最终从BC6F2获得总体特性与自选系农1145相似、带有叶边缘白化可转绿标记的玉米自选系N-lf1。

一种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有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叶色标记玉米的选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玉米自选系为起始材料,进行种子诱变处理或离体诱变处理,筛选一类可稳定表达、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的转绿型叶色标记的突变体,或以带有叶色标记的玉米突变体为供体,经杂交、回交或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最终得带有叶色标记的玉米自交系。利用该方法选育的带叶色标记玉米,可有效监控杂交玉米的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繁制种辅助去杂、大田生产去杂保纯和简易纯度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