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85357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1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31372.2

申请日:

2014.07.11

公开号:

CN104153053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1G 19/24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G 19/24申请日:20140711|||公开

IPC分类号:

D01G19/24

主分类号:

D01G19/24

申请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发明人:

赵春花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3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林君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应用在CM500型精梳机中,为肋板型结构,分布有加强筋及孔洞,支撑墙板上还开设有两个方形孔洞,分别位于右上角及左下角位置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开设的两个方形孔的位置是斜对着的,第一个方形孔的位置在右上角,第二个方形孔的位置在左下角,从而使得精梳机墙板的最大动态应力降低了2/3。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应用在CM500型精梳机中,为肋板型结构,分布有加强筋及孔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墙板上还开设有两个方形孔洞,分别位于右上角及左下角位置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孔的边长比为0.9-1.1,孔的长和宽基本相等以减小动态应力及观察和管路穿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孔的孔角半径是方形孔边长的0.2-0.5,最大限度减小动态应力。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其特征在于,两方形孔纵向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左右两侧肋条距离的0.37-0.4,两方形孔横向之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上下两肋条距离的0.13-0.15,在保证两孔距离两边的距离不至于引起应力集中的情况下,两孔之间的距离都应尽量远。

说明书

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梳机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
背景技术
棉纺工程中精梳是提高成纱质量的关键工序。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成纱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精梳工序的地位比过去显得更加重要,研究高效能精梳机成为棉纺织机械的重要课题。在精梳机中存在大量诸如高速往复摆动的钳板组件的类似部件,它们会产生巨大冲击力、振动和噪音。因此,它们的支撑件一精梳机墙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精梳机具有复杂的运动形式,墙板承受来自这些复杂运动产生的振动力和振动力矩。随着精梳机主轴转速的不断提高,墙板承受的动载强度在不断的提高,又因为墙板上分布着各个方向的加强筋和形状各异的孔洞,从而使其存在严重的动应力集中问题。
申请号为20052007169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精梳机墙板结构,墙板相互平行直立,该墙板为肋板结构,墙板下端通过连接底座两两相互定位连接,墙板上部位置则相互支撑连接有连接撑杆,所述连接底座采用箱式结构,连接底座两端的底座定位面与墙板底端的墙板定位面相互贴合定位,但是该种墙板结构也没有解决应力集中的问题,严重的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两方形孔的位置。本申请,对两方形孔的位置以及孔的结构尺寸进行了重新设计。两方形孔的相对位置原先是左上右下的布局,本申请是左下右上的布局,并且两方形孔的距离设计得尽量远一点。同时对方形孔本身的边长比和倒角半径进行了优化。本申请之设计的动应力集中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降低应力的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应用在CM500型精梳机中,尺寸为高度1050mm、宽度970mm、厚度35mm,为肋板型结构,分布有加强筋及孔洞,所述的支撑墙板上还开设有两个方形孔洞,分别位于右上角及左下角位置处。
所述的方形孔的边长比为0.9-1.1,即孔的长和宽基本相等时,一方面能减小动态应力,另一方面便于观察和管路穿行。
所述的方形孔的孔角半径是方形孔边长的0.2-0.5,则已达到了最大限度减小动态应力的目的。
两个方形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两方形孔纵向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左右两侧肋条距离的0.37-0.4,两方形孔横向之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上下两肋条距离的0.13-0.15,在保证两孔距离两边的距离不至于引起应力集中的情况下,两孔之间的距离都应尽量远。
在工程结构中,为了便于管路穿行和观察内部结构,经常会出现矩形孔洞的形式,由此引起应力集中问题。矩形孔洞的应力集中影响因素有:零件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材料性质、受载时间、载荷波形等。本申请指出原先精梳机支撑墙板矩形孔洞的不合理的布置以及几何尺寸,是造成其应力集中严重的主要原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支撑墙板上开设的两个方形孔进行重新设计,包括方形孔的边长比、孔角半径、方形孔的相对位置,在模拟的实际工况下,使得精梳机墙板的最大动态应力降低了2/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方形孔、2为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其结构如图1所示,可以应用在CM500型精梳机中,尺寸为高度1050mm、宽度970mm、厚度35mm,为肋板型结构,分布有加强筋及孔洞,在支撑墙板上还开设有两个方形孔洞,分别位于右上角及左下角 位置处。
方形孔的边长比为0.9-1.1,即孔的长和宽基本相等,在本实施例中,方形孔的边长比为1,这样一方面能减小动态应力,另一方面便于观察和管路穿行。。方形孔的孔角半径是孔边长的0.2-0.5,本实施例中是0.2,已达到了最大限度减小动态应力的目的。两方形孔纵向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左右两侧肋条距离的0.37-0.4,两方形孔横向之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上下两肋条距离的0.13-0.15,在保证两孔距离两边的距离不至于引起应力集中的情况下,两孔之间的距离都应尽量远。本发明通过对支撑墙板上开设的两个方形孔进行重新设计,包括方形孔的边长比、孔角半径、方形孔的相对位置,在模拟的实际工况下,使得精梳机墙板的最大动态应力降低了2/3。

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305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3053A21申请号201410331372222申请日20140711D01G19/2420060171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地址201620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333号72发明人赵春花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代理人林君如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应用在CM500型精梳机中,为肋板型结构,分布有加强筋及孔洞,支撑墙板上还开设有两个方形孔洞,分别位于右上角及左下角位置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开设的两个方形孔的位置是斜对着。

2、的,第一个方形孔的位置在右上角,第二个方形孔的位置在左下角,从而使得精梳机墙板的最大动态应力降低了2/3。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3053ACN104153053A1/1页21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应用在CM500型精梳机中,为肋板型结构,分布有加强筋及孔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墙板上还开设有两个方形孔洞,分别位于右上角及左下角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孔的边长比为0911,孔的长和宽基本相等以减小动。

3、态应力及观察和管路穿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孔的孔角半径是方形孔边长的0205,最大限度减小动态应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其特征在于,两方形孔纵向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左右两侧肋条距离的03704,两方形孔横向之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上下两肋条距离的013015,在保证两孔距离两边的距离不至于引起应力集中的情况下,两孔之间的距离都应尽量远。权利要求书CN104153053A1/2页3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梳机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背景技术0002棉纺工程中。

4、精梳是提高成纱质量的关键工序。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成纱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精梳工序的地位比过去显得更加重要,研究高效能精梳机成为棉纺织机械的重要课题。在精梳机中存在大量诸如高速往复摆动的钳板组件的类似部件,它们会产生巨大冲击力、振动和噪音。因此,它们的支撑件一精梳机墙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精梳机具有复杂的运动形式,墙板承受来自这些复杂运动产生的振动力和振动力矩。随着精梳机主轴转速的不断提高,墙板承受的动载强度在不断的提高,又因为墙板上分布着各个方向的加强筋和形状各异的孔洞,从而使其存在严重的动应力集中问题。0003申请号为20052007169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精梳机墙板结构,墙板相互平行直立,。

5、该墙板为肋板结构,墙板下端通过连接底座两两相互定位连接,墙板上部位置则相互支撑连接有连接撑杆,所述连接底座采用箱式结构,连接底座两端的底座定位面与墙板底端的墙板定位面相互贴合定位,但是该种墙板结构也没有解决应力集中的问题,严重的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两方形孔的位置。本申请,对两方形孔的位置以及孔的结构尺寸进行了重新设计。两方形孔的相对位置原先是左上右下的布局,本申请是左下右上的布局,并且两方形孔的距离设计得尽量远一点。同时对方形孔本身的边长比和倒角半径进行了优化。本申请之设计的动应力集中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降低应力的新型结构。

6、的精梳机支撑墙板。000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6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应用在CM500型精梳机中,尺寸为高度1050MM、宽度970MM、厚度35MM,为肋板型结构,分布有加强筋及孔洞,所述的支撑墙板上还开设有两个方形孔洞,分别位于右上角及左下角位置处。0007所述的方形孔的边长比为0911,即孔的长和宽基本相等时,一方面能减小动态应力,另一方面便于观察和管路穿行。0008所述的方形孔的孔角半径是方形孔边长的0205,则已达到了最大限度减小动态应力的目的。0009两个方形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两方形孔纵向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左右两侧肋条距离的03704,两方形孔。

7、横向之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上下两肋条距离的013015,在保证两孔距离两边的距离不至于引起应力集中的情况下,两孔之间的距离都应尽量远。0010在工程结构中,为了便于管路穿行和观察内部结构,经常会出现矩形孔洞的形式,说明书CN104153053A2/2页4由此引起应力集中问题。矩形孔洞的应力集中影响因素有零件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材料性质、受载时间、载荷波形等。本申请指出原先精梳机支撑墙板矩形孔洞的不合理的布置以及几何尺寸,是造成其应力集中严重的主要原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支撑墙板上开设的两个方形孔进行重新设计,包括方形孔的边长比、孔角半径、方形孔的相对位置,在模拟的实际工况下,使得精梳。

8、机墙板的最大动态应力降低了2/3。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1为方形孔、2为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14实施例0015一种新型结构的精梳机支撑墙板,其结构如图1所示,可以应用在CM500型精梳机中,尺寸为高度1050MM、宽度970MM、厚度35MM,为肋板型结构,分布有加强筋及孔洞,在支撑墙板上还开设有两个方形孔洞,分别位于右上角及左下角位置处。0016方形孔的边长比为0911,即孔的长和宽基本相等,在本实施例中,方形孔的边长比为1,这样一方面能减小动态应力,另一方面便于观察和管路穿行。方形孔的孔角半径是孔边长的0205,本实施例中是02,已达到了最大限度减小动态应力的目的。两方形孔纵向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左右两侧肋条距离的03704,两方形孔横向之间的距离是两方形孔上下两肋条距离的013015,在保证两孔距离两边的距离不至于引起应力集中的情况下,两孔之间的距离都应尽量远。本发明通过对支撑墙板上开设的两个方形孔进行重新设计,包括方形孔的边长比、孔角半径、方形孔的相对位置,在模拟的实际工况下,使得精梳机墙板的最大动态应力降低了2/3。说明书CN104153053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5305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