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228096.1
2015.04.30
CN104791887A
2015.07.22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D 13/00申请日:20150430|||公开
F24D13/00
张保忠
林金栋
550009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长江路150号1单元附2号
一种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是由圆周式风轮、电机、发热元件、组成,圆周式风轮由风轮座、风轮叶片、风轮圈组成,在圆周式风轮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的作用下冷空气从进风孔进入,将发热元件所发出的热量从360度圆周方向出风孔吹出。
1. 一种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其特征是:在风轮座4和风轮圈7之间设有多个风轮叶片3组成圆周式风轮,在上导流板1的中部设有进风孔和进风孔网板6,在上导流板1的四周下方设有出风孔和出风孔网板2,在下导流板5的中部设有通孔,在通孔的边缘设有安装电机支架,在下导流板5通孔的四周设有发热元件安装孔和上导流板安装孔,在下导流板5上部安装发热元件9,在下导流板5下部安装电机10,在将圆周式风轮上的风轮座4中部的风轮座连接套8与电机10上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在将上导流板1安装在下导流板5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其特征是:圆周式风轮的出风是360度圆周方向出风。
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整体快速升温取暖效果好的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散热取暖装置虽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这些取暖装置由于设置不够合理出暖风方向都是单向或摇摆出暖风,使得取暖效果差,功能少,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结构不合理取暖效果较差、电资源浪费大的缺点,本发明我们请教了很多专家,专家都说没有理论支持,没有技术支撑不可能实现,但经过我们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多次反复实验得出一种结构简单新颖、造型美观、操作方便、取暖效果好的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本发明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可以广泛运用在各种电暖器、电暖桌上,本发明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由圆周式风轮、电机、发热元件、上导流板、下导流板组成,圆周式风轮由风轮座、风轮叶片、风轮圈组成,在上导流板的中部设有进风孔和进风孔网板,在上导流板的四周下方设有出风孔和出风孔网板,在下导流板的中部设有通孔,在通孔的边缘设有安装电机支架,在下导流板通孔的四周设有发热元件安装孔和上导流板安装孔,在下导流板上部安装发热元件,在下导流板下部安装电机,在将圆周式风轮上的风轮座中部的风轮座连接套与电机轴固定连接,在将上导流板安装在下导流板上,冷空气在电机转动带动圆周式风轮的作用下从进风孔进入吹向发热元件,将热量从上导流板的四周下方的出风孔吹出。 本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圆周式风轮的出风是360度圆周方向出风,解决了取暖器只能单向取暖,而不能360度完方位出暖风的缺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序号及名称:1、上导流板,2、出风孔网板,3、风轮叶片,4、风轮座,5、下导流板,6、进风孔网板,7、风轮圈,8、风轮座连接套,9、发热元件,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3中所示,在风轮座4和风轮圈7之间设有多个风轮叶片3组成圆周式风轮,在上导流板1的中部设有进风孔和进风孔网板6,在上导流板1的四周下方设有出风孔和出风孔 网板2,在下导流板5的中部设有通孔,在通孔的边缘设有安装电机支架,在下导流板5通孔的四周设有发热元件安装孔和上导流板安装孔,在下导流板5上部安装发热元件9,在下导流板5下部安装电机10,在将圆周式风轮上的风轮座4中部的风轮座连接套8与电机10上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在将上导流板1安装在下导流板5上。
《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圆周式散热取暖装置是由圆周式风轮、电机、发热元件、组成,圆周式风轮由风轮座、风轮叶片、风轮圈组成,在圆周式风轮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的作用下冷空气从进风孔进入,将发热元件所发出的热量从360度圆周方向出风孔吹出。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