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5867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5867A21申请号201410420405022申请日20140825A01K61/0020060171申请人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26600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镇工业园区长江路88号72发明人卢枳伸徐海荣54发明名称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涉及食品养殖,具体涉及一种海参的池塘保苗方法。所述保苗方法的步骤为,第一步在海参池塘的塘口中放入尼龙废网作为海参苗的附着基。第二步用绳索将上述附着基穿起,与漂浮物连接作为一组。第三步在上述附着基上方设置液体饵料投喂管。第四。
2、步上述附着基的底部设有增氧盘管。第五步在投喂饵料的同时开启增氧机。有益效果在于,充分的利用黄海中富有的海泥;附着基的苗附着上容易,饵料充足;海参苗的长势快于传统育苗10;第四,减少建设保苗车间费用与人工费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5867ACN104145867A1/1页21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苗方法的步骤为,第一步在海参池塘的塘口中放入尼龙废网作为海参苗的附着基(3);第二步用绳索将上述附着基(3)穿起,与漂浮物连接作为一组;第三步在上述附。
3、着基(3)上方设置液体饵料投喂管(1);第四步上述附着基(3)的底部设有增氧盘管(2);第五步在投喂饵料的同时开启增氧机(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饵料投喂管(1)为直径4060MM的PVC管,所述液体饵料投喂管(1)的管壁设有投饵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基(3)以每平方米三到八组呈矩形阵列状分布于所述池塘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盘管(2)设于每四个所述附着基(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基(3)为。
4、串连而成的扇贝。权利要求书CN104145867A1/2页3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养殖,具体涉及一种海参的池塘保苗方法。背景技术0002海参育苗包括浮游期和板上附着期,从上板20天后,至参苗剥离即属于保苗期。保苗期恰值高温,水温通常在2230左右,时间持续2到3个月。此期间经常出现病害迹象,导致参苗涨势缓慢甚至成活率明显下降。0003近年来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保苗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但传统的保苗方法成本很大,也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所述保苗方法的步骤为,第一步在海参池。
5、塘的塘口中放入尼龙废网作为海参苗的附着基。0005第二步用绳索将上述附着基穿起,与漂浮物连接作为一组。0006第三步在上述附着基上方设置液体饵料投喂管。0007第四步上述附着基的底部设有增氧盘管。0008第五步在投喂饵料的同时开启增氧机。0009进一步,所述液体饵料投喂管为直径4060MM的PVC管,所述液体饵料投喂管的管壁设有投饵孔。0010进一步,所述附着基以每平方米三到八组呈矩形阵列状分布于所述池塘中。0011进一步,所述增氧盘管设于每四个所述附着基的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处。0012进一步,所述附着基为串连而成的扇贝。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充分的利用黄海中富有的海泥;第二,。
6、附着基的苗附着上容易,饵料充足;第三,海参苗的长势快于传统育苗10;第四,减少建设保苗车间费用与人工费用。附图说明0014图1为本发明所述池塘的俯瞰示意图。0015图2为本发明所述池塘的铅直方向剖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7图1、图2中液体饵料投喂管1、增氧盘管2、附着基3、增氧机4。0018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所述保苗方法的步骤为,第一步在海参池塘的塘口中放入尼龙废网或是扇贝附着基3用绳连成串作为海参苗的附着基3。0019第二步用绳索将上述附着基3穿起,与漂浮物连接作为一组。说明书CN104145867A2/2页40020第三步为了。
7、方便投喂饵料,在上述附着基3上方设置液体饵料投喂管1。0021第四步为了保证池塘的含氧量,在上述附着基3的底部设有增氧盘管2。0022第五步在投喂饵料的同时开启增氧机4;一方面可以提高含氧量,一方面可以搅动饵料使饵料,可以均匀的挂在附着基3上,减少饵料的浪费。0023液体饵料投喂管1采用直径4060MM的PVC管,液体饵料投喂管1的管壁设有投饵孔。0024附着基3以每平方米三到八组呈矩形阵列状分布于池塘中。0025增氧盘管2设于每四个所述附着基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处。0026实施的时间浮游幼体经过610天的培育,当发育到耳状幼体后期、幼虫体长8001000M、幼体左右水体腔及五对球状体发育完整、幼体体长急剧收缩为原来的,此时耳状幼体将变态为樽形幼体。樽形幼体起初仍能活泼游动,但到后期将很快转入底层变态为五触手幼体当樽形幼体达到3050以上应及时投放附着基。说明书CN104145867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45867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4586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