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3000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08124.6

申请日:

2015.03.12

公开号:

CN104774079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50312|||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C05F17/00; A01G1/04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邬方成

发明人:

邬方成

地址:

315505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西坞街道工业园区镇南路1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是将香菇柄脚应用到榆黄蘑栽培中的技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势在于:一是香菇柄脚浸出液是纯天然营养液,含有糖类物质、氨基酸、肽类、核酸及微量元素,还含有种类丰富的生物激素,香菇柄渣中也有大量未浸出的生物活性物质,用香菇柄脚浸泡料与栽培原料拌和进行堆置发酵,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改善料中的微生物菌群,加快了栽培料的催化分解;二是发酵后的栽培料具有高活性有益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榆黄蘑菌丝的生长有促进效应,表现为菌丝长势旺、抗杂菌能力强;三是节省了人力、煤炭等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配料、发酵、翻堆、装袋、接种、发菌,其特征在于:
(1)配料:木屑58-62%,棉籽壳15-20%,豆饼15-17%,香菇柄脚3-4%,石灰2%,石膏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所述的木屑是粒径3mm-5mm的阔叶树杂木屑;所述的香菇柄脚是香菇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经干燥后粉碎成2mm-3mm的颗粒;
(2)发酵:将香菇柄脚颗粒按20-30倍的重量比加入清水,在常温下浸泡18h-24h,然后将浸出液连同香菇柄渣一起均匀的拌入木屑、棉籽壳、豆饼混合料中,将料堆成高1.0m-1.2m,宽2m-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30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0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1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3)翻堆:当料温达到60℃后,保持24h,然后进行翻堆,且以后每天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灰,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膏,共翻堆3-4次,时间持续5d-6d,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
(4)装袋、接种、发菌:发酵好的栽培料经过散热后,装入17cm×35cm×0.004cm 的聚丙烯塑料袋,打上植菌孔,并在袋的二端及植菌孔中放入菌种,然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18℃-20℃,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2-24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按常规进入出菇管理。

说明书

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是将香菇柄脚应用到榆黄蘑栽培中的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榆黄菇等,因常见于腐生的榆树枯枝上而得名榆黄蘑。人工栽培的榆黄蘑呈覆瓦状丛生,菌盖基部下凹为喇叭状,边缘平展呈波浪状,许多菌盖层叠簇生在一起,宛如一束金色的花朵,形态高贵典雅。榆黄蘑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营养丰富,口感细腻脆嫩,味道鲜美,气味清香。此外,榆黄蘑还有滋补强身的药用保健价值。
榆黄蘑传统的栽培方法是熟料栽培,栽培料经过高压或常压灭菌后进行接种培养,此时料中纤维素等高分子有机物已降解,料内的杂菌也被杀死,因此,栽培料发菌时,菌丝生长快,杂菌污染少。但随着劳动力价格和燃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熟料栽培成本剧增,同时高温灭菌还造成栽培料营养物质的损失,导致生物转化率降低。
香菇是世界名贵食用兼药用菌之一,目前我国香菇产量约占世界香菇总产量的70%,在我国有70%以上的省份均栽培香菇。由于香菇柄脚硬化、纤维素含量较高,适口性差,因此,香菇在鲜食或加工过程中,生产者会将香菇的柄脚作为下脚料除去,导致占香菇重量30%左右的香菇柄脚成为废弃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用香菇柄脚浸泡料与栽培原料拌和进行堆置发酵,堆料时不添加杀虫剂、杀菌剂,发酵后的栽培料直接装袋接种,菌袋杂菌污染少,所生产的榆黄蘑质量好、产量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配料、发酵、翻堆、装袋、接种、发菌,具体操作步骤:
(1)配料:木屑58-62%,棉籽壳15-20%,豆饼15-17%,香菇柄脚3-4%,石灰2%,石膏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所述的木屑是粒径3mm-5mm的阔叶树杂木屑;所述的香菇柄脚是香菇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经干燥后粉碎成2mm-3mm的颗粒;
(2)发酵:将香菇柄脚颗粒按20-30倍的重量比加入清水,在常温下浸泡18h-24h,然后将浸出液连同香菇柄渣一起均匀的拌入木屑、棉籽壳、豆饼混合料中,将料堆成高1.0m-1.2m,宽2m-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30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0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1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3)翻堆:当料温达到60℃后,保持24h,然后进行翻堆,且以后每天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灰,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膏,共翻堆3-4次,时间持续5d-6d,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
(4)装袋、接种、发菌:发酵好的栽培料经过散热后,装入17cm×35cm×0.004cm 的聚丙烯塑料袋,打上植菌孔,并在袋的二端及植菌孔中放入菌种,然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18℃-20℃,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2-24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按常规进入出菇管理。
本发明将香菇柄脚应用于榆黄蘑栽培的方法,除有说明外,其它操作步骤均按本领域常规技术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势在于:
1.香菇柄脚浸出液是纯天然营养液,含有糖类物质、氨基酸、肽类、核酸及微量元素,还含有种类丰富的生物激素,香菇柄渣中也有大量未浸出的生物活性物质,用香菇柄脚浸泡料与栽培原料拌和进行堆置发酵,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改善料中的微生物菌群,加快了栽培料的催化分解;
2.发酵后的栽培料具有高活性有益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榆黄蘑菌丝的生长有促进效应,表现为菌丝长势旺、抗杂菌能力强;
3.节省了人力、煤炭等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未详加说明的均是本领域现有技术。
实施例1: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配料、发酵、翻堆、装袋、接种、发菌,具体操作步骤:
①配料:木屑60%,棉籽壳17.5%,豆饼16%,香菇柄脚3.5%,石灰2%,石膏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②发酵:将香菇柄脚颗粒按20-30倍的重量比加入清水,在常温下浸泡18h-24h,然后将浸出液连同香菇柄渣一起均匀的拌入木屑、棉籽壳、豆饼混合料中,将料堆成高1.0m-1.2m,宽2m-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30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0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1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③翻堆:当料温达到60℃后,保持24h,然后进行翻堆,且以后每天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灰,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膏,共翻堆3次,时间持续5d,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
④装袋、接种、发菌:发酵好的栽培料经过散热后,装入17cm×35cm×0.004cm 的聚丙烯塑料袋,打上植菌孔,并在袋的二端及植菌孔中放入菌种,然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18℃-20℃,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3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按常规进入出菇管理。
实施例2: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配料、发酵、翻堆、装袋、接种、发菌,具体操作步骤:
①配料:木屑60%,棉籽壳17.5%,豆饼16%,香菇柄脚3.5%,石灰2%,石膏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②发酵:将香菇柄脚颗粒按20-30倍的重量比加入清水,在常温下浸泡18h-24h,然后将去渣后的浸出液均匀的拌入木屑、棉籽壳、豆饼混合料中,将料堆成高1.0m-1.2m,宽2m-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30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0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1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③翻堆:当料温达到60℃后,保持24h,然后进行翻堆,且以后每天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灰,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膏,共翻堆3次,时间持续5d,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
④装袋、接种、发菌:发酵好的栽培料经过散热后,装入17cm×35cm×0.004cm 的聚丙烯塑料袋,打上植菌孔,并在袋的二端及植菌孔中放入菌种,然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18℃-20℃,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4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按常规进入出菇管理。
对照组:榆黄蘑熟料栽培,具体操作步骤:
①配料:木屑63%,棉籽壳18%,豆饼17%,石灰1%,石膏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②拌料:先将木屑、棉籽壳、豆饼、石灰、石膏干料拌匀,然后加水搅拌均匀,使栽培料的含水量保持在63%-65%;
③装袋、灭菌:采用规格为17cm×35cm×0.005cm 的高压聚丙烯塑料袋装料,进行常压灭菌,当锅内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0h-12h;
④冷却、接种:自然冷却至25℃以下接入菌种,然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6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按常规进入出菇管理。
表一  榆黄蘑生物学效率比较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利用香菇柄脚浸出液连同香菇柄渣一起添加的发酵效果比单一浸出液添加的发酵效果好,菌丝生长速度快,菌袋污染率低,生物学效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在菌丝生长速率、抗杂菌污染及产量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一种榆黄蘑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是将香菇柄脚应用到榆黄蘑栽培中的技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势在于:一是香菇柄脚浸出液是纯天然营养液,含有糖类物质、氨基酸、肽类、核酸及微量元素,还含有种类丰富的生物激素,香菇柄渣中也有大量未浸出的生物活性物质,用香菇柄脚浸泡料与栽培原料拌和进行堆置发酵,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改善料中的微生物菌群,加快了栽培料的催化分解;二是发酵后的栽培料具有高活性有益菌及其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