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轴承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3960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4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57577.X

申请日:

2013.10.31

公开号:

CN104812591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B 35/14申请日:20131031|||公开

IPC分类号:

B60B35/14; F16C19/18; F16C33/62; F16C33/64; F16C35/073; F16D1/06

主分类号:

B60B35/14

申请人:

NTN株式会社

发明人:

平野慎介; 关诚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2-241444 2012.11.01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王小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车轮轴承装置,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防止在端面花键加工期间产生裂缝,所述车轮轴承装置具有改进的耐用性。提供了一种车轮轴承装置,其中,在外接头构件(14)的肩部(19)的端面以及敛缝部(13)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端面花键(19a、13a),这两个端面花键被挤压在一起并且受到拧到轴部(20)的母螺纹(20a)的紧固螺栓(21)的支撑,多列滚动轴承(2)和等速万向接头(3)沿轴方向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允许在其间传递扭矩。在该轴承装置中,敛缝部(13)的端面花键(13a)通过使用敛缝夹具在塑性加工期间与敛缝部(13)同时形成,在端面花键的齿槽(22)的径向最外部上形成有具有预定倾斜角(α)的胸壁(22a),并且所述径向最外部处的齿高被设置为低于其余部分处的齿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轮轴承装置,在该车轮轴承装置内,双列滚动轴承和等速万向接头以可拆卸的方式相结合,
所述双列滚动轴承包括:
外构件,该外构件的外周上一体地形成有待安装在车体上的车体安装凸缘,并且该外构件的内周上一体地形成有双列外滚道表面;
内构件,该内构件包括毂轮和至少一个内圈,所述毂轮的一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车轮安装凸缘,并且在所述毂轮的外周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小径台阶部,所述内圈被压配合到所述毂轮的所述小径台阶部上,在所述内构件的外周形成有待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双列内滚道表面;以及
双列滚动元件,该双列滚动元件以可滚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外构件的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与所述内构件的所述双列内滚道表面之间,
所述内圈借助于通过使所述小径台阶部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形成的敛缝部而被固定成不可轴向移动,并且
所述等速万向接头具有外接头构件,该外接头构件包括杯状口部、形成所述杯状口部的底部的肩部、以及从所述肩部轴向延伸并在内周上形成有母螺纹的轴部,所述杯状口部、所述肩部和所述轴部是一体形成的,
所述外接头构件的所述肩部的端面和所述敛缝部的端面分别形成有端面花键,从而将所述双列滚动轴承和所述等速万向接头以可传递扭矩的方式相结合,
所述车轮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敛缝部的所述端面花键具有这样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比节圆直径更径向靠外处的部分的齿槽的齿高被设置为低于其他部分处的齿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轴承装置,其中,所述敛缝部的所述端面花键是采用敛缝夹具经塑性变形加工与所述敛缝部同时形成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轴承装置,其中,在所述端面花键的所述齿槽的径向最外位置上形成有具有预定倾斜角的胸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轴承装置,其中,所述胸壁的所述预定倾斜角被设置为10°至40°的范围。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轴承装置,其中,在所述端面花键的所述齿槽的径向最外位置上形成有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圆弧形状的胸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轴承装置,其中,所述胸壁的所述预定曲率半径R被设置为2mm≤R≤10mm的范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轴承装置,其中,所述内构件包括毂轮和内圈,所述毂轮的外周形成有待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中的一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内滚道表面,并且所述毂轮还形成有从所述内滚道表面轴向延伸的小径台阶部,并且所述内圈被压入所述毂轮的小径台阶部,所述内圈的外周形成有待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中的另一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内滚道表面;并且,其中,所述毂轮由按重量计包括0.40%至0.80%的碳的中高碳钢形成,并且,将所述毂轮的外周面的如下区域进行高频感应硬化,从而硬化处理为表面硬度在58HRC至64HRC的范围,所述区域包括所述内滚道表面且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内侧基部至所述小径台阶部,而所述敛缝部被维持在具有锻造后的表面硬度的未淬火状态。

说明书

车轮轴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车辆车轮的车轮轴承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各具有车轮轴承和等速万向接头以用于可旋转地支撑安装在独立悬架上的驱动轮(即,FF车辆的前轮、FR或RR车辆的后轮以及4WD车辆的所有车轮)的车轮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汽车等的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不仅需要执行汽车的发动机动力到车轮的传递,而且还需要容许车辆在崎岖不平的道路行驶时的跳跃或转弯期间导致的来自车轮的径向、轴向以及瞬间位移。因此,插入发动机侧与驱动轮侧之间的驱动轴的一端经由滑动型等速万向接头连接到差速齿轮。另一端经由包括固定型等速万向接头的车轮轴承装置连接到驱动轮。
最近,鉴于节省资源或防止污染,已经严格地要求改进燃料消耗。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已经强烈地注意到并期望减轻汽车部件尤其是车轮轴承装置的重量。虽然已经提出了旨在减轻重量的各种车轮轴承装置,但是还强烈地期望降低在汽车组装现场或汽车维修市场中组装和拆卸车轮轴承装置的成本。
图5中示出的车轮轴承装置50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典型示例,并且被形成为包括彼此可拆卸的双列滚动轴承51和等速万向接头52的单元。双列滚动轴承51通常包括外构件53、内构件56以及双列滚珠58、58。更具体地,外构件53具有待安装到车体上的一体形成的车体安装凸缘53b和形成在外构件53的内周上的双列外滚道表面53a、53a。内构件56包括毂轮54和内圈55。更具体地,毂轮54在其一端部上具有用于安装车轮(未示出)的一体形成的车轮安装凸缘54b、待与双列外滚道表面53a、53a中的一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内滚道表面54a以及从内滚道表面54a轴向延伸的小径台阶部54c,内圈55适于被压配合到毂轮54的小径台阶部54c上并且形成有待与双列外滚道表面53a、53a中的另一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内滚道表面55a。双列滚珠58、58布置在外滚道表面与内滚道表面之间并且由保持架57可滚动地保持。 内圈55借助于通过使小径台阶部54c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形成的敛缝部59而被固定为不可轴向移动。此外,敛缝部59的端面形成有与敛缝部59同时形成的端面花键59a。
密封件60、61安装在外构件53与内构件56之间形成的环状开口上,用于防止密封在轴承中的润滑脂泄露并防止雨水或灰尘进入到轴承中。
等速万向接头52包括外接头构件62、接头内圈63、保持架64以及扭矩传递滚珠65。外接头构件62包括杯状口部66、形成杯状口部66的底部的肩部67以及从肩部67轴向延伸的中空轴部68,并且母螺纹68a形成在轴部68的内周上。肩部67的端面形成有端面花键67a。该端面花键67a啮合形成在敛缝部59的端面上的端面花键59a,并且由此来自驱动轴(未示出)的旋转扭矩可以经由等速万向接头52和内构件56传递到车轮安装凸缘54b。
当紧固螺栓69被紧固到等速万向接头52的轴部68的母螺纹68a时,外接头构件62和内构件56的相对的端面花键67a、59a这两者彼此压接触,并且由此可以可拆卸地结合双列滚动轴承51和等速万向接头52。这有助于减轻重量、减小尺寸以及简化车轮轴承组件的组装和拆卸(参见例如下面的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63-184501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如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的这种车轮轴承装置50中,因为敛缝部59的与该敛缝部59同时形成的端面花键59a是以比通常的敛缝程度高的敛缝程度加工的,所以担心在端面花键59a中可能造成裂缝。特别地,端面花键59a的以最高程度执行敛缝的径向最外齿底部处的裂缝产生率可能会增加。
另外,因为端面花键59a的规格需满足汽车制造厂的要求,所以不可能大程度地改变规格,并且由此难以采用用于抑制裂缝产生的自由设计。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经由简单的方式防止在花键形成过程期间产生裂缝并提高车轮轴承装置的耐用性的车轮轴承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轮轴承装置,在该车轮轴承装置内,双列滚动轴承和等速万向接头以可拆卸的方式相结合,所述双列滚动轴承包括:外构件,该外构件的外周上形成有待安装在车体上的车体安装凸缘,并且该外构件的内周上形成有双列外滚道表面;内构件,该内构件包括毂轮和至少一个内圈,所述毂轮的一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车轮安装凸缘并且所述毂轮还一体地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小径台阶部,所述内圈被压配合到所述毂轮的所述小径台阶部上,所述内构件形成有待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双列内滚道表面;以及双列滚动元件,该双列滚动元件以可滚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外构件的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与所述内构件的所述双列内滚道表面之间;所述内圈借助于通过使所述小径台阶部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形成的敛缝部而被固定成不可轴向移动;所述等速万向接头具有外接头构件,该外接头构件包括杯状口部、形成所述杯状口部的底部的肩部以及从所述肩部轴向延伸并在内周上形成有母螺纹的轴部,所述杯状口部、所述肩部和和所述轴部是一体形成的;并且所述外接头构件的所述肩部的端面和所述敛缝部的端面分别形成有端面花键,从而将所述双列滚动轴承和所述等速万向接头以可传递扭矩的方式结合,所述车轮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敛缝部的所述端面花键具有这样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比节圆直径更径向靠外处的部分的齿槽的齿高被设置为低于其他部分处的齿高。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的车轮轴承装置,因为外接头构件的肩部的端面和敛缝部的端面分别形成有端面花键以将双列滚动轴承和等速万向接头以可传递扭矩的方式相结合,并且敛缝部的端面花键具有这样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比节圆直径更径向靠外处的部分的齿槽的齿高被设置为低于其他部分处的齿高,所以可以提供这样一种车轮轴承装置:该车轮轴承装置可以确保端面花键的节圆直径(PCD)上诸如外形、尺寸等的质量,并且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改进车轮轴承装置的耐用性,防止在端面花键上产生裂缝。
优选的是,如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所述敛缝部的所述端面花键是采用敛缝夹具经由据塑性变形加工与所述敛缝部同时形成的。这使得可以减少加工步骤,并因此降低制造成本。
优选的是,如权利要求3所限定的,在所述端面花键的所述齿槽的径向最外位置 上形成有具有预定倾斜角的胸壁。
还优选的是,如权利要求4所限定的,所述胸壁的所述预定倾斜角被设置为10°至40°的范围。这使得可以避免端面花键之间的相互干涉,并且可以有效减小敛缝加工期间产生的应力,由此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优选的是,如权利要求5所限定的,在所述端面花键的所述齿槽的径向最外位置上形成有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圆弧形状的胸壁。
优选的是,如权利要求6所限定的,所述胸壁的所述预定曲率半径被设置为在2mm≤R≤10mm的范围内。这使得可以避免端面花键之间的相互干涉,并且可以有效减小敛缝加工期间产生的应力,由此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还优选的是,如权利要求7所限定的,所述内构件包括毂轮和内圈,所述毂轮的外周形成有待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中的一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内滚道表面,并且所述毂轮还形成有从所述内滚道表面轴向延伸的小径台阶部,并且所述内圈被压入所述毂轮的小径台阶部,所述内圈的外周形成有待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中的另一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内滚道表面;并且,其中,所述毂轮由按重量计包括0.40%至0.80%的碳的中高碳钢形成,并且,将所述毂轮的外周面的如下区域进行高频感应硬化,从而硬化处理为表面硬度在58HRC至64HRC的范围,所述区域包括所述内滚道表面且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内侧基部至所述小径台阶部,而所述敛缝部被维持在具有锻造后的表面硬度的未淬火状态。这使得可以给予小径台阶部充分的机械强度以抵抗施加于车轮安装凸缘的旋转弯曲载荷,并由此可以提高小径台阶部的抗微动磨损特性,而且还可以在敛缝加工期间顺利地执行塑性敛缝加工,而不造成任何微小裂缝的产生。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轮轴承装置,因为其包括:外构件,该外构件的外周上形成有待安装在车体上的车体安装凸缘,并且该外构件的内周上形成有双列外滚道表面;内构件,该内构件包括毂轮和至少一个内圈,所述毂轮的一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车轮安装凸缘并且所述毂轮还一体地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小径台阶部,所述内圈被压配合到所述毂轮的所述小径台阶部上,所述内构件形成有待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双列内滚道表面;以及双列滚动元件,该双列滚动元件以可滚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外构件的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与所述内构件的所述双列内滚道表面之间;所述内圈借助于 通过使所述小径台阶部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形成的敛缝部而被固定成不可轴向移动;所述等速万向接头具有外接头构件,该外接头构件包括杯状口部、形成所述杯状口部的底部的肩部以及从所述肩部轴向延伸并在内周上形成有母螺纹的轴部,所述杯状口部、所述肩部和和所述轴部是一体形成的;并且所述外接头构件的所述肩部的端面和所述敛缝部的端面分别形成有端面花键,从而将所述双列滚动轴承和所述等速万向接头以可传递扭矩的方式结合,所述车轮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敛缝部的所述端面花键具有这样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比节圆直径更径向靠外处的部分的齿槽的齿高被设置为低于其他部分处的齿高,所以可以提供这样一种车轮轴承装置:该车轮轴承装置可以确保端面花键的节圆直径(PCD)上诸如外形、尺寸等的质量,并且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改进车轮轴承装置的耐用性,防止在端面花键上产生裂缝。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车轮轴承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纵剖面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端面花键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示出了沿着图1的III-III线截取的正视图;
图4是示出了图2的端面花键的修改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车轮轴承装置的纵剖面图;以及
图6是示出了图5的端面花键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是一种车轮轴承装置,在该车轮轴承装置内,双列滚动轴承和等速万向接头以可拆卸的方式相结合,所述双列滚动轴承包括:外构件,该外构件的外周上形成有待安装在车体上的车体安装凸缘,并且该外构件的内周上形成有双列外滚道表面;内构件,该内构件包括毂轮和内圈,所述毂轮的一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车轮安装凸缘,所述毂轮还一体地形成有待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中的一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内滚道表面以及从所述内滚道表面轴向延伸的小径台阶部,所述内圈被压配合到所述毂轮的所述小径台阶部上,所述内圈形成有待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中的另一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内滚道表面;以及双列滚动元件,该双列滚动元件以可滚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外构件的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与所述内构件的所述 双列内滚道表面之间;所述内圈借助于通过使所述小径台阶部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形成的敛缝部而被固定成不可轴向移动;所述等速万向接头具有外接头构件,该外接头构件包括杯状口部、形成所述杯状口部的底部的肩部以及从所述肩部轴向延伸并在内周上形成有母螺纹的轴部,所述杯状口部、所述肩部和和所述轴部是一体形成的;并且所述外接头构件的所述肩部的端面和所述敛缝部的端面分别形成有端面花键,这两个端面花键经由紧固到所述轴部的所述母螺纹的紧固螺栓彼此压接触,以将所述双列滚动轴承和所述等速万向接头以可传递扭矩和可轴向拆卸的方式相结合,所述车轮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敛缝部的所述端面花键是采用敛缝夹具经由塑性变形加工与敛缝部同时形成的,在所述端面花键的齿槽的径向最外位置上形成有具有预定倾斜角的胸壁,并且径向最外部处的齿高被设置为低于其他部分处的齿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车轮轴承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纵剖面图,图2是示出了图1的端面花键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截取的正视图,并且图4是示出了图2的端面花键的修改例的局部放大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在车轮轴承装置被安装在车体上的情况下,术语“外侧”限定位于车体外侧的那一侧(图1中的左边),而术语“内侧”限定位于车体内侧的那一侧(图1中的右边)。
该车轮轴承装置是其内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有毂轮1、双列滚动轴承2以及等速万向接头3的所谓的“第三代”型。
双列滚动轴承2包括外构件7、内构件8以及双列滚动元件(滚珠)9、9。外构件7由包括按重量计0.40%至0.80%的碳的诸如S53C等的中高碳钢形成,外构件在其外周上一体地形成有车体安装凸缘7b且在其内周上一体地形成有双列外滚道表面7a、7a。至少双列外滚道表面7a、7a经由高频感应硬化进行硬化,以具有58HRC至64HRC的表面硬度。
内构件8包括毂轮1和内圈5。毂轮1一体地形成有待与双列外滚道表面7a、7a中的一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内滚道表面1a,并且内圈5形成有待与双列外滚道表面7a、7a中的另一列外滚道表面对置设置的内滚道表面5a。双列滚动元件9、9布置在外构件7的双列外滚道表面7a、7a与内构件8的双列内滚道表面1a、5a之间, 并由保持架10、10可滚动地保持。
密封件11、12安装在形成在外构件7与内构件8之间的环状开口上,用于防止密封在轴承中的润滑脂泄露并防止雨水或灰尘进入到轴承中。
毂轮1在其外侧端上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安装车轮(未示出)的车轮安装凸缘4,并且毂轮还形成有从内滚道表面1a轴向延伸的小径台阶部1b。内圈5布置在小径台阶部1b上并借助于通过使小径台阶部1b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形成的敛缝部13而被固定成在预应力状态下相对于毂轮1不可轴向移动。
毂轮1由包括按重量计0.40%至0.80%的碳的诸如S53C等的中高碳钢形成,并经由高频感应硬化进行硬化,以在从车轮安装凸缘4的内侧基部4a至包括内滚道表面1a的小径台阶部1b的区域上具有58HRC至64HRC的表面硬度。敛缝部13被维持在具有锻造后的表面硬度的未淬火状态。这使得能够给予充分的机械强度以抵抗施加于车轮安装凸缘4的旋转弯曲载荷,并由此改进上面配合内圈5的小径台阶部1b的抗微动磨损特性,还使得能够在不造成任何裂缝的情况下进行敛缝部13的塑性变形加工。
内圈5和滚动元件9由诸如SUJ2等的高碳铬钢形成,并且其芯部进行浸渍硬化为具有60HRC至64HRC的硬度。虽然这里示出了由利用滚珠作为滚动元件9的双列角接触滚珠轴承2形成的车轮轴承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轴承,并且可以是利用圆锥滚子作为滚动元件9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等速万向接头3包括外接头构件14、接头内圈15、保持架16以及扭矩传递滚珠17。外接头构件14包括杯状口部18、形成杯状口部18的底部的肩部19以及从肩部19轴向延伸的中空轴部20,并且母螺纹20a形成在轴部20的内周上。另外,弯轨槽18a、15a分别形成在杯状口部18的内周上和接头内圈15的外周上。外接头构件14由包括按重量计0.40%至0.80%的碳的诸如S53C等的中高碳钢形成,并且弯轨槽18a经由高频感应硬化进行硬化,以具有58HRC至64HRC的表面硬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外接头构件14的肩部19的端面形成有端面花键19a。另一方面,敛缝部13的端面形成有与敛缝部13同时形成并适于与形成在外接头构件14的肩部19上的端面花键19a啮合的端面花键13a。这使得能够减少加工步骤,并因此降低制造成本。当紧固螺栓21紧固到等速万向接头3的轴部20的母螺纹20a时,外接头构件14的肩部19和毂轮1的敛缝部13的相对的端面花键19a、13a这两者彼此 压接触,并且由此可以可拆卸地结合双列滚动轴承2和等速万向接头3。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使用敛缝夹具(未示出)经由塑性变形加工并且与敛缝部13同时形成的端面花键13a中,比节圆直径(PCD)更径向靠外处的齿高HO(即,径向最外部处的齿槽22的齿高HO)被设置为低于其他部分处的齿高H(HO<H),其中,“其他部分处的齿高H”是指从平行于比PCD更径向靠内处的齿槽并且穿过齿顶点P的“A”线到齿槽的距离(最大齿高:H)。更具体地,齿高HO(从“A”线到齿槽的距离:HO)通过设置胸壁22a而被降低,在胸壁22a中,比端面花键13a的PCD更径向靠外处的齿槽22不是直的且以角α倾斜。这使得可以提供这样一种车轮轴承装置:该车轮轴承装置可以确保端面花键13a的节圆直径(PCD)上诸如外形、尺寸等的质量,并且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改进车轮轴承装置的耐用性,防止在端面花键13a上产生裂缝。
因为担心如果倾斜角α超过40°,则胸壁22a可能会与其配合的端面花键19a发生干涉,另一方面,如果倾斜角α小于10°,则机加工过程期间由应力减小带来的效果会大大减弱,所以胸壁22a的倾斜角α被设置为10°至40°的范围。
图4示出了图2的修改例。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类似,端面花键23a经由敛缝夹具(未示出)与敛缝部23同时形成,并且也被形成为使得径向最外部处的齿高HO小于其他部分处的齿高H(HO<H)。更具体地,径向最外部处的齿高HO通过在比端面花键23a的PCD更径向靠外处的齿槽24上设置圆弧形(非直形)胸壁24a而被降低。这使得可以确保端面花键23a的PCD上诸如外形、尺寸等的质量,并且可以经由简单的方式防止在端面花键23a上产生裂缝。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担心如果胸壁24a的曲率半径R小于2mm,则胸壁24a可能会与其配合的端面花键19a发生干涉,另一方面,如果胸壁24a的曲率半径R超过10mm,则机加工过程期间由应力减小带来的效果会大大减弱,所以胸壁24a的曲率半径R被设置为2mm≤R≤10mm的范围。
已经参照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显而易见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并理解之前的详细描述时会想到修改和替换。本发明旨在被构造为包括在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这种替换和修改。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这样的车轮轴承装置,在这种车轮轴承装置中,具有毂轮的双列滚动轴承和等速万向接头经由端面花键以可拆卸的方式相结合。
附图标记
1:                毂轮
1a、5a:           内滚道表面
1b:               小径台阶部
2:                双列滚动轴承
3:                等速万向接头
4:                车轮安装凸缘
4a:               车轮安装凸缘的内侧基部
5:                内圈
7:                外构件
7a:               外滚道表面
7b:               车体安装凸缘
8:                内构件
9:                滚动元件
10:               保持架
11、12:           密封件
13、23:           敛缝部
13a、19a、23a:    端面花键
14:               外接头构件
15:               接头内圈
16:               保持架
15a、18a:         轨槽
17:               扭矩传递滚珠
18:               口部
19:               肩部
20:               轴部
20a:              母螺纹
21:               紧固螺栓
22、24:           齿槽
22a、24a:         胸壁
50:               车轮轴承装置
51:               双列滚动轴承
52:               等速万向接头
53:               外构件
53a:              外滚道表面
53b:              车体安装凸缘
54:               毂轮
54a、55a:         内滚道表面
54b:              车轮安装凸缘
54c:              小径台阶部
55:               内圈
56:               内构件
57:               保持架
58:               滚珠
59:               敛缝部
59a、67a:         端面花键
60、61:           密封件
62:               外接头构件
63:               接头内圈
64:               保持架
65:               扭矩传递滚珠
66:               口部
67:               肩部
68:               轴部
68a:              母螺纹
69:               紧固螺栓
H:                端面花键的齿高
HO:               端面花键的径向最外部处的齿高
PCD:              端面花键的节圆直径
R:                胸壁的曲率半径
α:               胸壁的倾斜角

车轮轴承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车轮轴承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车轮轴承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轮轴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轮轴承装置.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车轮轴承装置,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防止在端面花键加工期间产生裂缝,所述车轮轴承装置具有改进的耐用性。提供了一种车轮轴承装置,其中,在外接头构件(14)的肩部(19)的端面以及敛缝部(13)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端面花键(19a、13a),这两个端面花键被挤压在一起并且受到拧到轴部(20)的母螺纹(20a)的紧固螺栓(21)的支撑,多列滚动轴承(2)和等速万向接头(3)沿轴方向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