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34223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3506.5

申请日:

2014.08.06

公开号:

CN104162241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2C 3/07申请日:20140806|||公开

IPC分类号:

A62C3/07

主分类号:

A62C3/07

申请人:

中汽客汽车零部件(厦门)有限公司

发明人:

洪清泉; 钟发炫; 陈金浩

地址: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杏林中亚城锦亭北路26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连耀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包括:水雾喷洒装置,其包括储水箱、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一水雾喷头,第一水雾喷头安装于客车的内侧顶部,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接储水箱;该储水箱连接有动力机构;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包括水雾灭火机构和/或气体灭火机构,水雾灭火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管道和第二水雾喷头,第二水雾喷头安装于客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储水箱或另一储水箱;气体灭火机构包括连接有开启机构并装有气体灭火剂的灭火剂容器、灭火剂输送管道和灭火剂喷嘴,灭火剂喷嘴安装于客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灭火剂输送管道连接灭火剂容器;启动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启动按钮和/或火灾探测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雾喷洒装置,该水雾喷洒装置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水剂的储水箱、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一水雾喷头,第一水雾喷头安装于客车的内侧顶部,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接储水箱;该储水箱连接有用于驱动水剂输出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连接下述主控器的输出;
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包括水雾灭火机构和/或气体灭火机构,其中,水雾灭火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管道和第二水雾喷头,第二水雾喷头布置于客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储水箱或连接另一储水箱,该另一储水箱连接有动力机构;气体灭火机构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气体灭火剂的灭火剂容器、灭火剂输送管道和灭火剂喷嘴,灭火剂喷嘴布置于客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灭火剂输送管道连接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该灭火剂容器安装有开启机构,该开启机构连接下述主控制器的输出;
启动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接收的信号进行响应并输出控制信号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启动按钮和/或火灾探测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属水雾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的底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抽水泵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水雾灭火机构和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和所述灭火剂喷嘴分别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抽水泵和第一电控阀门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灭火剂喷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的底部;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 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抽水泵和第一电控阀门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属水雾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的底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水雾灭火机构和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和所述灭火剂喷嘴分别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灭火剂喷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示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瓶还设有另一出气口,该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压力气体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剂容器和储气瓶还分别设有另一出气口,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所述储气瓶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压力气体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还与安装于客车并用于击破车窗玻璃的自动爆玻器,以及客车的车门开启系统相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喷头为多个,该多个水雾喷头排成至少一排,并沿客车顶面的长轴方向布置。

说明书

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防护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公共汽车人为纵火事件或者是易燃易爆物引发的火灾事件,造成群体性的伤害严重威胁着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客车在运行过程中本身属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其空气流动性、人员密集程度、疏散的难易程度、燃烧物类型、着火区域、灭火难度等均有别于固定的公共空间,因而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后果不堪设想。虽然,目前的客车内饰品都采用了阻燃物,但阻燃物不等于不燃,而阻燃物一旦燃烧起来,由于其燃烧的相对困难,必定因为不完全燃烧产生烟尘,而一般火灾中,人员的死亡大部分都是因为被烟尘呛到,真正死于燃烧的比例则相对要低。由于客车的特性决定了一旦发生火情,不可能和公共空间一样可以快速地获得常见的水、沙土等简易有效的灭火资源,而由于人员的拥挤性,也造成即便车上备有手持式的灭火器,也不可能及时把灭火器运送到着火区域进行灭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可在客车意外发生火灾时,对客车实施有效灭火和除烟降温,为客车人员争取足够的逃生时间和逃生空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包括:
水雾喷洒装置,该水雾喷洒装置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水剂的储水箱、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一水雾喷头,第一水雾喷头安装于客车的内侧顶部,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接储水箱;该储水箱连接有用于驱动水剂输出的动力机构;
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包括水雾灭火机构和/或气体灭火机构,其中,水雾灭火机构包 括第二输送管道和第二水雾喷头,第二水雾喷头布置于客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储水箱或连接另一储水箱,该另一储水箱连接有动力机构;气体灭火机构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气体灭火剂的灭火剂容器、灭火剂输送管道和灭火剂喷嘴,灭火剂喷嘴布置于客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灭火剂输送管道连接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该灭火剂容器安装有开启机构;
启动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接收的信号进行响应并输出控制信号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启动按钮和/或火灾探测器。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属水雾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抽水泵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水雾灭火机构和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和所述灭火剂喷嘴分别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抽水泵和第一电控阀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灭火剂喷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抽水泵和第一电控阀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属水雾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水雾灭火机构和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和所述灭火剂喷嘴分别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 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灭火剂喷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瓶还设有另一出气口,该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压力气体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剂容器和储气瓶还分别设有另一出气口,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所述储气瓶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压力气体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还与安装于客车并用于击破车窗玻璃的自动爆玻器,以及客车的车门开启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雾喷头为多个,该多个水雾喷头排成至少一排,并沿客车顶面的长轴方向布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灭火装置对客车车厢中下部的着火源头或是主要着火区域进行快速有效的扑灭(全淹没),使客车车厢内的大部分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采用水雾喷洒装置形成的水雾作为客车内除烟降温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作为扑灭或者抑制人们身上的少量余火的手段,从中有效控制因为火情的发生而造成的车厢内的局部高温,迅速的将温度降低到人体可以承受的程度以避免高温伤害,同时去除大量烟雾,避免客车人员逃生时视线受阻,因而,本发明至少能够控制大部分火情,并及时对客车内部进行除烟降温,为车内人员争取足够的逃生时间和空间,从中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可见可触的水雾也能给客车车厢内的人员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安慰,降低恐慌心态,从而有利于人员有序的从逃生通道 撤离车厢;
2、由于本发明的灭火装置优选可采用气体灭火机构,且气体灭火机构采用无毒无害气体作为灭火剂,使得本发明一方面能够避免车内人员逃生时视线受阻,另一方面能够利用气体所具有的淹没特性,将车厢底部的火源快速的全部淹没,并利用气体的弥漫特性,利用向上弥漫的气体灭火剂将将车厢上部的失去了快速可燃物供应燃烧的余火进一步的扑灭或者抑制;
3、由于本发明优选可采用气源(储气瓶)来驱动水雾喷洒装置启动水雾,使得本发明一方面可以利用压力气体的快速流动性来争取更短的响应时间,另一方面其所采用的动力气源的占用空间小,且是一套相对独立的装置,受外部环境的干扰性和限制性小;
4、由于还设置了机械阀门来启动灭火剂容器和储气瓶,使得当启动装置无法启动时,能够采用手动开启机械阀门的方式来启动灭火剂容器和储气瓶,保证水雾喷洒装置和灭火装置能够有效启动,从中为人员争取足够的逃生时间和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范围及气体灭火剂覆盖范围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装置和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主控制器的核心控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7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范围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三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三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11是实施例三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范围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四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13是实施例四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14是实施例四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范围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五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装置和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包括:
水雾喷洒装置,该水雾喷洒装置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水剂的储水箱1、第一输送管道3和第一水雾喷头2,第一水雾喷头2布置于客车的内侧顶部,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3连接储水箱1;该储水箱1连接有动力机构;这里,第一水雾喷头2为多个,排成一排沿客车顶面的长轴方向间隔布置,具体布置于客车车厢顶中央的过道上方;
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包括气体灭火机构,该气体灭火机构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无毒无害式气体灭火剂的灭火剂容器4、灭火剂输送管道6和灭火剂喷嘴5,灭火剂喷嘴5具体为多个,布置于客车的舱壁底部(这里,客车的舱壁底部是指车窗玻璃下边缘以下的部位;舱壁底部包括客车的左右舱壁和后舱壁的底部,当然也可以包括客车的前舱壁底部),并通过灭火剂输送管道6连接灭火剂容器4的出气口,该灭火剂容器4的出气口安装有开启机构;
启动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接收的信号进行响应并输出控制信号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启动按钮11和火灾探测器。该主控制器的输出接至所述动力机构和所述开启机构。该主控制器的输出还与安装于客车并用于击破车窗玻璃的自动爆玻器,以及客车的车门开启系统相连接。这里,火灾探测器可以包括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感温线缆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中,火灾探测器具体包括感温探测器9和感烟探测器10,该感温探测器9和感烟探测器10具体可安装于客车的内侧顶部。启动按钮11具体安装于驾驶员手能轻易接触到并且方便操作的地方,一般可以布置于驾驶员左侧车门边离手比较近的地方,有防误触装置保护,避免因为某些特殊情况下,驾驶员的动作幅度过大而产生误启动。
主控制器的核心控制芯片12如图5所示,其7脚为电源正端,1脚为接地端,10脚和4脚为无极性二总线,连接有感温探测器9和感烟探测器10;2脚为继电器常闭端,9脚为继电器常开端,8脚为继电器公共端,该核心控制芯片12具有多个输出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41(该第一电控阀门41具体为电磁阀),该第一电控阀门41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4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压力气体输送管道7和装有压力气体(该压力气体具体为氮气)的储气瓶8,所述储水箱1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7连接储气瓶8的出气口。除此,也可以直接利用上述灭火剂容器内的气体灭火剂作为储水箱1的压力气体。储气瓶8的出气口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81(该第二电控阀门81具体为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第一电控阀门41和第二电控阀门81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灭火剂容器和储气瓶8还分别设有另一出气口,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6,并安装有机械阀门;所述储气瓶8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压力气体输送管道7,并安装有机械阀门,该两机械阀门分别连接有钢丝绳,通过钢丝绳可以启动机械阀门。
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气体灭火剂采用对人体无毒、无害或在标准用量内无毒、无害并对环境亲和度高的灭火剂,可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而无副作用,维护保养方便。其储水箱1内的水剂直接采用清水或还有一定量的无毒无害的泡沫灭火剂的清水,同样可直接喷洒于人体皮肤表面。其灭火剂喷嘴5均匀布置在客车乘客舱舱壁靠近地板的位置,当系统动作时,可快速的将气体灭火剂喷出,迅速的完全淹没车厢地板,彻底隔断火源及扑灭绝大部分火头,此种布置方式考虑到了火情一般都发生在客舱中下部,且不直接喷洒于人的口鼻,以避免人们因为受到不明气体的冲击而产生恐慌心态,同时有效的扑灭绝大部分的火头也能一定程度的平复人们的恐慌,灭火剂喷嘴5的覆盖范围如图3所示,图3中B部分即表示灭火剂喷嘴5的覆盖范围。其第一水雾喷头2则均匀的布置在车厢顶中央的过道上方,此种布置主要考虑到当客舱内发生火情时,乘客都挤在过道上试图穿越过道从车门逃离,这时候过道就成为人员最为密集的区域,因此过道为重点保护范围,又兼顾了左右座椅区域,实现最大范围覆盖(覆盖范围可达到乘坐在靠窗座位的乘客肩膀高度),达到快速降温除烟的效果,从而保证乘员的安全撤离时间;该水雾喷头的具体布置及覆盖范围如图 3所示,图中,A部分即表示水雾喷头的喷射范围。
灭火剂容器4及储气瓶8的安装部位可选择在车厢的后部,但根据具体的车厢不同,也可以有不同的安装方式,比较灵活多变。储水箱1同样也可以根据车厢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安装位置,最佳位置是高过水雾喷头的位置,但低过水雾喷头的位置对水雾化的效果影响并不很明显,只需要在安装前确认并调试好系统参数后,一样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采用两套控制模式,一套是电动控制模式(即上述启动装置),电控模式具有精确度高,响应动作一致的特性。另一套控制模式为机械逻辑的手动控制模式(即上述机械阀门),该机械模式具有维护简便,用眼即可判断控制系统是否出现故障、是否需要维修,具有可靠性高、稳定的特性。两套模式中以手动控制模式为优先,即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电动模式失效等情况),只需要启动机械阀门,则系统一定启动。
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当客车遇到火灾或者司机预见有极大的可能会发生火灾,或者是受到严重的火灾威胁时,司机可按下驾驶座椅旁的紧急启动按钮11,使主控制器快速启动第一电控阀门41和第二电控阀门81(或者,当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情时,将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器,通过主控制器开启第一电控阀门41和第二电控阀门81),系统便马上工作,两到三秒之内,气体灭火剂即可从各个灭火剂喷嘴5喷出(不同的安装方式及不同的车型在时间上可能会有所差异,这是流体的流动速度特性所决定的;响应时间的长短和灭火剂输送管道6的长短及灭火剂喷嘴5的个数、灭火剂容器4的安装位置等因素有关),彻底隔断火源及扑灭大部分火头。在气体灭火剂喷出的同时,储气瓶8内的压力气体也第一时间迅速的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7将储水箱1内的水压出,并通过第一水雾喷头2雾化后从车厢底面向下喷洒。由于液体的特性,水雾的开始工作时间可能会比气体灭火剂的开始工作时间延迟一到两秒。
系统启动后,在五秒钟之内便可达到扑灭绝大部分火头的效果,此时系统仍将持续工作,水雾会持续的喷洒直到储水箱1内的水消耗完毕。此种延迟可最大限度的除去车厢内的烟尘,使车厢内人员的视野清晰,利于逃生及缓和恐慌心理,同时迅速将车内温度降低到人体可以承受的程度以避免高温伤害,并扑灭或者抑制人们身上的少量余火。此过程中,主控 制器同时传输信号给自动爆玻器和车门开启系统,使车门自动打开,自动爆玻器自动击破车窗玻璃,打开逃生通道,司机则可引导车内人员迅速而有序的撤离。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6-图8所示(图中气体灭火机构、动力机构的部分与上文相同,做了省略),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水雾喷洒装置的储水箱1安装于客车的底部前侧,其多个第一水雾喷头2分成两排,该两排第一水雾喷头2分别沿客车的长轴方向并列分布,并分别位于客车两排座椅的上方位置;该两排第一水雾喷头2采用环形的第一输送管道3进行连接,且该第一输送管道3向下延伸至连接储水箱1。如图8所示,该图8中C部分表示其中一排第一水雾喷头的喷洒范围,其重点喷洒正下方的区域,又延伸到客车另一侧的区域。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9-图11所示(图中气体灭火机构、动力机构的部分与上文相同,做了省略),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客车内部具有三排座椅,其水雾喷洒装置的储水箱1安装于客车底部后侧,其多个第一水雾喷头2分成两排,该两排第一水雾喷头2分别沿客车的长轴方向并列分布,并分别位于客车两排相邻座椅之间的过道上方;该两排第一水雾喷头2采用环形的第一输送管道3进行连接,且该第一输送管道3向下延伸至连接储水箱1。如图11所示,该图11中D部分表示其中一排第一水雾喷头的喷洒范围,其重点喷洒正下方的座椅区域,又延伸到另外两排客车座椅的区域。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12-图14所示(图中气体灭火机构动力机构的部分与上文相同,做了省略),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水雾喷洒装置的多个第一水雾喷头2分成两排,该两排第一水雾喷头2分别沿客车的长轴方向并列分布,并分别位于客车两排座椅的上方;该两排的第一水雾喷头分别采用一条第一输送管道3进行连接,该两条第一输送管道3再采用一过渡管道与储水箱1相连接。如图14所示,该图14中E部分表示其中一排第一水雾喷头的喷洒范围,其重点喷洒正下方的座椅区域,又延伸到客车另一侧的区域。
实施例五
请参见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灭火装置仅包括水雾灭火机构,其中,该水雾灭火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管道31和第二水雾喷头21,第二水雾喷头21为多个,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的底部,并通过第二输送管道31连接水雾喷洒装置的储水箱1。这里,储水箱1的动力机构与实施例一一样,采用储气瓶8作为驱动力,除此,也可以与下述实施例六一样,采用抽水泵作为驱动力。
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当系统启动时,储水箱1内的水剂一部分被输送至第一输送管道3,并通过第一水雾喷头2雾化后从车厢顶面向下喷洒,对车厢内部进行降温除烟;储水箱内的水剂一部分被输送到第二输送管道31,并通过第二水雾喷头21雾化后从车厢舱壁底部喷出,迅速淹没车厢地板,彻底隔断火源及扑灭绝大部分火头。
实施例六
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储水箱所连接的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该抽水泵相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当系统启动时,气体灭火剂从各个灭火剂喷嘴喷出,彻底隔断火源及扑灭大部分火头,抽水泵将水剂从储水箱中抽出至第一输送管道,并通过第一水雾喷头雾化后从车厢顶面向下喷洒,对车厢内部进行降温除烟,并扑灭或者抑制人们身上的少量余火。
实施例七
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灭火装置还包括水雾灭火机构,该水雾灭火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管道和第二水雾喷头,第二水雾喷头为多个,并结合气体灭火机构的多个灭火剂喷嘴安装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的底部;该多个第二水雾喷头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连接水雾喷射装置的储水箱(或者另一储水箱)。这里,储水箱的动力机构可以与实施例一一样,采用气源作为驱动力,也可以与实施例六一样,采用抽水泵作为驱动力。
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当系统启动时,储水箱内的水剂一部分被输送至第一输送管道,并通过第一水雾喷头雾化后从车厢顶面向下喷洒,对车厢内部进行降温 除烟;储水箱内的水剂一部分被输送到第二输送管道,并通过第二水雾喷头雾化后从车厢舱壁底部喷出;同时,灭火剂容器内的气体灭火剂迅速进入灭火剂输送管道,并通过灭火剂喷头喷出,该气体灭火剂结合水雾迅速淹没车厢地板,彻底隔断火源及扑灭绝大部分火头。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2241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2241A21申请号201410383506522申请日20140806A62C3/0720060171申请人中汽客汽车零部件(厦门)有限公司地址361006福建省厦门市杏林中亚城锦亭北路262号72发明人洪清泉钟发炫陈金浩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代理人连耀忠54发明名称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包括水雾喷洒装置,其包括储水箱、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一水雾喷头,第一水雾喷头安装于客车的内侧顶部,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接储水箱;该储水箱连接有。

2、动力机构;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包括水雾灭火机构和/或气体灭火机构,水雾灭火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管道和第二水雾喷头,第二水雾喷头安装于客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储水箱或另一储水箱;气体灭火机构包括连接有开启机构并装有气体灭火剂的灭火剂容器、灭火剂输送管道和灭火剂喷嘴,灭火剂喷嘴安装于客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灭火剂输送管道连接灭火剂容器;启动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启动按钮和/或火灾探测器。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2241ACN104162241A1。

3、/2页21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雾喷洒装置,该水雾喷洒装置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水剂的储水箱、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一水雾喷头,第一水雾喷头安装于客车的内侧顶部,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接储水箱;该储水箱连接有用于驱动水剂输出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连接下述主控器的输出;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包括水雾灭火机构和/或气体灭火机构,其中,水雾灭火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管道和第二水雾喷头,第二水雾喷头布置于客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储水箱或连接另一储水箱,该另一储水箱连接有动力机构;气体灭火机构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气体灭火剂的灭火剂容器、灭火剂输送管道和灭火剂喷嘴,灭火剂喷嘴布置于客。

4、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灭火剂输送管道连接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该灭火剂容器安装有开启机构,该开启机构连接下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启动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接收的信号进行响应并输出控制信号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启动按钮和/或火灾探测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属水雾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的底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抽水泵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水雾灭火机构和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第。

5、二水雾喷头和所述灭火剂喷嘴分别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抽水泵和第一电控阀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灭火剂喷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的底部;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抽水泵和第。

6、一电控阀门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属水雾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的底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水雾灭火机构和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和所述灭火剂喷嘴分别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

7、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权利要求书CN104162241A2/2页3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灭火剂喷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

8、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5所示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瓶还设有另一出气口,该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压力气体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剂容器和储气瓶还分别设有另一出气口,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所述储气瓶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压力气体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还与安装于客车并用于击破车窗玻璃的自动爆玻器,以及客车的车门开启系统相连接。11根据权利要。

9、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喷头为多个,该多个水雾喷头排成至少一排,并沿客车顶面的长轴方向布置。权利要求书CN104162241A1/7页4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防护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公共汽车人为纵火事件或者是易燃易爆物引发的火灾事件,造成群体性的伤害严重威胁着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客车在运行过程中本身属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其空气流动性、人员密集程度、疏散的难易程度、燃烧物类型、着火区域、灭火难度等均有别于固定的公共空间,因而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后果不堪设想。虽然,。

10、目前的客车内饰品都采用了阻燃物,但阻燃物不等于不燃,而阻燃物一旦燃烧起来,由于其燃烧的相对困难,必定因为不完全燃烧产生烟尘,而一般火灾中,人员的死亡大部分都是因为被烟尘呛到,真正死于燃烧的比例则相对要低。由于客车的特性决定了一旦发生火情,不可能和公共空间一样可以快速地获得常见的水、沙土等简易有效的灭火资源,而由于人员的拥挤性,也造成即便车上备有手持式的灭火器,也不可能及时把灭火器运送到着火区域进行灭火。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可在客车意外发生火灾时,对客车实施有效灭火和除烟降温,为客车人员争取足够的逃生时间和逃生空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11、产损失。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包括0005水雾喷洒装置,该水雾喷洒装置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水剂的储水箱、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一水雾喷头,第一水雾喷头安装于客车的内侧顶部,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接储水箱;该储水箱连接有用于驱动水剂输出的动力机构;0006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包括水雾灭火机构和/或气体灭火机构,其中,水雾灭火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管道和第二水雾喷头,第二水雾喷头布置于客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储水箱或连接另一储水箱,该另一储水箱连接有动力机构;气体灭火机构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气体灭火剂的灭火剂容器、灭火剂输送管道和灭火剂喷嘴,。

12、灭火剂喷嘴布置于客车的舱壁底部,并通过灭火剂输送管道连接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该灭火剂容器安装有开启机构;0007启动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接收的信号进行响应并输出控制信号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启动按钮和/或火灾探测器。0008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属水雾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抽水泵相连接。0009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水雾灭火机构和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说明书CN104162241A2/7页5喷头和所述灭火剂喷嘴分别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

13、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抽水泵和第一电控阀门相连接。0010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灭火剂喷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抽水泵和第一电控阀门相连接。0011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属水雾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为多个,。

14、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0012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所述水雾灭火机构和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第二水雾喷头和所述灭火剂喷嘴分别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第一电控阀。

15、门和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0013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气体灭火机构,所述灭火剂喷嘴为多个,并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该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有压力气体的储气瓶、压力气体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连接储气瓶的出气口,储气瓶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相连接。0014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瓶还设有另一出气口,该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压力气体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0015进一步的,所述灭火剂容器和储气瓶还分别设有另一出气口,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灭火。

16、剂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所述储气瓶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压力气体输送管道,并安装有机械阀门。0016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还与安装于客车并用于击破车窗玻璃的自动爆玻器,以及客车的车门开启系统相连接。0017进一步的,所述水雾喷头为多个,该多个水雾喷头排成至少一排,并沿客车顶面的长轴方向布置。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91、本发明采用灭火装置对客车车厢中下部的着火源头或是主要着火区域进行快速有效的扑灭全淹没,使客车车厢内的大部分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采用水雾喷洒装置形成的水雾作为客车内除烟降温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作为扑灭或者抑制人们身上的少量余火的手段,从中有效控制因为火情的发生而造。

17、成的车厢内的局部高温,迅速的将温度降低到人体可以承受的程度以避免高温伤害,同时去除大量烟雾,避免客车人员逃生时视线受阻,因而,本发明至少能够控制大部分火情,并及时对客车内部进行除烟降温,为车内人员说明书CN104162241A3/7页6争取足够的逃生时间和空间,从中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可见可触的水雾也能给客车车厢内的人员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安慰,降低恐慌心态,从而有利于人员有序的从逃生通道撤离车厢;00202、由于本发明的灭火装置优选可采用气体灭火机构,且气体灭火机构采用无毒无害气体作为灭火剂,使得本发明一方面能够避免车内人员逃生时视线受阻,另一方面能够利用气体所具有的淹没特性,。

18、将车厢底部的火源快速的全部淹没,并利用气体的弥漫特性,利用向上弥漫的气体灭火剂将将车厢上部的失去了快速可燃物供应燃烧的余火进一步的扑灭或者抑制;00213、由于本发明优选可采用气源储气瓶来驱动水雾喷洒装置启动水雾,使得本发明一方面可以利用压力气体的快速流动性来争取更短的响应时间,另一方面其所采用的动力气源的占用空间小,且是一套相对独立的装置,受外部环境的干扰性和限制性小;00224、由于还设置了机械阀门来启动灭火剂容器和储气瓶,使得当启动装置无法启动时,能够采用手动开启机械阀门的方式来启动灭火剂容器和储气瓶,保证水雾喷洒装置和灭火装置能够有效启动,从中为人员争取足够的逃生时间和空间。0023以。

19、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0024图1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侧视图;0025图2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俯视图;0026图3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范围及气体灭火剂覆盖范围示意图;0027图4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装置和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5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主控制器的核心控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6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侧视图;0030图7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俯视图;0031图8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范围示意图;0032图9是实施例三本发明的侧视图;0033图10是实施例三本发明的俯视图;0034图11。

20、是实施例三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范围示意图;0035图12是实施例四本发明的侧视图;0036图13是实施例四本发明的俯视图;0037图14是实施例四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范围示意图;0038图15是实施例五本发明的水雾喷洒装置和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9实施例一0040请参见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包括0041水雾喷洒装置,该水雾喷洒装置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水剂的储水箱1、第一输送管道3和第一水雾喷头2,第一水雾喷头2布置于客车的内侧顶部,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3说明书CN104162241A4/7页7连接储水箱1;该储水箱1连接有动力机构;这里,第一水雾喷头2为多个。

21、,排成一排沿客车顶面的长轴方向间隔布置,具体布置于客车车厢顶中央的过道上方;0042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包括气体灭火机构,该气体灭火机构包括安装于客车并装有无毒无害式气体灭火剂的灭火剂容器4、灭火剂输送管道6和灭火剂喷嘴5,灭火剂喷嘴5具体为多个,布置于客车的舱壁底部这里,客车的舱壁底部是指车窗玻璃下边缘以下的部位;舱壁底部包括客车的左右舱壁和后舱壁的底部,当然也可以包括客车的前舱壁底部,并通过灭火剂输送管道6连接灭火剂容器4的出气口,该灭火剂容器4的出气口安装有开启机构;0043启动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接收的信号进行响应并输出控制信号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启动按钮11和火灾探测器。该主控制。

22、器的输出接至所述动力机构和所述开启机构。该主控制器的输出还与安装于客车并用于击破车窗玻璃的自动爆玻器,以及客车的车门开启系统相连接。这里,火灾探测器可以包括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感温线缆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中,火灾探测器具体包括感温探测器9和感烟探测器10,该感温探测器9和感烟探测器10具体可安装于客车的内侧顶部。启动按钮11具体安装于驾驶员手能轻易接触到并且方便操作的地方,一般可以布置于驾驶员左侧车门边离手比较近的地方,有防误触装置保护,避免因为某些特殊情况下,驾驶员的动作幅度过大而产生误启动。0044主控制器的核心控制芯片12如图5所示,其7脚为电源正端,1脚为接地端,10脚和4脚为。

23、无极性二总线,连接有感温探测器9和感烟探测器10;2脚为继电器常闭端,9脚为继电器常开端,8脚为继电器公共端,该核心控制芯片12具有多个输出端。004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电控阀门41该第一电控阀门41具体为电磁阀,该第一电控阀门41安装于所述灭火剂容器4的出气口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压力气体输送管道7和装有压力气体该压力气体具体为氮气的储气瓶8,所述储水箱1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7连接储气瓶8的出气口。除此,也可以直接利用上述灭火剂容器内的气体灭火剂作为储水箱1的压力气体。储气瓶8的出气口安装有第二电控阀门81该第二电控阀门81具体为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第一电控阀门41和第。

24、二电控阀门81相连接。004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灭火剂容器和储气瓶8还分别设有另一出气口,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6,并安装有机械阀门;所述储气瓶8的另一出气口连接所述压力气体输送管道7,并安装有机械阀门,该两机械阀门分别连接有钢丝绳,通过钢丝绳可以启动机械阀门。0047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气体灭火剂采用对人体无毒、无害或在标准用量内无毒、无害并对环境亲和度高的灭火剂,可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而无副作用,维护保养方便。其储水箱1内的水剂直接采用清水或还有一定量的无毒无害的泡沫灭火剂的清水,同样可直接喷洒于人体皮肤表面。其灭火剂喷嘴5均匀布置在客车乘客舱舱壁。

25、靠近地板的位置,当系统动作时,可快速的将气体灭火剂喷出,迅速的完全淹没车厢地板,彻底隔断火源及扑灭绝大部分火头,此种布置方式考虑到了火情一般都发生在客舱中下部,且不直接喷洒于人的口鼻,以避免人们因为受到不明气体的冲击而产生恐慌心态,同时有效的扑灭绝大部分的火头也能一定程度的平复人们的恐慌,灭火剂喷嘴5的覆盖范围如图3所示,图3中B部分即表示灭火剂喷嘴5的覆盖范围。其第一水雾喷头2则均匀的布置在说明书CN104162241A5/7页8车厢顶中央的过道上方,此种布置主要考虑到当客舱内发生火情时,乘客都挤在过道上试图穿越过道从车门逃离,这时候过道就成为人员最为密集的区域,因此过道为重点保护范围,又兼。

26、顾了左右座椅区域,实现最大范围覆盖覆盖范围可达到乘坐在靠窗座位的乘客肩膀高度,达到快速降温除烟的效果,从而保证乘员的安全撤离时间;该水雾喷头的具体布置及覆盖范围如图3所示,图中,A部分即表示水雾喷头的喷射范围。0048灭火剂容器4及储气瓶8的安装部位可选择在车厢的后部,但根据具体的车厢不同,也可以有不同的安装方式,比较灵活多变。储水箱1同样也可以根据车厢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安装位置,最佳位置是高过水雾喷头的位置,但低过水雾喷头的位置对水雾化的效果影响并不很明显,只需要在安装前确认并调试好系统参数后,一样可以达到理想效果。0049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采用两套控制模式,一套是电动控。

27、制模式即上述启动装置,电控模式具有精确度高,响应动作一致的特性。另一套控制模式为机械逻辑的手动控制模式即上述机械阀门,该机械模式具有维护简便,用眼即可判断控制系统是否出现故障、是否需要维修,具有可靠性高、稳定的特性。两套模式中以手动控制模式为优先,即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电动模式失效等情况,只需要启动机械阀门,则系统一定启动。0050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当客车遇到火灾或者司机预见有极大的可能会发生火灾,或者是受到严重的火灾威胁时,司机可按下驾驶座椅旁的紧急启动按钮11,使主控制器快速启动第一电控阀门41和第二电控阀门81或者,当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情时,将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器,通过主控制。

28、器开启第一电控阀门41和第二电控阀门81,系统便马上工作,两到三秒之内,气体灭火剂即可从各个灭火剂喷嘴5喷出不同的安装方式及不同的车型在时间上可能会有所差异,这是流体的流动速度特性所决定的;响应时间的长短和灭火剂输送管道6的长短及灭火剂喷嘴5的个数、灭火剂容器4的安装位置等因素有关,彻底隔断火源及扑灭大部分火头。在气体灭火剂喷出的同时,储气瓶8内的压力气体也第一时间迅速的通过压力气体输送管道7将储水箱1内的水压出,并通过第一水雾喷头2雾化后从车厢底面向下喷洒。由于液体的特性,水雾的开始工作时间可能会比气体灭火剂的开始工作时间延迟一到两秒。0051系统启动后,在五秒钟之内便可达到扑灭绝大部分火头。

29、的效果,此时系统仍将持续工作,水雾会持续的喷洒直到储水箱1内的水消耗完毕。此种延迟可最大限度的除去车厢内的烟尘,使车厢内人员的视野清晰,利于逃生及缓和恐慌心理,同时迅速将车内温度降低到人体可以承受的程度以避免高温伤害,并扑灭或者抑制人们身上的少量余火。此过程中,主控制器同时传输信号给自动爆玻器和车门开启系统,使车门自动打开,自动爆玻器自动击破车窗玻璃,打开逃生通道,司机则可引导车内人员迅速而有序的撤离。0052实施例二0053请参见图6图8所示图中气体灭火机构、动力机构的部分与上文相同,做了省略,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水雾喷洒装置的储水箱1安装于客车的底部。

30、前侧,其多个第一水雾喷头2分成两排,该两排第一水雾喷头2分别沿客车的长轴方向并列分布,并分别位于客车两排座椅的上方位置;该两排第一水雾喷头2采用环形的第一输送管道3进行连接,且该第一输送管道3向下延伸至连接储水箱1。如图8所示,该图8中C部分表示其中一排第一水雾喷头的喷洒范围,其重点喷洒正说明书CN104162241A6/7页9下方的区域,又延伸到客车另一侧的区域。0054实施例三0055请参见图9图11所示图中气体灭火机构、动力机构的部分与上文相同,做了省略,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客车内部具有三排座椅,其水雾喷洒装置的储水箱1安装于客车底部后侧,其多个第一水雾喷头2分成两排,该两排第一水雾喷。

31、头2分别沿客车的长轴方向并列分布,并分别位于客车两排相邻座椅之间的过道上方;该两排第一水雾喷头2采用环形的第一输送管道3进行连接,且该第一输送管道3向下延伸至连接储水箱1。如图11所示,该图11中D部分表示其中一排第一水雾喷头的喷洒范围,其重点喷洒正下方的座椅区域,又延伸到另外两排客车座椅的区域。0056实施例四0057请参见图12图14所示图中气体灭火机构动力机构的部分与上文相同,做了省略,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水雾喷洒装置的多个第一水雾喷头2分成两排,该两排第一水雾喷头2分别沿客车的长轴方向并列分布,并分别位于客车两排座椅的上方;该两排的第一水雾喷头分别采用一条第一输送管道3进行连接,该。

32、两条第一输送管道3再采用一过渡管道与储水箱1相连接。如图14所示,该图14中E部分表示其中一排第一水雾喷头的喷洒范围,其重点喷洒正下方的座椅区域,又延伸到客车另一侧的区域。0058实施例五0059请参见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灭火装置仅包括水雾灭火机构,其中,该水雾灭火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管道31和第二水雾喷头21,第二水雾喷头21为多个,布置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的底部,并通过第二输送管道31连接水雾喷洒装置的储水箱1。这里,储水箱1的动力机构与实施例一一样,采用储气瓶8作为驱动力,除此,也可以与下述实施例六一样,采用抽水泵作为驱动力。0060本发明。

33、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当系统启动时,储水箱1内的水剂一部分被输送至第一输送管道3,并通过第一水雾喷头2雾化后从车厢顶面向下喷洒,对车厢内部进行降温除烟;储水箱内的水剂一部分被输送到第二输送管道31,并通过第二水雾喷头21雾化后从车厢舱壁底部喷出,迅速淹没车厢地板,彻底隔断火源及扑灭绝大部分火头。0061实施例六0062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储水箱所连接的动力机构包括抽水泵,储水箱通过该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与该抽水泵相连接。0063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当系统启动时,气体灭火剂从各个灭火剂喷嘴喷出,彻底隔断火源。

34、及扑灭大部分火头,抽水泵将水剂从储水箱中抽出至第一输送管道,并通过第一水雾喷头雾化后从车厢顶面向下喷洒,对车厢内部进行降温除烟,并扑灭或者抑制人们身上的少量余火。0064实施例七0065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灭火装置还包括水雾灭火机构,该水雾灭火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管道和第二水雾喷头,第二水雾喷头为多个,并结合气体灭火机构的多个灭火剂喷嘴安装于客车的至少两面舱壁的底部;该多个第二水雾喷头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连接水雾喷射装置的储水箱或者另一储水箱。这里,说明书CN104162241A7/7页10储水箱的动力机构可以与实施例一一样,采用气源作为驱动力,也可以与实施例六。

35、一样,采用抽水泵作为驱动力。0066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当系统启动时,储水箱内的水剂一部分被输送至第一输送管道,并通过第一水雾喷头雾化后从车厢顶面向下喷洒,对车厢内部进行降温除烟;储水箱内的水剂一部分被输送到第二输送管道,并通过第二水雾喷头雾化后从车厢舱壁底部喷出;同时,灭火剂容器内的气体灭火剂迅速进入灭火剂输送管道,并通过灭火剂喷头喷出,该气体灭火剂结合水雾迅速淹没车厢地板,彻底隔断火源及扑灭绝大部分火头。0067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162241A101/7页11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62241A112/7页1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62241A123/7页13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62241A134/7页14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162241A145/7页15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162241A156/7页16图12图1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4162241A167/7页17图15说明书附图CN104162241A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