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糖型中药颗粒剂。
背景技术
消风止痒颗粒是一种消风清热、除湿止痒的中成药,其用药的安全性和确切的疗效自上市以来已日益为广大患者所认可,具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原消风止痒颗粒的制备标准记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中。但原制备工艺添加大量蔗糖,不适合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龋齿等病症的瘙痒患者服用。但实际上瘙痒多伴随上述病症发生,所以按照原标准生产就极大地限制了该药品的推广使用。而且,由于大量蔗糖的加入,还使得所得颗粒剂在存放过程中很容易吸潮或腐败而变质。
200510200722.2号专利公开了一种以糊精为辅料的消风止痒颗粒的制备工艺,但经验证,该工艺中糊精加入量并非最经济适用值,且所得颗粒口感苦涩,无法适应实际市场需要。
因此,研制开发经济实用的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成为目前消费市场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充分公开了经济实用的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有3种:
1、采用下述重量比的药材:防风50份、蝉蜕50份、地骨皮90份、炒苍术60份、亚麻子90份、当归90份、地黄150份、木通30份、荆芥50份、甘草30份、石膏30份,按实际平均出膏率22.2%计算,加入糊精440份和甜菊素2份,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成无糖型颗粒600份:
取石膏打碎加水煮沸2小时,加入防风、蝉蜕、地骨皮、炒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甘草继续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36。加糊精、甜菊素,制成颗粒,干燥,既得。
本方法制得的消风止痒颗粒成形性和分散性都较好,且生产成本较原蔗糖型消风止痒颗粒和200510200722.2号专利记载颗粒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
2、采用下述重量比的药材:防风50份、蝉蜕50份、地骨皮90份、炒苍术60份、亚麻子90份、当归90份、地黄150份、木通30份、荆芥50份、甘草30份、石膏30份,按实际平均出膏率22.2%计算,加入微晶纤维素440份和甜菊素2份,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成无糖型颗粒600份:
取石膏打碎加水煮沸2小时,加入防风、蝉蜕、地骨皮、炒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甘草继续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36。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制成颗粒,干燥,既得。
本方法制得消风止痒颗粒分散、防潮性好,且在代谢过程中始终无葡萄糖产生,只是成本相对较高,适合严重型或经济条件优越的糖尿病患者使用。
3、采用下述重量比的药材:防风50份、蝉蜕50份、地骨皮90份、炒苍术60份、亚麻子90份、当归90份、地黄150份、木通30份、荆芥50份、甘草30份、石膏30份,按实际平均出膏率22.2%计算,加入淀粉440份和阿斯巴甜1.5份,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成无糖型颗粒600份:
取石膏打碎加水煮沸2小时,加入防风、蝉蜕、地骨皮、炒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甘草继续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36。加淀粉、阿斯巴甜,制成颗粒,干燥,既得。
本方法制得消风止痒颗粒分散性相对较差,但使用该方法制得颗粒成型性好,且成本低廉,特别适合目前普通消费市场。
实验数据:
1、辅料筛选实验
按照下列方法制备消风止痒颗粒7组:取石膏3份打碎加水煮沸2小时,加入:防风50克、蝉蜕50克、地骨皮90克、炒苍术60克、亚麻子90克、当归90克、地黄150克、木通30克、荆芥50克、甘草30克,继续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36。按表1所示加入辅料,制成颗粒。以原蔗糖型颗粒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检测各组指标,结果汇总如表1。
由表1可知,较之原蔗糖型消风止痒颗粒,以上无糖型颗粒均可使糖尿病患者服用危险性大大降低。其中:以糊精、淀粉作为辅料还可大幅度节约生产成本;以微晶纤维素(MCC)作辅料可大大降低颗粒吸潮性,且微晶纤维素本身不能被机体吸收,完全不影响机体糖代谢,特别适合伴严重糖尿病的瘙痒患者使用。
表1辅料筛选实验
![]()
2、矫味实验
(1)矫味剂种类筛选
对非糖类甜味剂各项指标进行筛选,结果见表2
表2甜味剂筛选调查
![]()
由表2可知,阿斯巴甜、甜菊素均具有安全性优、价格适中、口感满意度高的特点。其中阿斯巴甜价格更低廉;而甜菊素为天然甜味剂,且具有辅助降血糖的功效。两者可以分别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毒理学实验数据:
1、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健康雄性KM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克,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其余3组使用本发明优选的3种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按75720mg/kg的剂量分别灌胃给药。给药后连续观察2周,同时记录小鼠的死亡、中毒及活动情况。结果如表4。
表4急性毒性实验
![]()
结果表明,本发明几种优选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在临床100倍用量的情况下仍是安全无毒副作用的。
2、大鼠长期毒性实验
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克,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其余3组按750mg/kg灌胃本发明3种优选消风止痒颗粒,每日3次,连续给药3个月。进行大鼠一般状况观察(包括: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呼吸、粪便性状、食量、体重、局部反应等指标),同时进行血液学指标、生化学指标、体温、眼科、尿液、心电图等检查。实验结束时进行系统尸解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的一般状况良好;血液学指标等各项检查无异常;系统尸解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以上毒理实验表明,本发明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用药安全性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下述重量比的药材:防风50份、蝉蜕50份、地骨皮90份、炒苍术60份、亚麻子90份、当归90份、地黄150份、木通30份、荆芥50份、甘草30份、石膏30份,按出膏率22.2%计算,加440份糊精和2份甜菊素,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成600份的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
取石膏打碎加水煮沸2小时,加入防风、蝉蜕、地骨皮、炒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甘草继续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36。加糊精、甜菊素,制成颗粒,干燥,既得。
实施例2:
采用下述重量比的药材:防风50份、蝉蜕50份、地骨皮90份、炒苍术60份、亚麻子90份、当归90份、地黄150份、木通30份、荆芥50份、甘草30份、石膏30份,按出膏率5%计算,加560份微晶纤维素和1份三氯蔗糖,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成600份的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
取石膏打碎加水煮沸2小时,加入防风、蝉蜕、地骨皮、炒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甘草继续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4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36。加微晶纤维素、三氯蔗糖,制成颗粒,干燥,既得。
实施例3:
采用下述重量比的药材:防风50份、蝉蜕50份、地骨皮90份、炒苍术60份、亚麻子90份、当归90份、地黄150份、木通30份、荆芥50份、甘草30份、石膏30份,按出膏率28%计算,加400份淀粉和1份阿斯巴甜,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成600份的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
取石膏打碎加水煮沸2小时,加入防风、蝉蜕、地骨皮、炒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甘草继续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36。加淀粉、阿斯巴甜,制成颗粒,干燥,既得。
实施例4:
采用下述重量比的药材:防风50份、蝉蜕50份、地骨皮90份、炒苍术60份、亚麻子90份、当归90份、地黄150份、木通30份、荆芥50份、甘草30份、石膏30份,按出膏率22.2%计算,加330份乳糖和110份甘露醇,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成600份的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
取石膏打碎加水煮沸2小时,加入防风、蝉蜕、地骨皮、炒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甘草继续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36。加乳糖、甘露醇,制成颗粒,干燥,既得。
实施例5:
采用下述重量比的药材:防风50份、蝉蜕50份、地骨皮90份、炒苍术60份、亚麻子90份、当归90份、地黄150份、木通30份、荆芥50份、甘草30份、石膏30份,按出膏率22.2%计算,加440份木糖醇,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成600份的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
取石膏打碎加水煮沸2小时,加入防风、蝉蜕、地骨皮、炒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甘草继续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36。加木糖醇,制成颗粒,干燥,既得。
实施例6:
采用下述重量比的药材:防风50份、蝉蜕50份、地骨皮90份、炒苍术60份、亚麻子90份、当归90份、地黄150份、木通30份、荆芥50份、甘草30份、石膏30份,按出膏率22.2%计算,加440份淀粉和1.5份阿斯巴甜,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成600份的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
取石膏打碎加水煮沸2小时,加入防风、蝉蜕、地骨皮、炒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甘草继续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36。加淀粉、阿斯巴甜,制成颗粒,干燥,既得。
实施例7:
采用下述重量比的药材:防风50份、蝉蜕50份、地骨皮90份、炒苍术60份、亚麻子90份、当归90份、地黄150份、木通30份、荆芥50份、甘草30份、石膏30份,按出膏率22.2%计算,加440份微晶纤维素和2份甜菊素,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成600份的无糖型消风止痒颗粒:
取石膏打碎加水煮沸2小时,加入防风、蝉蜕、地骨皮、炒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甘草继续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36。加微晶纤维素、甜菊素,制成颗粒,干燥,既得。